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教育隨筆記錄《失敗后的反思》,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組織小班角色游戲時,我在“娃娃家”投放了各式各樣的玩具,有煤氣灶、鍋、鏟、杯子、碗、盤子、衣服、梳子、電吹風、剪刀、衣架、洗衣機、熱水器等。游戲前,我特地向孩子們提出要求:“要愛惜玩具,不爭搶,玩后要把玩具放回原處。”孩子們都響亮地回答:“知道了。”可是,游戲還沒開始,孩子們就亂了套了,琳琳和娜娜像拉大鋸似的搶著鍋子,娜娜說:“這是我的,我先拿到的。”琳琳說:“我是媽媽,我才能煮飯?!辫¤】拗苓^來:“老師,明明搶我的手機,不讓我當爸爸。”明明爭辯著:“他是弟弟,我才是爸爸,弟弟不能全手機。”琪琪和詩詩為搶電吹風也吵了起來……游戲無法進行下去了。
我準備了那么多的玩具材料,目的是激發幼兒對游戲的興趣,促進游戲的發展,但結果是幼兒對玩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游戲卻無法開展下去。問題正是出在我沒有充分考慮小班幼兒的游戲特點。小班幼兒模仿和從眾心理強,看到同伴玩什么也要跟著玩什么,所以會出現爭搶角色、爭搶玩具的現象??梢娭煌斗欧N類多樣,但數量只有一套的玩具是無法使游戲順利開展有了前車之鑒,在接下來的游戲中,我在每個“娃娃家”投放了兩套及以上的玩具。孩子手頭都有玩具了,爭搶現象確實少了很多。可是,新的問題出現了。只見每個“娃娃家”的桌子上都堆滿了碗、盤子、勺子等,地上也放著菜籃子、洗菜盆等。峰峰從菜籃里拿了一個蘿卜,望著滿桌子的東西不知道往哪兒放,最后干脆掀開鍋蓋把蘿卜放在鍋里;寧寧拿起所有瓶瓶罐罐全往鍋里扔……又亂了套了。
投放數量充足、種類多樣的玩具減少了爭執和沖突,但新的問題隨之而來,究其原因還是我對小班幼兒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小班幼兒生活經驗有限,游戲內容相對單純,因而玩具多了反而影響游戲的開展,而只能停留在簡單的玩具操作上。,那么,如何科學地為小班的角色游戲投放玩具材料呢?經過幾次嘗試,我逐漸明白:同一主題的材料應多套,但種類數量不能過多,應根據階段分層次投放玩具。游戲初期的玩具種類一般以四五種為宜,相同材料以兩套為宜。隨著游戲開展的需要和孩子經驗的豐富,可逐步增加玩具的種類和數量,以推進游戲情節的發展,豐富游戲內容。
推薦閱讀:
小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幼兒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小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小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又到了晨間活動的時候,我為小二班的小朋友安排了玩套圈。這個活動可以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上次玩得還比餃受歡迎。這次,雖然我為幼兒提供了很多圈,但是小家伙們玩了一段時間后,可能感覺比較枯燥,有幾個小朋友居然玩起了羊角球,看來得有一點兒創新。于是我把套圈的對象換成了各種小動物絨毛玩具,小朋友頓時覺得很有新意,都圍了上來。WW和幾位頑皮的幼兒把套圈一個個套到小動物們的頭頂上,幾次以后就沒了興趣,又去玩起了羊角球??粗變簩ρ蚪乔蜻@么感興趣,我的腦海里又盤算起了新的玩法,我請幼兒跳羊角球繞一圈回來后,就拿一個圈,套一次圈。就這樣幼兒又恢復了玩套圈的興趣。理論分析:《綱要》指導要點中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往往會出人意料。有時候你的設想,幼兒不一定能夠領情。