日期:2022-04-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按時接送孩子》,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家長請你按時接送孩子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規定或制度,西劉橋社區幼兒園也不例外,“幼兒接送制度”就是其中的一項,而我園履行的也非常好,每天都有值班老師提前到園做好接待工作,家長也都按時有秩序的接送孩子。
然而,我班然然的問題卻很讓老師們頭疼。每次離園時家長接孩子最晚,有時離園半小時了才來接孩子,還時常說很忙忘接了。有時值班老師實在等不及了就親自把孩子送回家。而家長卻說:“正好很忙,這倒讓我們省事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這位家長還對別人說,反正幼兒園有值班老師,我們不去接到時就給送來,這樣我們不是很省事嗎?
家長朋友,你了解我們老師的辛苦嗎?你替我們想過嗎?如果大家的想法都跟他一樣,那我們班的三四十個孩子,得送多長時間啊。孩子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差,老師的視線既不能離開孩子左右。還要上好每天的教學活動。特別是在“六一節”期間,老師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每天的工作量大,報酬又少的可憐,而我們有著一顆熱愛幼教事業的心,從不叫苦叫累。而我們最難過的是家長的不理解。我們愛孩子,把青春都獻給了自己熱愛的事業。我們有家,有責任田,下班回家后時間安排得滿滿的,而有的家長卻故意不接孩子(特別像然然媽媽)耽誤了時間,這令我們老師的心里或多或少有一些怨言。我想提醒那些不按時接送孩子的家長朋友(當然,這是少數):當你為了圖省事兒,故意不按時接孩子的同時,也傷了自己孩子的心,你難道就不想想,當他們看到別的孩子一個個接走時心中的感受嗎?難道你就不知道你的孩子正在翹首等待嗎?如果每次都不來接,會給孩子的心里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
所以,在這里,我想對家長朋友們說一句:為了幼兒園的工作,為了孩子的成長,請您按時接送你的孩子。
當您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家時,問孩子的第一句話通常是什么呢?有人曾經做過調查,將中外父母的問話進行了對比:
在中國,父母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家時說的第一句話通常是:
1.今天在幼兒園吃什么了?
2.你們今天學什么了?
3.有人欺負你嗎?
4.今天老師布置作業了嗎?
國外父母問孩子的那一句話通常是:
1.今天你快樂嗎?
2.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嗎?
3.你有什么作品嗎?
4.今天和大家玩得高興嗎?
不同的問話體現了不同的教育觀念和方法。中國的父母比較多地關注孩子的生活情況和學習情況,而國外的父母則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緒情感、興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與伙伴交往上。前者的關心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可能會讓孩子自己對生活和學習過程有更多的關注,而忽視了情緒情感的變化、成功感的建立等。而后者的話,更容易讓孩子有傾談的欲望,有表達的意愿,會讓孩子對自己的作為有所感觸,并且會對今后的幼兒園生活產生向往。
專家指出,父母每天接孩子回家時,是孩子思維最活躍、最興奮的階段,也是開發孩子智力的黃金時間,家長可以好好利用這一段時間,開發孩子的思維,給孩子的表達創造良好的機會。譬如:可以提一些這樣的問題:
你今天最快樂的事是什么?為什么它是最快樂的事?
