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告狀,其實也很美,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洋洋是個中班的孩子,性格外向,待人熱情,各方面的能力發展都很不錯,可唯一讓王老師不喜歡的是:洋洋特別愛告狀。這不,游戲活動剛開始沒多久,就接二連三的聽到他的告狀聲:“老師,天天把玩具弄壞了。”“老師,小雨再亂跑。”“老師,思思不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面對洋洋如此喋喋不休的告狀聲,王老師不耐煩地對洋洋說:“請你管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由王老師不經意道出的這句話讓我想起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日,父親和朋友聊天,“好管閑事”的兒子跑過來說這說那,父親生氣地對兒子說:“大人的事,小孩子少管。”翌日,父子倆去趕集,不知怎么的父親的大衣口袋竟然著火了,等父親發覺時,衣服已經燒了一個大窟窿,父親問跟在身后的兒子:“你也沒看見著火嗎?”兒子不以為然地說:“看見了!”父親生氣地說:“看見為什么不早說!”沒想到兒子卻理直氣壯地說:“不是你說的嘛,大人的事,小孩少管。”父親一臉茫然。
看了這么一則幽默故事,笑過之后或許你會意識并感悟到什么!或許,你就會用另一種心態來重新審視、對待孩子的告狀。的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孩子的告狀,你會發現告狀其實也是一道很美的風景。最起碼,孩子的告狀,能讓老師了解到每個角落里的情況;孩子的告狀,能防止不必要的意外事故的發生;孩子的告狀,可以幫助老師在最短的時間內緩解小朋友間的矛盾。說的更深一些,孩子的告狀不正是說明他們具備了一種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意識嗎?
誠然,作為一名幼兒園的老師,每天與孩子們朝夕相處,忙碌辛苦的干著一些瑣碎的事情,面對孩子這樣那樣的告狀聲,難免會有心生厭煩的時候,以致出現言語不當。可是,細細想來,在人類強烈呼吁孩子要“學會關心”的二十一世紀,就讓我們用微笑面對那些愛告狀的孩子吧!多一點認同,少一些批評;多一點贊許,少一些指責。或許在我們身邊,乃至我們的生活中,就會多出幾個“雷鋒式”的熱心人呢!
幼兒園教育隨筆:贊賞,改變頑劣
黃子為,是一個很聰明的大男孩,認識很多的漢字,數學做起來又快又對,記憶力極好,反應也很快。但是,他的行為習慣不太好,坐沒有左相,站沒有站相,睡覺老是睡不著,上課還喜歡打擾別人,所以,平時總少不了被點名。可是,我發現,一段時間下來,好像絲毫沒有改變,他把我們的話東耳朵進西耳朵出,還是照樣我行我素。怎么辦呢,我很傷腦筋。
昨天,終于逮著了他的一個微小進步,我便當著大家的面表揚了他,我感覺到,他的臉上瞬間流露出一絲的得意。下課后,璇兒來到我的身邊說:“楊老師,我知道你為什么要表揚黃子為,因為你想鼓勵他,讓他進步,是嗎?”人小看法倒是很多,不過一語驚醒夢中人,有時繁瑣的工作的確會讓我太過直接地表露自己,埋怨孩子的一些缺點,在教育中追求快速,方法簡單,沒有藝術性。本來,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個性,因材施教,就是要我們根據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我和錢老師商量,既然批評和個別談話對于他來說沒有用,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徹底改變方法。正好,他今天來園還是比較早,于是,晨間談話時,我就表揚了他,聽到表揚,他還算比較端正地坐好,我又接著表揚了他的坐姿。正好今天是星期一,要評選值日生,我就推薦讓他來做。整整一天,我一直在用眼神關注著他,并不時地用動作、眼神、表情和語言來提醒他,他倒是真的比以前進步多了,破天荒地午睡了,做起操來也不扭扭捏捏了。我們也在所有的孩子面前盤點了他今天的進步,并且獎勵了他兩顆星星。
鼓勵、賞識、表揚、贊賞、放大優點縮小缺點,這些教育方法孩子不會嫌多,人總是要激勵的,特別是孩子,很多家長都會說:“我家的孩子要帶帶高帽子的。”
明天、后天,我們一定還會不斷地發現子為的進步,表揚他,贊賞他。我們也會將贊許的目光和語言投向班里的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在賞識的陽光下快樂成長!
