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家長體驗當老師》,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家長體驗當老師
我班徐犇的媽媽,在班上體驗了一次當美術老師,雖然時間過去很久了,但那天上課的情形至今我仍歷歷在目。班上的孩子非常可愛,他們對待客人有禮貌、很熱情,徐犇媽媽一走進班級,就有小朋友把自己的小椅子搬過來邀請她坐,還有小朋友不停地問她渴不渴,要給犇犇媽媽倒水喝,看著孩子們的禮貌行為,我被深深感動著! 犇犇媽媽準備開始上課了,但局面好像有點失控。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犇犇媽媽們的教學內容:“阿姨是要教我們畫大象。”“不對,是教我們畫飛機。”“教我們畫小蜜蜂。”看到這種情形,我只好出面維持秩序,我問:“孩子們,想知道阿姨教你們畫什么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想。”“那好,你們只要安靜下來認真聽阿姨說,認真地看著畫,就知道阿姨要教你們畫什么了。”聽了我的話,孩子們逐漸安靜下來,犇犇媽媽開始畫果樹,她隨口問:“大家愛吃什么水果呀?”話音未落,安靜的教室又炸開了鍋,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犇犇媽媽有點慌了,用求助的眼神看著我,請求我的“援助”,于是我又走到小朋友身邊,請他們一個一個回答。活動繼續,小朋友們坐的小椅子從開始的一米遠左右,到后來的緊緊把她包圍在中間,活動雖然顯得有些無計劃、凌亂,但孩子們是非常快樂的! 活動結束后,犇犇媽媽感慨地說:我自認為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但操作起來卻跟當初設想的有很大的出入,看來我還是對幼教工作不是太了解,有點想當然。我問她感覺怎樣?她說了一個字“難!”并表示當她看到我在陪她上課時,很自然地把孩子抱在懷里,如此親昵的師生關系,真讓她感慨!活動后,犇犇媽媽在反思中寫到:“倉促中,一節課結束了。
不敢再提當老師,只能說在兒子的班里和他的老師、小朋友開開心心地玩了一節課,很寶貴的體驗。那天剛巧感恩節,我要把大三班全體小朋友共同完成的《橘子娃娃的家》裝裱好,送給辛勤的錢老師、史老師,希望她們會喜歡這份感恩節禮物。還有一個小秘密,那幅畫的橙色和綠色可是我們變出來的喲,怎么變的,回家問問寶貝吧!家長體驗當老師活動結束了,讓我們彼此間多了一份理解。” 為家長搭建平臺,通過讓家長助教,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幼教工作的艱辛,從而建立互動、互信、互助的良好關系,使家長真實體驗孩子在園情況和老師工作的情況,換位體驗,一起成長。
幼兒園的工作細碎、繁瑣、復雜,而作為一名班主任就更加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事必躬親,處處留心。要有一對雪亮的“火眼金睛”,細心觀察班里的每一個孩子,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找出問題,對癥下藥;要有一張很“婆媽”的羅嗦嘴,對于班級存在的問題要時時提醒,不要怕麻煩,更不要擔心得罪人,工作中無私心;要有一雙勤勞的手,凡事起模范帶頭作用,言傳身教,帶動班級老師的情緒,熱情高漲地全身心投入到每一天、每一環節的工作中;還要善于思考,想出好的辦法解決工作中的重、難點,克服所存在的問題,要會機智地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以維護本園、班級集體利益。總之,要抓住本班每一位孩子的心、每一位家長的心、本班老師的心,形成集體凝聚力,全班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使整個班級的各項工作取得優異的成績。當了多年的幼兒園班主任,我覺得要管理好班集體首先對班上孩子、對家長要有愛心、耐心、細心,更要有真心,其次,要和本班老師及全園老師積極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是我的具體做法:
