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師教育隨筆《尊重孩子從細微做起》,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尊重孩子從細微做起
鏡頭一:第30個教師節慶祝大會隆重開幕,領導致詞、教師先進事跡介紹、頒獎……無論從內容的選擇上、呈現的形式上、臺上燈光的變幻上,都給人以一種全新的視覺和感受。此情此景,被激發的當老師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不由洋溢心田。然而,當緊盯臺上的眼光不經意地掃到舞臺一角時,心里忽然像被針扎了一下,滿心的歡喜里滲入了一份深深的來自作為一名教師內心深處的遺憾和虧欠。舞臺下面左墻角里,一群負責獻花的孩子手捧鮮花面無表情地站著,因為他們看不到臺上的精彩;他們不能互相說說小話,因為在他們的左舞臺角上放著音箱;他們不能有所動作,因為那個臺角是那么狹小,而且大部分的孩子是站在上臺的每一個臺階上,時刻準備著上臺。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百無聊賴地等待下一輪的獻花。整臺慶祝活動由頒獎串聯,分層穿插在整個儀程,層次一次比一次高,孩子獻花是每個層次不可缺少的一個內容,為領獎者更添了一份榮譽。這種儀程設計的確讓人感受很深,周密、精彩、感人。我知道在對孩子的安排上是設計者的一個疏忽,但我想我們應該可以設計安排得再細致周到一點,每個頒獎層次之間的間隔時間肯定是計算好的,是否可以安排一排座位讓孩子坐下等待,或是提供一個休息處等待,只要在獻花前二分鐘到位不就可以了嗎?臺上的精彩時時給人驚喜,臺下音樂、拍攝都到位有序,卻唯獨忽略了對這批孩子的尊重,讓他們為我們的這場精彩、這場感動,付出了如此的辛苦、如此的等候,真的讓人心存一份遺憾。
鏡頭二:早上來園桌面游戲,孩子們走到自己愛玩的桌子邊坐下,拿起積木搭起自己想搭的東西。游戲時間結束,老師拿起認為搭得比較好的作品放到展示處,其他沒有搭完或是老師認為搭的不好的就讓孩子拆散,把積木歸放到籃子里。或許日復一日的這樣的做法讓孩子和老師都習以為常。但仔細想來,也是老師不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關注全體孩子是教師必須遵循的一個教育原則,老師從所有搭積木的孩子的作品中挑選出成功的作品,從表面來看,是關注到了全體,但我們是否能夠做得更深入一點呢?把孩子末搭完的作品可以先放在一個地方,告訴孩子可以在某一時間去完成;搭得不好的作品,也算是一件末完成的作品,但孩子的設想肯定已經構成,或許是能力或許是時間等因素造成,教師可以聽聽孩子的設想,在恰當的時間提供一點建議或是幫助,讓孩子完成作品。可以說在對待孩子作品的態度上反映了教師內心真實的對幼兒真正尊重的程度。把好的作品展示,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操作活動的意義,也讓幼兒相互交流分享,這是教師教育觀念的一大進步,是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但如果能把末成品保留,給孩子提供繼續完成的機會,更是教師尊重孩子從教育觀念到行動的真正踐行。
尊重孩子,雖然我們嘴上時時喊著,行動上也漸漸做著,但真正要落到實處,真的也是很難到位。在日常工作中,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我們去改進,例如:孩子今天不想吃飯,老師是否能把孩子的一份飯菜暫時保溫留著,到孩子想吃時再給他吃;孩子今天特別不想睡覺,老師是否可以就允許他不睡,為他提供些玩具自己玩玩……仔細想來,我們成人不是也有不想吃或不想睡的時候嗎?尊重一下孩子的身體或心理需要,雖然給我們的管理帶來了一些不便,也為老師增加了那么一些事情,但這不正是孩子所需要的嗎?因此,尊重孩子,它需要我們時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放掉一些片面、放掉一些形式、放掉一些虛假,想孩子所想,利孩子所利。記得曾看到過這樣兩句話:“教育也需要在小事上持續、耐心地努力”、“心靈因細膩而偉大”,我想,尊重孩子,需要我們用一顆細膩的心,真正從小事做起,持續、耐心地努力去做,真正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讓我們以成尚榮老先生的幾句話共勉吧——“愛,要從尊重學生做起”、 “尊重是教育學生的第一道陽光” 、“真正的尊重,就是把學生看做一個人”。
