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育隨筆《怎樣才能取得家長的信任》,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怎樣才能取得家長的信任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們要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那么怎樣做才能取得家長的信任呢?
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多渠道的掌握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重要了解家長們所關注的情況,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技巧,家長會自然的對我們產生;
二、當我們初次和家長接觸時,我們要主動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情況,幼兒在各方面的表現以及幼兒園最近開展的活動及要求、教師解決問題的一些教育措施等,在建立相互信任關系的同時,讓家長了解幼兒園,并理解教師的方法和意圖;
三、當家長有問題不好意思提,或者是送孩子來幼兒園有“顧慮”時,我們要主動了解家長的顧慮,抓住家長的心思溝通問題、交流看法,做到消除家長的顧慮的同時取得家長的信任,讓家長放心;
四、對于“多事”的家長,對我們提出一些無法滿足的要求時,教師要保持冷靜的心態,主動了解情況,耐心解釋,坦誠交流自己的看法,取得家長的信任;
五、幼兒園要定期舉行觀摩開放活動或其他活動,家長之間可以互相討論育兒經驗,進行經驗分享,教師也會和家長之間變得更加熟悉、更加友好。
本學期的工作已有一個月了,與我們班的家長接觸的時間也已有一個月了,因為是新托班,這一個月的時間也讓我對家長工作有了一些體會。 如今每家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對孩子都寶貝的不得了。到了兩三歲,孩子總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漸漸離開父母的懷抱,走進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對于從未離開過家的孩子來說,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和人群中生活,肯定會有不安全感。這也可能是孩子人生旅途上第一次感受挫折。寶寶的不適應肯定會牽動家長的心。 正因為有這種憂慮,每天放學,都會有很多家長圍在我們兩個老師周圍問長問短?!拔覀儗殞毥裉煊袥]有哭啊?”,“我們寶寶今天吃飯怎么樣啊?”,“寶寶今天睡覺怎么樣?”,“寶寶今天又沒有尿濕啊?”等等。我們都有一種應接不暇的感覺,因為每個家長都來問,實在忙不過來。 也有一些特別關注孩子教育的家長來問“寶寶在幼兒園學了什么,好像沒感覺學了什么東西嘛?” 這些情況的出現都是我們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不暢所造成的,我們理解家長的心情:急于想知道寶寶在幼兒園的情況。但家長們可能并不了解剛剛開始進行集體生活的托班孩子適合進行怎樣的教育。 針對這樣的情況,也為了讓寶寶的爸爸媽媽們更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的生活和我們老師在幼兒園的工作。我們開通了班級主頁還有屬于我們班自己的QQ群。 班級主頁上內容非常具體和細致并更新及時、迅速。以直觀的照片形式提供給家長,看看寶寶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各種表現,是開心還是沮喪,這比我們一遍一遍的說更有效。另外,還有一些我們教給寶寶們的兒歌和歌曲,不僅可以讓家長在家給寶寶“復習”,也回答了他們“在幼兒園學些什么的問題”。 QQ群的開通一是及時地讓家長們與我們溝通寶寶在家或在園的情況,二是滿足一些需要和老師個別談的家長的要求。 這兩種方式是我們現在與家長們溝通的主要方式,通過這種方式,特別是QQ群,我們與家長們的距離也拉近了不少。 在這段時間里,感到做好家長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減少老師與家長間的摩擦、讓家長們理解我們的工作更是不易。 對托班來說,家長工作尤其重要,因為一些生活技能方面的培養,不僅需要我們在幼兒園一遍一遍的教,更需要家長們在家的配合,這樣我們的工作也會事半功倍。 這些僅是我這一個月來對家長工作開展的一些小小的心得。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的時候就會口無遮攔,想說什么說什么,那是因為家長不了解一些話說出口以后對孩子有什么樣的影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老師,他們的言傳身教,甚至是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很深遠的影響。當然,這里的孩子是指還不具備很明確的辨別是非能力的寶寶。以下四句話,建議家長一定不要常對孩子說。
第一句:"你看人家誰誰"
家長愛比較,這種比較大多是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比較,這樣的做的初衷顯然是想讓孩子清楚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奮起追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但真的能起到這樣的效果嗎?不見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有自己的缺陷,別說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就是你歷經世事滄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經驗滿腹的大人,也有不如人的地方。而這樣拿自己孩子短處和別人長處對比,不僅不會讓孩子完善,更有可能的是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從而讓孩子陷入兩種困境:一種是自卑,另一種是嫉妒。我的父母嫌我不如別人,我比不過他,我抬不起頭,我嫉妒他,這兩種情緒一旦形成,立刻相互轉化,從而對孩子的性格產生深遠的影響。
鼓勵永遠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句:"別人搶你東西,你不會搶他的啊"
大人看著自己孩子受欺負,心里不爽,但又實在不好意思親自動手去幫孩子搶,只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己能爭口氣,于是就教育孩子,別人怎么對你,你就怎么還回來。
想想,這樣的思想多么可怕,以怨報怨,怨怨相報何時了。今天小朋友搶了你一顆糖果,你告訴他要搶回來,于是無形之中孩子頭腦中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思維方式,等長大了,別人打你一拳,你要砍他一刀;別人得到上司寵愛,你要想方設法破壞,人一旦把仇恨的種子埋進心里,就會變成一條毒蛇,盤踞你的大腦,滋生出報復心,而這樣的種子,正是當年家長一句"別人搶你東西,你不會搶他的啊"種下的。
第三句:"爸爸對你好還是媽媽對你好?"
