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教師教育隨筆《老師身上很香》,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今天上午我在領孩子們入廁時,子晴小朋友時不時的往老師身邊靠,在老師身上聞一聞,一連幾遍,我有點煩了,就說:“子晴,你在干什么呢?”子晴趕緊縮回身子,臉紅的走開了。
子晴是一個干凈活潑的女孩,個方面表現都不錯,特別是在畫畫方面,畫得有板有眼,畫面清潔,只不過這個孩子有點兒自大的感覺。如果我對她微笑一下,她一準會趴在你身邊不走了,感覺老師只對她自己好。
過了一會兒,孩子們要到外面去站隊做操,子晴又往老師身邊湊,我聽見她地聲對身邊的玉涵說:“老師身上很香,不信你聞聞。”玉涵又往老師身邊湊了湊,使勁聞了聞,還對子晴點了點頭。
這下我終于明白了:原來子晴往老師身邊靠是聞老師身上的香味,其實老師身上并沒有什么香味。我突然明白:這是孩子對老師的一種特殊的愛,一種無法表達的愛,我心中突然一熱,是啊,要和孩子勤溝通,孩子都來到你的面前,還被自己拒絕,這是一種什么行為?我心中感到一陣自責:孩子,老師錯了,你們是老師的良師益友。
“老師好!”“老師好!”在孩子們的聲聲問候中,我班的寶寶們陸陸續續地來到了幼兒園。外面呼呼的刮著北風,可是屋里卻暖陽陽的,孩子們穿了厚厚的衣服,來到幼兒園后孩子們開始脫衣服疊衣服,我也在他們之中指導孩子們脫衣服疊衣服,疊好衣服的小朋友就開始自由選擇角區進行活動。8:20孩子們都來齊了,我開始巡視在各個區域中。當我走到美工區的時候,突然發現平時最調皮的琪琪卻趴在座位上沒精打采的,我感到很納悶于是我就走到他跟前問:“你怎么了琪琪,不舒服嗎?”琪琪忽然大哭了起來,我急忙安慰他并問他為什么這么傷心。他說:“老師你騙人。”他的一句話把我說的不知所措,我說:“怎么了琪琪為什么忽然說這么一句話。”他說完趴到座位上又哭了起來,我趕緊問他發生了什么事。他哭著和我說:“我剛才和你說可可撕我的畫,你說一會兒你會批評他的,可是你說完后就忘了,都不想著批評他。你沒批評他他又欺負我,他還說你不喜歡我。”聽琪琪說完,我回想了剛才發生的事情。早晨孩子們陸陸續續的來到幼兒園,有幾個孩子不會疊衣服我正在指導孩子們疊衣服的時候琪琪就跑過來說:“老師可可欺負我撕我的畫紙。”于是我就說:“等一會兒老師會批評他的。”等我指導完孩子疊衣服孩子們就開始了區域活動我也就忘記了這件事情,所以就發生了剛才的事情。我趕緊和琪琪說:“老師不是不喜歡琪琪,老師喜歡每一個小朋友,只不過剛才老師真的忘記了,老師和琪琪道歉,你能原諒老師嗎?”看著他漸漸的抬起了頭,于是我把可可叫道跟前認真的了解了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琪琪正在美工區繪畫的時候可可就橫沖直撞的跑進來把琪琪的畫紙推到了桌子下面,他不僅不給他撿還給他撕了畫紙。于是在了解完事情的經過以后,我問可可:“可可,如果別人撕了你的畫紙,你心里會覺得怎么樣?”“不高興。”“剛才你把琪琪的畫紙撕碎了,你覺得自己做得對嗎?”可可低下了頭,沒說話。“琪琪現在心里很難過,你應該怎么做?”只見可可走到了琪琪的面前,小聲地說:“琪琪,對不起……”“沒關系!”琪琪大聲說。他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了,拉著小手玩去了。看到兩個孩子快樂地玩著,我欣慰地笑了。通過這件事情,也讓我再一次告誡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老師要真正地做到細心、耐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孩子們的朋友,成為孩子們喜歡的老師。
