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小班教師教育隨筆《小椅子的游戲》,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案例實錄:(一)開始部分:我讓幼兒每人抱著小椅子聽音樂排成六列隊伍,做小動物模仿操。師:上次我們做的模仿操還記得嗎?幼1:記的。幼2:老師,我在家里玩過在小椅子上跳舞呢!幼3:我沒玩過呢,現在老師能讓我玩玩嗎?。師:大家覺得他的主意怎么樣?幼:太好了------師:現在我們輕輕地站上去,要站穩了,那要是掉下來了應該怎么辦?幼1,我再站上去。幼2,我會兩只腳并在一起,站在椅子中間就不會掉下來了。(老師傾聽,微笑,默許-----)師:我們一起來聽音樂做操吧。(幼兒聽音樂做操)師:剛才我們在小椅子上做操,你有什么感覺?幼1,有點害怕,擔心會掉下來。幼2,我很開心,就是腿有點酸酸的------
(二)基本部分:剛才我們在小椅子上做了模仿操,還能和小椅子怎么玩?幼1,可以繞著小椅子玩。幼2,我拉著小椅子在地上玩。幼3,我把小椅子放到頭頂上玩-------師,小朋友們說的真棒,以后如果你還有什么好的玩法,一定要告訴大家好嗎?玩集體小椅子游戲。(1),烏龜爬,幼兒在連接起來的椅面上爬過。師:爬的時候想一想怎樣爬才能爬的又快又穩?幼1,爬的時候要輕輕的,如果太用力的話椅子要翻的。幼2,眼睛要往前看。-------(2),過橋。幼兒排一隊一個一個在間隔20公分的斷橋上走過。(小椅子做橋面)幼:老師,我不敢走。師:沒關系,勇敢一點,看大家是怎么走的,來我們一起走過去。
(三)結束部分:今天我們玩了椅子游戲,大家都累了,我們一起把小椅子送回家,然后去洗洗手,休息一下。
老子曾說:“治大國烹小鮮。”老子將治理比作烹調小魚一樣,只要將調味、火候放得適中,這樣煮出來的東西,色鮮味美。可見,細微之處見真功夫,管理無小事。作為一個幼兒老師對班級管理工作也是這樣,只要管理得當,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措施、手段,從細微之處入手,那么肯定行之有效。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就拿我們小班的孩子們來說吧,他們不太受束縛。你跟他們提幾點要求,他們事前都是一一點頭答應的。可是一旦做起來,他們全都拋之腦后了,真是很頭疼。就拿區域活動的管理來說吧,每天的區域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是最開心的事了。區域活動的氣氛輕松、自由,形式靈活多樣,滿足了幼兒親自選擇材料與體驗活動過程的多種需要,因此,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但是隨著區域活動的開展,問題也隨之出現了。那就是活動的管理難,特別是一些規則的制定。對于小班幼兒而言,他們的規則意識是非常淡薄的,如何建立區域活動規則就是我們小班老師最苦惱的問題。像以下這樣的情景,在我們小班經常可以看到,聽到:老師在活動前反復強調一些規則:“小朋友,你們要把材料放放整齊……”。但是活動起來,往往無濟于事,這兒扔一個,那兒丟一個,材料總是弄得到處都是,每次,像收放材料,這些類似的情況,都要花去幾乎三分之一甚至還要多的時間,另外,有些活動區域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比如娃娃家,大家都想進去玩,這樣一來還照成區域人數超員擁擠,導致爭搶玩具的惡果。于是,我們常常埋怨:小班幼兒的規則意識就是淡薄,總是玩不好,還不如不玩呢。那么,到底是小班幼兒真的不具備理解規則的能力,還是另有原因呢?