尤其是小班的幼兒,對于一件事情的關注能力往往不會持久,像套圈這種活動,幼兒在以前已經接觸過了,所以幼兒在持續一段時間后會有倦怠感,失去堅持不懈的精神。但是當我想出各種辦法吸引幼兒時,幼兒又恢復了繼續玩套圈的興趣。而且經過這么長一段時間的幼兒園生活,幼兒對各種活動都有了一定的經驗,幼兒選擇羊角球,可能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因為隔壁中班的哥哥姐姐們玩這個羊角球的比較多。所思所悟:雖然班級幼兒調皮活潑的比較多,但是經過我的一次又一次地更新游戲方法,幼兒還是對活動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所以在組織幼兒晨間活動時,我們應該想幼兒所想,根據幼兒的年齡及班級幼兒實際情況,為幼兒設計一些有一定新意的活動內容,才會更加吸引幼兒的注意,讓幼兒在活動中既得到身體的發展,鍛煉身體,又能保持活動的興趣。隨著幼兒年齡的發展,幼兒會越來越有主見,我們教師只有在了解幼兒基礎上,不斷精益求精,才能讓幼兒的晨間活動玩得更有新意,更快樂,更持久。
推薦閱讀: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這正是培養自制力、忍耐力的時期。盡管如此,有的孩子依然會有許多要求,不合已意就會發生吵鬧。如孩子不聽話,該怎么辦呢?悄悄話 孩子不聽話時,就湊到他耳邊低低講幾句話,提醒提醒他。有時這種悄悄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講道理對于3歲多的孩子的要求,與其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拒絕,倒不如把理由、原因好好講給他聽,反而能使他安靜下來。轉移注意力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別處,如他高高興興地去了,就大大表揚一番。3歲兒好戴高帽子、愛奉承,剛剛還在又吵又鬧,只要一表揚,馬上就高興得笑起來,歡歡喜喜地去干其他事。斥責要有方人們常說,斥責孩子要有方;要有一致性。孩子做了同樣一件事,媽媽責備,而奶奶卻稱贊;或有時斥責一頓,有時卻聽之任之。這種沒有一致性的斥責法,會使孩子無法具有一定的價值觀,不僅缺少正確的行動準則,而且會學會察言觀色行事。 孩子淘氣并不一定就壞 但那些有可能發生危險的調皮行為或損害他人的做法則必須予以嚴厲責備、教訓。當媽媽的不是圣人,不可能保證一直冷靜地對待孩子,有時免不了要動怒。該斥責的時候,是冷靜地斥責,還是感情用事般的責罵。因事態及斥責的人的不同而有所異,感情用事般的責罵并不能說不好。但是,如沒有一致性,則事情就不好辦。3歲的孩子尚不知好歹、不明善惡,對于小孩子來講,區別善惡好歹的基準全在于媽媽罵不罵而這種基準是不能因媽媽自己的好惡而定的,必須依據社會的規律行事。
體罰對于1、2歲的孩子姑且不論,但對于3歲以上的孩子來說,反而會導致產生攻擊心理。孩子滿3歲以后,已經能聽懂大人的話,除特別情況外,一般不能遇事就打,實行體罰。特別是3歲兒最能模仿大人的行動,經常挨大人打以后,見到小朋友也會學著大人的樣子出手打人,從而會變成一個愛打架的調皮鬼的
在絕大多數幼兒園,小班常規培養似乎都有一些習慣性的做法,我在此想就這些做法提出自己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1.一個拉著一個排隊走。
一個跟著一個走是幼兒進入園需掌握的最基本的常規。小班幼兒常常信步游走,他們即使排隊也總將隊伍走得稀稀拉拉,很多老師為了盡快將隊伍走成型,就讓幼兒一個拉著一個排隊走,即后面的幼兒拉著前面幼兒的衣服走。我認為這種做法弊端頗多。首先,剛入園的 幼兒同伴間互不熟悉,還不善于相互交往,許多幼兒不愿意讓別人拉自己的衣服;互相拉著也是被拽著衣服的幼兒有不適感,于是就經常發生推拉、扯打、哭鬧的現象。其次,幼兒用手拉著前面幼兒的衣服,騰不出手扶欄桿等輔助物,不利于自身平衡,同時由于是相互拉扯著,幼兒還要顧及整個隊伍的平衡(這對于他們是很難的),一人走快一步,勢必引起整個隊伍的騷動,還往往出現一人摔跤,多人跌倒的情況。再次,如此訓練,幼兒只能邁著機械的步伐盲目跟從,束縛了幼兒的手腳,幼兒毫無自主,不利于幼兒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培養。