眼看著班級牌變成了大二班,腦子里依稀記憶著他們剛入園時哭鬧不休的樣子,可眼前的孩子都長高了,長壯了,做事能力強了,速度快了,孩子嗓門也大起來,跑動的速度也快了,班級里總是熙熙攘攘的。上課前,我總是獅子半大吼一聲,他們才靜下來。一天一位老師幫我帶班,下午,她向我反映:孩子們太吵了,今天我來到這個班上,用了各種方法,喊破了嗓子,叫他們安靜,可總是安靜不下來。該怎么辦?怎么兇他們呢?我陷入了思考……平時也有老師說我不夠兇,可是我覺得除了兇還是應該用別的方法來吸引幼兒,來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或運動欲望。一味地兇,什么都不能,什么都不許,就安靜地坐那兒,象木頭一樣,我認為從幼兒身心方面來考慮都是不合適的。于是我就會允許幼兒在活動中小聲地交流,或小范圍地活動。如音樂活動中自己找地方和同伴結伴跳舞做動作等。可是有時候,我的好心并沒有得到好報。有個別幼兒會自由地穿梭,或故意搗亂,推擠邊上小朋友,引起告狀。于是,接下來,我把跳舞的事情先放一邊,把他們先訓一通。接下來孩子們安靜多了,可是我和他們的心情已經沒有了剛才的輕松和愉悅,活動只好草草收場。面對這種情況我應該怎么辦?從同事那兒找到了一些方法:
1、加強培養幼兒的常規讓幼兒明白上課要安靜的聽老師,課余是孩子的時間可以自由玩.上課時間不能長,整頓好紀律,馬上講課。你的課要提前做好準備。要生動,擬人化,要把孩子吸引住。在講的過程中,要動用全身器官,聲音、表情,動作都要吸引孩子。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稍微有孩子要亂了,你要用手勢去制止,不要用聲音。不要因為一個小朋友不注意,而分散了大多數小朋友的注意力。
2、讓幼兒有事情可做孩子們都是一樣的,愛玩愛鬧。常規固然很重要,但是孩子們吵的原因是他們沒事情可做啊,你應該讓幼兒有可以做的或者是想的,這樣他們才不會去鬧啊,方法很多。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他們的特性,你就會發現很多。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安排好他們的學習、游戲時間,孩子會配合老師的,常規自然就會好起來。
3、及時分析原因大班幼兒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對孩子的吵鬧現象,我們應該及時分析原因。如今天的活動內容是否合適,活動準備是否恰當,對幼兒的指導是否清晰等等。有時候往往是一個小的細節,影響了整個活動。有時當孩子做錯事了,如果是小事,我通常不先說什么,而是先沒有表情的望著他,他就會改正自己的行為。若是打人、瘋鬧,我也會先看他幾秒鐘,然后再問他在干什么,發生了什么事,你覺得這件事做的對嗎?他說不出,就先問旁邊的孩子,再讓他自己說。孩子大了,都懂事了,可以讓他們自己判斷對錯,學習自己管自己。
4、選派一些小隊長和值日生大班的孩子喜歡幫助老師做事情,所以請一些能力較強的幼兒當我們的小手、小腳、小耳朵,來約束某個別幼兒的自由散漫,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有時候也可以對個別幼兒實施換位思考。如,某幼兒比較吵鬧,就安排他來管大家,跟他交代清楚要求,讓他體會一下,大家一起吵鬧所帶來的無序和危害。提醒他自己自我約束,一起改善班級常規。
5、在孩子們的心里建立起威望讓孩子真心喜歡你,其實也不難。如注意自己說話的技巧:對全體孩子們說的,要聲音洪亮,節奏放慢些,眼睛要不時的掃向每一個孩子,根據語氣和說話的內容或微笑或皺眉。注意在提要求時,表揚某個孩子。(例如,“請小朋友們把椅子搬到教室里去。真能干,搬了兩把椅子!很能干,椅子擺的好整齊!對,排隊走真整齊”在幼兒搬時,看著他們微笑。。