后來也在苦苦思索,怎樣更好的管理小班的區域活動呢?小班幼兒具有自己獨特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他們不喜歡硬性的說教,而是比較青睞用實物的方式理解事物。能不能根據這一點,動點腦筋想出制定規則的好辦法呢?經過我們小班老師們的集體討論,覺得用標記牌來限制人數是個很好的方法。在每個區域活動外擺放標記牌,幼兒如果想要進去玩,必須先掛上該區域的牌子才能進去。牌子沒有了,就說明人數滿了,可以去其他的區域內玩。這個規則一實施,果然見效。孩子們吃完飯,去區域活動玩,首先是看有沒有牌子,有牌子就馬上掛上進去玩,如果沒有掛牌進去玩,旁邊的小朋友見了,也會馬上勸阻他出去,這樣起到了一個互相監督的作用。當然也便于老師的管理,我現在只要一看孩子們脖子上掛的是什么標記牌,我就知道他是哪一個區域活動的孩子,更有利于我對孩子們的指導。現在孩子們每次進區域活動總是自覺地掛牌,如果該區域的牌子沒有了,他們會自覺地去另外的區域玩。
比起以前采用生硬的說教“太多了,太少了”的效果相比,利用標記牌來融合區域規則,實際效果要好多了。標記牌像一位不說話的小老師,默默地發揮著它在區域方面的獨特作用,通過標記牌的啟示,小班的幼兒可以自主、有序地進入區域活動,避免了由于幼兒擁擠而引起的爭執和矛盾。
針對材料到處亂放、亂仍的情況,我們班采取了誰是最佳區域活動寶寶的評比,每次玩好,每個區域我們都評選一名最佳寶寶,獎一顆小星星。對他們來說能夠得到一顆小星星那是無上的光榮。所以都要爭取得到。當然要得到這顆小星星,老師的要求就是在區域活動中遵守規則,不爭搶玩具、玩好后材料能及時擺放在原來的地方。這樣一來,促使孩子們都能有序地進行區域活動,玩好后能及時的放回原位,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小小一顆小星星,作用還真不小,以前我喊破喉嚨也沒幾孩子能將區域活動的玩具、材料迅速擺放好。現在孩子都能自覺的收拾好區域活動里的玩具,因為他們都想要那一顆象征榮譽的小星星。
通過這個階段的嘗試,我體驗到:小班區域活動要想真正輕松自由、活潑有序的開展,老師真的必須動點腦筋、花點心思,針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設計一些可行的規則實施。這些小小的規則改動,雖是細微,卻無不體驗出老師對孩子的敏銳觀察,細小之處見功夫。“治大國烹小鮮”,治理一個國家尚要有如烹飪一條小魚一樣細微,何況管理一個班級,那就更要注意細節了。區域活動管理只是班級管理的一小部分,而區域規則制定則是區域活動的一小部分,這小小的一部分做出的改動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細節之處是不能小看的。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把每一個細節盡量做到位,那么 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也就能一一解決了。
孩子的天性愛游戲,這不僅是因為游戲的形式適合幼兒的心理特點,而且是因為游戲能滿足幼兒模仿、交往的需要,因此游戲成了幼兒生活的第一需要。游戲的種類有許多,比如:結構游戲、表演游戲、體育游戲,還有角色游戲,而在眾多游戲之中,最受小班幼兒青睞的仍是角色游戲。
角色游戲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所熟悉和喜愛的角色,在游戲中創造性地再現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形象和活動,它為獨生子女參與社會生活、獲得社交能力提供了機會。在角色游戲中,他們動腦筋、出主意,創造性地反映生活,盡情地抒發著自己的感情,他們體會著做“醫生”解除“病人”的自豪感,當“媽媽”對“孩子”的親切感……同時,“乘汽車”要排隊,買東西要文明,“好朋友”要相親相愛,這種良好的人際關系,在游戲中已成了一種約定 ,俗稱的規則,每個孩子都必須遵守,否則,會受到輿論、譴責。孩子從這些準則中學會了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角色游戲能促進孩子對周圍世界的認識。
一、寬松、自由的游戲環境能為幼兒創造再現生活的空間。
小班幼兒因其年齡特點,活動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游戲內容也比較簡單。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幼兒有時會用圓盤做駕駛盤,想象著在街上開車并模仿汽車喇叭聲;有時幼兒又會抱著娃娃對娃娃自言自語,這些都是幼兒最初的角色意識。小班幼兒喜歡角色游戲,我們就要想辦法多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游戲環境,使小班的角色游戲無論是內容、形式變得更豐富、更有趣味性、更有吸引力。幼兒剛進入一個新環境,情緒波動較大,對外界的人或事易排擠,同時也表現出想家、念家的情感,教師的安慰話自然少不了,可一下子面對眼前這么多的幼兒,教師該如何一一應對呢?此時,我們通常的辦法是讓幼兒參與到游戲中去。一個三歲孩子的生活經驗可能只來自家庭和托兒所,因而娃娃家就是這個年齡階段最喜歡玩的角色游戲。娃娃家里必備的一些玩具是娃娃、家具、餐具,常用的生活用品等。他們把對父母親的思念轉移到對娃娃的關心、照顧上,以此來體驗父母親對他們的體貼和愛撫,這也是他們對所了解的生活的再現。
二、通過角色游戲,為幼兒創造與同伴之間交往的空間。