建議:教師再引導幼兒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時,不妨先開展小組練習,然后再進行全班練習。為了幫助幼兒能整齊地排隊走 ,教師可要求幼兒現在窄窄的走廊里或沿著地上畫好的標記走,然后再到比較廣闊或復雜的地帶(如樓梯)練習,采取這種由易到難的 練習方法有利于提高幼兒排隊走的速度。
2.誰哭得厲害就抱誰。
剛入園的幼兒由于對幼兒園陌生環境的恐懼及對家庭的依戀,往往用哭鬧來抗拒入園,為了讓其他孩子能安靜地活動以及安撫哭鬧的幼兒,老師出于高度的責任感往往趕緊對這些哭鬧的孩子又抱又哄,給予他們好玩的玩具或好吃的東西。殊不知老師這樣做是好心辦壞事,其他幼兒看到哭能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愛,于是紛紛效仿,教室里頓時哭聲此起彼伏,老師手忙腳亂去安撫這些哭鬧的幼兒,各項活動根本無法正常進行?! 〗ㄗh“哭鬧的幼兒可由保育員帶著離開活動室去室外進行安撫,這樣有利于減小哭鬧對其他幼兒的影響。教師對不哭的幼兒要多加表揚、鼓勵、贊賞,以加強正面影響。
3.上廁所要跟老師講。
為了做好小齡幼兒的保育工作,對于年齡小還不會拉褲子的幼兒,以及為維護正常的集體教學秩序,老師往往要求幼兒上廁所要跟老師講。小班孩子生理機能發育還不完善,自控能力較差,有很多時候往往是一邊跟老師說一邊小便已從褲腿里留下來了。有些孩子由于羞怯或不善于表達,在集體活動時即使想上廁所也不愿跟老師說。再說集體活動中幼兒請示和老師批假的過程本身就影響了大部分孩子的正?;顒?。還有些幼兒由于對新環境不熟悉,對廁所的遠近距離估計不準,等跟老師講好,在去廁所途中尿卻已撒在了身上。
建議:允許幼兒隨時上廁所,不必跟老師請示。老師應加強衛生間的巡視,密切關注小齡幼兒入廁情況,并及時提供幫助。
4.定時的、集體的要求多。
很多幼兒園在課程中專門開設常規要求的活動,有些教師也習慣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如晨間談話或餐點后)進行常規教育。小班的孩子記憶具有即時、隨意的特點,集體活動時剛剛講了下課時要將小
椅子擺到桌子下面去,等到下課時又有很多人忘了。同樣晨間談話時說洗手,餐點時說玩具的整理,由于時間太遠,幼兒在實施時只會大打折扣。
建議:多進行即時的、小組的或個別的教育。下課離位時提醒小朋友將小椅子擺到桌子下面去并及時督促檢查,餐點前教幼兒洗手,玩完游戲教幼兒收拾玩具等。發現小朋友亂扔玩具、打人、撕圖書時應就地及時地進行教育,這樣幼兒才印象深刻,教育效果才好。
組織小班角色游戲時,我在“娃娃家”投放了各式各樣的玩具,有煤氣灶、鍋、鏟、杯子、碗、盤子、衣服、梳子、電吹風、剪刀、衣架、洗衣機、熱水器等。游戲前,我特地向孩子們提出要求:“要愛惜玩具,不爭搶,玩后要把玩具放回原處。”孩子們都響亮地回答:“知道了?!笨墒牵螒蜻€沒開始,孩子們就亂了套了,琳琳和娜娜像拉大鋸似的搶著鍋子,娜娜說:“這是我的,我先拿到的?!绷樟照f:“我是媽媽,我才能煮飯?!辫¤】拗苓^來:“老師,明明搶我的手機,不讓我當爸爸?!泵髅鳡庌q著:“他是弟弟,我才是爸爸,弟弟不能全手機?!辩麋骱驮娫姙閾岆姶碉L也吵了起來……游戲無法進行下去了。