只要是自己的孩子,無論爸爸媽媽對孩子都不可能有了差心,這種情況下問出這樣的問題就是無事生非。很明顯,孩子很難在這個問題里做出什么選擇,因為在他心里,根本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爸爸媽媽對他都很好,但必須要回答,這個時候有一個完美答案就是"爸爸媽媽都好"。家長問出這個問題,很明顯是想聽這個完美答案,他們會覺得孩子懂事,因而夸獎幾句。久而久之,孩子在回答的時候,為了得到父母的表揚,就會不自覺地就帶上一種迎合,奉承的意思,你喜歡聽什么,我就說給你聽,慢慢孩子長大了,不用教就懂得察言觀色,阿諛奉承,溜須拍馬,這種東西絕對不是天生的,幼年的教育在其中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句:"誰欺負你,爸爸(媽媽)去給你打他"
這句話很平常,或許在說出口的時候并沒有什么目的性,只是父母為表示對孩子的喜愛,是啊,孩子是心頭肉,自己還舍不得捅一指頭呢,別人要敢打還不急了眼?但這樣的話說多了,就會給孩子這樣一種心理暗示:別人欺負我,我不怕,我爸爸(媽媽)會給我報仇。再往下發展,或許會主動去欺負別人,反正有父母在背后撐腰呢。
這就是仗勢。父母教給孩子的,應該是自立自強,絕不應該是仗著另一股力量去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孩子小,受了欺負父母可以報仇,進入社會了呢?孩子又會不自覺地想到倚仗父母的金錢,關系,實在沒有可仗的了,就會想方設法尋找更強大的勢力去投靠,這樣的人,本質上已經壞掉了。
就是這么稀松平常的幾句話,恐怕很多家長都在無意之間對孩子說起過,但很少有人考慮過這幾句話會對孩子的人格起到怎么樣一種作用。很多時候,看似復雜的事情,原因其實很小很微不足道,尤其是這種心理上的暗示,更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影響?;蛟S即使在這樣的教育下,你的孩子仍然可以成長為一個可以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但他的品質,絕對會存在瑕疵。
上學年,我帶的小三班中有一個孩子叫許書,剛入園時,這個孩子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比如:愛擰小朋友的臉,喜歡到處亂跑,搶別人的東西吃,經常拉尿在褲子里……后來,經過一個學期的習慣培養,這個孩子有了很大的轉變,很少惹事了,只是偶爾尿褲子。可是,經過一個寒假,開學后的整整一周,他每天都會尿褲子。第二周的星期一,許書的父親來送他,對我說:“徐老師,星期天我帶許書到醫院去看病了。”我吃了一驚:“許書怎么了?”“他經常尿褲子,到醫院讓醫生給開了些藥。”我說:“我認為許書身體沒什么事,只是習慣不好,本來寒假前已經很少尿褲子了,現在又天天尿褲子,應該是你們在家沒有注意培養他良好的大小便習慣?,F在,我每隔半個小時提醒他入廁一次,只是,如果老師不跟著他,他跑到廁所轉個花兒就馬上回來,不過,我認為,過段時間就行了?!痹S書的父親很不好意思:“徐老師,給你們添麻煩了,我在外面打工,平時很少回來,你也知道,他媽媽這個人又不會教育孩子,謝謝你們了。”說老實話,許書的媽媽有點傻,平時能給孩子吃飽飯,能接送他就算萬幸了。
經過整個小班一年的教育,許書真的像變了個孩子,同時,通過對他的觀察,我也發現了一個規律,比如,他每次放假回來的第一天,就會尿褲子,不論假期長短,而其他的時間會好一些。并且,不單單是他,好多孩子都有類似的毛病,長假開學后的幾天,哭的、鬧的,不聽話的特多。我就在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答案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偏差。
舉個例子:老師教育孩子不能買路邊攤的小食品,不衛生,可是,好多家長在接孩子時,手里就舉著麻辣串、炸火腿;老師教育孩子少看電視,對眼睛不好,可是,有的家長為了自己打牌,不被孩子打擾,就讓他整天盯著電視機;老師教育孩子要學會分享,可是家長卻把好東西全堆到孩子面前,并說:“這全是你的”……