角色游戲可以通過幼兒扮演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而實現角色的轉換,使其進入他人的角色,體驗各種角色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經驗,從而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狀況。小班幼兒已形成了初步的角色心理,這為幼兒逐步豐富角色游戲的內容,進行多種角色的轉換提高角色游戲的水平奠定了基礎。
3歲前的幼兒由于獨立性差,他們的社交活動往往只限于父母、親人、家庭范圍之內,和別的兒童接觸很少,即使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彼此很少交往。幼兒園使幼兒生活周圍的人增加,每天能接觸到許多同伴,他們會從不認識到認識,直到熟悉。在幼兒的交往過程中,角色游戲為幼兒提供了交往的場合,在角色游戲的過程中,由于角色和角色的關聯,角色和主題的關聯,幼兒嘗試著交往的多種方法,感受到交往的成功和失敗,這些都促使幼兒去調節自我,理解他人,盡早走出“自我中心”角色游戲,幫助幼兒學習建立了良好的伙伴關系,增強了幼兒的角色心理,讓幼兒體驗到了交往的樂趣,學習了交往的技能。
三、細心地觀察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指導空間。
角色游戲是幼兒自發自生的游戲,必須確保幼兒有選擇、交往、表現、創造的自由。角色游戲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需要教師有計劃、有目的、適時適宜的指導,而觀察又是指導的前提,觀察就如教師工作的探路器,是為了更仔細更具體地了解幼兒游戲,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缺乏觀察的指導,使教師走入盲區,武斷的歧路,與自由自主的角色格格不入。沒有觀察而對游戲所謂的指導實際上是教師中心式干預,當教師并未了解幼兒想說什么就盲目指揮,必然抑制和挫傷幼兒游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小班幼兒從不適應幼兒園生活到適應幼兒園生活,最后到喜歡上幼兒園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幼兒園豐富多彩的游戲生活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而游戲中,角色游戲在這一年齡段,對幼兒產生的效果是功不可沒的,它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發展,通過角色游戲強化了幼兒初步的社會文化意識和社會角色規范,初步培養了幼兒友好相處、互相合作的精神。因而,教師在角色游戲中更要勤思考、勤分析、勤總結,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內容、游戲材料,通過啟發引導幼兒自由選擇、大膽想象,讓幼兒展開聯想的翅膀,在角色游戲這塊天地里自由地翱翔!
我們小一班有一群討人喜歡的小家伙,有時孩子們上午的語言活動,我們都會讓孩子們把小椅子排成馬蹄形來進行活動,而操作活動時往往是讓孩子們把小椅子搬到桌子邊上來。每當這時,教室里就會響起“咔嚓咔嚓、稀里嘩啦”的聲音,不但損壞了椅子,也使教室里顯得格外亂,甚至有調皮的孩子趁這個“機會”進行搗亂。每次氣得我都大聲吆喝:“慢點啊!輕點啊!”這樣,也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今天活動后,我和孩子們說:“孩子們,今天老師耳朵疼,小朋友搬小椅子時我不想聽見“咔嚓咔嚓、稀里嘩啦”的聲音。老師閉上眼睛,看誰搬椅子時,讓老師聽不見聲音。”小朋友們很好奇,個個躍躍欲試。我喊“一二三四五!”小朋友們開始搬椅子。當我睜開眼睛時,全班小朋友都整齊地坐在桌子邊上了。我裝做不知道的樣子問孩子:“你們是怎樣搬的小椅子,我怎么一點聲音也沒聽到?”這時,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言,有的說:“我輕輕地搬,輕輕放。”有的說:“我走路跟小貓一樣沒聲音”……。面對孩子們正確的回答我又趁機問:“下次搬椅子的時候,誰還能讓我聽不見聲音?”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說:“我”“我”“我”……。這樣連續幾天,教室里再也聽不見“咔嚓咔嚓、稀里嘩啦”的聲音了。
想要寶寶高興起來也不難,只要你想學就很簡單。
1.一個手指點點點 (伸出一個手指點寶寶)
兩個手指敲敲敲 (伸出兩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敲)
三個手指捏捏捏 (伸出三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捏)
四個手指撓撓鬧 (伸出四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撓)
五個手指拍拍拍 (兩個手對拍)
五個兄弟爬上山 (從寶寶的下身做爬山狀)
幾里古嚕滾下來 (在寶寶身上從上往下撓)
2.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 (拍拍你的雙手)
手指伸出來, (伸出你的食指)
眼睛在哪里? (用一種夸張的語氣問)
眼睛在這里, (指你的眼睛)
