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wǎng)
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剪貼畫,是優(yōu)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再過幾天就是小朋友們最喜愛的日子——“六一兒童節(jié)”,我們班組織開展了“親子剪貼畫創(chuàng)意制作”活動,這次手工制作活動吸引了家長們積極參與。孩子們和爸爸媽媽通過本次活動,一起慶祝屬于自己的節(jié)日。在活動開始之前,幼兒園的活動室內就已熱鬧非凡,所有的家庭歡聚一起,要比一比哪個家庭獲得“心靈手巧”家庭的稱號。
在活動現(xiàn)場,不少孩子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開動小腦筋發(fā)揮小創(chuàng)意,而原本看著挺“笨拙”的爸爸們,這時也拿起了剪刀和彩紙,細心地修剪著圖案。還有一些小朋友,雖然爸爸媽媽工作忙來不了,但是有爺爺奶奶陪伴著,也認真地嘗試著怎么做剪貼畫。
幼兒和家長們經(jīng)過近半個小時的努力,利用各種顏色的彩紙拼貼成栩栩如生的小鴨子、漂亮的蝴蝶等,各種創(chuàng)意作品驚喜連連。一件件富有創(chuàng)意和稚趣的作品,充滿了家長和孩子們的智慧,凝聚著家長們的才華與孩子們的天真,不單吸引了孩子們,更吸引了老師們和其他家長們的眼光。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擴充了幼兒對“剪貼畫”的認識與了解,進一步增進了孩子與家長的感情,有效促進了家園互動,家長們紛紛表示以后要多參加園內活動,共同促進幼兒園發(fā)展。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環(huán)境,他們的性格特點不同,發(fā)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唯有這樣才能照顧到每一個幼兒的發(fā)展細節(jié)。
班里有個小女孩名字叫蘇榆,小蘇小朋友剛來幼兒園的時候她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特別的文靜乖巧。這個表現(xiàn)和那些剛入園哭的撕心裂肺的孩子一比真的是天壤之別。本以為她是新鮮感還沒過去,經(jīng)過觀察孩子卻一直這樣表現(xiàn)。后來經(jīng)過詢問得知,原來孩子之前上過一段時間的幼兒園,再加上孩子本身就乖巧聽話,那這種表現(xiàn)就出奇不怪了。我們班的男生女生比例真的是差距太大,29名小朋友18名小男生,11名小女生。加上蘇榆小朋友這么乖巧,老師就把她當做大孩子一樣來看待。她自己也很喜歡這種方式。比如說周一的早上幫小朋友收收毛巾,擺擺杯子,中午吃午飯幫老師分分小勺子等等之類的鍛煉方式。因為剛開始其他的小朋友適應的較慢,所以先從蘇榆小朋友開始鍛煉。她每次表現(xiàn)的都很好。包括上教育活動,排節(jié)目,做操,戶外活動等等,她都能順利完成,還時常幫助老師看著其他小朋友,真的是貼心的小棉襖類型。盡管孩子表現(xiàn)這么優(yōu)秀,作為老師我們也不會不管任由自理。我們還是會時常抱抱她,關心溫暖她。
