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想象力無限》,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孩子的想象力是無限的,這是眾所周知的。
今天在上廁所的路上,軒軒對我說:“老師,昨天我在我爺爺家看見一只長頸鹿從窗戶上爬下去了”我說:“不可能,動物園才有長頸鹿呢”他說:“真的”。我指著園里的大樹說:“長頸鹿很高的,得有這棵大樹那么高,你見得那只長頸鹿有這么高嗎?”軒軒說:“那是小長頸鹿”?!澳且膊豢赡堋蔽艺f。從廁所出來,軒軒又改變了他起初的說法,他說“我看到的是梅花鹿,不是長頸鹿……”
面對這樣的情況時,你不能說他是撒謊,不能一味的制止這種行為,這是幼兒在這個階段無限想象力的發揮,作為老師我們必須做的就是,給與孩子鼓勵,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都喜歡聽表揚的話,而作為老師的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一點,讓孩子的想象力發揮到極致。
午飯時間快到了,我讓孩子們分組去洗手,很快,三個組的小朋友分別洗完回到坐位上,剩下最后一組和幾個上廁所的小朋友,我站起來剛想到廁所里去看一看,孟令軒從廁所里慌慌張張地跑出來說:“老師,你看王麗斐在往廁所里倒東西呢?”我趕緊來到廁所一看究竟,王麗斐站在測坑旁,正手拿洗潔精往廁所里倒。我剛要發火,忽然發現廁所里有沒沖干凈的大便,我馬上明白了王麗斐的用意,輕聲地問:王麗斐你想干什么?王麗斐一驚,馬上說:“老師,廁所很臟……”我說:“這是老師洗碗用的東西,洗廁所不能用這個,以后廁所臟了要告訴老師,讓老師來擦,好嗎?”他默默的點點頭。我讓他用肥皂洗洗手回到位子上去。就此,我向全班小朋友上了一堂不隨便動老師東西的教育課。通過這件事說明孩子年齡小,許多事他們不明道理,有些事只是模仿成人去做。 通過這件事也說明,幼兒做事只能憑著自己的主觀經驗或個人的情緒去做,這是幼兒固有的特點。如果我們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學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
一般家長總說我孩子就是在幼兒園里聽課不認真,上課不認真聽,這些都屬于注意力的范疇。良好的注意力是伴隨幼兒成長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幼兒期養成良好的注意力,是長大成人后成就一番事業的基礎,但幼兒的天性就是好動、好玩、很難專心致志地去做某一件事情。這里是一些培養幼兒注意力的經驗。
一、表揚為主,激發自信心。培養自信是提高注意力的重要手段,自信心強的幼兒上進意識也比較強,他們大都能認真聽老師講課,以積極的心態對待老師安排的各項活動,遇到困難能動腦筋、想辦法,主動去解決。雖然有些做法可能幼稚可笑,但其自信心理的養成卻為日后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動態培養,啟發專注心理。動態活動更能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注意力。游戲是培養幼兒良好注意力的一項好活動,引導幼兒養成專注的注意力,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寓教于樂,引發探索心理。幼兒求知欲很強,凡事都要問個為什么,這時應引導幼兒積極探索,在探索中養成集中精力,注意思考的好習慣。
幼兒的無憂無慮、天真無邪使幼兒的想象力不受時空限制,縱橫馳騁在他們想象的海洋中。作為教師,我們應充分鼓勵幼兒想象力的發揮,并深入挖掘幼兒潛在的想象力,開拓他們的思維。
我們看似簡單的雪花片積木,確實幼兒百玩不厭的玩具,他們能夠插出一些自己才能詮釋清楚的事物,如:飛機、蹺蹺板、碰碰車、花朵……并能利用所插事物做游戲、講故事。橡皮泥更始幼兒唾手可得的想象工具,他們能捏出各種形象的事物,并且能像變魔術一樣由此及彼。就連我們平時吃的點心也能讓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他們有的會根據點心圓缺描繪自己一天的生活,從太陽升起到彎月高掛,有的還會咬出一些花朵還有玩具槍等玩具的形狀,真是其樂無窮。
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為幼兒想象的工具,我們應悉心保護并大力支持幼兒隨時隨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幼兒提供一個想象的空間,不能把自己的思維強加到幼兒的頭上,讓他們的想象力得到尊重和認可。
“孩子們都是藝術家?!边@是一位美術教育家對兒童畫之美發出的由衷感嘆!是對無規無距的兒童畫的質樸原始之美這一真諦的真實表達。孩子的想法是最原始的,他們沒有太多格式的限制,也沒有技法的約束,他們就是畫自己所想,畫自己所見,對他們而言,畫畫沒有目的,而是一種情感的表達、語言的延伸。當他們對世界有了認識的那一刻,他們就開始了繪畫:一些線條、一些不規則的形狀、一些莫名的符號等等。那是他們自己的語言——一種被稱作涂鴉的語言。對小小孩們的涂鴉,我們往往可以接受和認可,即使他們根本看不懂那些作品,也會認可那時在畫畫,并欣慰與孩子們那些天真的表達。然而,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人們的這種認可往往發生改變:人們往往開始用對待成人繪畫的眼光去衡量孩子們的“作品”,往往只看畫面是不是漂亮,形象是不是準確,而對于畫畫中表達的孩子的內心世界,往往會忽視。其實,畫畫只是一種形式,其目的是訓練孩子們去想象、去表現、去獲得創作的能力,而非錘煉他們純熟的繪畫技法。
