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育隨筆:善于發現的眼睛,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幼兒教育隨筆:善于發現的眼睛
在每個班級里面,我們往往能看到這樣的孩子,一部分幼兒聽話懂事,也有一部分是調皮搗蛋的孩子,這明顯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因此,前者往往被人關注,是樹立對象的榜樣,而后者屬于被人破壞形象的一種,往往別人貼上了“調皮”的標簽,使我們看到的都是孩子的“調皮搗蛋”。因而,很容易使人忽略幼兒的優點。
記得有一次看了一篇幼教期刊,使我一直記得一位年輕老師的師傅給她說過這樣一句話“用你的眼睛,每天去發現孩子(指調皮的一個孩子)的一個優點,然后告訴我。”師傅的要求對她而言感到很詫異,但這位老師還是照做了。在一次語言活動時,老師給孩子們組織念兒歌,看著故意做小動作的洋洋(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便故意為難他,讓孩子把兒歌說一遍,誰知孩子一下子把兒歌背誦下來了,老師也感到吃驚。游戲時間,平時的洋洋會搬著椅子東碰一下,西撞一下,那天居然看到洋洋到區域劃分的地方安靜地在插雪花片,一下子孩子的“雙層列車”就出來了,突然老師覺得孩子變得聽話懂事了。午飯前休息時間,那天洋洋還主動提出講故事給大家聽,受到了孩子們的一致肯定。老師看到了孩子的一舉一動,頓時有所覺悟,原來,不是洋洋太調皮,也不是洋洋沒有什么優點,而是自己的偏見蒙蔽了自己的雙眼。
作為教師,我們的確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不僅要善于發現那些聰明乖巧能干的孩子,更要善于發現那些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孩子的優點,因為,如有你的眼睛看到的是孩子的優秀時,那么這個孩子就已經是優秀的了。
正如,在我們周圍聽到的事情比較多,有些是真實的,但也有些是虛假的,眼見才能為實,需要我們進一步去了解、去觀察、去發現、去證實。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有更多的收獲,更大的驚喜。
幼兒教育隨筆:善于發現的眼睛
在每個班級里面,我們往往能看到這樣的孩子,一部分幼兒聽話懂事,也有一部分是調皮搗蛋的孩子,這明顯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因此,前者往往被人關注,是樹立對象的榜樣,而后者屬于被人破壞形象的一種,往往別人貼上了“調皮”的標簽,使我們看到的都是孩子的“調皮搗蛋”。因而,很容易使人忽略幼兒的優點。
記得有一次看了一篇幼教期刊,使我一直記得一位年輕老師的師傅給她說過這樣一句話“用你的眼睛,每天去發現孩子(指調皮的一個孩子)的一個優點,然后告訴我。”師傅的要求對她而言感到很詫異,但這位老師還是照做了。在一次語言活動時,老師給孩子們組織念兒歌,看著故意做小動作的洋洋(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便故意為難他,讓孩子把兒歌說一遍,誰知孩子一下子把兒歌背誦下來了,老師也感到吃驚。游戲時間,平時的洋洋會搬著椅子東碰一下,西撞一下,那天居然看到洋洋到區域劃分的地方安靜地在插雪花片,一下子孩子的“雙層列車”就出來了,突然老師覺得孩子變得聽話懂事了。午飯前休息時間,那天洋洋還主動提出講故事給大家聽,受到了孩子們的一致肯定。老師看到了孩子的一舉一動,頓時有所覺悟,原來,不是洋洋太調皮,也不是洋洋沒有什么優點,而是自己的偏見蒙蔽了自己的雙眼。
作為教師,我們的確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不僅要善于發現那些聰明乖巧能干的孩子,更要善于發現那些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孩子的優點,因為,如有你的眼睛看到的是孩子的優秀時,那么這個孩子就已經是優秀的了。
正如,在我們周圍聽到的事情比較多,有些是真實的,但也有些是虛假的,眼見才能為實,需要我們進一步去了解、去觀察、去發現、去證實。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有更多的收獲,更大的驚喜。