大概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姥姥找到我說,孩子在家早上不愛上幼兒園,不穿衣服,又哭又鬧。孩子姥姥說愁死她了。說實話聽到這我簡直不可思議,不敢相信。然后說讓老師說說孩子。后來孩子的媽媽也找到我也是這么說。可是孩子表現(xiàn)這么好我有什么理由說孩子呢?問她為什么要這樣她也一直低著頭不說話,讓我覺得有種心碎的感覺。我只好抱著孩子沉默了好久。后來我們決定對孩子家訪一次,經(jīng)過細問得知孩子的父母都不在身邊,在市里上班,由于工作原因,只有周末的時候才會過來接上孩子去市里玩兩天再送回來上學。平時都是跟著姥姥生活。剛進家門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孩子在看《我是大明星》當時我很震驚,姥姥解釋說孩子可愛看這個了,里面的誰誰誰她都能叫上來名字。當時我語塞了,說實話我不相信一個三歲的孩子會無緣無故喜歡這些。孩子也沒有在幼兒園那么的活潑。回來以后我想了好久。在一個周一的早上跟蘇榆小朋友聊了很久她終于說了告訴我“老師,我只是想媽媽”。聽了以后我沒有說話抱了抱孩子。隨后我就打電話和孩子的媽媽說起這事,她說,他們也沒有辦法,事業(yè)和孩子由于距離問題兼顧起來很困難。不過最后孩子媽媽說她過段時間可能會把工作調換到孩子的附近。聽到后我很欣慰。覺得不是孩子的錯為什么要說孩子呢?對孩子太不公平了,都說理解是相互的,那么孩子想媽媽也有錯嗎?所以心平氣和的和孩子聊聊,相信她會理解你的,因為你是她最愛的媽媽。
再過幾天就是小朋友們最喜愛的日子——“六一兒童節(jié)”,我們班組織開展了“親子剪貼畫創(chuàng)意制作”活動,這次手工制作活動吸引了家長們積極參與。孩子們和爸爸媽媽通過本次活動,一起慶祝屬于自己的節(jié)日。在活動開始之前,幼兒園的活動室內就已熱鬧非凡,所有的家庭歡聚一起,要比一比哪個家庭獲得“心靈手巧”家庭的稱號。
在活動現(xiàn)場,不少孩子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開動小腦筋發(fā)揮小創(chuàng)意,而原本看著挺“笨拙”的爸爸們,這時也拿起了剪刀和彩紙,細心地修剪著圖案。還有一些小朋友,雖然爸爸媽媽工作忙來不了,但是有爺爺奶奶陪伴著,也認真地嘗試著怎么做剪貼畫。
幼兒和家長們經(jīng)過近半個小時的努力,利用各種顏色的彩紙拼貼成栩栩如生的小鴨子、漂亮的蝴蝶等,各種創(chuàng)意作品驚喜連連。一件件富有創(chuàng)意和稚趣的作品,充滿了家長和孩子們的智慧,凝聚著家長們的才華與孩子們的天真,不單吸引了孩子們,更吸引了老師們和其他家長們的眼光。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擴充了幼兒對“剪貼畫”的認識與了解,進一步增進了孩子與家長的感情,有效促進了家園互動,家長們紛紛表示以后要多參加園內活動,共同促進幼兒園發(fā)展。
開學已然過去了一個半月,我們班的寶寶們也都逐漸習慣了幼兒園的生活,開始漸漸顯露出他們活潑和好動的一面,經(jīng)常喜歡在休息的時間繞著場地瘋狂地跑,有時高興起來會尖叫。這也讓我有時感到很頭疼,但是孩子們聰明和可愛的一面也開始展露,時常會帶給我驚喜。他們知道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這些事在他們的眼里都不算小。他們喜歡發(fā)現(xiàn)身邊微不足道的東西,一張紙一個小磁鐵能研究上半天。他們會說很多可愛的話,時而讓我捧腹大笑,時而讓我換個角度看到了事物的另一面。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天,雖然伴隨著勞累,但也充滿著樂趣。
班里的孩子喜歡叫班主任為“好媽媽”,因為我們常說“寶寶們在幼兒園里,老師就是你的媽媽。”但是,一天午睡后起床,我正幫嘉嘉穿著衣服,她目不轉睛地盯著我,很認真的問:“李老師,我也可以叫你好媽媽么?”我笑著回答她:“當然可以。”可是嘉嘉若有所思的說:“我已經(jīng)有好媽媽了,那我叫你好爸爸吧。”我一聽,倒也覺得沒什么不妥,雖然我的稱呼被“換了性別”,但也很親切可愛。我點頭答應了她。聽完這話,已經(jīng)有好幾個寶寶開始拼命呼喚我:“好爸爸!好爸爸!”在一旁的靖雅突然大聲說:“不對!李老師是女的!怎么能叫爸爸呢!我要叫‘好姐姐’!”其實,不管寶寶們叫我什么,我已經(jīng)開始感受到作為一個幼兒教師的幸福。寶寶們把我們當做除了親人以外最親的人,相信以后我們之間還會發(fā)生更多妙不可言的事情吧。