記得有一次發生的事永記我心:“看你畫的什么呀,又是你瞎畫的吧?你怎么不把老師教的畫給媽媽看呢?”(因為她看見旁邊的圖畫畫的比較好)上次上課時,鵬鵬小朋友的媽媽到教室里來接她,他興奮的指著自己的畫給媽媽看,媽媽卻說:“你畫的什么呀?一點兒也不象?!眿寢尠逯婵字肛熕?,我看見鵬鵬本來興奮的小臉一下子冷了下來,媽媽的話像一盆冷水潑向了她,他噘起了小嘴。我立刻走過去問清原因。原來,媽媽看到孩子的畫上除了太陽、房子、大樹和小草外,還畫了許多亂糟糟的圖案。媽媽看了就不高興地指責了她。我看看鵬鵬緊張的小臉,我連忙拉著鵬鵬的手說:“鵬鵬還真聰明,剛才畫畫時告訴我說畫了好多奧特曼和怪獸,老師還請鵬鵬把自己畫的奧特曼是怎樣打敗怪獸的講給其他小朋友聽了呢!鵬鵬講得可好了,是不是?”“對!”鵬鵬得意地說。
接著,我和鵬鵬媽媽談了一會兒,告訴她按老師的意愿畫畫固然好,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但若孩子能畫出自己的所想所見則更有意義,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更能得以發揮。我們不僅要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還要抓住孩子們創造契機,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我國傳統教育的主要弊端就在于忽視孩子創造性的培養。不少教師在教育中重視了孩子依樣畫葫蘆,循規蹈矩,一板一眼地記憶現成的知識而不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去創造,甚至有的教師和家長在孩子嘗試創造時,總不停的糾正他們:“噢,這看起來不象汽車,我教你畫吧?!被蛘呤恰昂趺磿f話呀,又在胡思亂想了”等等,這些批評只會帶來相反效果,令孩子們覺得他不能把一件事做好,自己想的都是錯的,慢慢地便會懷疑自己能力不足,便不愿創造什么了。這種缺乏自信的感覺,會造成一種錯誤的觀念,以為只有成人具有積極的創造性的自信,而孩子是沒有創造精神的,這樣,孩子們的創造精神在童年時代便被一些沒有鼓勵的批評抹殺了。《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支持兒童富有個性、創造性的表達。在評價兒童的藝術表現和作品時,應接納和 肯定兒童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激發和保護兒童的表現欲與自信心,避免對兒童的藝術作品予以否定,限制或干涉。
孩子的畫稚拙、純真而富有情趣,在他們的畫里蘊藏著鮮活的藝術生命。我們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究行為,創造條件讓孩子動手動腦,豐富孩子的知識,另一方面要提供給孩子創造的空間,讓他們創造中得到創造的快樂成果。
孩子的想象力是無限的,這是眾所周知的。
今天在上廁所的路上,軒軒對我說:“老師,昨天我在我爺爺家看見一只長頸鹿從窗戶上爬下去了”我說:“不可能,動物園才有長頸鹿呢”他說:“真的”。我指著園里的大樹說:“長頸鹿很高的,得有這棵大樹那么高,你見得那只長頸鹿有這么高嗎?”軒軒說:“那是小長頸鹿”。“那也不可能”我說。從廁所出來,軒軒又改變了他起初的說法,他說“我看到的是梅花鹿,不是長頸鹿……”
面對這樣的情況時,你不能說他是撒謊,不能一味的制止這種行為,這是幼兒在這個階段無限想象力的發揮,作為老師我們必須做的就是,給與孩子鼓勵,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都喜歡聽表揚的話,而作為老師的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一點,讓孩子的想象力發揮到極致。
每天早上孩子們高高興興的來到他們的樂園,問候老師后便開始到自己喜歡的區域中探索今天的發現成果以及體會其中的樂趣。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讓孩子能自主地選擇游戲,尊重孩子們游戲的意愿,在必要的時候老師還可以給予適當的引導,豐富的區域活動對孩子的綜合發展更為有利,區域游戲目的在于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相互合作能力,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自我約束意識等。
結合我班實際情況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區域游戲分成各個領域的區角設計。如:“小博士書庫”、“益智探索園”、“巧手理發師”、“創意美工吧”“娃娃和芽芽”等區域活動,孩子們可以在這里面盡享各種職業帶來的樂趣,各種活動帶來的愉悅,讓孩子們在這“模擬”的環境中初步體驗各種角色并積累一些生活經驗。
請一起分享孩子們在豐富區域游戲中帶給我們的無限歡樂吧!
《幼兒園大班教學隨筆3篇》:幼兒園大班教學隨筆第1篇 從小培養幼兒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是非常必要的,由于當前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大部分家庭一孩化,孩子們鋪張浪費的情況日益嚴重。我們的國家是一個
《幼兒教學隨筆大班3篇》:幼兒教學隨筆大班第1篇 命令的口氣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不二,與自己的父母講話也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3篇》:大班幼兒教育隨筆第1篇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繩、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熱鬧非凡,生機勃勃,到處都是孩子們的笑臉,開心的笑聲,就連最內向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