在父母和老師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寶貝,是不懂事的孩子,無論遇到什么事情,老師和父母總是搶在孩子的前面擋了、做了,孩子無需付出,只需心安理得的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然而一次偶然,讓我對孩子們刮目相看,發現寶寶長大了,可以放手讓他們去做了。一天中午起床后,我讓佳明小朋友去領點心,我和班里的另一個老師在整理床鋪。不一會兒,佳明跑過來說:“老師,剛才我領點心的時候,聽到咱們班的電話響了,我接了,電話是王老師打來的,我說你不在,她讓你給她回個電話。”聽到這兒,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我抱起佳明親了親,夸獎他能干,是老師的好幫手。佳明自豪的說:“老師,不要小看我,這些事情我都能干,只是媽媽什么也不讓我干。”聽了佳明的話,我陷入了沉思,孩子在一天天長大,也在一天天懂事,作為老師和父母,應該讓孩子去嘗試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擦桌子、扶椅子、疊被子等,鍛煉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改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為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動手實踐的平臺,為我們在班里開展了值日生活動。每天安排兩個小朋友做值日生,負責幫老師干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個月下來,有些家長反映,自從開展活動以來,有些孩子回家后不再是“伸手族”了,能主動幫父母干點家務活,變得勤快起來,家長很欣慰,都說孩子長大了,懂事了。我們只有讓孩子們放手去做,親自動手裝扮自己生活的空間,才能體會到勞動的快樂,生活的美好。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成人來悉心關懷和愛撫,更需要受到人格的尊重。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樹立正確的兒童觀,不僅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孩子應有的權利。有一天,孩子在玩桌面玩具,有個小朋友時不時的抬頭看我,我并沒有在意,當孩子們都把玩具收拾好后,不管是活動課還是參加所以的活動,這個孩子總是用玩玩具時的眼神看我,我也沒有說什么。在中午睡覺的時候,其他的孩子都睡著了,可他還是沒有睡,我輕輕地走到他身邊,他顯得更不自在了,還用手抓緊了褲子上的口袋,我這次看到他的口袋里有一個小小的玩具。為了澄清事實,我把他帶出來跟他交談,并答應他不告訴任何人,在我的鼓勵和勸導下,他說明了事實的真相,并承認了錯誤。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方法,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做他們的之心朋友。所以,我們幼兒教師要悉心關愛每一個孩子,又要尊重每一個孩子的人格。
日出日落,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覺當“孩子王”已經6年多了,這期間有過歡笑,有過淚水。許多事情像飛逝的流星一晃而過,而有些事情像發了芽的種子在記憶里開花、結果。
下午活動課,我坐前面和孩子們談話,說著說著我看到幾個小朋友把腿翹起來,我一下很生氣,我對他們說:“上課不能翹腿子,這樣太危險了上課就應該做做好,兩腿關大門。老師說過好多次,你們又忘了嗎?”他們看看我,一臉無辜地把腳放下來。旁邊的葉卜鳴指著我說:“崔老師,你不讓我們翹腿,可你自己還翹著呢!”我這才發現自己的兩個腿也翹著。
孩子的話讓我無以言對。同時,我也深深的感到:孩子們模仿能力強。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為人師表,要嚴格要求自己,文明教人、文明育人;更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里,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 是啊,作為我們幼兒教師——幼小花蕾的培育者,更應該把文明放在首位。那文明是什么呢?文明就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人師表,為幼兒做出榜樣;文明就是教孩子們擦鼻涕,教孩子們穿脫衣褲、扣紐扣、系鞋帶,不怕苦,不怕累等等。
做好老師很難,做幼兒愛戴的好老師更難。有人說,我們幼兒教師像個演員,有時扮演孩子的老師,有時扮演孩子的朋友,有時還要扮演孩子的媽媽,既教他們日常的生活習慣,又教他們怎樣認識世界,怎樣做個好孩子?不管是老師、朋友,還是媽媽,我們都應該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嚴格要求自己,真正給幼兒以好的影響,真正做幼兒學習、模仿的“榜樣”,做幼兒愛戴的好老師。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才會啟迪孩子們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習慣,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快樂,甚至會影響孩子將來一生的發展,讓我們拉起文明的手,揚起誠信的帆,撒播我們的友善,做幼兒愛戴、喜歡的老師吧!