教育隨筆:和孩子一起跳舞
對一個新老師來說,尤其是教小班的新老師來說,培養(yǎng)孩子的常規(guī)以及井然的秩序是一項極為重要卻又頗為棘手的任務。我常常為面對三十幾個幼兒鬧哄哄的場面而感到煩躁,但有時又覺得他們不過是孩子,愛玩愛鬧原本就是他們的天性,為什么要給他們那么多的限制和束縛呢?在我拜讀了《和孩子一起跳舞》之后,其中一部分內容使我對幼兒常規(guī)的培養(yǎng)方面思路清晰、豁然開朗。就像吳放老師所說的,讓孩子的活潑好動的天性與人為制定的常規(guī)二者相輔相成,達到“活而不亂”。
那么,還有關于日常教學活動中的秩序,我認為要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是陳鶴琴先生的至理名言。有時候,我們上課時候,總有一些學生會不在狀態(tài),和別的孩子說笑玩鬧,面對這種情況,作為老師的自然反應肯定是生氣,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反思,是不是因為自己上的課不夠吸引人所以沒有引起他們足夠的興趣。我們在環(huán)節(jié)設計的時候就應當充分考慮幼兒注意力的集中性,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很短的一段時間,那么我們就需要在環(huán)節(jié)中不時地加入適當?shù)拇碳ぃ瑏砦麄兊娜虩崆閰⑴c,當然,刺激強度如果太大勢必帶來物極必反的效果。
幼兒常規(guī)的培養(yǎng)任重道遠,這需要我們擺正態(tài)度慢慢的在教學活動中去實踐,但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忘記,老師是引導者,孩子犯錯時候我們也許第一個應當想象自己的教育管理是否有不妥當之處,而不是歇斯底里地批評他們。
教育隨筆:老師,我也想畫水粉畫
水粉畫,我們在平時給孩子們活動時很少去碰到這種材料,因為覺得會把衣服弄臟,準備起來也比較繁瑣。這次的區(qū)域游戲中,我在美工區(qū)為孩子們準備了水粉顏料,讓他們用水粉作畫,誰知孩子們對于水粉作畫非常感興趣!
一早,孩子們在門口排隊準備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域進行游戲,有幾個孩子都選擇了美工區(qū),等我進去看他們活動的時候,每個孩子手中都是拿著同樣的水粉筆,我過去問:“你們怎么全部畫水粉的?”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我:“巫老師,我想畫水粉畫!”
“為什么?”
“因為水粉畫畫出來很漂亮,而且我們從來沒有試過!”
簡單的一個對話,我心里充滿了內疚,是啊,從小班到大班,孩子們用過油畫棒畫畫,用過水彩筆,畫過線描畫,畫過刮蠟畫,而從來沒有用過水粉顏料作畫,他們對這種工具也是非常的喜愛。我們作為老師不應該嫌煩,不應該怕臟,而是讓孩子們的興趣得到滿足,盡量多的為孩子準備各種材料、工具,這樣孩子們能夠得到更多創(chuàng)作的空間,能夠擁有更多的繪畫技能!
教育隨筆:媽 媽,我想出去玩
周五我去哥哥家串門的時候,小侄女正在學習英語口語。
不一會,小侄女跑到嫂嫂身邊去,親了嫂嫂一口說:“媽 媽,我想星期天下午和同學一起出去玩。”
嫂嫂說:“不行!星期天我們要去姥姥家呢。”
小侄女不情愿地說:“可是我想去啊!平時上學不能玩,星期天你也不讓我玩,周六上午要學書法,下午要上數(shù)學輔導班,就剩下星期天下午你也不讓我玩,真是的。”
嫂嫂:“我這不都是為你好嗎?現(xiàn)在社會競爭這么激烈,不好好學習怎么行呢?就算學習好,沒有一技之長怎么可以呢?”