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都不一樣,不同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也有著不一樣的性格特點,身為幼兒教師,我們要注意多關心孩子,耐心鼓勵他們!我們班有個叫陽陽的小朋友,每天早上入園,她總是哭鬧嘴里一直講:“早點接早點接。”在我的勸說、耐心、關愛下,陽陽會滿眼含淚地松開家人的手。離開時姥姥悄悄對我講:“陽陽他爸爸媽媽平時在外地,所以孩子一直沒有人照顧,缺少家的溫暖……平時在家挺好,來到幼兒園就鬧。”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意陽陽,在活動游戲時,她總是一個人坐著不肯融入集體,于是我總是耐心走過去勸說,問:“陽陽,你喜歡玩什么?”她說:“我喜歡看書。”“那老師陪你一起看好嗎?”她很開心地說“好!”我們交談中,我發現陽陽說話不太清楚,我有時聽得不太懂,小朋友更困難了,盡管這樣,為了鼓勵孩子,我時常讓小陽陽當班長,并評為故事大王,有許多小朋友聽了陽陽的故事都很喜歡,所以陽陽小朋友都一直非常愿意表現自己,我也發現孩子比以前臉上多了點東西——笑。
其實我很關注班上比較特殊的孩子,我覺得他們很需要老師的耐心、細心、用心照顧,為了孩子我愿意辛苦一點。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有一顆敏感細膩的心靈,老師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培養孩子的興趣,幫助孩子成功的表現自己,就會使孩子在心理上獲得滿足和快樂,從而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
三四歲的孩子正處于發展想象力的時期,常常把想象力與現實相混淆,幼兒園的教師和父母應幫助孩子渡過這一真假難辨的年齡階段,但當孩子確定在撒謊時,就須引起成人的注意了。
那么,怎樣對待撒謊的孩子呢?
首先,成人要識別真假謊言,如果孩子確實說謊,就要以淺顯的例子幫他認識錯誤,例如用故事《狼來了》來教育孩子。
其二、成人要多關心和愛護孩子不要在人多的場合指責孩子,更不要因為面對孩子的錯誤姑息、遷就,甚至弄巧成拙。
其三、成人要避免給孩子制造說謊的機會。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幼兒是完全讓人討厭,沒有任何優點的,我們相信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老師多關心,多愛護,多用心觀察他們,你就會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奇奇來小托班的時候完全就是一個小不點,但是他的靈活可愛很討好每個老師。看著他一天天的進步很替寶貝高興。 剛來的時候他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吐,完全連不成句子。總是“早”“好”“吃飯”。每天早上和老師打招呼也喊著“好”。現在的他完全可以連成句子,也開始大聲的喊:“老師,早上好。”還能說兒歌,講故事,唱歌曲。進步真是不小,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贊揚。
他的運動細胞可能是遺傳爸爸,與生俱來的靈活。總喜歡上上這,爬爬那,身體協調性很好。只要音樂一響,他總能第一個站起來蹦蹦跳跳,動作做的有模有樣,做游戲每天都很開開心心。
孩子的閃光點需要老師去發現,尊重幼兒的樂趣,幫助他們成功的展現自我,健康的長大。
幼兒教育隨筆: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
藝術是人類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人們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和表達情感的獨特方式。所謂的區角活動是指教師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和教育目標,有目的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以操作、擺弄、探索為主要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活動,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在幼兒園,美工區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區角活動之一,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自由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的解放孩子們,使他們體驗到創造的樂趣和滿足。學習和掌握簡單的美術活動知識、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表現力,使幼兒萌發審美情趣。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基本目標。愛美是人的天性,幼兒如果能在一個優美溫馨的環境里成長,性格會開朗,也有利于孩子各方面的健康發展!
