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師教育隨筆:當幼師依靠的是自己的心,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經常聽人說,當幼師就應該有一顆善良的心,要愛孩子,要對孩子好,甚至很多人都說,作為老師對孩子好是應該的,但是好的標準是什么,一直以來我都沒找到答案,只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
一次偶然的與王老師聊天中,她的一些話震撼了我,也讓我找到了以后努力的方向。她說:“不管孩子什么樣,在媽媽的眼里他都是寶。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就怎樣對待別人家的孩子。”
是啊,不管孩子們是怎樣的,在媽媽們的眼里都是一塊寶。雖然自己現在還沒有自己的孩子,但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我都會去想:這要是自己的孩子,我會怎樣去做呢?寶貝挑食了,是放縱他直接不吃還是動動腦筋讓他嘗試一下?寶貝不自己吃飯,是直接去喂,還是想法鼓勵他自己吃呢?洗手要用溫水,是放任他們自己愿意用什么用什么,還是在一邊督促必須用溫水……要是自己的孩子,挑食了會告訴他這種食物吃了會對身體有什么好處;不吃飯會問清楚原因,如果是不舒服會適當喂一些,如果是其他就會想各種方法鼓勵他自己去吃;一定會監督必須用溫水去洗手,衣服袖子也必須卷起來。把每一個孩子都當作是自己的孩子來對待,這就是我一直要去堅持的標準。
幼師是一份良心工作,能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開開心心度過幼兒園的每一天,在幼兒園健健康康成長,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這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們也漸漸的長大了,今年,我們班的小朋友開始了大班的生活。進入大班以后,孩子們的識字量增加了,表演欲增強了,而且不甘示弱,如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利用好這個資源,成了我的又一研究課題。
首先每當學會一篇課內或課外的新文章時,我總會先安排一些早慧的孩子先當老師,教大家閱讀,我會適時指導領讀孩子的語音語調,讓他好上加好,同時也會激勵座位上的孩子來當小老師,起初是3、2個孩子舉手領讀,后來有許多膽小的孩子也悄悄地加入到領讀的行列中,為了給這些膽小的孩子壯膽,我會給他們找個伴,一起帶讀。一次次享受著成功的喜悅,一次次成長的歷程,孩子樂了,老師笑了。每個人在原有基礎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段時間后,我發現幾乎每個孩子都當過小老師,都得到了鍛煉,后來由于舉手的人太多,我只能開始了男孩老師和女孩老師統統上場,互相學習、互相監督,一起當老師,效果真不錯。現在我們除了《大語文教材》,還增加了《唐詩》、3本《成語故事》的課外教材,依然有無數個小老師等著“上崗”,我真的很高興!當我聽到有的家長告訴我說孩子回家會主動預習第二天的課程,希望當合格的小老師的事情時,我真的很欣慰!孩子的自主學習的興趣逐漸被調動起來,真好!
我會利用身邊一切的教育契機,為孩子的成長積累財富!
經常聽人說,當幼師就應該有一顆善良的心,要愛孩子,要對孩子好,甚至很多人都說,作為老師對孩子好是應該的,但是好的標準是什么,一直以來我都沒找到答案,只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
一次偶然的與王老師聊天中,她的一些話震撼了我,也讓我找到了以后努力的方向。她說:“不管孩子什么樣,在媽媽的眼里他都是寶。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就怎樣對待別人家的孩子。”
是啊,不管孩子們是怎樣的,在媽媽們的眼里都是一塊寶。雖然自己現在還沒有自己的孩子,但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我都會去想:這要是自己的孩子,我會怎樣去做呢?寶貝挑食了,是放縱他直接不吃還是動動腦筋讓他嘗試一下?寶貝不自己吃飯,是直接去喂,還是想法鼓勵他自己吃呢?洗手要用溫水,是放任他們自己愿意用什么用什么,還是在一邊督促必須用溫水……要是自己的孩子,挑食了會告訴他這種食物吃了會對身體有什么好處;不吃飯會問清楚原因,如果是不舒服會適當喂一些,如果是其他就會想各種方法鼓勵他自己去吃;一定會監督必須用溫水去洗手,衣服袖子也必須卷起來。把每一個孩子都當作是自己的孩子來對待,這就是我一直要去堅持的標準。
幼師是一份良心工作,能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開開心心度過幼兒園的每一天,在幼兒園健健康康成長,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這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覺得不但要有愛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童心。
每個孩子都愛看動畫片,最近孩子們議論最多的是《喜羊羊和灰太狼》,一議論起來,一個個可來勁了,有時因為一個細節把小臉都爭紅了,我也愛看動畫片,象《貓和老鼠》,《金剛葫蘆娃》等,我都看了不止一遍,動畫片我每天不誤。
一天范晨陽,劉文睿等一些小朋友正在議論"喜羊羊和灰太狼",我走進去和他們一起議論起來,開始他們一愣,一個個驚慌失措的看著我,隨后便興奮地同我一起討論起來。看著他們一張張可愛的小臉我可高興了,因為此時我知道,我和孩子們已經沒有了距離。一次范晨陽的媽媽對我說:"我們范晨陽回家很高興地說'我們老師也喜歡看喜羊羊和灰太狼,我很喜歡我們老師'。"
是的,我明白我與孩子之間沒有距離,是因為我有一顆童心,童心是與幼兒溝通的最好橋梁。從那以后,我和孩子們的距離更近了,心貼的更緊了,讓我們所有的幼兒教師都架起與孩子之間的那座童心橋吧!
