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知錯能改的浩然,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知錯能改的浩然
游戲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他們天生愛玩游戲,在家里個個都是小王子、小公主,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都依著他們,家里玩的玩具也都是自己一個人玩的,他們會覺得這些就是屬于自己的。但幼兒園的生活都是集體生活,一同生活,一同學本領,也包括一同游戲。玩具往往也是大家一起用,一起玩的。
晨間活動時,浩然拿著圈圈在操場上飛快地跑著,嘴里還說:“嘀嘀嘀,我要出發了!”旁邊的周宇皓看見了也跟著一起跑了起來,浩然說:“你別跟著我,我不要你跟!”周宇皓說:“我也要開!我也要開!”浩然立馬轉過身拿著圈圈朝周宇皓身上打了上去,邊打還邊說:“我就是不要你跟!”周宇皓哇的哭了出來,浩然看了一下又跑了。
我馬上叫住了浩然:“浩然,周宇皓哭了!你知道怎么回事嗎?” 浩然眼睛看著其他地方,不說話。“周宇皓說是你打他的,是這樣嗎?”我繼續問,浩然輕輕地點了一下頭說:“是他老要跟著我,我不要他跟。”“可是圈圈是用來玩的啊,如果打到了小朋友身上是很疼的,對不對?”我繼續說,“是的。”浩然輕輕地說。“浩然你每天來幼兒園的馬路上車子多嗎?”我說,浩然頓時來了精神:“多的,好多車子呢!”“是呀,所以你可以開車,那周宇皓是不是也可以開呢,他也想做個小司機,只要大家不撞都是可以開的!” 浩然,點了點頭。“剛才你做的行為很不對,去向周宇皓道個歉,好嗎?”我說,浩然輕輕地對周宇皓說了聲:“對不起。”他的神情也透露出了后悔和愧疚,周宇皓也大方地原諒了他,笑了笑又開心的一塊兒玩了。
對于一個在家中十分受寵的孩子,今天能夠愿意接受老師的建議并向其他的小朋友去道歉,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了。浩然平時與其他孩子交流的比較少,語言能力也不是很強,有時他想表達的東西不能夠很清楚地用自己的語言來交流,所以往往會加上一些比較過激的行為,但如果每次遇到這種情況,老師能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話,他也是能夠慢慢地接受的。中班的孩子什么事情都隨自己的心愿,一不隨心,伸手去抓。以往她們在家中已經習慣各種圖書、玩具都是自己的,沒有人與她們爭搶。而今到了幼兒園則不同,所有的玩具、圖書都要一起玩,一起看。因此產生了爭執,容易發生抓臉行為。為了避免或減少同樣的事情發生。我采取了一些教育方法,首先讓孩子懂得玩具是大家的,可以輪著玩或換著玩,讓孩子懂得謙讓的含義。相信浩然在和小伙伴日后的交往中能夠慢慢地學會一些交往的方法,逐漸融入到小伙伴們中間去,找到合適的交流的方式。
教育隨筆: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教師提問的有效策略
通過近一年語言學科領域小組成員的教學活動實錄分析研討,大家對比各自與優秀教師在語言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的種類及問題,發現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及孩子的水平直接影響教師提問的技巧,而教學中教師靈活的追問是提問有效性的關鍵。不同年齡階段,教師有效提問的策略也有所不同。
(一)深入分析教材,預設問題合理
1.教師提問應充分預設
有效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技能,從而達到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語言教學中,教師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語言教育目的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直接影響提問的有效性。教師要明確提問的目的,使每一次提問都具有指向性。并根據幼兒的知識經驗預設孩子的不同回答,預設不同的應答辦法。
2.教師有效提問的預設策略
年齡越小的孩子教師采用封閉式提問較多,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知識經驗的豐富、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開放式問題逐步增多。開放式問題有利于幼兒思維的發展,對啟發智力大有好處。相對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提問的方式也是以“一問一答”式為主,大班適當增加簡單問題的連問方式,促進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對于教師預設問題,教師的問題技能也應有所變化,適當的選擇性提問可以增加孩子參與應答的積極性;面對教師明知故問的反問式問答。目的是干擾幼兒知識經驗的獲得,形成準確的判斷。面對教學中膽小不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已思想的孩子,教師也可選擇點名讓他們選擇簡單的問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聆聽幼兒回應,靈活調整提問
