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一提到調皮的孩子,相信很多老師都會疼痛。因為我是第一次接觸幼兒教育的工作,對于幼兒的保教也有頭痛的經歷。
有句話說得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現在想把這句話改一下“聽話懂事的孩子是相同的,調皮的孩子各有各的不相同。”但是我也一直相信每個孩子都自己聰明的一面,獨特的一面。
第一次走進教室就發現我們班調皮的孩子就非常多。一抓一大把。一個調皮的孩子就夠讓我們頭痛了,現在還是一群調皮的孩子。而且寶寶的孩子都是極容易被情緒感染的,一個孩子哭另外的孩子也會跟著哭。我這個剛剛加入幼教工作的新手來說真的很難應付。
剛剛到這個班,我對每一位孩子都充滿了愛心。對那些調皮的小朋友我也是非常有耐心的跟他們溝通交流。但是幾個星期下來,我發現大部分寶寶都能很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也能聽老師的話,在老師的教育指導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只有那么極少的一部分孩子比較的調皮。我印象最深的班里的一個小朋友彤彤個性強、膽子大、對自己約束能力差,吵吵鬧鬧的給班級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我們每個老師都對彤彤進行了耐心的教育可是收到的效果都不是很好,她依然是上課隨便下座位,然后就開始要找她的衣服和帽子還有書包,老師和她說在教師里熱就不用穿外套,書包就放在櫥柜里,她還是不肯。實在是讓老師們都頭疼。但是這個孩子在學習語言兒歌的時候表現出她的記憶不錯,也喜歡老師表揚,但是表揚一會就又開始犯毛病了。
對于這個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讓她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個要通過家庭的教育和幼兒園的教育一起配合。今天晚上彤彤媽媽來接她,她還挺好的,可是剛坐上她媽媽的電動車,她就嚷嚷著要脫衣服,可是這樣大冷的天,怎么能脫外套呢。她媽媽一直耐心的和她說,她也不聽,我和程老師也過去勸她,她還是不聽,程老師給了她一個零食,希望平復她的倔強,可是她收到零食好了一會,等我們老師都走了,她又開始沖她媽媽嚷嚷了。
當我們在碰到這樣的孩子時,是該怎么樣去對待呢,值得家長和老師去深思一下,一個生活習慣的基本的養成比她學了幾首古詩,會數幾個數字重要的多了。或許這就是考驗老師的忍耐性和彰顯你教育魅力的時候了。
心理學認為:一個好的習慣形成需要21天。就這樣周而復始,三番五次耐心地對孩子進行教育,相信,就是一塊頑石也會變靈石的。
家長疼愛孩子也要注意給孩子一個適當的好的習慣的養成,教師的教育只是輔助性的,只要雙方面的配合才能起到好的效果。無論什么樣的學生都是可以有改變的。好動的孩子都是比較聰明的孩子,我們應該充分調動這些孩子好動的習性,讓他們協助我們工作,給予他們鼓勵與表揚,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們安靜,不要動等,這樣效果可能要好一些。
【案例描述】
有一天下午,我帶著幼兒在操場組織戶外活動袋鼠跳時,安雨蒙小朋友被袋子拌倒在地上,她小嘴一咧就要哭,我走上前去說:“看看我們的安雨蒙多勇敢啊!摔倒了也不哭”,馬上就有小朋友要來扶她,我對小朋友說:“安雨蒙可勇敢了,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來,我們大家為安雨蒙鼓鼓掌吧!”在小朋友們的掌聲中安雨蒙終于爬起來了,連咧著嘴要哭的表情也憋回去了,露出了靦腆的微笑。于是我給他們講了個關于小熊摔倒的故事,講到小熊跳高摔一跤時,我問安雨蒙“剛才安雨蒙和小熊一樣,也摔了一跤,摔了跤疼不疼?”安雨蒙不好意思地小聲說:“疼”。趙易凡說:“那天媽媽騎車子,把我摔了,屁股都摔疼了。”“你哭了嗎?”“哭了。”趙易凡嘻嘻地笑著說。孩子們哈哈大笑,“老師、老師,我踢球時把腳摔破了,還留血了都沒哭。怡然自豪地說。“你真是個勇敢的孩子!”我對怡然豎起了大拇指,“那毛毛熊哭了嗎?”我接著往下講,孩子們聽完高興地說:“小熊和安雨蒙一樣都是勇敢的孩子。”接下來的故事水到渠成,故事節奏的重復,降低了幼兒學習的難度。最后,當我問到:如果以后你再遇到摔了一下,碰了一下的事情時,你還哭嗎?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告訴我:“不哭,不哭,做勇敢的孩子!” 聽到她們這樣回答,我真為她們感到驕傲。
【分析與反思】
生活中有些家長太溺愛孩子,孩子摔了跤,馬上跑過去,把孩子抱在懷里問這問那,其實一點事兒也沒有,但這時孩子往往會哇哇大哭,其實他不是疼得想哭,而是讓家長過度的擔心和愛護給“嚇”哭的,不得不哭。孩子是每個家庭中的“寶貝”,家長的過度保護,會使他們成為“溫室里的花朵”。孩子們常會遇到摔跤、碰頭之類的小挫折,有的孩子動不動就愛哭鼻子,如何面對這些小挫折呢?作為老師,對幼兒進行正確指導,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引導孩子們面對挫折,擦去眼淚,要讓孩子們知道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