每次區域活動時,總會有些孩子說:"老師,我不會。"還有的孩子看老師快走到他們身邊時馬上用手或身體蓋住,不讓老師看。
今天的手工區是用準備好的黃、紅紙粘貼國旗。因為選擇本區的孩子很多,彩紙準備的較少,怕孩子們一次剪的不對,所以先讓他們用舊掛歷紙練習剪五角星。小朋友探索、討論后,都紛紛動手剪起來,當我來到靜靜小朋友的身邊時,她愁眉哭臉地對我說:"老師,我不會。"我耐心地教了她幾遍后,便讓她自己折、自己剪,并鼓勵她說:"孩子,老師相信你,你一定能行的,加油。"過了一會,我又回到她的身邊,發現她剪得很正確。活動結束時,經過全體幼兒的評選,靜靜剪的"五角星"是全班最漂亮、最正確的五角星。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她。她高興的笑了。
這件事使我想到:我們教師應認真仔細地觀察每一位幼兒,老師一個賞識的目光,一個鼓勵的動作,一句恰到好處的話語,能使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作為教師我們可不能吝嗇自己的贊美語言啊!
不管你是做什么的,總會遇到難題,會遇到瓶頸,很容易會產生消極懈怠的心理,甚至會懷疑自己的選擇,感覺做什么都比自己現在的工作好,滿滿都是負能量!
幼師自然也是如此,每天要面對那么多的孩子,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不確定,稍有不慎,就會產生意外!然而,幼師要照顧每個孩子的衣食住行,陪他們玩,教育他們健康成長,還有種種顧慮,實屬不易。
不過,對孩子來說,幼師就像黑夜里的一顆星星,照亮了他們的夜空。幼師,是他們的光芒,是他們的英雄,是那股可以改變他們人生的力量!正是由此,幼師擁有這改變未來的能量,可以說,幼師絕對是個非常棒的工作!
成就著“世界上最棒的角色”
在一般人的眼中,幼兒教師是孩子王兼保姆,的確,幼師所做的一切都是平凡而又繁瑣的小事,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壯舉,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事跡,有的只是平凡又偉大的點滴。
在孩子們的眼里,幼兒教師是他們的“老師媽媽”。媽媽對自己孩子的愛都是無私不求回報的,而那些對別人的孩子也能像媽媽一樣將愛無私奉獻的人,是這世界上最美麗、最可愛的一群“媽媽們”。
上演著“世界上最棒的故事”
“有一天我在教室的走廊里,看到一個四歲的新生迷路了。這個孩子看上去非常緊張無助,一直到她看到了我。她展開笑顏,情不自禁地張開雙手給了我一個擁抱。這個孩子并不認識我,她只知道我是一個老師。這件小事一直影響著我,在孩子心里,老師是一個在迷失的時候可以去信賴的人。”
在幼兒園里,不管是溫暖的、有趣的、還是快樂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這些動人的故事都將成為老師和孩子們受益終生的美好記憶。
追逐著“世界上最棒的夢想”
人一旦滿懷夢想,對自己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充滿渴望的。對幼師來說,他們的夢和孩子的夢息息相關,和一個國家甚至世界的未來都息息相關,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未來的接班人,都有可能會改變這個國家和世界,幼師可以說是這個世界的“夢想奠基石”。
幼師,還能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因為在教育孩子如何變成品行良好的人的同時,自己也必須以身作則。而且,作為幼師,永遠也不會停止學習,做好孩子的榜樣。
享受著“世界上最棒的生活”
有人說,會生活的好老師看上去都很年輕。真的是這樣,好老師給人的感覺很年輕、很陽光,不僅表現在容顏上,更表現在心態上。每一位老師都應有比較高雅的生活情趣,在生活中學會感悟并影響到孩子。
簡單說,幼師會因為工作的性質,會更關注自身的成長,更善解人意,對家人更溫柔,也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無形中自己的生活品質及幸福感也會越來越高。
怎么樣?是不是突然發現,原來成為一名幼兒教師,是這么棒的一件事!