隨著《綱要》學習貫徹的不斷深入,使我們更加深刻體會到,區域活動對幼兒的全面發展有著及其重要而深遠的作用。結合我們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個體差異,我們大班今年主要創設以美術區為特色,大班的孩子已經喜歡在大自然中發現美的事物,并用自己的作品去裝飾美化自己的環境。所以我們大膽進行嘗試,大班六個班級別具風格用不同的材質創設自己的作品墻,我們以懸掛式去展示整個作品,以簾子為背景,給整個作品增加了美感,每一個來到我們班的家長,都會忍不住夸贊,當然沒有付出是不會有收獲的,之所以能這么完美的展現給大家,我們老師們也付出了很多。
創設初期我們老師是一頭霧水既要美觀還要實用,讓孩子們的作品產生更好的效果說實話我們老師在一起研討了一次又一次,計劃方案改了又改,不是不美觀就是設計不合理不能充分體現孩子們的作品。為此我們老師一起翻閱了大量的資料,最后終于確定了各自班級的設計方案,接下來就是實施了,因為我們沒有任何經驗的原因,我們第一次作品簾子的材質不是特別的理想,讓領導和其他老師一看都說雖然看起來還不錯但總覺得缺少些什么東西。不是想象中的效果。為了使我們的設計精益求精我們不怕麻煩把第一次的簾子撤掉以后又在一起查找可以替代的東西。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找到了適合我們自己的風格,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接下來就是緊張的部署了。我們沒有一絲的松懈,為了最大化的展示我們藝術的美我們需要好的作品來裝飾,我們開始了又一個研討階段。
用什么作品來裝飾美化我們的壞境也是此次作品墻的意義所在。因為我們的孩子很少接觸藝術特別是美術的熏陶,怎樣讓孩子們能快速的上手而且讓大家看到效果呢?這就是我們第二階段需要研討的。結合我們大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又經過我們一次次的研討我們六個班級研討出了不同的作品展示風格。我們六個班級分別是“創意冰糕棍” “水粉撕貼畫”“繩貼畫”“創意紙盤子”“扣子畫”“國粹臉譜”。
大一班采用的主題是我們平時生活中常見的冰糕棍,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冰糕棍,怎樣讓它變得更好,怎樣讓他廢物利用呢,我們班級三位老師就開始翻閱資料,集思廣益。最后讓孩子們制作出一幅又一幅精美的作品,這些作品對于我們成年人來說看似簡單,但是對于我們孩子來說,是有一定的挑戰性的,除了要大膽的想象制作作品,還要給這些作品粘貼牢固,涂色,點綴。看似簡單,對于我們孩子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除了要組合,還要涂色,最后還要作畫。特別鍛煉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創造力.......。當然因孩子個體差異能力差的孩子可以練習涂色,能力稍微強一點的孩子可以進行簡單的粘貼,能力再強一點的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發揮做出自己不一樣的作品。當然我們的作品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會根據孩子的操作結合主題活動進行定期更換。我們的作品是由回形針固定的,拿取方便。
大二班采用的是水粉加撕貼組合式創意的畫,先用撕貼的方式讓孩子們大膽的分別撕出天鵝的頭、頸、身體,然后把它們拼在一起粘在藍色的卡紙上,然后用剪刀和紅色卡紙剪出天鵝的腳掌和嘴,最后在藍色的卡紙上用水粉畫上柳條,讓畫面飽滿寫事。這是一幅天鵝在湖中央、柳條下千姿百態的生活畫。撕貼在小班和中班的時候孩子們都接觸過,中班的時候我們班小朋友的撕貼作品已經有一定的水平了,但是比起以前沿著線條撕,或者是撕成紙屑對畫進行裝飾,這次我們大二班設計的讓孩子用一張白色的A4紙撕出天鵝,更加有了難度。水粉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剛接觸,所以由老師輔導畫一些簡單的柳條。一聽說要畫水粉畫,我們班的孩子都很興奮,孩子們對水粉畫有著濃厚的興趣。水粉畫兼有水彩和油畫的一些特點,色彩表現力強,遮蓋力強,易于修改,孩子們只要能掌握水粉畫技巧,以后一定能畫出表現力很強的作品。在以后的水粉活動中,孩子們還會慢慢的學會嘗試配色。
大三班采用的是紙繩作品,在操作中不但鍛煉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還培養了幼兒發現生活中美的能力,顏色搭配上,采用的色彩豐富艷麗,還讓孩子掌握了由里往外繞的技能。