一次成功的活動,離不開老師和幼兒的互動。老師和幼兒一起快樂地游戲,活動進展比較順利,讓孩子們都成為勇敢的孩子,達到活動目的。
近幾年在幼兒園教育中,我們的教學活動從課堂模式轉變到以游戲為主,以游戲貫穿其中,已經成為幼兒教育界的廣泛共識。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有自己發展和成長的節奏,而游戲作為孩子的基本活動,對他的影響作用至關重要。隨著2017年學前教育宣傳月“游戲---點亮快樂童年”序幕的拉開,我園主要從幼兒園課程形式、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方面進行闡述,講到幼兒園課程以“游戲”為主,貫穿一日活動的始終,避免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教育,玩是幼兒的天性,游戲則是伴著幼兒成長的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學習、探索、想象、發現、創造。家長們也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表示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育兒觀念,并希望幼兒園多加強科學育兒知識的宣傳,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活動。我們幼兒園會竭盡全力的做好對幼兒的教育,為家長服好務,讓我們家園攜手共創孩子美好的明天。
一、 充分認識“以教為主”的弊端
幼兒期是人成長過程中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幼兒新陳代謝旺盛,各器官系統和心智尚未發育完善。傳統的“以教為主”的教育理念,采取的是類似于小學教學的模式,即老師備課,課堂教學,孩子被動接受。這樣的教育難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一是孩子上課時會出現精力不集中的現象。在幼兒期,孩子每次精力集中的時間只有幾分鐘至十分鐘左右,如果老師不厭
其煩地講,孩子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二是課堂上老師與孩子難以形成良性互動。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按照教案講課,期間和孩子們互動,很多局限于“是不是”“對不對”這樣簡單的互動。孩子們不論聽懂沒聽懂,回答一般是“是”,這樣的互動難以起到好的教育效果;三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使孩子難以準確理解老師講述的知識。
二、切實樹立“以做為主”的理念
“以做為主”的教育理念,則注重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孩子們的主體作用。一是游戲設計應滿足幼兒期教育目標要求。老師應按照“以做為主”的理念,按照幼兒期教育目標,設計游戲,注重孩子們身心的全面發展,使孩子們能夠廣泛參與其中;二是要注重游戲的趣味性。游戲有趣才能吸引孩子們參加,游戲過于復雜,孩子們難以掌握,游戲過于簡單,孩子們又會失去興趣。因此,在設計游戲過程中,應針對不同年齡段,設計不同的趣味游戲。三是注重游戲的安全性。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孩子們的參與能力,在游戲設計的各個環節,必須體現“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則。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人人參與,趣味競爭,團結協作,均衡發展”的目的。
三、注重游戲方案的優化設計
趣味游戲活動方案的設計關系到老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和孩子們的參與積極性。只有不斷進行優化和完善,才能通過趣味游戲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孩子們動起來,唱起來,玩起來。一是增強游戲活動的針對性。在總體游戲方案設計時,應搞好頂層設計,圍繞孩子在幼兒園期間的教育目標,系統分析孩子需要用怎樣的游戲才能使孩子快樂,同時又要考慮如何實現教育目標;二是注重孩子身心發展。游戲方案的細節設計,應從充分考慮孩子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使孩子們在趣味游戲中,鍛煉身體,在相互配合中,感知伙伴的心理,提高默契度和協調性;三是注重老師對游戲的掌控。游戲方案的設計,應在老師的掌控范圍內,必要的時候,需要多名老師配合,以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提高教育效果。
總之,在幼兒教育中引入趣味游戲是可行的。只要對游戲活動方案進行科學設計,科學組織,做好安全保障,則趣味游戲必將在幼兒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
幼兒教育隨筆:孩子良好語言習慣養成
“老師他打我”
“老師,讓我回答”
“老師.....”