一、真心對待家長,容忍家長的粗暴,感化家長有的家長對幼兒園老師很不尊敬,我剛到幼兒園上課不久,就有一位朋友問我:“有沒有受家長的氣?”當時我回答得很爽:“沒有。”我覺得奇怪:老師應該是很受大家尊重的,我原來在小學里,老師可受家長尊敬了,難道這里的家長就不一樣么?過了一段時間,答案就出來了:一天早上,我們班的一個女孩子很早就由爺爺送來了,由于她來得早,要從全班人的接送卡中找她的卡,耽誤的時間就多了一會,事情就發生了,孩子的爺爺怒氣沖沖地對著我大聲吼:“你們老師怎么搞的,把我們的卡放到哪里去了,讓我們在這里等這么半天,我們不只是送孩子還有很多事情呢。”這位孩子的爺爺對著我罵也就夠了,更可惡的是他還說你這老師太不象話了,我要去告你們園長,降你的工資,我生氣極了,可那是家長,我是老師呀,有問題還是要解決的。我連忙給他道歉,并很快找到了她的卡,才避免了事件的擴大。第二天上午,奶奶又將孩子送來了,我一看孩子的爺爺沒來,終于松了一口氣,可還沒等我開口說話,孩子的奶奶就上前拉著我的手一個勁兒的給我道歉,說孩子的爺爺脾氣不好,愛生氣,在家里也是經常發火罵人。第三天上午,爺爺還是沒來,孩子的媽媽來了,又是來向我道歉的,把我弄的很不好意思。
二、做好傳染病的預防工作春、秋季是傳染病多發季節,會有小朋友感染腮腺炎等傳染性疾病,有一年秋天,我班有一個叫樂樂的就感染上了這個疾病。我趕快動員家長別帶孩子來上課了,趕快去把病先治好了再來上課,一段時間后,樂樂家長認為病情好得差不多了,便把他送來了幼兒園,但在晨檢過程中我和保健醫生發現樂樂的兩側面頰近耳垂處還有兩顆大大的東西,認為還需隔離幾天,最后在我和保健醫生的勸說下家長還是把樂樂帶回了家里。過了三天,樂樂家長又把他帶來了,但保健醫生發現面頰耳垂處還是沒有完全消退,認為樂樂還是需要隔離,但這次樂樂家長不依了,情緒變得非常激動,氣沖沖地說:“我的孩子好了,醫院醫生也同意來幼兒園了,如果你們再不同意,我要找校長評理。”說完,她怒氣沖沖地把我和樂樂往校長那邊拉,我連忙把她攔住,她態度特別強硬,不肯留下。在我和其他班老師的勸說下,她才沒去找校長,經過一番協商后,最后同意樂樂留在幼兒園,但只能待在老師的辦公室,老師單獨給他補課,和班里的小朋友隔離開,以防再擴大傳染。就這樣,樂樂一整天都在老師的辦公室里畫畫、看書、學本領、睡午覺。到了第二天,樂樂卻沒來幼兒園,我打電話去詢問。這時樂樂家長的情緒還是很激動,他們認為讓一個孩子遠離同伴在辦公室里單獨學習生活,是很傷自尊的,況且,樂樂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孩子,這幾天樂樂在家里總覺得抬不起頭做人,隔壁鄰居說他得了“豬頭風”,更是覺得像個罪人似的,還說老師不喜歡他了,不要他去幼兒園學本領了,自尊心大大受到了傷害。家長為了不讓他的自尊心受到更大的傷害,就決定暫時不讓他來幼兒園了。
我作為老師,很理解樂樂家長的這些做法,我們也希望孩子每天能快快樂樂地來幼兒園學本領,但像腮腺炎之類的傳染病真的是讓人防不勝防,而且腮腺炎的潛伏期較長,很難發現,但當幼兒園發現第一例流行性腮腺炎的時候,我們班級老師、保健醫生就及時向園長室匯報了,而且幼兒園保健室、各班級也積極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進行消毒和預防,幼兒園還通過宣傳窗、介紹一些秋季傳染病預防的常識,班級老師也要求幼兒在家吃板藍根并帶來幼兒園吃,進行預防。之后,我特意打電話一一向樂樂爸爸解釋,樂樂爸爸態度明顯好轉,并感謝幼兒園領導和老師對此事的重視。事發當天傍晚,我和幾個老師就去樂樂家家訪了,并帶上了樂樂需用的一些書本、手工作品,體現了我們老師對樂樂的關愛。一開始,雙方都有些尷尬,畢竟有過意見不合,口舌之爭,但經過我和家長之間的真誠交流和探討,終于達成了共識。樂樂家長也被我們的真誠所感動,表示會配合幼兒園,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我們還借助班級其他家長的力量,引導樂樂家長改變偏激的觀念。經過一些及時有效的真誠溝通和交流,終于化解了幼兒園與樂樂家長之間的矛盾,三天后,樂樂也開始正常上幼兒園了。他還是和以前一樣地開心自如,樂樂家長和我們老師也能像往常那樣很坦然地面對了。
通過這件事情,我發現樂樂家長和我們有了更進一步的溝通,有什么問題都能很好地解決,樂樂這學期各方面的進步也非常的大,令老師和家長都感到很欣慰。一天,樂樂給我帶來了一件禮物,原來是一首詩:光陰似水讓人戀,歲月匆匆迎新年,吾兒才能綜合添,毋忘本幼老師賢。這是家長對我們老師的最大的肯定!