大四采用的主題是紙盤針對紙盤,讓幼兒進行大膽創作,幼兒可以利用圖案、點、線的組合,去裝飾編織,去創作自己喜歡的紙盤作品。讓孩子編織紙盤,其目的就是要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色彩搭配方面也要有所提升,進一步提升幼兒的欣賞美和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在讓孩子編織前,請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毛線的顏色,進行有規律的編織紙盤,最開始老師先邊講解邊編織,等到幼兒自己操作時,一開始孩子很迷茫,很多孩子不敢動手去編織,也不會打結,于是我們老師就鼓勵幼兒動手嘗試,最后把動手操作交給了孩子們,讓他們多進行聯系,并時常用語言提示引導孩子的動手探索行為,開拓孩子的思路,在珠簾上展示的孩子們的編織作品,是我們利用孩子早晨開園,或者離園前準備時間,或者戶外活動前等這幾段加強幼兒練習對紙盤編織,我們為孩子準備了有紙盤和各種顏色鮮艷的毛線。針對紙盤,我們考慮幼兒的發展水平,對能力強的孩子,讓他們在紙盤上畫出鋸齒狀,然后自己沿著邊用剪刀進行剪鋸齒狀的紙盤。針對能力弱的孩子我們會準備好成品或者半成品讓孩子進行編織活動,進而達到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針對紙盤,我們還會讓孩子在紙盤上進行作畫,在紙盤上進行粘貼,在紙盤上擺放泥工作品等一系列的紙盤作品。后期我們還會為孩子彩色紙盤,讓孩子進行更多更方便的紙盤操作活動。最后幼兒的作品成形,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大五班的特色是以扣子為主來進行創作,最初發動家長進行創作時,部分家長不知道從何下手,而班里的一些家長很快理解老師的意思。家長便在網上訂購一些親子DIY扣子畫,當家長把作品帶到幼兒園時,便給老師提出了疑惑:如果老師都讓家長提供這樣的范畫,讓孩子進行創作是不是稍微過于簡單了?孩子不到半個小時便在家長的指導下完成了大半兒的作品,時間一長,孩子的興趣是不是也就減少了?家長的話對我們來說如醍醐灌頂,后來便商量發動家長只提供足夠的彩色扣子,讓幼兒自行發揮,自由創作。而我們的作品也會迎合我們的不同主題而進行更換。
大六班是以水粉畫臉譜的形式展現出來。因為孩子是第一次接觸水粉畫,對水粉畫還不太了解,所以剛開始采用的是師幼合作的形式來完成作品的。到之后孩子們熟悉之后再自己進行創作。我們為孩子準備的臉譜,有平面的也有立體的。根據我們的主題《京劇臉譜》,結合教研課程投放了立體的臉譜和平面的臉譜讓孩子操作,提升孩子畫臉譜的能力,讓孩子后期更加清楚地了解臉譜的五官、對稱已經豐富的色彩。
我們六個班級以不同的形式完美的給大家展示出了藝術帶來的美,我們的創作也贏得了領導及老師們的好評,有了大家的肯定不論之前我們多么辛苦都是值得的。
以后的路還有很長,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我會虛心接受大家的建議,也會不斷地努力學習讓自己的專業知識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可以更好的服務于孩子們,使他們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有一種書,應該放在書桌上,旁邊一杯清茶,一本筆記,時不時地要摘抄幾句,時不時地要停下來思考一番,而且越讀越是景仰敬重,越讀越覺得韻味無窮。蘇霍姆林斯基的學術著作《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一本書。它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雖然我還沒有看完,但是蘇霍姆林斯基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已經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對此書愛不釋手。其中的賞識教育思想更是本書的精華,它貫穿于蘇霍姆林斯基的整個成功教育思想之中。時刻提醒著我們每一位教師,讓賞識常駐心田。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我們尤其要常常刷新賞識教育的思想,賞識每一個幼兒,關注每一個個體,摒棄冷眼和偏見,用真情去澆灌,用愛心去培育,用親情去呵護。在澆灌、培育與呵護中觀察、發現并準確把握每個幼兒的閃光點,使他們的閃光點得以升華。讓每個幼兒都獲得不同程度的體驗與成功。使他們感到“我是最棒的!”“我能行!”從而正確地認識自己。因為只有成功才能讓幼兒建立自信,只有成功才能讓幼兒有主動參與一切活動的愿望。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告誡教師們的那樣:“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前幾天我又拿起此書賞讀了其中的一篇—《什么是從事教師工作的才能》。在此篇中,蘇霍姆林斯基提到了我們教師工作的特殊性,他認為我們教師工作的一大特性就在于和“生活中最復雜、最珍貴的無價之寶、也就是人在打交道。”蘇霍姆林斯基沒有純粹地說愛他的學生,但是他把學生說成是“無價之寶”,并且,他始終認為孩子的“生活、健康、意志、智慧、性格、意志、公民表現和精神面貌、他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的幸福”都決定于我們教師這一工作,決定于“我們教師的能力、水平、工作藝術和智慧”。我想他是充滿愛心的,沒有這種對孩子的愛,怎么能把孩子當成“寶”,怎么能用對“寶”的態度來進行我們的教育。只有把孩子當作“寶”了,那么我們才會去珍惜“它”、呵護“它”,用對“寶”的態度去愛憐“它”,不管怎樣我們教師至少應該有顆愛“寶”之心。帶著愛“寶”之心,天天去親近他們,與他們多多接觸,在接觸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經常會有一些新東西,經常會有一些出色的東西給你驚喜,進入了他們的世界,我們才會發現里面的“寶藏”是如此的豐富,沒有重復,各有特色。
