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大班教師教育隨筆《家長向老師請假的短信》,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早晨正急急忙忙準備出門,手機震動了一下,是一個陌生的號碼。一看內容,讓我心里不安起來,原來是家長發的:“陽陽今天不來了,昨天受涼了”。我的第一反應是:老師沒有照顧好孩子,讓孩子受涼了。
帶著不安出了家門,去學校的一路上我在反復的想著這條家長的短信,這樣的一條短信粗看一下就是家長向老師請假的,但是仔細看一下似乎是在責備老師沒有照顧好孩子,讓孩子昨天在幼兒園著涼了。急急忙忙進了校門,趕緊給家長打去了電話,想了解孩子的情況。我帶著幾分不安撥通了陽陽爸爸的電話:“是陽陽的爸爸嗎?我是曹老師”。對方很熱情的說:“曹老師,你好”!我忐忑不安的問:“早晨的短信我收到了,陽陽感冒了嗎?”“是的,昨天晚上睡覺被子沒蓋好,所以著涼了......”聽著家長的敘述,了解完了孩子的情況,我的心總算定了下來。
今天的短信雖然是我誤解了家長的意思,但也讓我再次提醒了自己:多給孩子一點關心,少給家長一份擔心!當家長把孩子送到老師手里,除了能讓孩子受教育,也希望孩子能得到最好的照顧,老師也擔當了父母的角色。孩子小比較容易生病,尤其是一些體質差的孩子,氣候的突然變化或者其他原因都會造成身體的不適,因此需要老師給予更多的關心。在對待孩子冷暖的問題上我一直非常的重視。我兒子也上幼兒園,體質又比較差,所以平時積累了不少這方面的經驗。每次戶外活動時我都會注意每個孩子的出汗情況,并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增減衣服,進入教室以后及時的提醒孩子穿好衣服,針對個別出汗較多的孩子及時的提醒他擦掉汗,以免著涼。午睡時要求孩子脫掉外衣和外褲,也隨時注意孩子是否蓋好被子,尤其是冬天,起床時及時的提醒孩子穿好外套并扣好扣子。對于有點感冒的孩子隨時注意觀察,并提醒他多喝水......
這些看起來都是很微小的事情,也是老師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卻是實實在在地在關心孩子。我們要隨時關注每個孩子,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大班的孩子從這個學期開始已經開始動筆書寫了,我們讓孩子書寫的都是一些最簡單的數字和字母,大部分的孩子握筆的姿勢正確,書寫也挺好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會握筆,書寫不成行。這部分孩子的家長紛紛找到教師,問是不是孩子沒有認真學,或者是孩子太笨了……我要對各位家長說,你們別著急!孩子的能力發展有快有慢,家長和老師應耐心等待。大班的孩子剛剛開始書寫,怎么可以一下子就給孩子下定論呢?這樣,無疑回給孩子背上思想包袱,影響他的發展,給他以后的學習造成一定的障礙。 再者,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手指小骨直到二十歲左右才發育完成,孩子的年齡只有四、五歲,許多細微的動作做不好也是正常的,像書寫的動作就是細微的動作,剛剛開始那筆時,多少孩子不會啊!現在再看看都會了。家長朋友不要以拔高的眼光去看孩子,你們可以試著回憶一下:孩子在不會說話的時候,只有兩、三年的時間,孩子不是什么都會說了嗎?而且說得非常好!就用等待孩子開口說話的耐心等待孩子可以正確握筆,并且寫出漂亮的字吧!家長朋友,請別急,您的孩子一定會很出色的!