小侄女:“我不管,我就要和同學出去玩。”
嫂嫂:“我說不行你沒聽見嗎?不行就是不行。”
小侄女哭著跑回了房間......
我走到嫂嫂身邊,和嫂嫂聊了聊。嫂嫂說:“我愛她,我希望她以后有出息,對她給予了很大的期望。我給她報輔導班,書法班,是為了讓她多學點知識,不僅學習好,還要有一技之長。”但我卻不怎么認為,我對嫂嫂說:“我知道你想望女成鳳,可是給孩子報這么多輔導班太累了,你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容易讓孩子崩潰,學習不可揠苗助長,要順應孩子的自然發(fā)展,并且要給孩子充分的發(fā)展空間。不信,你把孩子叫出來問問她。”我看到嫂嫂沒有反應,就去房間里把小侄女叫了出來。
“乖孩子,告訴姑姑,你覺得上輔導班累嗎?”
小侄女看了看嫂嫂,又看了看我,鼓足勇氣說:“累,我不想上那么多輔導班,我想多睡會覺,多玩一會。”
嫂嫂突然說:“好,那你看看哪個輔導班不用上,媽 媽去停了。”
小侄女不相信的問:“真的嗎?我覺得數(shù)學輔導班不用上。”
嫂嫂痛快地答應:“那我把留出的半天時間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小侄女跳著說:“好啊好啊!”
我又轉過頭對小侄女說:“你媽 媽是為了你考慮,你要理解她,一個人有一技之長是好事。”
小侄女感激的看了看嫂嫂,這一刻,她覺得自己理解了媽 媽。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多不勝數(shù),我認為家長應該給孩子玩的權力,玩的時間,玩的機會,每天給孩子一定的時間玩耍,讓孩子能夠自由的安排,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興趣班、輔導班。
幼兒園教育隨筆:爸爸媽媽去上班,我上幼兒園 龔凌是一個性格活潑懂事的女孩,開學前兩周,入園時時常不愿讓媽媽離開,一直說“媽媽,你在陪我一會兒、再陪我一會吧”,但在教師的陪伴下會好很多,媽媽開始時會陪伴一會,然后跟她說“媽媽要去上班了,車子還在外面,晚了會被警察叔叔開走的,媽媽先去上班,下午等你睡完覺,吃好點心就來接你”。龔凌便含淚說“再見”。然后就嘟囔著“睡完覺吃完點心媽媽就來接我了”。 在與小班幼兒接觸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幼兒入園難,是把上幼兒園想象成爸爸媽媽把他們“丟”在這了,有的幼兒你跟他清楚的說好,下午睡好覺,吃完副餐,玩一會爸爸媽媽就來接了,讓他們自己的心里有個大概的概念,就會好很多,有的幼兒則是需要一個可以接受的父母離開的理由,如“我要去買菜了”、“媽媽的車子要去停停好”,在接下來的幼兒園的生活中,在慢慢讓他們適應幼兒園生活,學會與父母愉快再見。
《大班隨筆大全3篇》:大班隨筆大全第1篇 今天下午課外活動的時候,孩子們都在玩玩具,由于孩子在家都是獨生子,獨占獨霸的習慣非常嚴重,再加上班內玩具數(shù)量不很充足,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兩個孩子搶玩具的現(xiàn)象,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40篇》: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40篇第1部分 命令的口氣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不二,與自己的父
《托班教育隨筆17篇》:第1篇托班教育隨筆 教育隨筆: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樂樂是我班的一名男生,聰明活潑又可愛。喜歡交朋友,課堂上積極發(fā)言,空閑時忙于穿梭在小朋友中間。一會兒在寢室,一會兒在活動室,跑來跑去,每天總是這樣,有時不光自己跑,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