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教育隨筆大全《“傷心”的小椅子》,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每天離園時,總要讓小朋友將小椅子翻在課桌上,這樣便于我們打掃衛生,孩子來上學時再搬下來,這已經成為幼兒園的一種常見現象了。
今天下午是我上活動課,孩子們都端端正正的坐好了,可是有兩把小椅子仍舊在桌子上面放著,我很納悶,怎么回事啊?原來是這兩把小椅子的主人今天沒來。于是,我靈機一動說:“小朋友,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很好聽的故事,你們要認真聽。”看到孩子們已經豎起了小耳朵,我便講起了故事:“有兩把小椅子它們很傷心,因為沒有一個小朋友看見它,它站在桌子上面已經很久了,它也很累了,可是又害怕掉下來砸著小朋友,所以,它在傷心地哭了。”我的話剛說完,椅子后面的佳浩馬上站起來,把它拿了下來,并且說:“小椅子別傷心,以后我每天都會幫助你的。”我接著又問他們:“那老師沒講故事之前你們怎么沒有一個把它放下來?”孩子們笑了笑說:“這又不是我的。”“那老師講故事后,小椅子也不是你的,你怎么把它放下來了?”孩子們說:“小椅子站累了,心里還想著我們,我們當然要幫助它的。”我說:“孩子們你們說的很對,小椅子都知道關心我們,我們更要幫助別人,關心別人啊。”
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現在的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這或許是受家庭氛圍的影響,現在的孩子在家大人都會寵著,什么事情都不用他們去想去做,這樣就造成他們看不到自己應該去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更要隨時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教育,讓他們可以熱心的去主動幫助別人,關心別人,讓我們的孩子在幫助人的過程中感受快樂和自我價值的存在。
情況描述:
午睡起床的音樂從耳邊傳來,這一熟悉的音樂提醒著孩子們可以起床了。大家起身穿褲又疊被的,可是瑤瑤還在熟睡中。不一會兒,午睡室中傳來陣陣的哭聲:“瑤瑤,你怎么了?做噩夢了嗎?”老師問。幾個孩子說是濤濤打了瑤瑤的頭,想叫她起床了。在安慰了瑤瑤以后,我告訴濤濤以后不能用這種方式來叫醒朋友,對這種行為進行了引導,同時對他的心意進行了表揚。當孩子們吃完點心進行盥洗的時候,周子俊跑來對我說:“老師,濤濤他要打我屁股的。”剛等周子俊走開,亮亮過來也說:“老師,濤濤他要打我屁股,而且要用手擰我的屁股。”這時我走近濤濤的身邊,問:“濤濤,你這樣的做法對嗎?為什么總打別人?”他說:“我媽媽在家也經常這樣打我的呀!”他的話令我們大吃一驚。隨即我對這個孩子進行了個別教育。
分析與反思:
1、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發現,項勝喜歡用“打“的行為來表達和解決問題,他對自己的行為沒有正確的認識,以為自己的行為是對朋友友善的表現。其實孩子的這種行為已經表現為攻擊性行為。那么對于在家挨打的他,應該做些什么呢?第一要做的就是有正確立即的反應,比如說:“你不可以打我!”“我不喜歡你打我!”通過這些行動讓父母了解自己的感受,也讓挨打的自己學習自我表達,自我保護。然后想想自己的行為是對還是錯,錯又錯在哪兒?同時對自己的行為要進行改正。
2、孩子的行為和家庭教育的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從孩子的一句話中,讓我了解到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比較嚴格,由于孩子的頑皮,總會惹父母生氣。而對于農村的家長來說,濤濤父母自身的文化比較低,對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的認識不到位,缺少教育的理念,因此對于孩子的不聽話舉止對會用打罵的暴力行為,從而在孩子的幼小心靈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教育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過程,也是家長自我約束,自我提高的過程。要想讓孩子做到不以打人的方式解決問題,表達感情,家長也必須檢點自己的言行,是不是平常也總習慣用“我要打你!”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呢?在這里,家長不當的教養方式產生了事與愿違的后果。