所以,我認為,對學齡前的兒童來說,家庭教育要比幼兒園教育更重要。因為,孩子在幼兒園里受的五天良好教育,可能會被個別家長在兩天里改變,甚至是顛覆??傊?,做為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覺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盡好家長的責任與義務,培養出合格的,讓自己滿意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出生開始,接觸最早的老師是父母是家長。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復印機,孩子是復印件,家長做的好,孩子才能做的更好。想一下,如果復印件出現問題,我們是從哪找根源呢,原件還是復印件呢?這個問題不需解釋,大家一想就明白。所以說,家長的作用很重要,而且,越來越多的家長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家園合作的,需要我們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的,記得有一次家長會上,我們討論怎樣看待打人咬人的孩子?有些家長是這樣說的:“這絕對是家長的問題,孩子剛上幼兒園,肯定不是跟別的孩子學的,老師更不可能讓孩子去咬人,這就是家長教育的問題”,是啊,聽了這些家長的話,我感到很欣慰,因為他們已經認識到家長教育的重要性。
在幼兒園,孩子接觸最多的是幼兒教師,幼兒教師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包括吃喝拉撒睡都要照顧到,我們每天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我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發展,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家園聯系工作,一定要做好溝通,讓我們和家長共同努力,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愛,我們從中也得到成長。
教育隨筆:怎樣才能取得家長的信任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們要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蹦敲丛鯓幼霾拍苋〉眉议L的信任呢?
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多渠道的掌握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重要了解家長們所關注的情況,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技巧,家長會自然的對我們產生;
二、當我們初次和家長接觸時,我們要主動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情況,幼兒在各方面的表現以及幼兒園最近開展的活動及要求、教師解決問題的一些教育措施等,在建立相互信任關系的同時,讓家長了解幼兒園,并理解教師的方法和意圖;
三、當家長有問題不好意思提,或者是送孩子來幼兒園有“顧慮”時,我們要主動了解家長的顧慮,抓住家長的心思溝通問題、交流看法,做到消除家長的顧慮的同時取得家長的信任,讓家長放心;
四、對于“多事”的家長,對我們提出一些無法滿足的要求時,教師要保持冷靜的心態,主動了解情況,耐心解釋,坦誠交流自己的看法,取得家長的信任;
五、幼兒園要定期舉行觀摩開放活動或其他活動,家長之間可以互相討論育兒經驗,進行經驗分享,教師也會和家長之間變得更加熟悉、更加友好。
《大班幼師隨筆3篇》:大班幼師隨筆第1篇 九月二日是我們幼兒園新生入園的第一天,盡管我們幼兒園作了充分的準備工作:讓家長帶孩子們早一天熟悉環境,和老師們交流情感;增派教師到小班照顧孩子,可還
《大班保育員隨筆100篇》:大班保育員隨筆第1篇 保育員隨筆(一): 在幼兒園,調皮的孩子會經常做出一些不貼合規則的事情,會經常犯一些小錯誤。經過班上老師的教育,孩子經常是當面說得很好,轉身卻又忘了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40篇》: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40篇第1部分 命令的口氣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不二,與自己的父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