在幼兒園里每天都演繹著不同版本的小故事,或平凡或瑣碎,或喜或悲,但都折射著生活的斑斕色彩。作為幼兒教師,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每天為孩子們忙碌著。肩負使命的我,在工作中不敢有半點松弛和懈怠,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努力做好幼教工作的編劇,讓劇本中的小主人公們享受生活的美好,體驗成長的快樂和幸福。在幼兒教學中也總結了一些小竅門,在此,和各位教育同仁來分享: 一、恩威并施,把握尺度 教師對"恩"和"威"的尺度由孩子的狀況來定。小班孩子剛入園,這時候教師對孩子的"恩"占100﹪,要全身心的去愛孩子,以母親的身份讓剛剛離開媽媽處于膽怯中的孩子有一種安全感,盡快適應新環境。待入園的孩子漸漸適應園內生活,可以對過于依賴老師的孩子放手,對他們的"恩"降到90﹪,讓他們轉移視線,試著和伙伴交流、相處,慢慢融入大集體中。 二、規則意識,日益強化 在幼兒感受愛的同時,也要讓幼兒樹立規則意識。小班下學期,剛一開學,就有好多幼兒相繼轉來,由于他們的加入,班里的一切都被搞得一塌糊涂,上課哭鬧,注意力分散,下課亂翻,帶的上學期已初步養成良好習慣的孩子也不聽話,教學秩序一片混亂,令我和搭班的王老師很是頭疼。兩人靜靜地反思之后,覺得一味的哄著膩著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得想辦法慢慢讓孩子有規則意識。首先每節課上課之前,給孩子們講道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多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在集體面前大力表揚表現好的孩子,開展"看看誰是乖寶寶"、"我最棒"、"好孩子就是我"、"書是我們的好伙伴"等一系列的活動,激發幼兒搶先爭優的積極性,在日益強化的攻勢下,慢慢的孩子們樹立了規則意識,班里出現互幫互助的好氣象,教學秩序一片井然。 三、家園共育,促進成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特別注重和家長的交流工作,利用接送時間用心和每位家長有效的進行溝通。以真誠的態度對待每位家長,笑臉相迎,熱情周到,讓他們感受到我作老師的為孩子的一切在努力,心甘情愿的跟你談話交流,出謀劃策。通過"預約家長"、"家園指南"、"親子活動"、"家園聯誼"等一系列的活動家園共育,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在我和家長的不懈努力下,我驚喜的發現,孩子們長大懂事了,語言發展緩慢的孩子開始講話了,"與世無爭"不愿與人交流相處的孩子,開始有了新朋友,慢慢融入集體生活了;毫無規則可言,長期溺愛在家長溫暖懷抱的孩子開始學會獨立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看到不同層次的孩子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為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時不時的讓同事們欣賞班里孩子的變化,與家長共享孩子成長的快樂。
《大班下學期幼兒教育隨筆15篇》:大班下學期幼兒教育隨筆第1篇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教育筆記(一) 性格內向的孩子更需要愛 凡是認識丁健康的老師,都明白這個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語,但透過一件事,我重新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第1篇1、飛舞的小毛毛戶外活動時孩子們正玩得起勁,‘‘張老師快看,我抓到一個小毛毛。’’隨著喊聲,孩子們都擁到麗潔面前。&lsquo
《托班教育隨筆17篇》:第1篇托班教育隨筆 教育隨筆: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樂樂是我班的一名男生,聰明活潑又可愛。喜歡交朋友,課堂上積極發言,空閑時忙于穿梭在小朋友中間。一會兒在寢室,一會兒在活動室,跑來跑去,每天總是這樣,有時不光自己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