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愛吮手指的誠成》,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誠成是個聰明可愛的男孩,很討人喜歡。可是他有個壞毛病,時不時地吸手指頭,尤其是睡覺的時候,非要像吸奶一樣香香地吸著指頭才能入睡。為此,父母和老師常教育他,讓他明白吸手的危害性,同時也想了很多辦法糾正他的不良習氣,但都無濟無事。
一天午睡時,我坐在誠成的小床邊,和他親切地交談,我問:“你的手指是不是很甜?讓老師也吃幾口吧”說著,就抓起他的小手欲往口里塞,他急忙縮回手,一個勁地說:“不甜!”我說:“不甜你為什么老是要吸手指頭呢?”我洋裝很想嘗嘗他手指的味道的樣子,他躲閃著不讓,顯然,誠成很不情愿讓別人來吸他的手指頭。我突然想到嘗試用這種以毒攻毒的方法,來糾正他的壞毛病。我告訴他,以后發現他吃手指頭,老師也跟著一起分享。
接下來的日子,偶然發現誠成在吃手,我和班上的老師便湊上去假裝要吃,他總是把手藏在身后,表示不再吃手了。就這樣,我們采取的以毒攻毒的方法,慢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誠成吸手指頭的次數慢慢變少了,誠成的父母對此方法表示接受和理解。現在誠成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里,吸手指頭的壞毛病只是偶爾會犯。
對待孩子的不良習慣,教師要注意找到適合的方法,不至于傷害孩子的自尊,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就能有效地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改掉壞毛病。
誠成是個聰明可愛的男孩,很討人喜歡。可是他有個壞毛病,時不時地吸手指頭,尤其是睡覺的時候,非要像吸奶一樣香香地吸著指頭才能入睡。為此,父母和老師常教育他,讓他明白吸手的危害性,同時也想了很多辦法糾正他的不良習氣,但都無濟無事。 一天午睡時,我坐在誠成的小床邊,和他親切地交談,我問:“你的手指是不是很甜?讓老師也吃幾口吧”說著,就抓起他的小手欲往口里塞,他急忙縮回手,一個勁地說:“不甜!”我說:“不甜你為什么老是要吸手指頭呢?”我洋裝很想嘗嘗他手指的味道的樣子,他躲閃著不讓,顯然,誠成很不情愿讓別人來吸他的手指頭。我突然想到嘗試用這種以毒攻毒的方法,來糾正他的壞毛病。我告訴他,以后發現他吃手指頭,老師也跟著一起分享。 接下來的日子,偶然發現誠成在吃手,我和班上的老師便湊上去假裝要吃,他總是把手藏在身后,表示不再吃手了。就這樣,我們采取的以毒攻毒的方法,慢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誠成吸手指頭的次數慢慢變少了,誠成的父母對此方法表示接受和理解。現在誠成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里,吸手指頭的壞毛病只是偶爾會犯。 對待孩子的不良習慣,教師要注意找到適合的方法,不至于傷害孩子的自尊,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就能有效地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改掉壞毛病。
老子曾說:“治大國烹小鮮。”老子將治理比作烹調小魚一樣,只要將調味、火候放得適中,這樣煮出來的東西,色鮮味美。可見,細微之處見真功夫,管理無小事。作為一個幼兒老師對班級管理工作也是這樣,只要管理得當,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措施、手段,從細微之處入手,那么肯定行之有效。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就拿我們小班的孩子們來說吧,他們不太受束縛。你跟他們提幾點要求,他們事前都是一一點頭答應的。可是一旦做起來,他們全都拋之腦后了,真是很頭疼。就拿區域活動的管理來說吧,每天的區域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是最開心的事了。區域活動的氣氛輕松、自由,形式靈活多樣,滿足了幼兒親自選擇材料與體驗活動過程的多種需要,因此,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但是隨著區域活動的開展,問題也隨之出現了。那就是活動的管理難,特別是一些規則的制定。對于小班幼兒而言,他們的規則意識是非常淡薄的,如何建立區域活動規則就是我們小班老師最苦惱的問題。像以下這樣的情景,在我們小班經常可以看到,聽到:老師在活動前反復強調一些規則:“小朋友,你們要把材料放放整齊……”。但是活動起來,往往無濟于事,這兒扔一個,那兒丟一個,材料總是弄得到處都是,每次,像收放材料,這些類似的情況,都要花去幾乎三分之一甚至還要多的時間,另外,有些活動區域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比如娃娃家,大家都想進去玩,這樣一來還照成區域人數超員擁擠,導致爭搶玩具的惡果。于是,我們常常埋怨:小班幼兒的規則意識就是淡薄,總是玩不好,還不如不玩呢。那么,到底是小班幼兒真的不具備理解規則的能力,還是另有原因呢?