寫了很多,看看好象都有用,可是在實際中可能又都成了紙上談兵。不管怎樣,個人認為堅持大方向,針對個別,給予修改和調整,在整齊劃一和個別對待的相輔相成中,相信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懂事,班級常規也會逐漸改觀。
推薦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幼兒表現:
寶寶剛來幼兒園雖然沒有哭鬧現象,但是比較自由,沒有什么自我約束。比如上課時沒有注意聽講的習慣,會自己在一旁玩玩具;如玩區角游戲時會自由走動;如吃飯時間到了,同伴們去吃了,他要特別去請;如用餐比較邋遢,沒有三凈的意識;再如睡覺時他特別喜歡講話,有什么說什么,沒有一點自控能力。
成因分析:
1、寶寶沒有讀過幼兒園,對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安排及在園的常規等不熟悉。
2、寶寶是外地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不是很好。
3、寶寶是中班年齡,在培養目標上和大班幼兒有些差距。
4、寶寶的個性比較直爽,想什么就做什么。
跟蹤培養目標:
通過家園聯手,采用多種教育方法加以引導和教育,讓寶寶逐步適應幼兒園大班的生活,成為集體中的一員,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集體意識。讓寶寶逐步熟悉幼兒園的生活并逐漸適應,知道什么時候該開始什么活動了,知道自己在集體活動及個別活動中應該如何遵守規則,知道和同伴友好相處并初步建立良好的友誼。
具體措施:
1、教師和家長及時溝通并保持聯系,達成一致的教養共識和同一的評價標準。
2、抓住時機及時表揚,不漠視微小的進步;不放過每一次教育契機,及時指引其正確的做法。
3、鼓勵寶寶和同伴交往、合作、分享。
案例一:
發生情境:自由活動
情況描述:
剛過完春節,為了開展春節這一小主題站點,我們請家長配合幼兒帶一些喜慶用品到幼兒園供幼兒學習用并與大家一起分享。一天,我們班的心怡寶寶帶了很多糖果想分給小朋友吃,于是每一為小朋友都得到了這份禮物。第二天,祝升磊開心地跑到我的跟前,從緊緊抱著的小書包內取出一顆糖果,對我說:“老師,你瞧,我帶了糖。”于是,我下意識地問他:“你帶來是分給小朋友吃的還是自己吃的?”“我媽媽說不能給其他小朋友吃的。”一邊說邊連忙將糖果放進了小書包。
分析與反思:
大多數獨生子女小孩都比較自我,好吃的好用的都會占為己有,再加上家庭的教育如果也以自我為中心的話,小孩很容易只考慮自己而忽視他人,在情感上相對比較冷淡些。我們不僅在對小孩方面要加強感化教育外,也應該和家長溝通,達成一致的教養目標。
案例二:
發生情境:來園離園
情況描述:
這一天,我們紛發了部分學習用品給每一位幼兒自己保管,為了用時及時,關照幼兒將這些學習用品放在自己的柜子里,等學期結束后再拿回家。放學的時候,祝升磊很快地將這些學習用品放進了自己的書包內,預備帶回家,我的搭班老師看到后進行了說教。第二天。。。。。。第三天,祝升磊一走進教室就很開心地走向我,并從小書包中取出一張蠟筆畫,有花有太陽。我一時納悶了,為什么他那么開心?為什么他要給我看他的畫?后來才知道,原來他第二天終于將學習用品帶了回家,并進行了“創作”。
分析與反思:
當天放學我立即將祝升磊把應該放學校里用的一套學習用品這件事情告訴了來園接他的爸爸,并通過告知爸爸將拿了回家的學習用品拿來幼兒園用。
后來覺得除了跟家長說明情況外,作為教師應該多花些時間在祝升磊寶寶上,走進他,了解他,和他也進行進一步溝通,讓他有意識地自己將學習用品帶來。
今天上午我在領孩子們入廁時,子晴小朋友時不時的往老師身邊靠,在老師身上聞一聞,一連幾遍,我有點煩了,就說:“子晴,你在干什么呢?”子晴趕緊縮回身子,臉紅的走開了。