現在天氣漸漸的開始暖和起來了,早晨起來沐浴著一縷縷的陽光,閉起雙眼,不禁感慨頗多,回想自己來幼兒園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在幼兒園里使我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懂得了不知疲倦,懂得了謙讓,懂得了溫和,懂得了如何和小孩子們相處。。。
記得我剛踏進五井鎮中心園的校門時,我還懷有抵觸的心里,心里非常的不樂意,因為我是一名音樂生,一直在教初中,自己從來就沒有接觸過幼兒,一點也不了解,一想起孩子們那吵鬧的聲音就會很反感,可是當我踏進校門我便感到了空氣的清新,當第一次見到了整潔美麗的校園,第一次碰到和藹可親的領導,碰到友好微笑的老師,第一次聆聽活潑稚嫩的笑聲,我便開始對這所幼兒園有了好感。
其實很少有人真正的了解幼教這個行業,整天有寫不完的案頭工作,什么教育筆記、教學案例、觀察筆記、幼兒成長故事、專題論文、活動記錄等等,并不斷地與時俱進!別人都以為是很輕松的工作,其實不然!工作強度大,永遠有干不完的活,兩個字形容----忙碌,這所有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可是所有的幼兒園里老師都沒有抱怨過,他們總是腳踏實地的工作,因為他們愛孩子,愛這份工作,他們總會說看著那些“小調皮”開心的笑臉就不覺得累了。。。
您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感謝您,感謝孩子們。
早晨正急急忙忙準備出門,手機震動了一下,是一個陌生的號碼。一看內容,讓我心里不安起來,原來是家長發的:“陽陽今天不來了,昨天受涼了”。我的第一反應是:老師沒有照顧好孩子,讓孩子受涼了。
帶著不安出了家門,去學校的一路上我在反復的想著這條家長的短信,這樣的一條短信粗看一下就是家長向老師請假的,但是仔細看一下似乎是在責備老師沒有照顧好孩子,讓孩子昨天在幼兒園著涼了。急急忙忙進了校門,趕緊給家長打去了電話,想了解孩子的情況。我帶著幾分不安撥通了陽陽爸爸的電話:“是陽陽的爸爸嗎?我是曹老師”。對方很熱情的說:“曹老師,你好”!我忐忑不安的問:“早晨的短信我收到了,陽陽感冒了嗎?”“是的,昨天晚上睡覺被子沒蓋好,所以著涼了......”聽著家長的敘述,了解完了孩子的情況,我的心總算定了下來。
今天的短信雖然是我誤解了家長的意思,但也讓我再次提醒了自己:多給孩子一點關心,少給家長一份擔心!當家長把孩子送到老師手里,除了能讓孩子受教育,也希望孩子能得到最好的照顧,老師也擔當了父母的角色。孩子小比較容易生病,尤其是一些體質差的孩子,氣候的突然變化或者其他原因都會造成身體的不適,因此需要老師給予更多的關心。在對待孩子冷暖的問題上我一直非常的重視。我兒子也上幼兒園,體質又比較差,所以平時積累了不少這方面的經驗。每次戶外活動時我都會注意每個孩子的出汗情況,并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增減衣服,進入教室以后及時的提醒孩子穿好衣服,針對個別出汗較多的孩子及時的提醒他擦掉汗,以免著涼。午睡時要求孩子脫掉外衣和外褲,也隨時注意孩子是否蓋好被子,尤其是冬天,起床時及時的提醒孩子穿好外套并扣好扣子。對于有點感冒的孩子隨時注意觀察,并提醒他多喝水......