后來也在苦苦思索,怎樣更好的管理小班的區域活動呢?小班幼兒具有自己獨特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他們不喜歡硬性的說教,而是比較青睞用實物的方式理解事物。能不能根據這一點,動點腦筋想出制定規則的好辦法呢?經過我們小班老師們的集體討論,覺得用標記牌來限制人數是個很好的方法。在每個區域活動外擺放標記牌,幼兒如果想要進去玩,必須先掛上該區域的牌子才能進去。牌子沒有了,就說明人數滿了,可以去其他的區域內玩。這個規則一實施,果然見效。孩子們吃完飯,去區域活動玩,首先是看有沒有牌子,有牌子就馬上掛上進去玩,如果沒有掛牌進去玩,旁邊的小朋友見了,也會馬上勸阻他出去,這樣起到了一個互相監督的作用。當然也便于老師的管理,我現在只要一看孩子們脖子上掛的是什么標記牌,我就知道他是哪一個區域活動的孩子,更有利于我對孩子們的指導。現在孩子們每次進區域活動總是自覺地掛牌,如果該區域的牌子沒有了,他們會自覺地去另外的區域玩。
比起以前采用生硬的說教“太多了,太少了”的效果相比,利用標記牌來融合區域規則,實際效果要好多了。標記牌像一位不說話的小老師,默默地發揮著它在區域方面的獨特作用,通過標記牌的啟示,小班的幼兒可以自主、有序地進入區域活動,避免了由于幼兒擁擠而引起的爭執和矛盾。
針對材料到處亂放、亂仍的情況,我們班采取了誰是最佳區域活動寶寶的評比,每次玩好,每個區域我們都評選一名最佳寶寶,獎一顆小星星。對他們來說能夠得到一顆小星星那是無上的光榮。所以都要爭取得到。當然要得到這顆小星星,老師的要求就是在區域活動中遵守規則,不爭搶玩具、玩好后材料能及時擺放在原來的地方。這樣一來,促使孩子們都能有序地進行區域活動,玩好后能及時的放回原位,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小小一顆小星星,作用還真不小,以前我喊破喉嚨也沒幾孩子能將區域活動的玩具、材料迅速擺放好。現在孩子都能自覺的收拾好區域活動里的玩具,因為他們都想要那一顆象征榮譽的小星星。
通過這個階段的嘗試,我體驗到:小班區域活動要想真正輕松自由、活潑有序的開展,老師真的必須動點腦筋、花點心思,針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設計一些可行的規則實施。這些小小的規則改動,雖是細微,卻無不體驗出老師對孩子的敏銳觀察,細小之處見功夫。“治大國烹小鮮”,治理一個國家尚要有如烹飪一條小魚一樣細微,何況管理一個班級,那就更要注意細節了。區域活動管理只是班級管理的一小部分,而區域規則制定則是區域活動的一小部分,這小小的一部分做出的改動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細節之處是不能小看的。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把每一個細節盡量做到位,那么 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也就能一一解決了。
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最佳時期就是小班階段,同時也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成的關鍵期。從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看,年齡越小越單純,可塑性越強,越容易接受各種影響和教育,此時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及習慣越易成功。同時,小班幼兒的基本動作已發展得比較自如,他們已能夠掌握各種運用大肌肉的動作和某些運用小肌肉的精細動作,這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而且他們自身也產生了獨立地進餐、盥洗、睡覺、穿脫衣服的愿望。這時,成人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包辦一切,而要針對他們的發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機會,幫助他們實現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指出:幼兒的智力發展應當同時體現在手指的操作、語言的表達和用腦的思考上,動手、動口與動腦三者之間有著息息相關的內在聯系。從小給孩子一雙靈巧的小手,是促進孩子思維發展、豐富其語匯、增強其自信心的基礎和前提。我們不要荒廢孩子雙手上的智慧,要教給孩子一些實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這是孩子學會生存、學會自主的起點。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幼兒的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四者認識一致、態度一致、言行一致、行動一致,才會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任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不是一下就能奏效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還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給他創造鍛煉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致,結合家園同心,只有這樣,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