在我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個很小的奧特曼 . 這個也不過是價錢就值一元錢 , 但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玩意 , 使我深深的懂的 :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 , 千萬不能輕視孩子對自己的信任 !
故事是發生在《宇宙》主題的時候 ,,齊杰陽 小朋友 走了過來 . 他是個奧特曼迷 .. 基本上所有的奧特曼動畫片他都看過 , 說的是奧特曼 . 玩的也是奧特曼 . 一天 . 我帶領孩子在室外玩游戲 . 他走了過來 , 雙手背在身后 . 神秘的對我說 : 老師 . 我送你一件禮物 , 是我從家里偷偷帶來的 , 媽媽不讓我往幼兒園帶玩具的 ," 說完 . 他小心翼翼的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只有 手掌心那么大的一個小塑料奧特曼 . 我一看。不是什么好玩具 . 為了不傷害他 , 我收下并說了聲“ 謝謝 .” 他高高興興的玩去了 . 由于要 , 領著孩子們做游戲 , 在我手里拿著不方便 . 我就隨手把他扔了 ,. 回到教室 , 他突然問我:“ 老師 , 我的奧特曼那 ??”“ 哦 , 我把他仍了” . 我漫不經心的回答 . 誰知他臉色大變 “ 你 , 你 . 你怎么仍了!” 說著 , 他傷心的哭了起來 , 這時 , 我才意識到我扔的不是一個普通的玩具 , 而是一個孩子對老師的信任 , 我不知所措 , 連忙說對不起 . 好久他才停止了哭泣 , 但是 仍是滿臉的傷心和失望 , 我后悔不及 . 中午休息時 , 我花了好長時間來尋找我扔掉的哪個奧特曼 , 只有找到它 . 我才能尋回齊杰陽對我的信任 , 當我雙手捧著這個玩具來到他的面前是 , 并告訴它 . 我已經尋回了奧特曼 . 老師也喜歡他 , 我會好好的保存的 . 他開心的笑了 .
事情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 , 我還會常常的想起來這件事 , 雖然是一件小事 . 但讓我明白了 : 尊重孩子, 是多么的重要 .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 , 要真正的做到 , 可真的不容易喲 !!
