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小班老師教育隨筆《讓孩子學會交往》,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這天,我剛把積木發完。文文就跑來尋求幫助:“老師,宇飛搶我的積木了!”我來到宇飛面前問道:“宇飛,你搶文文的積木了嗎?”“我又還給她了。”宇飛膽怯的說。“以后不能搶小朋友的積木,知道嗎?”“知道了。”
我剛想走開,繼而覺得不妥,于是我蹲下身來,摟住宇飛的肩膀,問道:“能不能告訴老師,為什么要拿別人的積木?你自己不是有嗎?”“我少了一個車輪。”宇飛不高興的說。我看了看他手中的作品,果然,很漂亮的一輛小汽車,只缺一個車輪。于是,我做出很神秘的樣子對他說:“老師教你一個辦法,你照老師的辦法去做,一定會得到一個車輪!”宇飛饒有興致的把耳朵湊過來。聽了我的“秘訣”,他就高興的點點頭,來到文文面前說:“文文,我的小汽車少了一個車輪,你能借給我用用嗎?我用完了會還給你的!”文文看了看他手中的小汽車,爽快的答應了。
這件事使我想到,教師們在處理各種事情時,僅僅充當一個公正的老師是不夠的,而利用一切機會教孩子與人交往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的小班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幾代人圍著一個孩子轉,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漸漸地使孩子養成“嬌寵任性,唯我獨尊”的不良習慣,因此都以自我為中心,交往能力不強,遇到事情常常會不知所措。比如說:大哭大鬧、搶別人的東西、打人等等。而角色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重要的教育途徑之一,它不僅能使孩子們實現自己的愿望,從中得到了快樂與滿足,而且是幼兒最佳的肢體、語言、智力、人際關系互動鍛煉方法。, 根據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我為他們創設了孩子們非常喜歡的角色游戲“娃娃家”,他們可以在娃娃家中無拘無束盡情地運用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游戲。游戲開展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幼兒獨自在游戲;有的幼兒三三兩兩地在游戲;有的幼兒會運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模仿一些成人的動作,如:燒飯、切菜、抱娃娃;有的幼兒卻只會搶別人的東西。如:有一次,何徐淵和張文博在娃娃家玩,只聽見“哇”的一聲,聞聲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何徐淵哭了,我走上前問“,何徐淵你怎么啦?”、“他搶我的煤氣灶。”何徐淵指著張文博說。“張文博你為什么要和她搶東西呀?”、“他不把煤氣灶給我燒菜呀!”、“你們今天在娃娃家里做什么”、“我當的媽媽,我當的爸爸”他們異口同聲地告訴我。“那你們的爸爸媽媽在家里要不要搶東西的呀?”他們兩個直搖頭,“對呀,爸爸媽媽是一家人,要相親相愛,你們今天當的是爸爸媽媽,所以也要相互謙讓,好嗎?”他們倆聽了以后使勁地點了點頭。因此,雖然小班的幼兒特別喜歡扮演爸爸、媽媽的角色。但是一旦他們真正玩游戲的時候又經常會忘記自己扮演的角色,特別是當他們之間出現同一件共同喜歡的東西的時候,他們就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角色,于是就出現了“爸爸”和“媽媽”爭奪東西的場面。針對這種情況,我會及時采取必要的引導措施,經常提醒幼兒,生活中爸爸和媽媽是怎樣做的?寶寶又應該怎么做?寶寶可不可以碰煤氣灶?爸爸、媽媽能不能搶東西?同時請游戲開展得不太順利的“家庭”去參觀、參與那些比較成功的“家庭”。讓他們互相學習如何到別人家里去做客(先敲門問家里有沒有人);如何熱情地招待客人,應該做些什么事,說些什么話(讓客人進來、請坐、給客人泡茶);誰來扮演爸爸,誰來扮演媽媽,在家里的分工是怎樣的,應該做些什么事……幼兒有了明確的任務和職責,有了互相模仿積極肢體語言的對象,幼兒會更加主動自主地去參與,幼兒間爭搶的行為慢慢少了,分享和交往行為逐漸提高了。
這天,我剛把積木發完。文文就跑來尋求幫助:“老師,宇飛搶我的積木了!”我來到宇飛面前問道:“宇飛,你搶文文的積木了嗎?”“我又還給她了。”宇飛膽怯的說。“以后不能搶小朋友的積木,知道嗎?”“知道了。”
我剛想走開,繼而覺得不妥,于是我蹲下身來,摟住宇飛的肩膀,問道:“能不能告訴老師,為什么要拿別人的積木?你自己不是有嗎?”“我少了一個車輪。”宇飛不高興的說。我看了看他手中的作品,果然,很漂亮的一輛小汽車,只缺一個車輪。于是,我做出很神秘的樣子對他說:“老師教你一個辦法,你照老師的辦法去做,一定會得到一個車輪!”宇飛饒有興致的把耳朵湊過來。聽了我的“秘訣”,他就高興的點點頭,來到文文面前說:“文文,我的小汽車少了一個車輪,你能借給我用用嗎?我用完了會還給你的!”文文看了看他手中的小汽車,爽快的答應了。
