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膽小”的孩子都會變得勇敢起來》,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在我班里,早上家長送孩子入園時通常會這樣問我們:“我家的孩子在幼兒園里表現怎么樣?”有時我們會這樣回答:“其他方面都還好,就是膽子小了點兒,表現欲望不強!”確實,不少幼兒在日常生活、班級活動和同伴交往中,都表現出“膽小”。這不僅影響了幼兒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對其身心的全面發展造成了一定障礙。為了消除這個障礙,幫助孩子自信、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老師和家長都有必要重視起來。班里的孩子表現出種種不勇敢的行為,比如大型玩具不敢上,犯了錯誤不敢承認,老師一批評就哭鼻子,不敢在集體面前說話、表現。當然孩子對某些事情有種天生的恐懼,但除此之外,還會因為不愉快的經驗、陌生事物等產生不良的情緒。另外,幼兒的“膽小”還與他們的自信心水平有著很大的關系,他們常常會因為對某一事物缺乏足夠的自信而產生畏懼心理。這一點在幼兒身上有現實例子,他們會因為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沒有確信的答案,就不舉手發言,覺得自己做不好而放棄許多自我表現的機會。針對以上分析,我認為關鍵是要找出孩子“不勇敢”的根源,對于自信心不足的孩子,主要應從改變家長和老師等成人對孩子的評價開始。因為,幼兒自我評價的最初形成主要是受他們生活中“重要人物”評價的影響。另外,膽子也是練出來的,成人多鼓勵、多促進,為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每一個“膽小”的孩子都會變得勇敢起來,變得更加自信!
在我班里,早上家長送孩子入園時通常會這樣問我們:“我家的孩子在幼兒園里表現怎么樣?”有時我們會這樣回答:“其他方面都還好,就是膽子小了點兒,表現欲望不強!”確實,不少幼兒在日常生活、班級活動和同伴交往中,都表現出“膽小”。這不僅影響了幼兒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對其身心的全面發展造成了一定障礙。為了消除這個障礙,幫助孩子自信、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老師和家長都有必要重視起來。班里的孩子表現出種種不勇敢的行為,比如大型玩具不敢上,犯了錯誤不敢承認,老師一批評就哭鼻子,不敢在集體面前說話、表現。當然孩子對某些事情有種天生的恐懼,但除此之外,還會因為不愉快的經驗、陌生事物等產生不良的情緒。另外,幼兒的“膽小”還與他們的自信心水平有著很大的關系,他們常常會因為對某一事物缺乏足夠的自信而產生畏懼心理。這一點在幼兒身上有現實例子,他們會因為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沒有確信的答案,就不舉手發言,覺得自己做不好而放棄許多自我表現的機會。針對以上分析,我認為關鍵是要找出孩子“不勇敢”的根源,對于自信心不足的孩子,主要應從改變家長和老師等成人對孩子的評價開始。因為,幼兒自我評價的最初形成主要是受他們生活中“重要人物”評價的影響。另外,膽子也是練出來的,成人多鼓勵、多促進,為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每一個“膽小”的孩子都會變得勇敢起來,變得更加自信!
如今的小班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幾代人圍著一個孩子轉,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漸漸地使孩子養成“嬌寵任性,唯我獨尊”的不良習慣,因此都以自我為中心,交往能力不強,遇到事情常常會不知所措。比如說:大哭大鬧、搶別人的東西、打人等等。而角色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重要的教育途徑之一,它不僅能使孩子們實現自己的愿望,從中得到了快樂與滿足,而且是幼兒最佳的肢體、語言、智力、人際關系互動鍛煉方法。, 根據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我為他們創設了孩子們非常喜歡的角色游戲“娃娃家”,他們可以在娃娃家中無拘無束盡情地運用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游戲。游戲開展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幼兒獨自在游戲;有的幼兒三三兩兩地在游戲;有的幼兒會運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模仿一些成人的動作,如:燒飯、切菜、抱娃娃;有的幼兒卻只會搶別人的東西。如:有一次,何徐淵和張文博在娃娃家玩,只聽見“哇”的一聲,聞聲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何徐淵哭了,我走上前問“,何徐淵你怎么啦?”、“他搶我的煤氣灶。”何徐淵指著張文博說?!皬埼牟┠銥槭裁匆退龘寲|西呀?”、“他不把煤氣灶給我燒菜呀!”、“你們今天在娃娃家里做什么”、“我當的媽媽,我當的爸爸”他們異口同聲地告訴我?!澳悄銈兊陌职謰寢屧诩依镆灰獡寲|西的呀?”他們兩個直搖頭,“對呀,爸爸媽媽是一家人,要相親相愛,你們今天當的是爸爸媽媽,所以也要相互謙讓,好嗎?”他們倆聽了以后使勁地點了點頭。因此,雖然小班的幼兒特別喜歡扮演爸爸、媽媽的角色。但是一旦他們真正玩游戲的時候又經常會忘記自己扮演的角色,特別是當他們之間出現同一件共同喜歡的東西的時候,他們就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角色,于是就出現了“爸爸”和“媽媽”爭奪東西的場面。針對這種情況,我會及時采取必要的引導措施,經常提醒幼兒,生活中爸爸和媽媽是怎樣做的?寶寶又應該怎么做?寶寶可不可以碰煤氣灶?爸爸、媽媽能不能搶東西?同時請游戲開展得不太順利的“家庭”去參觀、參與那些比較成功的“家庭”。讓他們互相學習如何到別人家里去做客(先敲門問家里有沒有人);如何熱情地招待客人,應該做些什么事,說些什么話(讓客人進來、請坐、給客人泡茶);誰來扮演爸爸,誰來扮演媽媽,在家里的分工是怎樣的,應該做些什么事……幼兒有了明確的任務和職責,有了互相模仿積極肢體語言的對象,幼兒會更加主動自主地去參與,幼兒間爭搶的行為慢慢少了,分享和交往行為逐漸提高了。