教育隨筆:尊重孩子的收藏
幼兒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對所有的東西都稀罕,小到一塊紙片兒、一塊石子,他們都會當作寶貝一樣的珍藏。正處于幼兒期的兒子也毫不例外,經常被我稱之為“就是一個撿垃圾的”。每次打掃衛生時,都會把兒子的“寶貝”給扔掉,有時出于對兒子的尊重,會問問“某某東西你還要嗎?”每次兒子都會不加思索的給我一個肯定的回答。但是我每次還是會趁兒子不注意偷偷地給處理掉,每當“東窗事發”時,我就以影響衛生為由搪塞過去,以至于現在再問兒子要不要時,他就會說:“都是你說了算,還問我干什么。”聽了兒子的回答,心里有些內疚,但是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這一行為的錯誤,直至看了華愛華教授的關于藝術領域的視頻,才知道自己錯得多么嚴重。
從此,我不再隨便扔掉兒子的那些“寶貝”,而是支持他的愛好,鼓勵他進行收藏,所以,我盡可能的幫他找可以收藏的袋子。第一次給了兒子一個透明的塑料盒,兒子驚訝的問:“媽媽,這是給我玩的,這不是你要扔的嗎?”當我告訴他,這是給他裝他喜歡的小寶貝的時候,兒子高興的連說:“謝謝媽媽!媽媽你真好!”他立刻把散落在到處是的小玩意兒裝進盒子里。家里頓時利落了許多,真是一舉兩得,不但滿足了兒子的心理需求,無形中還讓兒子收拾了自己的玩具。
周日,他舅媽買東西,又給了兒子一個小的盒子,他拿到盒子,自己就把第一個盒子里的東西進行了分類,告訴我:“媽媽,這個大盒子里裝的是大的,這個小盒子里裝的是小的。”雖然,這次兒子進行的是簡單的大小分類,但這是他自發的學習,是在興趣的驅使下進行的。有了興趣相伴,他的分類會一次比一次復雜,當然,這需要我的支持。
如果不是看了華教授的視頻,我不會給兒子準備收藏袋,還會繼續把兒子的“寶貝”扔掉,如果這樣,哪來的兒子自發的學習,還要多謝園長給我學習的機會,讓我及時的醒悟。學習不但會讓自己進步,還會讓孩子受益,家長朋友們,拿起書,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吧!
教育隨筆:尊重孩子從細微做起
鏡頭一:第30個教師節慶祝大會隆重開幕,領導致詞、教師先進事跡介紹、頒獎……無論從內容的選擇上、呈現的形式上、臺上燈光的變幻上,都給人以一種全新的視覺和感受。此情此景,被激發的當老師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不由洋溢心田。然而,當緊盯臺上的眼光不經意地掃到舞臺一角時,心里忽然像被針扎了一下,滿心的歡喜里滲入了一份深深的來自作為一名教師內心深處的遺憾和虧欠。舞臺下面左墻角里,一群負責獻花的孩子手捧鮮花面無表情地站著,因為他們看不到臺上的精彩;他們不能互相說說小話,因為在他們的左舞臺角上放著音箱;他們不能有所動作,因為那個臺角是那么狹小,而且大部分的孩子是站在上臺的每一個臺階上,時刻準備著上臺。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百無聊賴地等待下一輪的獻花。整臺慶祝活動由頒獎串聯,分層穿插在整個儀程,層次一次比一次高,孩子獻花是每個層次不可缺少的一個內容,為領獎者更添了一份榮譽。這種儀程設計的確讓人感受很深,周密、精彩、感人。我知道在對孩子的安排上是設計者的一個疏忽,但我想我們應該可以設計安排得再細致周到一點,每個頒獎層次之間的間隔時間肯定是計算好的,是否可以安排一排座位讓孩子坐下等待,或是提供一個休息處等待,只要在獻花前二分鐘到位不就可以了嗎?臺上的精彩時時給人驚喜,臺下音樂、拍攝都到位有序,卻唯獨忽略了對這批孩子的尊重,讓他們為我們的這場精彩、這場感動,付出了如此的辛苦、如此的等候,真的讓人心存一份遺憾。
鏡頭二:早上來園桌面游戲,孩子們走到自己愛玩的桌子邊坐下,拿起積木搭起自己想搭的東西。游戲時間結束,老師拿起認為搭得比較好的作品放到展示處,其他沒有搭完或是老師認為搭的不好的就讓孩子拆散,把積木歸放到籃子里。或許日復一日的這樣的做法讓孩子和老師都習以為常。但仔細想來,也是老師不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關注全體孩子是教師必須遵循的一個教育原則,老師從所有搭積木的孩子的作品中挑選出成功的作品,從表面來看,是關注到了全體,但我們是否能夠做得更深入一點呢?把孩子末搭完的作品可以先放在一個地方,告訴孩子可以在某一時間去完成;搭得不好的作品,也算是一件末完成的作品,但孩子的設想肯定已經構成,或許是能力或許是時間等因素造成,教師可以聽聽孩子的設想,在恰當的時間提供一點建議或是幫助,讓孩子完成作品。可以說在對待孩子作品的態度上反映了教師內心真實的對幼兒真正尊重的程度。把好的作品展示,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操作活動的意義,也讓幼兒相互交流分享,這是教師教育觀念的一大進步,是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但如果能把末成品保留,給孩子提供繼續完成的機會,更是教師尊重孩子從教育觀念到行動的真正踐行。