現在的幼兒園的孩子,一批不如一批好管理,主要是在家一個孩子,爺爺奶奶寵愛孫子孫女,爸爸媽媽嬌慣寶貝子女,誰也舍不得讓孩子哭一聲。來到幼兒園,老師更是這些孩子的家長,因為作為幼兒教師,母愛是她們的職責,比親媽還難。可不是嗎?當孩子調皮時,說說他們就哭,要不就是得到孩子的不滿:我讓爸爸來揍你,不說吧,孩子有錯,吃飯時孩子偏食,進園來挑小朋友就坐,挑座位挑椅子。正好好的一對小朋友,互相讓著吃零食,一會兒又翻臉了,非得要把零食再奪回來,一會因為爭奪一張廢紙,誰也不讓誰,老師在跟前看著,眼睛也不如他們的手迅速,不是掐一把就是咬一口,各說各有理,有的孩子見別的孩子吃零食,就去搶,老師說說,就去打老師,這些不懂事的孩子,老師說深了,回家就學舌學錯怪了,老師若不管,可就失去教育的意義,孩子從小就養成對錯不分,你我不分,個人與集體不分的壞習氣。知情達理的家長,應當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管教,和苦口婆心的說教,只有家長與教師攜起手來,積極配合,才能更好的共育新苗。
想想自己年年輕時,兩三個老師看100個孩子,孩子們都乖乖的很聽話,下了課,老師也不用時時刻刻盯著,也許那個年代,孩子多數都不是獨生子女,在家養成了自立自強的習慣,家長也不那么嬌慣孩子,再加上他們入園的年齡三四歲的很少,不像現在的孩子,不是讓家長抱著就是讓老師攬著抱著,那時,老師還能下課備點課,看一眼書,現在可好,整天瞪著眼睛看著,不哭鬧也行,就是備課也得晚上備。可哪位家長能體諒幼兒老師的工資一直都是低等的,許多人不愿意干幼兒教師,就是因為家長的小皇上不好教,且難被人理解,收入又低,責任又大。
哎……面對現實,常使我唉聲嘆氣。可又抵不住我對孩子們的那份難以割舍的愛戴。
前段時間,我組織了一次中班數學活動“數數蛋寶寶”,讓幼兒在操作中探索封閉物體的數數方法,積累數數的經驗。在活動設計初期,考慮到要讓幼兒充分操作,我提供了各種“蛋”、多邊圖形、操作單等多種材料,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幫雞媽媽數蛋;幫其他動物媽媽數蛋;數一數圖形的邊;完成操作單。幼兒在我的引導下逐步與材料進行互動,興趣一直很高。
我發現這個活動看上去熱熱鬧鬧、順順利利,但各環節缺乏層次感,幼兒只在同一水平上操作。數學活動最主要的是讓幼兒去探究、去發現、去解決問題,而我原先的設計過多地強調了幼兒的動手操作,忽略了幼兒的“探究”和“發現”。隨后,我進行了梳理:這次數學活動需要幼兒解決什么問題——封閉物體的數數;需要幼兒去探究什么——封閉物體的數數方法,而這對于中班幼兒來說關鍵是做標記;幼兒可以發現什么——方式方法的不同。教師的指導策略是什么——給幼兒適宜的材料、足夠的時間,讓幼兒與材料互動、與同伴和教師互動,創設條件讓幼兒自己去探究、去總結,從而積累經驗。于是,我對原來設計的教學環節進行了調整:幫雞媽媽數蛋;探索封閉物體數數的方法;用學到的方法幫其他動物媽媽數蛋。在調整后的活動中,幼兒一直興致很高,在問題情境中自由地探究,有的幼兒數一個物體做一個標記,有的幼兒只在某一個物體上做標記,有的幼兒用手指點住某一物體做標記,有的幼兒用圓點等做標記……幼兒在操作過程中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探索新的方式,與已有的經驗進行碰撞,形成新的經驗。
這次活動讓我體會到組織任何活動都要“以幼兒發展為本”,我們不應追求活動形式的多樣、活動場面的熱鬧,而應重視幼兒活動的過程,引導幼兒探索發現,獨立解決問題,讓幼兒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中獲得新的經驗和發展。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第1篇1、飛舞的小毛毛戶外活動時孩子們正玩得起勁,‘‘張老師快看,我抓到一個小毛毛。’’隨著喊聲,孩子們都擁到麗潔面前。&lsquo
《12月大班教育隨筆3篇》:12月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托班幼兒經常會出現爭搶玩具的現象,這屬于3-4歲幼兒的年齡特點,這個年齡的孩子處于絕對“自我中心”狀態。在游戲中他們經常會出現別人玩什么
《教育隨筆4篇大班》:第1部分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聲暑天寒。"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鐘愛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孩子,鼓勵孩子會使他們更加康健成長,而批評打擊的一句話,會讓幼兒變得畏縮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