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最佳時期就是小班階段,同時也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成的關鍵期。從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看,年齡越小越單純,可塑性越強,越容易接受各種影響和教育,此時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及習慣越易成功。同時,小班幼兒的基本動作已發展得比較自如,他們已能夠掌握各種運用大肌肉的動作和某些運用小肌肉的精細動作,這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而且他們自身也產生了獨立地進餐、盥洗、睡覺、穿脫衣服的愿望。這時,成人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包辦一切,而要針對他們的發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機會,幫助他們實現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指出:幼兒的智力發展應當同時體現在手指的操作、語言的表達和用腦的思考上,動手、動口與動腦三者之間有著息息相關的內在聯系。從小給孩子一雙靈巧的小手,是促進孩子思維發展、豐富其語匯、增強其自信心的基礎和前提。我們不要荒廢孩子雙手上的智慧,要教給孩子一些實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這是孩子學會生存、學會自主的起點。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幼兒的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四者認識一致、態度一致、言行一致、行動一致,才會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任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不是一下就能奏效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還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給他創造鍛煉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致,結合家園同心,只有這樣,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
今年我帶的是蒙氏小班,近一年的時間了,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們對老師的依賴性是那么強,諸如系鞋帶、扣鈕扣等小事也要老師幫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來后,總有一大群孩子圍在身邊,讓我幫助他們做這些事晴。說實話,有的時候真的感覺有點煩,但當我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充滿懇求的小臉聽到孩子們稚氣十足的話語:“老師,我脫不下來”,“老師,我的鞋帶系不上了”,“老師,幫我……”我還真不忍心不去幫忙。但是往深處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來就很差,但是蒙氏班的孩子開始就是這些生活方面的練習,應該比別的班的孩子自理能力更強一些。如果一味這樣遷就照顧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動手能力怎么能提高呢?好長時間,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 一天,午睡起來后,能力強的孩子們仍像往常自己穿鞋、入廁、洗手、喝水,但有幾個孩子始終坐在床上不穿鞋,張媽媽沉不住氣,又要過去幫他們穿,我制止了。過了一會兒,孩子們準備吃點心了,幾個平時一直要我穿鞋子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雖然,有的穿反了,但畢竟是他們自己穿的。 還有幾個孩子前段時間在幼兒園已經做得很好了,因為生病在家長時間不來幼兒園,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包辦承做了所有的事情,來園后退后到自己不會吃飯,我們細心引導,及時鼓勵,兩三天后又做得很好了。我猛然發現,這些事情他們不是不會做,而是不想做。 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絕大多數孩子都能自己做了,但仍有少數幾個孩子拿著衣服、鞋子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我知道這些孩子肯定是不會做。于是,我告訴他們回家后讓媽媽教他們,自己也多練習練習,爭取早日自己穿衣服,系鞋帶,孩子們滿懷信心地點了點頭。我也和家長交談,讓家長認識到自己的教育誤區。 對于如何提高孩子們的自理能力長時間困擾著我,經過這些小事,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見解。有的時候,我想做一個“懶老師”逼孩子們自己動手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教育方式。