孩子們活潑好動,每天吃喝、游戲在一起,難免會出現種種狀況。這不,叢叢的爸爸今天一大早來到幼兒園,找到我,問起孩子頭發被剪的事情,并一再要求見見這個給兒子剪頭發的亦蓁。這是前一天美工課發生的事情:叢叢和好朋友亦蓁坐在一起,孩子們都在玩剪紙,把廢舊圖書中的各種圖案剪下來,然后進行分類、粘貼,各自忙的不亦樂乎。剪了幾個圖案的亦蓁突發奇想,跟叢叢說,我給你理個發好不好?旁邊的叢叢也頗感好奇,兩人一拍即合,亦蓁便拿著剪刀開始給叢叢理發,當我巡視轉過一圈發現時,叢叢的頭上已經被亦蓁理出來幾個坑坑洼洼,我發現后進行了制止,了解了情況后,進行了引導。放學時,我跟叢叢的媽媽進行了解釋,叢叢媽媽表示能夠理解孩子們的行為,但今天早上,叢叢的爸爸還是又“找上門來”,要見亦蓁“興師問罪”,一定要親自說說這個“肇事者”。我跟叢叢爸爸解釋了半天,其實孩子不是有意使壞,只是覺得好奇,而不知事情可能造成的后果,但叢叢爸就是堅持要親自說說這個亦蓁。后來,我問了叢叢爸一個問題,“如果是叢叢給別的小朋友剪了頭發,您大概也不希望那個孩子的爸爸直接來找叢叢說說吧?”叢叢爸沉默了,我又接著說,“小孩子做錯事情很正常,在幼兒園有我們老師來處理,我們也會把事情告訴亦蓁的家長,請家長也注意教育引導孩子,我們共同來幫助孩子改掉不當的行為,幫助孩子成長,讓孩子知錯去改,您覺得這樣可不可以?”叢叢爸想了想,嚴肅地表情化了凍,露出了笑容,終于點頭同意了“還是老師說的有道理,事情就交給老師吧,那就麻煩老師了。”跟叢叢爸的談話正好被亦蓁媽媽的同事看到、聽到,回到班上后,告訴了亦蓁媽媽,中午,亦蓁媽媽便急急趕到幼兒園,向老師道歉,“老師,真的很抱歉,孩子闖了禍,給老師添麻煩了。”“沒什么,亦蓁媽媽,孩子小,成長過程中出現各種狀況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時就需要我們扶一把,不然的話,要我們家長、老師做什么呢?”“有您這話,我們做家長的真的很放心,也很慶幸……”這件事情雖然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但每次想起都會在心中提醒自己,家長工作需要我們耐心細致地進行溝通與交流,真心地站在孩子、家長的立場去考慮問題,盡量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會使我們的工作能夠更順利地進行。
我們班婭琦是一個性格內向又比較文靜的小姑娘。她梳著兩個長長的小辮子,平時不愛多說話,表現不活躍,也從不給老師添亂,總是靜靜地坐在那里,如同草地上的一朵不知名的小花,從不引人注目。
今天午飯后,婭琦披頭散發的來到我的面前,怯生生的對我說:“老師,我的辮子松開了,你幫我扎起來好嗎?”我不假思索的拿起梳子,很認真的幫她把辮子梳好。婭琦一臉的興奮,邊走邊愛不釋手的摸著自己的辮子,可一連幾天,她總會披著頭發讓我給她梳辮子。我感到有些奇怪,經過觀察,發現原來是婭琦自己把梳的好好的辮子“破壞”了。當我發現這一秘密時,并沒有生氣,而是和顏悅色的問她:“你的辮子梳得那么漂亮,為什么自己把它松開?”婭琦聽了這話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輕輕的說:“老師你給子涵梳得頭真漂亮,我也想讓老師給我梳頭,”噢,原來如此、前一段時間子涵媽媽上早班沒有時間給她梳頭,所以就把給孩子梳頭的事托給了老師,沒想到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卻讓婭琦記在了心里。而她的話語也深深觸動了我的內心。平時我往往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了表現優秀和調皮的孩子身上,而忽略了班里那些比較安靜,又不愛表現自己的孩子。現在婭琦用自己的方式來引起老師的注意,來獲得老師的關愛,這讓我有些心酸、有些羞愧。
通過這件事,我想起了班里更多普通的不引人注目的孩子,她們也有著同齡孩子同樣的內心世界,同樣也渴望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愛。因此我們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把愛灑向每一個孩子,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老師的關愛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從毀壞中訓練好奇心
如果孩子對一些玩具或者其他事物產生好奇心,想進一步了解時,與其擔心孩子毀壞東西,不如教給孩子這些東西的使用方法。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來玩玩具,并且在玩的過程中,告訴孩子這些東西為什么會自己動起來,必要的時候可以和孩子一起拆開玩具來研究一下它的內部構造。
1、訓練好時機