俗話說:“積千累萬,不如有個好習慣。”幼兒正處于發展時期,各方面都還未定型,既容易養成好的習慣,也容易形成不良的習慣。幼兒最善于模仿,父母則是他們模仿的首要對象。他們總是喜歡模仿父母的一些行為模式,以達到自我滿足。孩子身上不少習慣就是直接從父母那里模仿來的。做父母的,應當注意自己日常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動。因此,父母的行為習慣好壞與否,對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首先,作為家長應減少生活環境中可能導致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產生因素。其次,孩子攻擊他人,是想通過這種方法達到自我表現的需要,這就需要父母和老師好好引導孩子,給他分析生活中的暴力行徑的壞處,提高其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時家長應注意與孩子的情感聯系,摒棄以暴制暴的教育,為孩子樹立良好的行為榜樣。其次,對孩子與同伴間的矛盾沖突,家長不要偏袒自己的孩子,放手讓孩子學習自己解決問題,如果孩子犯錯,必須要求他道歉。
推薦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這個學期一開學的第一天,我就將班中的所有的小椅子上都貼上了孩子的名字。在上個學期我看到了兄弟班級中也有這樣的做法,當時我以為這種做法太麻煩,而且我還在懷疑這種管理方式是否能達到咱們老師想要的效果。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們已經開學三個周了。通過這三個周的實際管理,我看到了這種做法的好處:第一, 再也沒有因為搶小椅子而打架的了以前我們沒有執行這種管理方式的時候,班中的孩子們經常因為搶小椅子而打架。一個小朋友離開小椅子后,另外一個小朋友坐了,這兩個小朋友就會因為小椅子而發生矛盾。經常是兩個小朋友搶一個小椅子,兩個小朋友都拿著同一個小椅子,誰都不松手。就是老師遇到這種情況都不知道應該怎樣處理,不知道誰對誰錯。現在每個小椅子上都有小朋友的名字,小朋友們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小椅子,這個學期以來,一次也沒有發生過搶小椅子的事例。第二, 小朋友們認識了很多的字寶寶因為每個小椅子上都有小朋友的名字,所以時間長了,班中的孩子不但認識了自己的名字,同時還認識了班中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認識了很多的字寶寶。在這段時間里,有一些能力強的孩子,班中所有小朋友的名字都認識了。第三, 給老師的管理帶來了方便中午吃完飯以后,每天都有幾個小朋友總是忘記把自己的小椅子放到墻邊。上個學期中,我們都是請幾個能力強的孩子在吃完午飯后幫老師把所有的小椅子放到墻邊。這樣做,就使那些不放小椅子的小朋友的習慣總是養不成。自從這個學期小椅子上有了名字后,中午吃完飯以后,如果哪個小朋友的椅子沒有放到墻邊,老師會一眼看出是哪個小朋友的,就會趕緊提醒他放到墻邊。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這些孩子也養成了好的習慣,吃完飯以后就把小椅子放到了墻邊。通過這段時間的實踐可以證實:在每個小椅子上寫上孩子的名字,這種管理方法是正確的,這樣做,使每個小椅子都有了自己的主人,同時對于班級的管理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各位工作在一線的姐妹們,你們不妨也試一下!