洋洋是個中班的孩子,性格外向,待人熱情,各方面的能力發展都很不錯,可唯一讓王老師不喜歡的是:洋洋特別愛告狀。這不,游戲活動剛開始沒多久,就接二連三的聽到他的告狀聲:“老師,天天把玩具弄壞了。”“老師,小雨再亂跑。”“老師,思思不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面對洋洋如此喋喋不休的告狀聲,王老師不耐煩地對洋洋說:“請你管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由王老師不經意道出的這句話讓我想起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日,父親和朋友聊天,“好管閑事”的兒子跑過來說這說那,父親生氣地對兒子說:“大人的事,小孩子少管。”翌日,父子倆去趕集,不知怎么的父親的大衣口袋竟然著火了,等父親發覺時,衣服已經燒了一個大窟窿,父親問跟在身后的兒子:“你也沒看見著火嗎?”兒子不以為然地說:“看見了!”父親生氣地說:“看見為什么不早說!”沒想到兒子卻理直氣壯地說:“不是你說的嘛,大人的事,小孩少管。”父親一臉茫然。
看了這么一則幽默故事,笑過之后或許你會意識并感悟到什么!或許,你就會用另一種心態來重新審視、對待孩子的告狀。的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孩子的告狀,你會發現告狀其實也是一道很美的風景。最起碼,孩子的告狀,能讓老師了解到每個角落里的情況;孩子的告狀,能防止不必要的意外事故的發生;孩子的告狀,可以幫助老師在最短的時間內緩解小朋友間的矛盾。說的更深一些,孩子的告狀不正是說明他們具備了一種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意識嗎?
誠然,作為一名幼兒園的老師,每天與孩子們朝夕相處,忙碌辛苦的干著一些瑣碎的事情,面對孩子這樣那樣的告狀聲,難免會有心生厭煩的時候,以致出現言語不當。可是,細細想來,在人類強烈呼吁孩子要“學會關心”的二十一世紀,就讓我們用微笑面對那些愛告狀的孩子吧!多一點認同,少一些批評;多一點贊許,少一些指責。或許在我們身邊,乃至我們的生活中,就會多出幾個“雷鋒式”的熱心人呢!
教育隨筆:老師,我也想畫水粉畫
水粉畫,我們在平時給孩子們活動時很少去碰到這種材料,因為覺得會把衣服弄臟,準備起來也比較繁瑣。這次的區域游戲中,我在美工區為孩子們準備了水粉顏料,讓他們用水粉作畫,誰知孩子們對于水粉作畫非常感興趣!
一早,孩子們在門口排隊準備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進行游戲,有幾個孩子都選擇了美工區,等我進去看他們活動的時候,每個孩子手中都是拿著同樣的水粉筆,我過去問:“你們怎么全部畫水粉的?”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我:“巫老師,我想畫水粉畫!”
“為什么?”
“因為水粉畫畫出來很漂亮,而且我們從來沒有試過!”
簡單的一個對話,我心里充滿了內疚,是啊,從小班到大班,孩子們用過油畫棒畫畫,用過水彩筆,畫過線描畫,畫過刮蠟畫,而從來沒有用過水粉顏料作畫,他們對這種工具也是非常的喜愛。我們作為老師不應該嫌煩,不應該怕臟,而是讓孩子們的興趣得到滿足,盡量多的為孩子準備各種材料、工具,這樣孩子們能夠得到更多創作的空間,能夠擁有更多的繪畫技能!
幼兒園教育隨筆:好習慣,很重要
葉圣陶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這足以說明,習慣對于孩子來說是多么重要。
小班幼兒從入園的那一刻起,就是集體生活的開始,對于他們來說,什么都是新鮮的。每個孩子都來自不同的家庭,他們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總有一些孩子會違反生活常規,需要老師不停地提醒和幫助。
如在午睡時間,浩浩總是很難入睡,而且每次睡覺時總會發出聲音,一個人喜歡自言自語,或者用小手不停地去拍打床邊的木頭,發出聲音。那是不是浩浩不困呢?實際上不是的,他一旦睡著就會睡得很香,時間也長,就是因為他沒有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當老師不在看他時,他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總要動來動去,在家里從來不睡午覺,家長也不做要求。為了改善這個現象,讓浩浩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我在別的小朋友睡著后,總是坐在他小床邊,輕輕地拍拍他的肩膀,給他一種安全感,不用多少時間,他的小眼睛就會慢慢地合起來,時間一長,只要我一走到他的小床邊坐下來,他就會乖乖地閉上眼睛,手腳也不亂動了,安靜地睡覺。在潛移默化中,他也習慣了睡午覺,只要養成了好的習慣,孩子自然會自覺地去做好一件事情。