“老師,他搶我的玩具”,“老師,他不給我看書......”,相信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孩子的這種告狀行為,我們是經常能碰到的。由于受孩子年齡各方面的影響,幼兒之間的摩擦比較多。面對孩子的告狀行為,我們該如何來處理呢?分析孩子“告狀”的動機和目的,大致有這么幾種:一是受欺負想尋求老師的同情和保護;二是檢舉他人希望老師對他們的是非作出裁判,同時使自己能被老師信任。
我想,對于孩子們的“告狀”,作為教師首先要做的是心平氣和地認真聽取孩子的控告,全面而細致地調查孩子爭吵控告的原因,弄清爭吵的原委。因為如果對孩子的告狀不予理睬,不但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會使孩子產生壓抑感。但如果鼓勵、教唆和袒護孩子,久而久之他們會把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告到老師那里,會逐步養成孩子喜歡窺視他人秘密的不良心態,缺乏責任感和羞恥心。其次,面對幼兒的告狀,我會公正而適當又適時地處理孩子間的糾紛。對故意欺負同伴的幼兒進行批評而友善的教育,不能遷就。
因為,在工作中我始終覺得幫助幼兒分清是非,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提高評價是非的能力,會提高幼兒同伴之間的交往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行為標準,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我們班的詩晗是一個溫柔可愛的小女孩,很討人喜歡,但她很嬌氣。剛開始她是一個不太愿意上幼兒園的小女孩,只要家里有人休息她就會想盡辦法的也想休息。
2個多月下來,我對她特別關注,我發現我們的詩晗特別愛漂亮,她很喜歡別人夸她漂亮或說很喜歡她之類的話,于是我每次都找機會鼓勵她,比如在吃飯的時候,我說:“詩晗,你今天很漂亮是不是吃了許多青菜啊或你今天臉蛋很干凈今天上幼兒園沒哭吧等之類的話。”她聽了會非常開心。
經過慢慢的調整,我們的詩晗變成一個非常喜歡上幼兒園的孩子了,如果她家里有人休息叫她休息,她總說我要上幼兒園的,不上本領會學不到的。有一次,她門一家因為老家有事回老家三四天,她天天打電話給我說:“老師,我可想你和小朋友啦,我現在很喜歡上幼兒園,我馬上就會回來的?!彼龔膵蓺庾兂闪舜蠓?,我們做為老師的很開心,孩子的進步就是我們的驕傲!
健凱小朋友是我們班的一個小男孩,他調皮搗蛋,總是讓我們老師頭疼。上課不認真聽講,總是轉身和后面的小朋友講話,我剛說過他,還不到一分鐘又繼續;中午吃飯時,其他小朋友總是吃得又快又干凈,可是他卻邊吃邊玩,而且桌子上總會灑滿米粒;課后活動時,小朋友在自由的玩耍,他卻總是去打擾同伴,孩子們都不喜歡他。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有為同伴服務的機會,我讓孩子們輪流的做值日生。一大早,健凱第一個來到了幼兒園,我感到很驚奇,便問他:“今天怎么來這么早啊?”“今天我是值日生,我要來幫小朋友擦桌子?”原來今天輪到他做值日生了,我“哦”了一聲,便沒有再和他說話,但是他的這一舉動,讓我今天的眼球無時無刻都注意著他。早上他擦完桌子后便開始幫小朋友們分發玩具;吃點心時幫小朋友分發餅干;上課時,幫小朋友收作業;吃飯的時間,他給小朋友分飯,自己吃得也很快,桌面也是干干凈凈。經過我一天的觀察,我發現他今天做了值日生,掛了值日生牌子后,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情,也許在他的心理上是一個滿足,他也乖了很多。放學前,評價值日生工作時,孩子們都給了他很好的評價。
通過這件事情我深深領悟到,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壞孩子”也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同樣渴望老師的表揚、同伴的接納,只要教師能換個角度看“壞孩子”,善于發現“壞孩子”的優點,哪怕是沙里淘金,哪怕是微不足道,真正的去了解、理解他們,給他們提供相等的機會,就能主動打開他們的心靈之門,讓每個孩子都健康、和諧地發展。 -
《小班教育隨筆《教育教學金點子:睡吧,寶貝》》:這是小班教育隨筆《教育教學金點子:睡吧,寶貝》,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幼兒心情愉快,讓她在幼兒園快樂一天,確保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供老師家長們參考。
《幼兒教師隨筆小班3篇》:幼兒教師隨筆小班第1篇 今天一大早,在一聲聲的問候中迎來了我那些調皮可愛的孩子們。隨著問候聲,雷婷鈞來到我身邊,給我兩張折疊的紙,“老師,這是我畫的小房子,送給你和崔
《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50篇》: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第1篇 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一): 孩子愛上唱歌了 我班來了一個新生叫小平,她剛剛來到新環境,性格尤其內向,上活動時,她更表現的十分緊張,不能大膽唱歌,時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