媽媽在廚房里忙著做飯,讓孩子一個人在客廳里玩耍。一個人玩著沒意思,看著漂亮的玩具汽車,孩子突然有了想把它拆開來的想法,看看汽車的輪子為什么會轉呢?一會兒,地上就多了一堆零件,可是當孩子想把它裝起來的時候,卻發現怎么也裝不上去了。
孩子把玩具拆開來,只是想了解它為什么會自己動起來。孩子因為對玩具產生了好奇心,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這是孩子邁開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腳步。如果大人在這個時候對孩子批評,甚至打罵,都會讓孩子剛剛萌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受到打擊,阻止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進取心,對孩子將來的創造能力都有很大的影響。
2、媽媽不要這樣說
當媽媽從廚房出來,看到被孩子拆成一堆零件的玩具汽車時,怒火一下子爆發了。媽媽非常生氣地對著孩子說:“爸爸給你買的玩具汽車,你怎么剛玩幾天就把它拆了,下回再也不給你買玩具了。”
二、從模仿中訓練好奇心
如果孩子對媽媽在廚房忙碌的動作產生興趣時,媽媽可以安排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讓他洗黃瓜、西紅柿等,幫著媽媽拿調料等。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就可以了解一些蔬菜的特性,觀察食物生熟前后的變化等,使好奇心得到了進一步的滿足。而且,還有可能更好地激發孩子更深層次的好奇心,培養探索事物的能力。
1、訓練好時機
看著媽媽進了廚房準備做飯,孩子也跟進去在媽媽的周圍打轉,不是摸摸這里,就是看看那里。看著媽媽在擇菜,孩子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拿起一根大蔥來。
孩子學習和模仿的能力很強,當看到媽媽在廚房忙碌時,孩子也想幫媽媽來做一些事情。這時如果媽媽認為孩子這是在搗亂,不讓孩子參與這些家務活,會打擊孩子參加勞動的積極性。孩子在探索周圍環境時受阻攔或受挫,那么他做事就很容易放棄,這種性格甚至會貫穿其一生,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往往很聽話、很順從,遇事聽天由命,但是,他們會沒有主見,遇到很復雜的事情時,往往不知所措。
2、媽媽不要這樣說
媽媽看到孩子拿起了大蔥,一把搶下來,說:“你別在這給我搗亂了,去外面客廳自己玩去!”然后拉著孩子的手,把他帶到客廳的沙發上,自己回到廚房繼續忙碌,并隨手關上了廚房門。
三、從實踐中訓練好奇心
如果孩子想要弄明白“花生是怎樣產生的”這個問題時,媽媽可以找兩個花盆,讓孩子在兩個花盆里分別種下炒熟的花生和生花生。等過一段時間,一盆花生長出幼苗,一盆沒有長出來時,再告訴孩子事情的真相。
1、訓練好時機
孩子吃著媽媽買來的花生,問媽媽:“花生是怎么來的?”媽媽說:“花生是花生豆在地里長出來。”隔幾天,孩子拿著鏟子在地上挖了一個坑,把剝好的花生豆一粒一粒地種在土里。
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在我們成人看來可能很可笑,這時候千萬不要嘲笑孩子。面對孩子的這種探索和實踐的方法,媽媽一定要認真對待,千萬不要用成人的思維來告訴孩子這樣做是錯誤的,這樣就會束縛孩子的想象力。
2、媽媽不要這樣說
看見孩子把花生豆種在土里,媽媽又是生氣又是好笑,對孩子說:“你怎么這么笨啊!炒熟的花生怎么能種呢?”
四、從聲音中訓練好奇心
如果孩子對敲打東西產生的響聲感興趣時,媽媽可以專門找一些不同質地的物品,比如說,塑料盆子、不銹鋼鍋、玻璃杯子、瓷碗等等,讓孩子用筷子來敲,看看筷子敲打到這些不同質地的物品上的聲音有什么不同。這樣反復敲打一段時間以后,可以用布蒙上孩子的眼睛,媽媽用筷子來敲打這些不同質地的物品,讓孩子根據這些不同的聲音來判斷媽媽敲打的是什么物品。這樣不但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還能讓孩子在玩中知道一些簡單的物理學知識。
1、訓練好時機
到吃飯的時間了,大家都坐在餐桌旁準備吃飯,孩子也坐到了他的小椅子上了。看著桌子上擺放的筷子和碗,孩子拿起筷子敲了一下玩,聽到筷子敲碗發出“叮叮當當”的響聲,孩子很高興,拿著筷子不停的敲碗,媽媽說了讓孩子別敲了,孩子就是不聽,“叮叮當當”地響聲吵得大家都沒法安靜吃飯了。
孩子敲碗時,會對發出的響聲感覺很好奇,而且敲不同的碗或者盤子都能發出不同的聲音,這讓孩子有了探索的欲望,他想知道敲這些東西為什么會發出這些不同的聲音。這時媽媽的呵斥或者阻止,都會限制孩子的求知欲望,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知識的好機會。
2、媽媽不要這樣說
媽媽搶過孩子手里的筷子和碗,說:“讓你別敲了,你怎么不聽呢?你這么不聽話,我以后不喜歡你了!”