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戲? 你聽見了/看見了哪些有趣的事? 你的好朋友是誰?他有什么優點? 像這樣的問題,提問內容具體,孩子知道從何而答。如果家長每天一出園第一句話就問:“你今天吃什么了?”在孩子思維最興奮的階段,他不會理清思路,回答一天三餐是什么,可能只給您一個簡單的回答,比如面條,因為面條是孩子最易記住的詞匯。如果您想了解孩子每天吃了什么,您可以把孩子領到園里的食譜園地,按照食譜問一問孩子,孩子就會把思路理清,認真告訴您。這樣您不僅能了解孩子飲食情況,還能大大增加孩子的講述欲望。孩子講述的多,就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這樣的問話,還能激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在表達的過程中,有時還會附帶上他自己的見解,這會讓孩子的思維更加活躍。
父母在提問時,需要注意一點的是,提問時最好使用開放性的語言,多問幾個“為什么”,而不要用“是不是”這類封閉性的語言。因為,封閉性的提問容易造成孩子思維的惰性,而問“為什么”,會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助于開闊孩子的思維,而孩子豐富的想象力也會得以發展。同時,這樣的提問還能練就孩子尋找問題、思考問題和自己解決問題的本領。
入園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因為孩子的獨立性越強,對環境適應得就越快。
從嬰兒1周歲左右就應當開始培養其獨立性了。這時,孩子們的心理既有一定的獨立需要,又有強烈的依戀和依賴與父母的習慣。因此,做父母的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滿足他們的獨立需要,鍛煉他們的獨立活動能力。同時,要使孩子建立安全感,盡量避免碰撞傷之痛苦,減少和消除孩子們的擔憂和害怕心理,這就需要父母們充分注意照顧孩子,鼓勵孩子,但又要切忌過分的“保護”。
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便開始對外界事物感興趣,喜歡嘗試新事物,什么都愿意“看看”“摸摸”,注意的中心逐漸從媽媽轉向外界事物,獨立意識大大增強。這時,父母們就應當順應孩子們的這種興趣的轉移,大膽放手,積極鼓勵,讓孩子去探索外界新事物,從中獲得樂趣和成功。這樣,就會大大增強孩子的獨立性。這就需要家長們有耐心,不能怕孩子弄壞物品,弄臟衣服或是摔著碰著而限制孩子自由自在的探索活動。也不能處處包辦,事事代替。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就要盡量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做好入園前的動員誘導工作。
入園前,父母們要重視對孩子的動員誘導。充分向孩子介紹幼兒園的性質,作用,情況以及對孩子成長成才的好處等等。當然,介紹的要通俗易懂,孩子愛聽。例如,幼兒園在什么地方,幼兒園有好多好多的小朋友,小朋友們都很友好,還有阿姨,老師,她們會向媽媽一樣疼你,愛你的。幼兒園還有好多好多家里玩不到的玩具,家里看不到的圖畫書,老師們還會教你唱歌、跳舞、講故事、做游戲等等,好多好多的英雄模范和科學家、詩人、文學家也都是經過幼兒園和以后各級學校培養出來的......是孩子對幼兒園有所了解,產生去幼兒園的興趣和愿望。
孩子入園前,父母們不妨帶孩子到幼兒園去實地“考察”“考察”,看看小朋友的活動,認識幼兒園的各種場所,父母加以必要的解說,還可以讓孩子和園里的孩子們一快玩玩,充實孩子對幼兒園的感性認識,從實踐中產生入幼兒園的興趣、愿望和愛好。
注意孩子入園的情感轉移。
孩子剛開始入幼兒園,要實現由家庭到幼兒園的轉移,孩子的心理上總會遇到一定的矛盾和挫折,生活上也會感到陌生。所以有時哭鬧也是難免的。怎樣才能減少哭鬧,使孩子早一點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
其實,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家長送孩子要堅定果斷。家長把孩子交給幼兒園老師后就馬上離開幼兒園,千萬不能流連忘返。要相信老師會想辦法哄好孩子,使他們適應的。有些家長總怕孩子哭,想法設法多呆一會兒,總想多陪陪孩子,這樣更會使孩子哭鬧不停,百般依賴。對懂點事的孩子,家長最好事先跟孩子說好: “媽媽要上班,不能遲到,去幼兒園要聽話......”不能讓孩子討價還價,講條件。否則,會使之形成習慣,難以糾正。
使孩子的受挫心理得到安慰。
孩子入幼兒園后,有家庭到陌生的幼兒園,改變了生活環境,離開了親人,心理上總會遇到矛盾與挫折。有的孩子由于心理的挫折,入幼兒園沒幾天就會鬧病。如何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呢?可采取一些措施,給孩子以心理安慰和心理補償。