1.尊重生成問題。
尊重生成問題,不是要求教師死背教案,而在于鼓勵教師隨時掌握課堂教學現狀,靈活應答幼兒的回應修改自己的提問已達到教學目的。教師的隨機性是教師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教師明確教學目的,尊重幼兒調整教學設計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提問不僅可以引起幼兒的注意,把孩子們聚集在一起,還能激發和調動幼兒的思維,吸引每一名幼兒參與學習活動,強化每個孩子參與應答的責任。實踐中我們發現,漠視幼兒應答會打擊孩子的表達意愿,妨礙孩子思維的發展;同樣,教師無效的應答又會干擾教學效果,產生與教學活動無關的問題,俗稱跑題。
2.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問有效性策略:
面向全體提出問題,激發全體幼兒回答的意愿;改變提問的語氣、語調激發幼兒對問題回應的興趣;采用集體、個人,一問多答等形式給全體幼兒參與應答的機會。
(三)課后不斷反思,提問技能提高
做一名反思型教師是教師成長的關鍵。教師要善于在教學實踐后,總結教學中提問有效性問題,才能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反思其一是教學目標的達成,其次是教師預設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檢驗教師自身對教材的理解和幼兒知識水平、興趣愛好的了解,修改教學過程中預設問題的準確性。
在實踐中我們還發現,執教教師親歷教學過程,在反思中往往會忘記教學中幼兒對問題的應答內容。因此,教學過程實錄及課后分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是幫助教師進行有效反思的關鍵。教師在整理教學實錄中,首先發現每位教師都有不同的習慣語言——“口頭禪”,其次是教師教學中語言表達的準確、優美富有感染力與教師自身文學修養息息相關。在關注教師提問有效性的同時,倡導“閱讀伴我成長”的活動,宗旨在于通過教師閱讀大量優美文學作品,提升教師語言水平,促進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有效提問。
幼兒園教育隨筆:我不喜歡上幼兒園
每天我都會問孩子們“你們喜歡幼兒園嗎?”孩子們都會說喜歡,可總是有那么一個聲音“我不喜歡”,這個聲音來源于趙宸瑞。他為什么不喜歡幼兒園呢?因為他不喜歡和別人交往,不喜歡有搶他玩具,不喜歡小朋友動他…..,這些不喜歡全都可以歸類到他沒有自己的交往圈,總是獨自一個的玩耍,在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允許。當他來到幼兒園后總是會有小朋友動動他,他想玩這些東西可是時間不允許了,他會產生一些情緒,導致了自己不喜歡上幼兒園。
到底怎么樣讓他喜歡上幼兒園呢?在所有活動開始之前,我都會對他再說一遍“這個東西只能玩一次”“馬上就要喝水,我們要趕緊收了”,這些話我都會對他多重復幾遍,讓他有規則,知道什么時候干什么事情。瑞瑞還有一個特別好的地方就是聽話,雖然有時候特別任性,可是當和他把事情說清楚之后,他會明白知道這件事應不應該這樣做。
最近讓我發現瑞瑞他愿意去和小朋友玩耍,哭的次數一次比一次少,現在一天也不哭了,再也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較真,學會了傾聽。這就是他的進步,他就像一塊小石頭,需要打磨才能變成一個發光的小寶石。
我們要孩子變成什么樣子的,我們首先先要成為這樣的人。
教育隨筆:知錯能改的浩然
游戲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他們天生愛玩游戲,在家里個個都是小王子、小公主,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都依著他們,家里玩的玩具也都是自己一個人玩的,他們會覺得這些就是屬于自己的。但幼兒園的生活都是集體生活,一同生活,一同學本領,也包括一同游戲。玩具往往也是大家一起用,一起玩的。
晨間活動時,浩然拿著圈圈在操場上飛快地跑著,嘴里還說:“嘀嘀嘀,我要出發了!”旁邊的周宇皓看見了也跟著一起跑了起來,浩然說:“你別跟著我,我不要你跟!”周宇皓說:“我也要開!我也要開!”浩然立馬轉過身拿著圈圈朝周宇皓身上打了上去,邊打還邊說:“我就是不要你跟!”周宇皓哇的哭了出來,浩然看了一下又跑了。