五、從游戲中訓練好奇心
孩子在玩搭積木的游戲時,突然推倒剛搭起來的“小房子”時,媽媽可以問孩子為什么要推倒這些剛搭起來的房子呢?然后可以讓孩子把搭好的房子按照順序一塊一塊地拆下來,告訴孩子在拆的時候房子不會塌就說明孩子搭的房子很結實。通過這種非常規的玩法,才能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正常地發揮。
1、訓練好時機
媽媽和孩子在地毯上玩搭積木的游戲,在媽媽的指導下,孩子好不容易才搭起了房子,媽媽還沒來得及表揚孩子,孩子卻一把推到了剛剛搭起來的房子。
孩子將搭好的房子推倒可能是想知道房子推倒后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房子被推倒時積木會朝著哪些方向散落?孩子這種不按常規方式玩游戲的態度,正是說明了孩子有很強烈的好奇心,如果爸爸媽媽引導好的話,孩子的這種探索欲望會轉變成創新思維,這會為孩子將來學習知識、學會獨立思考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2、媽媽不要這樣說
媽媽看著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幫孩子搭起來的積木房子在頃刻間“土崩瓦解”,非常生氣地對孩子說:“看看你,好不容易把房子搭好,就這么推倒了,下回再不陪你搭了。”
早晨正急急忙忙準備出門,手機震動了一下,是一個陌生的號碼。一看內容,讓我心里不安起來,原來是家長發的:“陽陽今天不來了,昨天受涼了”。我的第一反應是:老師沒有照顧好孩子,讓孩子受涼了。
帶著不安出了家門,去學校的一路上我在反復的想著這條家長的短信,這樣的一條短信粗看一下就是家長向老師請假的,但是仔細看一下似乎是在責備老師沒有照顧好孩子,讓孩子昨天在幼兒園著涼了。急急忙忙進了校門,趕緊給家長打去了電話,想了解孩子的情況。我帶著幾分不安撥通了陽陽爸爸的電話:“是陽陽的爸爸嗎?我是曹老師”。對方很熱情的說:“曹老師,你好”!我忐忑不安的問:“早晨的短信我收到了,陽陽感冒了嗎?”“是的,昨天晚上睡覺被子沒蓋好,所以著涼了......”聽著家長的敘述,了解完了孩子的情況,我的心總算定了下來。
今天的短信雖然是我誤解了家長的意思,但也讓我再次提醒了自己:多給孩子一點關心,少給家長一份擔心!當家長把孩子送到老師手里,除了能讓孩子受教育,也希望孩子能得到最好的照顧,老師也擔當了父母的角色。孩子小比較容易生病,尤其是一些體質差的孩子,氣候的突然變化或者其他原因都會造成身體的不適,因此需要老師給予更多的關心。在對待孩子冷暖的問題上我一直非常的重視。我兒子也上幼兒園,體質又比較差,所以平時積累了不少這方面的經驗。每次戶外活動時我都會注意每個孩子的出汗情況,并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增減衣服,進入教室以后及時的提醒孩子穿好衣服,針對個別出汗較多的孩子及時的提醒他擦掉汗,以免著涼。午睡時要求孩子脫掉外衣和外褲,也隨時注意孩子是否蓋好被子,尤其是冬天,起床時及時的提醒孩子穿好外套并扣好扣子。對于有點感冒的孩子隨時注意觀察,并提醒他多喝水......
這些看起來都是很微小的事情,也是老師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卻是實實在在地在關心孩子。我們要隨時關注每個孩子,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教育隨筆大班區域3篇》:教育隨筆大班區域第1篇 根據班級主題活動的開展和區域的更換,本周所設置的區域有——小醫院、探索區、建構區、圖書角、數學區、健康區。在每個區域中也相應地
《大班保育員隨筆200篇》:大班保育員隨筆第1篇 保育員隨筆(一): 在幼兒園,調皮的孩子會經常做出一些不貼合規則的事情,會經常犯一些小錯誤。經過班上老師的教育,孩子經常是當面說得很好,轉身卻又忘了
《幼兒園大班畢業隨筆》:第1部分我是大班的___,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我們快畢業了,那里是我們成長的第一個臺階,是我們最快樂和幸福的家!但我們就要畢業了,就要分別了。我真舍不得……還記得,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