孩子入園時,可帶件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或其他“依戀物”,大小以孩子能拿在手里方便為宜。心理學家認為,兒童有依戀于某一玩具或物品的現象,在兒童的心理發展中具有過渡性意義。這樣會使孩子在父母離開后,有一個精神依托,以減輕幼兒受挫心理。等孩子適應后,再去掉這些依戀物。
孩子離園回家后,父母應多給孩子些愛撫和溫暖,多抽些時間陪孩子一起活動,使孩子的感情得到補償,還可以給孩子一些小小的鼓勵,如獎給些小玩具、好吃的等。等孩子適應后就可取消了。
“劉老師!王雨霏搶我積木,我不要和她一起玩。”“劉老師,王雨霏又搶我的玩具了。”一早上盈盈的告狀聲此起彼伏。很快,我就走向她們,了解爭吵的情況,我先問了告狀的孩子盈盈:“你們怎么了?”她皺著眉頭苦惱著說:“她搶我的積木。”而一旁的霏霏也不甘示弱:“她先搶我的。”
此時,我拿起她們手中爭吵的玩具問著其他的孩子:“這些玩具是誰的呀?”“幼兒園的。”盈盈說道,“我們不能搶的。”
“盈盈真懂事,這些玩具是我們幼兒園的,我們應該一起玩。搶玩具的小朋友不是個禮貌的孩子哦。你們看,琴琴和曉彤她們玩的真不錯,她們在一起玩跳蹦蹦的游戲呢!盈盈先看了看我,然后看了看菲菲。然后我問盈盈:“應該怎么辦呀?”她低著頭不情愿的說了句:“那一起玩吧。”“我們一起玩吧。”霏霏接受了這個建議。
之后,教室暫時沒有爭吵,大家互相一起玩了起來。
盈盈是一位以自我為中心意識很強的孩子。媽媽在外打工,很少回來。爸爸也經常忙于工作,所以家里的爺爺奶奶非常寵愛她,總是順著她的意思滿足她的各種需求。有的時候,稍有不滿意,她還對奶奶發脾氣。在幼兒園里,她在玩區角游戲時常常會與同伴搶玩具。然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初對外界事物的認識,都是從自我出發,所以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去認識她所接觸的外界事物。因而,她們經常會出現“爭搶玩具”這樣的情況。
為了讓孩子更快地融入到同伴中去,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及時與她的家長溝通,把她的這些情況告訴了他的奶奶,通過家園共育,孩子在慢慢改善。
同時,我們也利用各種機會教育孩子養成謙讓的美德。如通過講故事、兒歌等形式讓孩子學會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如果都要玩時,應該交換玩或輪換玩。
其次,在一日活動中,我們也盡可能的提供幼兒一切鍛煉的機會。比如:組織一次玩具總動員的活動,幼兒各自帶來了自己的一些玩具,讓幼兒學會和其他孩子交換玩等,讓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學會謙讓和分享。
現在天氣漸漸的開始暖和起來了,早晨起來沐浴著一縷縷的陽光,閉起雙眼,不禁感慨頗多,回想自己來幼兒園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在幼兒園里使我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懂得了不知疲倦,懂得了謙讓,懂得了溫和,懂得了如何和小孩子們相處。。。
記得我剛踏進五井鎮中心園的校門時,我還懷有抵觸的心里,心里非常的不樂意,因為我是一名音樂生,一直在教初中,自己從來就沒有接觸過幼兒,一點也不了解,一想起孩子們那吵鬧的聲音就會很反感,可是當我踏進校門我便感到了空氣的清新,當第一次見到了整潔美麗的校園,第一次碰到和藹可親的領導,碰到友好微笑的老師,第一次聆聽活潑稚嫩的笑聲,我便開始對這所幼兒園有了好感。
其實很少有人真正的了解幼教這個行業,整天有寫不完的案頭工作,什么教育筆記、教學案例、觀察筆記、幼兒成長故事、專題論文、活動記錄等等,并不斷地與時俱進!別人都以為是很輕松的工作,其實不然!工作強度大,永遠有干不完的活,兩個字形容----忙碌,這所有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可是所有的幼兒園里老師都沒有抱怨過,他們總是腳踏實地的工作,因為他們愛孩子,愛這份工作,他們總會說看著那些“小調皮”開心的笑臉就不覺得累了。。。
您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感謝您,感謝孩子們。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規定或制度,西劉橋社區幼兒園也不例外,“幼兒接送制度”就是其中的一項,而我園履行的也非常好,每天都有值班老師提前到園做好接待工作,家長也都按時有秩序的接送孩子。
然而,我班珂珂的問題卻很讓老師們頭疼。每次離園時家長接孩子最晚,有時離園半小時了才來接孩子,還時常說很忙忘接了。有時值班老師實在等不及了就親自把孩子送回家。而家長卻說:“正好很忙,這倒讓我們省事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這位家長還對別人說,反正幼兒園有值班老師,我們不去接到時就給送來,這樣我們不是很省事嗎?