我準備了那么多的玩具材料,目的是激發幼兒對游戲的興趣,促進游戲的發展,但結果是幼兒對玩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游戲卻無法開展下去。問題正是出在我沒有充分考慮小班幼兒的游戲特點。小班幼兒模仿和從眾心理強,看到同伴玩什么也要跟著玩什么,所以會出現爭搶角色、爭搶玩具的現象。可見只投放種類多樣,但數量只有一套的玩具是無法使游戲順利開展有了前車之鑒,在接下來的游戲中,我在每個“娃娃家”投放了兩套及以上的玩具。孩子手頭都有玩具了,爭搶現象確實少了很多。可是,新的問題出現了。只見每個“娃娃家”的桌子上都堆滿了碗、盤子、勺子等,地上也放著菜籃子、洗菜盆等。峰峰從菜籃里拿了一個蘿卜,望著滿桌子的東西不知道往哪兒放,最后干脆掀開鍋蓋把蘿卜放在鍋里;寧寧拿起所有瓶瓶罐罐全往鍋里扔……又亂了套了。
投放數量充足、種類多樣的玩具減少了爭執和沖突,但新的問題隨之而來,究其原因還是我對小班幼兒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小班幼兒生活經驗有限,游戲內容相對單純,因而玩具多了反而影響游戲的開展,而只能停留在簡單的玩具操作上。那么,如何科學地為小班的角色游戲投放玩具材料呢?經過幾次嘗試,我逐漸明白:同一主題的材料應多套,但種類數量不能過多,應根據階段分層次投放玩具。游戲初期的玩具種類一般以四五種為宜,相同材料以兩套為宜。隨著游戲開展的需要和孩子經驗的豐富,可逐步增加玩具的種類和數量,以推進游戲情節的發展,豐富游戲內容。
組織小班角色游戲時,我在“娃娃家”投放了各式各樣的玩具,有煤氣灶、鍋、鏟、杯子、碗、盤子、衣服、梳子、電吹風、剪刀、衣架、洗衣機、熱水器等。游戲前,我特地向孩子們提出要求:“要愛惜玩具,不爭搶,玩后要把玩具放回原處。”孩子們都響亮地回答:“知道了?!笨墒?,游戲還沒開始,孩子們就亂了套了,琳琳和娜娜像拉大鋸似的搶著鍋子,娜娜說:“這是我的,我先拿到的?!绷樟照f:“我是媽媽,我才能煮飯。”琛琛哭著跑過來:“老師,明明搶我的手機,不讓我當爸爸?!泵髅鳡庌q著:“他是弟弟,我才是爸爸,弟弟不能全手機。”琪琪和詩詩為搶電吹風也吵了起來……游戲無法進行下去了。
我準備了那么多的玩具材料,目的是激發幼兒對游戲的興趣,促進游戲的發展,但結果是幼兒對玩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游戲卻無法開展下去。問題正是出在我沒有充分考慮小班幼兒的游戲特點。小班幼兒模仿和從眾心理強,看到同伴玩什么也要跟著玩什么,所以會出現爭搶角色、爭搶玩具的現象??梢娭煌斗欧N類多樣,但數量只有一套的玩具是無法使游戲順利開展有了前車之鑒,在接下來的游戲中,我在每個“娃娃家”投放了兩套及以上的玩具。孩子手頭都有玩具了,爭搶現象確實少了很多。可是,新的問題出現了。只見每個“娃娃家”的桌子上都堆滿了碗、盤子、勺子等,地上也放著菜籃子、洗菜盆等。峰峰從菜籃里拿了一個蘿卜,望著滿桌子的東西不知道往哪兒放,最后干脆掀開鍋蓋把蘿卜放在鍋里;寧寧拿起所有瓶瓶罐罐全往鍋里扔……又亂了套了。
投放數量充足、種類多樣的玩具減少了爭執和沖突,但新的問題隨之而來,究其原因還是我對小班幼兒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小班幼兒生活經驗有限,游戲內容相對單純,因而玩具多了反而影響游戲的開展,而只能停留在簡單的玩具操作上。,那么,如何科學地為小班的角色游戲投放玩具材料呢?經過幾次嘗試,我逐漸明白:同一主題的材料應多套,但種類數量不能過多,應根據階段分層次投放玩具。游戲初期的玩具種類一般以四五種為宜,相同材料以兩套為宜。隨著游戲開展的需要和孩子經驗的豐富,可逐步增加玩具的種類和數量,以推進游戲情節的發展,豐富游戲內容。
一天的幼兒園生活即將結束,孩子們既欣喜又焦慮。欣喜的是:可以見到爸爸媽媽了,焦慮的是:那些還在等待父母來接的孩子;每天的工作讓我已經習慣了這片歡樂的吵雜聲,看到孩子們見到父母那興奮的模樣,甚至有的小朋友還會高興的跟父母說幼兒園的點點滴滴。家長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孩子們的微笑聲,家長們的問候聲,叮嚀囑托聲匯成一片。