我馬上叫住了浩然:“浩然,周宇皓哭了!你知道怎么回事嗎?” 浩然眼睛看著其他地方,不說話。“周宇皓說是你打他的,是這樣嗎?”我繼續問,浩然輕輕地點了一下頭說:“是他老要跟著我,我不要他跟。”“可是圈圈是用來玩的啊,如果打到了小朋友身上是很疼的,對不對?”我繼續說,“是的。”浩然輕輕地說。“浩然你每天來幼兒園的馬路上車子多嗎?”我說,浩然頓時來了精神:“多的,好多車子呢!”“是呀,所以你可以開車,那周宇皓是不是也可以開呢,他也想做個小司機,只要大家不撞都是可以開的!” 浩然,點了點頭。“剛才你做的行為很不對,去向周宇皓道個歉,好嗎?”我說,浩然輕輕地對周宇皓說了聲:“對不起。”他的神情也透露出了后悔和愧疚,周宇皓也大方地原諒了他,笑了笑又開心的一塊兒玩了。
對于一個在家中十分受寵的孩子,今天能夠愿意接受老師的建議并向其他的小朋友去道歉,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了。浩然平時與其他孩子交流的比較少,語言能力也不是很強,有時他想表達的東西不能夠很清楚地用自己的語言來交流,所以往往會加上一些比較過激的行為,但如果每次遇到這種情況,老師能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話,他也是能夠慢慢地接受的。中班的孩子什么事情都隨自己的心愿,一不隨心,伸手去抓。以往她們在家中已經習慣各種圖書、玩具都是自己的,沒有人與她們爭搶。而今到了幼兒園則不同,所有的玩具、圖書都要一起玩,一起看。因此產生了爭執,容易發生抓臉行為。為了避免或減少同樣的事情發生。我采取了一些教育方法,首先讓孩子懂得玩具是大家的,可以輪著玩或換著玩,讓孩子懂得謙讓的含義。相信浩然在和小伙伴日后的交往中能夠慢慢地學會一些交往的方法,逐漸融入到小伙伴們中間去,找到合適的交流的方式。
教育隨筆:原來還能這么上
在《娃娃家》主題中,有一首兒歌叫《爸爸的胡子》,這是一首較為形象但是缺乏互動性的兒歌。
在一次的帶教過程中,我對新教師進行了教學內容的預告是“爸爸的胡子”,A教師聽到后說:“我在班級里已經上過這個活動了,但是孩子們都不太配合,感覺都不感興趣!”這是A最自己實踐后的一種自我評價,同時也看出一名新教師對教材的解讀和理解水平。表述自己執教過程和結果的同時,她表示非常期待看到我的執教過程和現場效果。
活動前,我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我對活動的分析,同時跟他們預告說:“我將兒歌進行了一些調整,并將兒歌編成了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我的預告極大的激發了他們對觀課的積極性。
活動過程中,我借助刷子,形象的導入“爸爸的胡子”,用刷子的毛讓孩子真實的感受胡子癢癢的感覺,過程中選用《粉刷匠》的旋律,最大化的吸引了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最后,我還借助音樂設計了胡子和我做游戲的環節,讓孩子感受刷和躲的游戲樂趣,將活動推向了高潮,讓孩子的生活經驗和活動進行了有效互動和鏈接。
中午的時候,我們進行了及時有效的互動,A說:“師傅你太厲害了,這個這么沒勁的活動還能這么上!”
B說:“音樂和兒歌感覺好合拍哦,好像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
分析:
1、新教師對于新教材的學習和運用都還處于一知半解的階段,更不能理解什么事選擇性的運用,和班本化的實施。
2、游戲環節的設計,形式缺乏樣式,過程中不敢放手和操作。
對策:
1、多觀摩活動,特別是優質活動方案,繼續模仿和內化。
2、及時做好觀課筆記,能及時的發現和概括亮點,繼續有目的性的學習和模仿。
午睡是幼兒一日活動內容之一,良好的午睡能促進身體機能的正常發育和心理的良好發展,使之精神飽滿,積極的投入到游戲、學習中,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保護大腦,恢復精力,促進生長發育;增強免疫力等等。因此,我們作為教師應重視幼兒午休,并通過多種方法來提高孩子們的午休質量,確保午休時的安全煜質量。如何提高幼兒的午休質量呢?結合我園的規章制度與自己的經驗,先總結以下幾點:
1、午飯后,帶領幼兒散步30分鐘,促進消化。
2、睡前提醒幼兒入廁,可以減少午睡時起床的次數。
3、休息室內拉好窗簾,給幼兒營造安靜、溫馨的午休氣氛,讓幼兒安靜地聽一段優美的樂曲或一段小故事,將幼兒帶入甜蜜的夢鄉。
4、幼兒上床后,教師先檢查手足口等部位是否有異常現象等,再檢查是否攜帶玩具、紙條、小物品上床并提醒教育不忘耳、鼻、口中放雜物,排除不安全因素,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報告老師,報向領導。
5、提醒幼兒脫掉外衣,褲子,并疊整齊放在固定位置,把鞋子放在床的右下角,對個別有異味的鞋子,放在陽臺上晾曬,保持寢室內空氣清新。
6、提醒幼兒選擇正確的舒服的睡眠姿勢,以右側臥或平臥為最好。
7、提醒幼兒不說話,不影響別人休息,避免新異刺激幼兒,導致幼兒興奮難以入睡,努力創造安靜氣氛。