我們班的宇宇的小朋友,有個形成了兩三年的壞習慣--吮手指,他在家吮,上課吮,甚至晚上不吮就睡不著覺,這個壞習慣既不衛生,而且手指常會淤血。家長很著急,怎么教育都無法制止他的壞毛病,奶奶多次向老師訴說苦衷,請求老師配合教育。雖然老師一發現他吮手指就及時制止,但收效甚微。有時當著老師的面他不敢吮,可他常背著老師偷偷的吮,特別是回家后和睡覺時,還是控制不住,為此,我們和家長都傷透了腦筋,一時也找不到好的辦法。 因為他的爸爸媽媽離異,一直由奶奶爺爺撫養他,雖然奶奶爺爺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是,在媽媽的愛這方面他是缺失的,尤其是在晚上家長接孩子這一段,他看著孩子們一個個被媽媽接走,他沒有別的寄托,只好用吮手指來表達對媽媽的愛。用什么辦法改變他這個壞習慣呢 有一天,我在用及時貼做教具時,他站在一旁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得很入神,似乎對這種一撕下來不用膠水就能粘住的東西很感興趣,我靈機一動,我問他“你喜歡用及時貼做出來的貼畫嗎?”她說:“喜歡,”“那你喜歡什么圖案。”她說:“我喜歡汽車。”于是,我用及時貼剪了一個公共汽車的圖案,貼在他的手背上,我說:宇宇,這輛汽車貼在你手上,我知道你以后就不再吮手指了,宇宇欣喜地點點頭,舉著手邊跑邊喊:老師給我剪了一輛公共汽車!午睡時,我留心地觀察他,發現他把手背拿到嘴邊,又放下了,反復了好幾次。看來這輛公共汽車既讓他無以下口,也使他不忍下口,他第一次沒吮手指靜靜地睡著了。 第二天,我給他換了一輛卡車,第三天我又給他換了一警車……,并把他每次從手背上換下來的小車又貼到評比欄里,宇宇倍受鼓舞。幾周下來,再也看不到宇宇在幼兒園吮手指了。宇宇的爺爺也高興地說,宇宇在家里尤其是在晚上睡覺時再也不吮手指了。 孩子的壞習慣不是一天形成的,要糾正不良習慣也就具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老師和家長善于觀察善于發現,抓住契機,運用巧妙的也是孩子能夠接受的方法,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在剛入園的孩子中,往往會發現有少數幼兒時不時的把手指放在嘴里吮指,咬指甲,這種不良習慣有礙身心健康,必須糾正。
幼兒自我控制能力差,空洞地說教和消極地訓斥不會奏效的,想讓孩子不吮手指,最重要的一條是別讓他的小手閑著,因為幼兒吮手,是在孤獨和不愉快時更愛吮手指,為了減少幼兒吮手指的機會,老師要嚴格注意和關心吮手指習慣的幼兒,讓他們有事可做,有玩具可玩,像這樣的孩子,老師要多引導他們,關注他們,在可能的條件下,選擇玩具時應選擇他們感興趣的玩具,當他們對這些玩具表現出厭倦情緒時,要根據他的興趣、愛好及時更換,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玩具和游戲活動上,也就無暇吮手指了。
在采取這些措施的同時,可以多與孩子接觸,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這時再適當地用靈活的方式,給他們講一些淺顯的衛生常識,孩子更容易接受。
針對這些情況,老師必須和家長密切配合,雙方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則,教師的努力也會前功盡棄。
《優秀教育隨筆100篇簡短幼兒園》:優秀教育隨筆100篇簡短幼兒園第1篇 幼兒園教師隨筆(一): 讓孩子學會寬容 寬容,就是寬恕容忍,指能容納異已和理解與愿望不符的事物。是一個人對社會對人生所抱有的進取的
《小班教育隨筆短篇12篇》:第1篇小班教育隨筆短篇 1.點點頭,插插腰,我的表現最最好 2.小腳,小腳,跺一跺,你的表現真不錯 3.小手轉一轉,你棒,我棒,大家棒 4.叮叮當,叮叮當,大拇哥送你,你最棒 5.very very good,very very cool 6.你的表現
《小小班教育隨筆19篇》:第1篇小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隨筆:引導小班幼兒在家進行閱讀活動的策略 小班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但是這一時期的孩子比較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培養閱讀的習慣固然重要, 但如果方法不當很容易使小班幼兒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