在幼兒園生活中,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就是和孩子一起在生活中細化完善各種常規要求,幫助孩子形成集體意識并逐漸內化為自覺行為,教孩子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隨筆:讀懂孩子,因勢利導巧教育
今天,外面陽光明媚,是孩子們戶外活動的好日子。外面中院草坪上活動的孩子們特別多。有一個小班的小男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個小不點,他喊著要上廁所,老師趕緊領著他直奔廁所,可到了廁所,他又說不上廁所,老師又只好把他領回活動場地,反反復復三四余次,鬧得老師筋疲力盡。
劉老師從旁邊經過發現這個情況后,輕輕地走過去,拉起小男孩的手,對班上的老師說:“你們專心組織活動,這個小男孩我帶一會兒。”劉老師將小男孩帶進辦公室,讓他坐在高高的辦公椅上,小家伙顯然對辦公室里的一切都非常好奇,這里瞅瞅,那里看看。劉老師從辦公桌上拿起一本兒童讀物遞給小男孩,對他說:“你先看一會書,老師也要工作了,呆會兒咱們再去玩。”小家伙拿起書,一本正經地捧起書看起來,小男孩可愛的模樣逗得辦公室里的老師都忍不住笑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劉老師又領著小家伙去院子里轉了轉。時間差不多了,劉老師將小家伙送到了班上,老遠他就沖著班上的老師高興地喊著:“老師,我回來了。”
小男孩是一個自主能力很強的小男孩,他用一系列的舉動引起老師對他的關注。未果后,他又上演頻繁上廁所的一幕吸引老師對他的注意。作為老師,我們要因勢利導,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借機和孩子在互動中提一些要求,制定一些共同的約定,這樣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幼兒園教育隨筆:老師,我的眼睛很靈的 這周老師們自制了新的玩具,用剪短的吸管粒和水晶線讓小朋友們串項鏈。小朋友們都對這個串項鏈很感興趣,最后在區域游戲時選擇玩串項鏈的小朋友是淳淳、小梔、欣欣、玥玥和奕博。在說明游戲方法后,他們很快就動手開始串項鏈了。淳淳由于眼睛近視,在家里時,爸爸媽媽就給他練習過串珠子,這次串項鏈他穿的最快,穿的時候準確性也很高,一下就對準穿了進去,時不時的還叫我看并開心的說著:“老師,你看,我串了好多,我的眼睛很靈的”。我夸獎了他,他串的更開心,更起勁了。穿了許多后,他又拿給我看,我在脖子上比了下,他開心的說:“老師,好漂亮啊。”說著便要送給我。孩子的世界是很純真的,他們渴望得到大人的關注和認可,與他們交流感受他們的世界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幼兒園教育隨筆:爸爸媽媽去上班,我上幼兒園 龔凌是一個性格活潑懂事的女孩,開學前兩周,入園時時常不愿讓媽媽離開,一直說“媽媽,你在陪我一會兒、再陪我一會吧”,但在教師的陪伴下會好很多,媽媽開始時會陪伴一會,然后跟她說“媽媽要去上班了,車子還在外面,晚了會被警察叔叔開走的,媽媽先去上班,下午等你睡完覺,吃好點心就來接你”。龔凌便含淚說“再見”。然后就嘟囔著“睡完覺吃完點心媽媽就來接我了”。 在與小班幼兒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時候幼兒入園難,是把上幼兒園想象成爸爸媽媽把他們“丟”在這了,有的幼兒你跟他清楚的說好,下午睡好覺,吃完副餐,玩一會爸爸媽媽就來接了,讓他們自己的心里有個大概的概念,就會好很多,有的幼兒則是需要一個可以接受的父母離開的理由,如“我要去買菜了”、“媽媽的車子要去停停好”,在接下來的幼兒園的生活中,在慢慢讓他們適應幼兒園生活,學會與父母愉快再見。
《大班6月隨筆3篇》:大班6月隨筆第1篇孩子變得愛舉手了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狀況:當老師有問題要問孩子的時候,能夠用心舉手發言并且思維活躍的就那么幾個孩子,像張心瑜、王子嘉、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40篇》:大班幼兒教育隨筆40篇第1部分一、活動目標1、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散文中形象化的語言和整齊的句式。2、引導幼兒體驗文學活動的快感。二、活動準備1、磁帶、錄音機、圖
《幼兒教學隨筆大班13篇》:第1篇幼兒教學隨筆大班 放學的時候,雯雯的媽媽帶著一只蝴蝶風箏來接雯雯,孩子們都向雯雯投去羨慕的目光。 可這時,發生了這樣的一幕:晴晴抱著媽媽的腿:媽媽我也要、我也要!、嘉惠一聽,也拽住奶奶的衣角:快給我爸爸打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