8、教師多巡視,糾正幼兒咬手指、蒙頭睡的不良習慣,為蹬被子的幼兒及時蓋好被子,對個別有尿床習慣的幼兒及時叫醒排尿。
9、值中午班的教師要忠于職守,不得擅離寢室,不干私活,不睡覺,不看書,不打電話等,嚴禁體罰幼兒和變相體罰幼兒。
10、幼兒起床前,應提前30分鐘關好窗戶,保持室溫,幼兒起床時,讓幼兒掀開被子坐一會兒,以防身上有汗感冒。
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去對待孩子的午休,每個孩子都能安靜、愉快、安全的進行午休。
幼兒園教育隨筆:能不能畫彩色熊貓
案例事件:
在美術繪畫活動《熊貓》中,我先引導孩子們觀察了熊貓的外形特征,孩子們邊觀察邊交流:熊貓的耳朵、眼睛、四只腳是黑色,其它地方是白色;熊貓的頭、身體和耳朵分別是圓形、橢圓形的。
孩子們開始畫畫了,突然,王一博涵問:“老師,我能不能畫彩色的熊貓?”“哈哈!你見過彩色的熊貓嗎?”邊上的陳嘉軒反問道。他搖搖頭,但堅持說就想畫彩色的熊貓。看著他那堅定的樣子,旁邊的小朋友們紛紛討論起來,意見各不相同。這時,趙晴雯說道:“熊貓只有黑色和白色,不過,你可以幫它穿上一件彩色的衣服。”涵涵一聽,高興的說:“好的,我就幫它穿一件漂亮的彩色衣服。”
孩子們的作品完成了,幫熊貓穿上彩色衣服的還不止涵涵一個呢。
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想:該尊重熊貓只有黑白兩色的科學,還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呢? 對于孩子來說,世間萬物都是彩色的,都是美好的,所以他們不管畫什么,都不會是單純的一種顏色:小草除了是綠色,還會是藍色;太陽除了是紅色,還可能是黃色;頭發有黑色也有紅色,甚至紫色……我不想破壞孩子的美好意愿,但也不想為了順應孩子而違背自然科學,而這樣富有爭議的時候,把空間讓給孩子不失為良好的對策。孩子們自己的建議“給熊貓穿上一件彩色衣服”,既不違背熊貓的本色,又滿足了孩子運用色彩的意愿,兩全其美的最好結局!
今天,我們班里就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 金濤和鵬濤的家雖離的很近,兩家的家長卻因為孩子在一起時經常打鬧而不和。因此安排座位時盡量讓他們離的遠一些,怕因為孩子吵架而惹來家長的抱怨。 沒想到兩人卻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孩子們來園后玩起了桌面玩具,不一會兒,卻傳來了鵬濤的哭聲,他一邊哭著一邊向我告狀:"金濤抓我了。"我一看,在鵬濤的手腕和脖子上有兩個清晰的、完整的牙印。當我轉過頭去看金濤時,他正嘟著嘴一副我沒有錯的樣子,頓時火氣騰地就上來了,但看到他倔強的小臉,我才想到不能光憑鵬濤的一面之詞就定他的罪。于是,平靜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開始了解事情的始末。這時我才明白,是鵬濤錯在先,搶了金濤的玩具。于是,就發生了剛才的一幕。 幼兒在一起游戲尤其是玩大型玩具時,難免會發生一些跌傷、碰上、劃傷之類的事故。一個班往往只有一兩位老師,一兩雙眼睛要去盯三十幾位,甚至四五十位玩的興致勃勃、滿頭大汗的幼兒,誰也不能保證絕對不發生一丁點兒外傷事故。家長乍見到孩子"受傷"了,一定要穩定住情緒,千萬不要大驚小怪,高聲驚呼,以免引起孩子不安、驚恐的心理。這時應做的是仔細檢查傷處,搞清楚受傷是由于孩子太頑皮呢還是在游戲中有推搡現象等,并趁機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教育。不要一味責怪老師不當心,老師對每個孩子都是一樣愛護的,孩子受傷,老師心里更著急。 作為教師,孩子在你當班時受傷,一定要做好放學時的家長解釋工作,在何處,什么情況下受傷,受傷情況怎樣,如何處理的,都要詳細告訴家長,必要時還要做自我檢討,態度要誠懇。另外,要盡量杜絕幼兒園中可能對幼兒造成傷害的不安全因素。使幼兒安安全全來園,高高興興回家。
《大班隨筆20173篇》:大班隨筆2017第1篇 最近我發現班上的孩子有了一個壞毛病,那就是撒謊。今天上午戶外活動時,樂樂說:“老師,我要上廁所。”接著佳佳也說:“我也要去。”本
《大班保育隨筆3篇》:大班保育隨筆第1篇 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也是人類奠基的教育,教師要運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訂內容和方式、方法,及時的給幼兒進行一定的鼓勵,讓孩子們樹立自信心,要讓孩子們持之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3篇》: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第1篇 教育幼兒不撒謊 三四歲的孩子正處于發展想象力的時期,常常把想象力與現實相混淆,幼兒園的教師和父母應幫忙孩子渡過這一真假難辨的年齡階段,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