尊重孩子,雖然我們嘴上時時喊著,行動上也漸漸做著,但真正要落到實處,真的也是很難到位。在日常工作中,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我們去改進,例如:孩子今天不想吃飯,老師是否能把孩子的一份飯菜暫時保溫留著,到孩子想吃時再給他吃;孩子今天特別不想睡覺,老師是否可以就允許他不睡,為他提供些玩具自己玩玩……仔細想來,我們成人不是也有不想吃或不想睡的時候嗎?尊重一下孩子的身體或心理需要,雖然給我們的管理帶來了一些不便,也為老師增加了那么一些事情,但這不正是孩子所需要的嗎?因此,尊重孩子,它需要我們時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放掉一些片面、放掉一些形式、放掉一些虛假,想孩子所想,利孩子所利。記得曾看到過這樣兩句話:“教育也需要在小事上持續、耐心地努力”、“心靈因細膩而偉大”,我想,尊重孩子,需要我們用一顆細膩的心,真正從小事做起,持續、耐心地努力去做,真正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讓我們以成尚榮老先生的幾句話共勉吧——“愛,要從尊重學生做起”、 “尊重是教育學生的第一道陽光” 、“真正的尊重,就是把學生看做一個人”。
教育隨筆:尊重孩子的夢想
開學第一天,我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幅畫,讓孩子們畫一幅春節趣事,孩子們熱情高照,都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有的說:“我畫一副我們一家人放花的情景,”“我畫跟著爸媽逛超市買年貨,”“我話和爸爸媽媽一起包餃子。”孩子們邊說邊畫,那快樂勁別提有多高了。
我們開始評價作品了,孩子們對自己的作品講的是頭頭是道。當輪到李振賢小朋友時,只見他拿著自己的作品,紅著臉一句話也不說,只見他的作品是兩道線,一道是藍色的,一道是紅色的。“你看別的小朋友畫的多好啊,你畫的什么呀,”一句話,李振賢的臉更紅了,眼淚也快掉下來了。
區域活動開始了,孩子們又各自忙碌起來,之間李振賢坐在那兒一動也不動,我走到他身邊,撫摸著他的頭,輕輕地問他,你能給老師講一講你畫的那兩道線是什么嗎?他紅著臉,用吐字不清的語言說:“那兩道線,一道是飛機道,一道是汽車道,等自己長大了,能造在天上飛的汽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生活是美好而又令人難忘的,猶如生命溪流最初泛起的浪花。童年充滿著夢想,天空中,到處都掛著詩意的彩虹,兒童的藝術、兒童的詩歌、兒童的游戲,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一百個兒童有一百個世界去夢想,他自由的涂鴉、吟唱、表演、裝扮,在這夢想的王國,他是實實在在的國王。
《大大班教育隨筆200篇》:大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1 命令的口氣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不
《大班教育隨筆200篇長篇》:大班教育隨筆200篇長篇第1篇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 蹲下來,做孩子的朋友 和幼兒朝夕相處,我們每一天都要講很多話,而我們用的最多的一個詞,那就是小朋友。說多了似乎也
《大班范文教育隨筆200篇》:大班范文教育隨筆第1篇 大班教育隨筆簡短(一): 大班的孩子雖然年齡不大,但調皮起來個頂個都是好手。英語課堂上,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設置一個“智力大沖關&rdq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