家長朋友,你了解我們老師的辛苦嗎?你替我們想過嗎?如果大家的想法都跟他一樣,那我們班的三四十個孩子,得送多長時間啊。孩子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差,老師的視線既不能離開孩子左右。還要上好每天的教學活動。特別是在“六一節”期間,老師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每天的工作量大,報酬又少的可憐,而我們有著一顆熱愛幼教事業的心,從不叫苦叫累。而我們最難過的是家長的不理解。我們愛孩子,把青春都獻給了自己熱愛的事業。我們有家,有責任田,下班回家后時間安排得滿滿的,而有的家長卻故意不接孩子(像珂珂媽媽)耽誤了時間,這令我們老師的心里或多或少有一些怨言。我想提醒那些不按時接送孩子的家長朋友(當然,這是少數):當你為了圖省事兒,故意不按時接孩子的同時,也傷了自己孩子的心,你難道就不想想,當他們看到別的孩子一個個接走時心中的感受嗎?難道你就不知道你的孩子正在翹首等待嗎?如果每次都不來接,會給孩子的心里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
在此,我想對家長朋友們說一句:為了幼兒園的工作,為了孩子的成長,請您按時接送你的孩子。
教育隨筆:家長請你按時接送孩子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規定或制度,西劉橋社區幼兒園也不例外,“幼兒接送制度”就是其中的一項,而我園履行的也非常好,每天都有值班老師提前到園做好接待工作,家長也都按時有秩序的接送孩子。
然而,我班然然的問題卻很讓老師們頭疼。每次離園時家長接孩子最晚,有時離園半小時了才來接孩子,還時常說很忙忘接了。有時值班老師實在等不及了就親自把孩子送回家。而家長卻說:“正好很忙,這倒讓我們省事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這位家長還對別人說,反正幼兒園有值班老師,我們不去接到時就給送來,這樣我們不是很省事嗎?
家長朋友,你了解我們老師的辛苦嗎?你替我們想過嗎?如果大家的想法都跟他一樣,那我們班的三四十個孩子,得送多長時間啊。孩子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差,老師的視線既不能離開孩子左右。還要上好每天的教學活動。特別是在“六一節”期間,老師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每天的工作量大,報酬又少的可憐,而我們有著一顆熱愛幼教事業的心,從不叫苦叫累。而我們最難過的是家長的不理解。我們愛孩子,把青春都獻給了自己熱愛的事業。我們有家,有責任田,下班回家后時間安排得滿滿的,而有的家長卻故意不接孩子(特別像然然媽媽)耽誤了時間,這令我們老師的心里或多或少有一些怨言。我想提醒那些不按時接送孩子的家長朋友(當然,這是少數):當你為了圖省事兒,故意不按時接孩子的同時,也傷了自己孩子的心,你難道就不想想,當他們看到別的孩子一個個接走時心中的感受嗎?難道你就不知道你的孩子正在翹首等待嗎?如果每次都不來接,會給孩子的心里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
所以,在這里,我想對家長朋友們說一句:為了幼兒園的工作,為了孩子的成長,請您按時接送你的孩子。
《大班的教育隨筆3篇》:大班的教育隨筆第1篇 孩子需要分享! “啊,我的,是我的車!!”正在“停車場”玩的汪君昊叫了起來,我循聲走了過去,看見兩個孩子正在爭奪一輛玩具車。&ldqu
《大班教育隨筆簡短30篇》:大班教育隨筆簡短第1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1 命令的口氣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隨筆200篇》:幼兒園大班公開課隨筆第1篇 大班教育筆記(一):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