用手指出來。 (一邊指著你的眼睛一邊用眼神鼓勵你的孩子)
靈活變化:可以把眼睛改成其它任何一個身體部位,比如鼻子嘴巴等等。這個游戲教會孩子認識五官和身體的部位,讓他增強自己的身體意識。
3.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樓,四兄弟(唱大戲),
小妞妞(抓住孩子的小手,邊點著她的手指頭邊說)
爬呀爬呀爬上山 (食指從胳膊一步步點到肩膀)
耳朵聽聽 (捏捏耳朵)
眼睛看看 (點點眼睛)
鼻子聞聞 (點點鼻子)
嘴巴嘗嘗 (點點嘴巴)
咯吱一下 (停頓,突然把手伸到孩子脖勁處,咯吱一下,以后每次孩子都會驚喜地等著這一時刻)
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們三位老師都要幫他們檢查鞋子穿的對不對,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們換過來之后還是反的,這讓我們三位老師很煩惱。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學過的兒歌《鞋寶寶》,我覺得兒歌的內容很好,對小朋友是否穿對鞋子幫助很大,于是我把這首兒歌運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們一邊把小腳并攏,一邊念兒歌:“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興頭碰頭,穿反了,生氣背對背。”我讓小朋友相互檢查,看一看鞋寶寶是生氣了還是高興了,我看見小朋友都認真的檢查起來,嘴里還說著:“高興了”“生氣了”,我對平時經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會單獨講解,教他們怎樣檢查自己的鞋子,怎樣讓鞋寶寶高興起來,小朋友好像都很樂意。慢慢的,我讓小朋友當起了小老師,讓小老師帶著小朋友邊念兒歌邊檢查鞋子,特別是讓平時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來檢查,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穿錯鞋子的小朋友越來越少了,讓我們三位老師很驚喜。我們知道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后還需我們老師繼續正確的引導。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老師要懂得學以致用,其實平時老師身邊有很多的兒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們正確的運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師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效果要好的多,這樣既有利于孩子們掌握知識,又能提高他們的行為習慣,一舉兩得。
案例實錄:(一)開始部分:我讓幼兒每人抱著小椅子聽音樂排成六列隊伍,做小動物模仿操。師:上次我們做的模仿操還記得嗎?幼1:記的。幼2:老師,我在家里玩過在小椅子上跳舞呢!幼3:我沒玩過呢,現在老師能讓我玩玩嗎?。師:大家覺得他的主意怎么樣?幼:太好了------師:現在我們輕輕地站上去,要站穩了,那要是掉下來了應該怎么辦?幼1,我再站上去。幼2,我會兩只腳并在一起,站在椅子中間就不會掉下來了。(老師傾聽,微笑,默許-----)師:我們一起來聽音樂做操吧。(幼兒聽音樂做操)師:剛才我們在小椅子上做操,你有什么感覺?幼1,有點害怕,擔心會掉下來。幼2,我很開心,就是腿有點酸酸的------
(二)基本部分:剛才我們在小椅子上做了模仿操,還能和小椅子怎么玩?幼1,可以繞著小椅子玩。幼2,我拉著小椅子在地上玩。幼3,我把小椅子放到頭頂上玩-------師,小朋友們說的真棒,以后如果你還有什么好的玩法,一定要告訴大家好嗎?玩集體小椅子游戲。(1),烏龜爬,幼兒在連接起來的椅面上爬過。師:爬的時候想一想怎樣爬才能爬的又快又穩?幼1,爬的時候要輕輕的,如果太用力的話椅子要翻的。幼2,眼睛要往前看。-------(2),過橋。幼兒排一隊一個一個在間隔20公分的斷橋上走過。(小椅子做橋面)幼:老師,我不敢走。師:沒關系,勇敢一點,看大家是怎么走的,來我們一起走過去。
(三)結束部分:今天我們玩了椅子游戲,大家都累了,我們一起把小椅子送回家,然后去洗洗手,休息一下。
《小班保育隨筆3篇》:小班保育隨筆第1篇 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我們每一天過著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日子,然而在我的心里只有這樣的一個追求,那就是做好自我的本職工作,把自我的愛奉獻給每一位幼兒!
《小班教師隨筆3篇》:小班教師隨筆第1篇 給幼兒進行一定的鼓勵,讓孩子們樹立自信心,要讓孩子們持之以恒,還要給孩子們起榜樣、示范的作用,利用多種機會對孩子們進行教育,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習慣。
《幼兒園小班隨筆6篇》:第1部分淼森是個看上去活躍的男孩子,但是缺乏自信,他時常自己在一個地方撒歡,當你走近他時,他卻又表現的不知所措。 通過觀察我發現他特別喜歡幫助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