子健是我班里的“小霸王”,因為他長得高高的,壯壯的,總喜歡欺負別的小朋友,小朋友們都害怕他,不喜歡和他玩。每次他犯了錯誤,老師批評他,他馬上就會認錯,可很快又會犯錯,為此,我傷透了腦筋。
一次,子健又把我班振輝玩具給弄壞了,我知道后非常惱火。沒問青紅皂白就把子健當眾批評了一頓,又讓他道歉,這一次子健哭了。事后我才知道, 其實玩具一開始就壞了,子健想幫忙修一下。誰知,別的小朋友以為子健又欺負人,所以……
這件事讓我深深自責,為什么當時那么沖動。我馬上找到了子健,第一次心平氣和的撫摸了他的頭,并向他道歉,希望他能原諒老師。這一次子健又哭了,開心的哭了。此后,子健再犯錯誤,我再也不會當眾大聲批評他了,我會對他進行“悄悄話”教育,細心耐心的開導他,讓他明白自己做錯了,哪里做錯了。這不僅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去改正。自從對他實行了“悄悄話”教育,子健慢慢的變了,變得懂禮貌了,聽話了,愛笑了,朋友也多了。
這件事讓我明白了,調皮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愛,作為老師要在保護好孩子自尊心的情況下,細心耐心的去引導孩子,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快樂的成長!
每天離園時,總要讓小朋友將小椅子翻在課桌上,這樣便于我們打掃衛生,孩子來上學時再搬下來,這已經成為幼兒園的一種常見現象了。
今天下午是我上活動課,孩子們都端端正正的坐好了,可是有兩把小椅子仍舊在桌子上面放著,我很納悶,怎么回事啊?原來是這兩把小椅子的主人今天沒來。于是,我靈機一動說:“小朋友,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很好聽的故事,你們要認真聽。”看到孩子們已經豎起了小耳朵,我便講起了故事:“有兩把小椅子它們很傷心,因為沒有一個小朋友看見它,它站在桌子上面已經很久了,它也很累了,可是又害怕掉下來砸著小朋友,所以,它在傷心地哭了。”我的話剛說完,椅子后面的佳浩馬上站起來,把它拿了下來,并且說:“小椅子別傷心,以后我每天都會幫助你的。”我接著又問他們:“那老師沒講故事之前你們怎么沒有一個把它放下來?”孩子們笑了笑說:“這又不是我的。”“那老師講故事后,小椅子也不是你的,你怎么把它放下來了?”孩子們說:“小椅子站累了,心里還想著我們,我們當然要幫助它的。”我說:“孩子們你們說的很對,小椅子都知道關心我們,我們更要幫助別人,關心別人啊。”
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現在的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這或許是受家庭氛圍的影響,現在的孩子在家大人都會寵著,什么事情都不用他們去想去做,這樣就造成他們看不到自己應該去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更要隨時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教育,讓他們可以熱心的去主動幫助別人,關心別人,讓我們的孩子在幫助人的過程中感受快樂和自我價值的存在。
我班的孩子可愛、調皮、好問,他們無論做什么事情,總愛問個為什么。
一天下午,我帶著他們在園里活動,不一會兒,一個個“問號”蜂擁而來:看到地上的落葉,可心就問我樹葉為什么會落下來;抬頭望天,琪琪就問我白云到哪兒旅行去了;清風撲面,有個小朋友就問風從哪兒來……我一一給他們解答,有時他們提出的問題竟把我給難住了!浩洋問我星星為什么會眨眼睛,建波問我金魚的耳朵長在哪里,我一時竟不能作答,他們滿臉的失望,對我說:“爺爺讓我問老師,原來老師也不知道。”
孩子的話深深地讓我愧疚,我感到了自己知識的貧乏!為了能及時解決孩子們的疑問,我感到了一個老師必須不斷充實自己的重要性。
《幼兒大班教育隨筆3篇》:幼兒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隨著年齡的增長,升入大班后,孩子們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觀點也已經從小班的“逆來順受”變成了“敢于創
《幼兒園大班教學隨筆40篇》: 第1篇、大班數學撲克牌教案反思活動目標: 1、運用編譯、破解等游戲方式,復習鞏固20以內加法、相鄰數。 2、復習10以內的合成,鍛煉幼兒運用逆向思維的方式進行運算。 3、初步了
《大班優秀教育隨筆3篇》:第1部分 一天在晨間談話的時候,我問小朋友們:“兩天不見了,你們最想誰啊?”我本以為他們會說最想老師了,但是他們大都卻說:“我最想鄭以樂了。”我表示很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