這件事使我想到,教師們在處理各種事情時,僅僅充當一個公正的老師是不夠的,而利用一切機會教孩子與人交往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孩子從小就有自信,遇到事情肯去鉆研,去解決問題很重要。那么家長就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學會自我激勵,敢于面對。怎樣才能讓孩子掌握自我激勵的方法呢?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引導。
一、激勵與提高孩子上進心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長處和短處,都是優點與缺點并存。做為家長要細心的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要找出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加以肯定讓孩子感覺到,使其產生自我良好的感覺,這樣自我激勵才會產生。孩子才會有前進的動力。為孩子提供一個寬松的環境,針對具體的事情,讓孩子去嘗試,有做的意愿,當孩子有一點點進步時,就要不斷的給其鼓勁,使孩子突破自己的不足。
當孩子因自己的短處遭到打擊時,父母要及時調整孩子的心態,讓孩子全面看待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過人之處,這樣孩子才能夠從打擊中快速恢復,不沉浸于負面的評價中,這有助于孩子自我激勵的形成。
二、引導孩子制定目標
要讓孩子明白光說不練是不會成功的。因此要制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并付諸于行動才會成功的。比如,孩子英語發音有問題,就可讓他為自己設置一個目標——把每個音標都讀準。
孩子能自覺地為讀準每個音標而努力是他邁出自我激勵的第一步。不過,制定這個目標,要注意目標的可執行性。如果孩子制定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目標不但會落空,這就會導致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被挫傷。
如讓一個不及格的小孩考90分以上。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即使他再努力也不一定能馬上達到目標,久而久之,他就可能自暴自棄。
所以,在制定目標時,應從孩子的實際出發,不可過大過高,最好先制定那些容易達到的目標,然后再逐漸增加目標的難度。
三、強化孩子的自我激勵意識
自我激勵的目的不依賴外部賞識,讓孩子對自己進行肯定、鼓勵和表揚,這就要求爸爸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激勵意識。在對孩子進行表揚時,可有意識地將主語“我”改成“你”,如,“你又有了進步,我為你感到驕傲”可改為“你為今天的進步一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你會為自己感到驕傲的”。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內心承認自己,并且領悟到努力后獲得的成功,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獎勵。
四、孩子對目標產生動力
孩子的每一個目標都要規定一個固定的時間,并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之前達到目標。有了時間約束,孩子的行動才會有緊迫感。
光有目標沒有努力,目標只能成為“空頭支票”。自我激勵是讓孩子確定目標后,產生向目標靠近的動力。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很差,可能剛剛確定目標的時候斗志昂揚,沒過三分鐘,熱情就不在了。
家長在教孩子自我激勵時,一定要讓他有緊迫感。不妨建議孩子每天大聲朗讀自己的目標計劃,在朗讀的過程中,無形加強了他對目標的認知。光有認知還是不行,還有讓他知道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有多少付出才會有多少回報。
如,孩子想組裝一個模型,你需要告訴他,成型之前的模型是什么樣子的,經過什么樣的努力,才能達到現在的樣子。最后,還要對孩子的目標給予適時的時間限制。如果沒有時間限制,孩子會覺得這個目標太過遙遠,從而自我放松。
當然,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父母幫助孩子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給自己喝彩。積極的心理暗示,為孩子提供了充沛的原動力,使他可以沖破重重障礙,成為一個自強不息的人生斗士。教會孩子自我激勵是一個長期、細致的過程,需要爸爸堅持不懈的努力。