這些看起來都是很微小的事情,也是老師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卻是實實在在地在關心孩子。我們要隨時關注每個孩子,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教育隨筆:如何面對“多事”孩子的家長
我班的幼兒裴江龍,媽媽去世早。孩子從小跟著老爺、姥姥生活。兩位年邁的老人對孩子十分疼愛,事事都順著孩子的脾氣,唯恐怠慢了孩子,讓孩子受到委屈。
入園后很長一段時間,孩子管不住自己,時常摸摸這個,碰碰那個,搶了這個小朋友的玩具,碰到了那個小朋友精心搭建的心愛“樓房”。為這孩子們時常同他吵嘴打架。他的姥姥每次來接送孩子,都會向我嘮叨個沒完。于是我把孩子在園的最近表現以及每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的告訴了江龍的姥姥。目的是希望老人對事情有個最基本的了解,不要只聽信孩子的片面之詞。沒想到老人聽后感慨說:“噢,事情原來是這樣子啊,起初我還以為是伙伴們合伙欺負他呢,回家后我得好好說說他,以免他養成壞習慣”。
一場誤會煙消云散。其實,面對多事幼兒的家長,只要我們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我相信多數的家長們都是通情達理的,是能夠理解我們,支持我們的。
教育隨筆:家長體驗當老師
我班徐犇的媽媽,在班上體驗了一次當美術老師,雖然時間過去很久了,但那天上課的情形至今我仍歷歷在目。班上的孩子非常可愛,他們對待客人有禮貌、很熱情,徐犇媽媽一走進班級,就有小朋友把自己的小椅子搬過來邀請她坐,還有小朋友不停地問她渴不渴,要給犇犇媽媽倒水喝,看著孩子們的禮貌行為,我被深深感動著! 犇犇媽媽準備開始上課了,但局面好像有點失控。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犇犇媽媽們的教學內容:“阿姨是要教我們畫大象。”“不對,是教我們畫飛機。”“教我們畫小蜜蜂。”看到這種情形,我只好出面維持秩序,我問:“孩子們,想知道阿姨教你們畫什么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想。”“那好,你們只要安靜下來認真聽阿姨說,認真地看著畫,就知道阿姨要教你們畫什么了。”聽了我的話,孩子們逐漸安靜下來,犇犇媽媽開始畫果樹,她隨口問:“大家愛吃什么水果呀?”話音未落,安靜的教室又炸開了鍋,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犇犇媽媽有點慌了,用求助的眼神看著我,請求我的“援助”,于是我又走到小朋友身邊,請他們一個一個回答。活動繼續,小朋友們坐的小椅子從開始的一米遠左右,到后來的緊緊把她包圍在中間,活動雖然顯得有些無計劃、凌亂,但孩子們是非常快樂的! 活動結束后,犇犇媽媽感慨地說:我自認為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但操作起來卻跟當初設想的有很大的出入,看來我還是對幼教工作不是太了解,有點想當然。我問她感覺怎樣?她說了一個字“難!”并表示當她看到我在陪她上課時,很自然地把孩子抱在懷里,如此親昵的師生關系,真讓她感慨!活動后,犇犇媽媽在反思中寫到:“倉促中,一節課結束了。
不敢再提當老師,只能說在兒子的班里和他的老師、小朋友開開心心地玩了一節課,很寶貴的體驗。那天剛巧感恩節,我要把大三班全體小朋友共同完成的《橘子娃娃的家》裝裱好,送給辛勤的錢老師、史老師,希望她們會喜歡這份感恩節禮物。還有一個小秘密,那幅畫的橙色和綠色可是我們變出來的喲,怎么變的,回家問問寶貝吧!家長體驗當老師活動結束了,讓我們彼此間多了一份理解。” 為家長搭建平臺,通過讓家長助教,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幼教工作的艱辛,從而建立互動、互信、互助的良好關系,使家長真實體驗孩子在園情況和老師工作的情況,換位體驗,一起成長。
《教師隨筆幼兒園大班3篇》:教師隨筆幼兒園大班第1篇 大一班的音樂活動開始了,我正帶領小朋友一起學唱歌曲。這時,有兩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時,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待這個活動單元結束后,我對他們的行為
《教育隨筆大班3篇》:教育隨筆大班第1篇 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 “小貓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小班音樂游戲的教學過程中,游戲情節發展到高潮的時候,
《大大班教育隨筆200篇》:大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1 命令的口氣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不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