子晴是一個干凈活潑的女孩,個方面表現都不錯,特別是在畫畫方面,畫得有板有眼,畫面清潔,只不過這個孩子有點兒自大的感覺。如果我對她微笑一下,她一準會趴在你身邊不走了,感覺老師只對她自己好。
過了一會兒,孩子們要到外面去站隊做操,子晴又往老師身邊湊,我聽見她地聲對身邊的玉涵說:“老師身上很香,不信你聞聞。”玉涵又往老師身邊湊了湊,使勁聞了聞,還對子晴點了點頭。
這下我終于明白了:原來子晴往老師身邊靠是聞老師身上的香味,其實老師身上并沒有什么香味。我突然明白:這是孩子對老師的一種特殊的愛,一種無法表達的愛,我心中突然一熱,是啊,要和孩子勤溝通,孩子都來到你的面前,還被自己拒絕,這是一種什么行為?我心中感到一陣自責:孩子,老師錯了,你們是老師的良師益友。
上午在上美術課時,我讓孩子們拿出自己的圖畫本畫春天的花、春天的水果,孩子們都認真的畫了起來。這時,我發現敏慧坐在那里不動,我走過去問他:“敏慧,你為什么不畫呢?”他說:“老師,媽媽沒有給我買本子。”這時,只聽一個聲音說:“老師,我有錢,我給他買吧?”我抬頭一看,原來是郭亦昆,我連忙說:“你有錢嗎?”他“自豪”的說:“有啊,我有很多,不信你看!”說完,就站起來,從口袋里掏出了一把錢:有一元的、五角的、還有一張五元的,大概有十多元。
看到這些,我心里一驚:難道是孩子偷拿了錢?于是,連忙問孩子:“亦昆,誰給你這么多錢?”亦昆說:“老師,是我自己拿的。”我告訴孩子:“亦昆,你想幫助別人這是對的,但自己這樣拿錢就不對了。你還小,以后不能自己帶錢也不能自己拿錢了,好嗎?”小亦昆看著我,露出了迷惑的眼神,然后點了點頭。看來孩子是不知道“對與錯”的,這件事還是需要和家長溝通的。
中午放學時,我特意和他媽媽溝通了這件事,并指出了孩子自己拿錢的害處,他媽媽不好意思的說:“老師,這件事,是我們的不對,我們開了個小賣部,一忙就顧不過他來,怕他在里面搗亂,就塞給他一元錢、兩元錢讓他買東西吃,有時干脆讓他自己拿錢。”原來是這么回事情。
我告訴家長,時間長了,孩子自己拿錢,也就不覺得怎么樣了,這些家長是有最大責任的。家長對我們非常感激,我們決定家園互相配合,讓孩子改掉這個習慣。
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是并不是孩子自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往往是家長或學校的教育不當而造成的,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一定要具有教育的細心和恒心,給孩子創造有益的環境和條件,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保證孩子能身心健康的成長。
《大班畢業教師隨筆3篇》:大班畢業教師隨筆第1篇那日午休起床后,外面下起來小雨,孩子們趴在窗口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快樂地談論著關于雨的話題。看到他們興奮不已的樣子,我怎忍心強制性地讓他們坐到小椅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3篇》: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第1篇 教育幼兒不撒謊 三四歲的孩子正處于發展想象力的時期,常常把想象力與現實相混淆,幼兒園的教師和父母應幫忙孩子渡過這一真假難辨的年齡階段,但
《幼兒園大班保育員隨筆挑食篇》:幼兒園大班保育員隨筆挑食篇第1篇 一個多月來我和孩子們也有了感情,早上看到孩子們很有禮貌地和我打招呼,臉上還帶著甜蜜的微笑,讓我感覺很充實。平時,孩子們遇到困難也喜歡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