有一次,教室里很吵,我叫幼兒安靜下來,可他們絲毫不聽我的,只顧自己講話。我不聲不響地打開了錄音機,播放起好聽的童話故事來。這時,我看見豆豆、果果、樂樂等幾個小朋友停止了講話,靜下來聽故事了。可其他小朋友還在吵,他們聽不清楚,豆豆就大聲喊:“別說話了,我都聽不清楚故事了!”慢慢地,講話的小朋友陸續都靜下來聽故事了。聽完故事,我請那幾個大聲抗議的小朋友來談談他們剛才的體會。他們都說剛才心里非常惱火,大家都在說話,害得自己故事也不能聽了。我又問剛才說話的那些小朋友,如果換作是你們,你們會不會也有這樣的感受呢?他們都害羞地低下了頭。最后,我適時總結:“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才能仔細地傾聽,你們說對嗎?小朋友們聽了都頻頻點頭。在聽別人回答的過程中,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對別人所說的話,要有濃厚的興趣。如果你同意,就點點頭,身體要傾向于說話的人,表示出渴求的姿態,如果自己不能理解,應在別人發言后提出問題,適時的請教問題。這樣做,給講話的人感覺是你在仔細地聽。小精靈兒童網站出品為了幫助幼兒了解安靜傾聽的重要,我又給幼兒講了一個故事《多嘴的八哥鳥》。聽完故事后,我引導他們圍繞“為什么大家都不喜歡八哥鳥?“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幼兒對這個故事都非常感興趣,紛紛表示不愿意向故事中的八哥鳥一樣讓人討厭,該講的時候講,該聽的時候聽。特別是在別人講的時候,要認真地傾聽,這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說是這樣說了,但要讓幼兒真正做到認真地傾聽,把理念運用到實際中還需要在不斷地培養。
吃午飯時,托班老師發現相當一部分嬰兒不會咀嚼。據有些家長反應,孩子長這么大從未吃過干飯,一直吃流質和半流質食物。殊不知,充分的咀嚼對于孩子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充分的咀嚼可以促進口腔,特別是牙齒和牙齦的生長發育,保持口腔、牙齦、舌部的清潔和健康,降低齲齒的發病率。充分的咀嚼能刺激口腔產生唾液,唾液中的消化酶有利于食物消化,使食物中的營養素得到更為充分的吸收,增強孩子的體質和抗病能力。另有資料顯示,充分的咀嚼能使孩子獲得情緒上的滿足,緩解緊張的心理。充分的咀嚼能促使面部肌肉的運動,有利于面部肌肉的發育。充分的咀嚼還能增加腦部的血液循環,為腦組織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促使孩子的智力發育。相反,如果進食時沒有充分的咀嚼,中樞神經就缺乏應有的刺激信號,孩子常常因飲食過度而導致肥胖。
鑒于此,從孩子添加輔食起,家長就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生長發育情況,提供各種具有適應硬度的食物,教會孩子咀嚼。
這天我正在打掃院子,聽到“嗚嗚”的哭聲,我順著哭聲望去,原來佳琪小朋友摔倒了在哭,曉彤急忙扶起她,跟她往教室里走去,走在旁邊的一個小朋友說:“真嬌氣!動不動就愛哭!” 曉彤氣呼呼的說:“她摔痛了,你怎么能還說人家呢!真是,老師不是經常教我們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嗎?”聽到孩子的話,我很高興,馬上跑過去,問清了原因,原來佳琪不小心去摔了一跤。這時孩子們也一個個圍了過來,紛紛問:“老師,佳琪怎么了?她怎么了?”看著孩子們著急的樣子,我說:“孩子們沒事了,是她不小心摔倒了,今天曉彤做的很好,能知道關心同伴了,希望其他小朋友,今后也要向曉彤學習同伴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從這件事使我想到,平時耐心給孩子講關心同伴的道理,雖然當時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但當同伴真遇到困難時,他們會不由自主的去關心幫助他們。同時還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識和道理講給別人聽,這就是老師想要得到的效果。
《小班保育員隨筆3篇》:小班保育員隨筆第1篇 這天中午的午餐是香噴噴的丸子湯,由于飯比較熱,我一邊給小朋友分飯,一邊叮囑小朋友注重安全,小心燙著。忽然聽到小朋友喊道:“老師,少陽的飯灑了!&rd
《幼兒園教育隨筆小班3篇》:幼兒園教育隨筆小班第1篇 文瑩是一個乖巧的孩子,她學習知識都很好,上課也很認真的聽,各方面表現都不錯,但是文瑩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挑食,平時里,她不喜歡吃肉,把肉挑到一邊,過
《幼兒園隨筆200篇簡短》:幼兒園隨筆200篇簡短第1篇 幼兒園教育隨筆1 鼓勵讓孩子建立自信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繩、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熱鬧非凡,生機勃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