過了半個小時,孩子們基本上都已經回家了,只有軒軒還在幼兒園。小眉頭皺著,一聲不吭,臉上沒有一絲笑容,我不由得感到心疼。軒軒的爸爸媽媽都是教師,很難做到準時來接。放學時的慌亂讓我忽略了這個聰明的小男孩。我來到軒軒的身邊,蹲下來對他說:我們好久沒有去開娃娃車了,軒軒最喜歡開車了,而且很厲害,請你和顏老師一起比賽吧,我們一起去操場開娃娃車吧!這時,軒軒很驚奇的跳了起來,嘴里不停的喊著:“開車去了,開車去了!”這才把剛才的不開心忘掉了….,軒軒媽媽來接他時,他大聲的告訴媽媽,剛才跟顏老師的開車比賽,而且還贏過了顏老師。看到自豪快樂的軒軒,我也特別自豪,我成功了,我成功的把快樂送給了他。
現在孩子少了,在家里幾代人守著一個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孩子都不會主動的,獨立的去穿衣服 ,穿鞋子 ,這與我們的教育,尤其是幼兒時期的教育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家長們一味的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做事的權利,造成了孩子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逐步退化,今天的孩子是未來社會的主人,他們的路要自己走。所以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我們通過和家長交流,決定從最簡單的穿鞋子開始,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學著自己做,為了檢驗這次活動的效果,小小班舉行了一次穿鞋比賽。
經過家長與幼兒多日的練習 。比賽在今天下午舉行,孩子們坐在小床上,家長站在一邊,隨著老師的口令,孩子們迅速的脫下鞋子,解開鞋帶 ,然后再慢慢往腳上穿鞋,家長們在一邊鼓勵著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最快穿完 ,孩子們有的動作熟練,有的拿著鞋子穿不進去,急得滿頭大汗,曉雪第一個穿好了,亦非也穿好了,接下來一個個小朋友都穿好了鞋子,最后只剩陽陽自己了,只見陽陽拿著鞋子,反過來正過去的,鞋帶都不知道怎么解開 ,急得滿頭大汗,老師在一旁指揮著陽陽 ,總算是把鞋子穿腳上了 。陽陽媽媽的臉紅了,她告訴老師,原來他沒配合老師活動,一直沒舍得讓陽陽自己穿鞋子,今天看了穿鞋比賽,看到別的小朋友都能動作麻利的自己穿好鞋子,也覺得自己錯了 。比賽結束了,看著孩子們自豪的表情,對家長們的啟示很大,這次活動,最主要的是鍛煉了孩子們自己動手的能力 。讓孩子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體驗到了自己勞動的快樂!也讓家長受到了教育,放手讓孩子去做,別一切包辦,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行!
《幼兒園隨筆100篇》:幼兒園隨筆第1篇1、飛舞的小毛毛戶外活動時孩子們正玩得起勁,‘‘張老師快看,我抓到一個小毛毛。’’隨著喊聲,孩子們都擁到麗潔面前。‘‘什么
《幼兒園小班隨筆19篇》:第1篇幼兒園小班隨筆 教育隨筆:引導小班幼兒在家進行閱讀活動的策略 小班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但是這一時期的孩子比較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培養閱讀的習慣固然重要, 但如果方法不當很容易使小班幼兒產
《幼兒園教師隨筆小班17篇》:第1篇幼兒園教師隨筆小班 幼兒園教育隨筆:老師在小班游戲時最不應該做什么 幼兒老師在與小班小朋友玩游戲時,最不應該做幾件事情,幼教們必須掌握。那么到底幼兒在小班玩游戲時,不能做哪些事情呢,一起來看看吧?! ?/p>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