每次聽到這樣歇斯底里的聲音,腦袋就像要爆炸,忍不住想對孩子說:“請您輕一點說,老師能聽到。”一次兩次的提醒會稍微好一些,過不了多久這樣的狀況又會發生。仔細想來除了孩子天生嗓音洪亮之外,造成這一現象跟孩子的語言習慣有很大的關系。
剛入職曾經幼稚認為只要自己嚴厲,聲音比孩子更大,孩子就會安靜。現在想來實在是笑話,老師的躁動只會讓孩子更加躁動,孩子的聲音會更大。在一次活動中看到馮老師和孩子們玩“小小聲,小小語”的游戲,一下子點醒了我。只有老師改變語言習慣,才能夠帶動孩子改變。從此在班上,我盡量用平和適中的音量和語調與孩子交流。有的孩子打趣道:“老師,你變溫柔了。”順勢展開談話:“你們喜歡我這樣的聲音,還是很大的聲音?”孩子們異口同聲給我肯定的答案。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們也喜歡不吵不鬧的聲音,于是我們就做了約定,一起小小聲,小小語。同時利用健康課給孩子們講講保護嗓子的重要性;通過社會課讓孩子了解文明的語言交往才是最受人喜歡的。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問題,不用緊張,不用擔憂,總會找到恰當的解決辦法。孩子語言習慣形成有很多原因,需要我們老師和家長共同探索和解決。
一、多給孩子傾聽舒適、優雅的語言類節目或廣播,讓孩子感受語言的魅力,并激發孩子想要學習的欲望。
二、家長和老師日常要給孩子樹立榜樣,與孩子交流時用適中的音量,溫和的語氣。
三、當孩子出現大聲吵鬧或者尖叫時,要及時提醒,并給孩子正確的示范。
四、通過故事、視頻讓孩子了解過大音量會影響自己的聲帶健康,萌發保護自己的意識,從而減少大聲叫的現象。
孩子的成長是在不斷地模仿和創新,我們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和示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做優雅、文明的接班人。
幼兒園教育隨筆:革命傳統教育對提高幼兒學習品質的意義
革命傳統教育是我們學校近幾年開展的課題研究,從孩子們的點點滴滴變化都可以顯現出這一教育的深遠意義。下面我針對我們班級一名幼兒的情況簡單分析一下革命傳統教育對提高幼兒學習品質的意義。
一 幼兒基本情況
剛接手這個班級的時候,第一眼就記住了這名孩子,原因有幾個,第一孩子的名字是四個字的,第二孩子自身能說會道,天資聰慧,第三上課老是插嘴,第四以自我為中心。順著孩子的這些優點與缺點,我繼續觀察。一天兩天的過去,孩子的問題越來越明顯,無可否認的是孩子十分的聰明,也很有創造力,從故事的編講再到歌曲的編唱,都喜歡原創。但是孩子上課老插嘴,其他人回答正確后會對著人家做不屑的表情動作,上學也是天天遲到,每次問其他原因都是我爸怎么了我媽怎么了。每一次畫畫都是草草幾筆,顏色簡單的一涂就結束了,唱歌更是不喜歡唱,他覺得學校所學的歌曲唱著沒有意思。與家長的交流中也可以看出家長對于孩子的一些些無奈,原因是孩子太有自己的想法。
二 指導花絮,情感交流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學習品質主要包括好奇與興趣,主動,堅持與專注,想象與創造,反思與解釋這五塊內容,整合這些,我也精選了一些活動希望孩子有所感悟,有所進步。
片段一《弟子規》
動畫片是孩子最為感興趣的。《弟子規》在我們班級很受歡迎。“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一片斷的學習對于孩子來講有著深遠的意義,從一開始子潤小朋友的爸爸媽媽會跟我反映在家里出現叫他不答應,父母講話還要頂嘴的情況,其實孩子在班級里面也會出現這種情況,上個廁所都是話語不斷,但是讓他跟你交流的時候就是寥寥幾語,或者看看東看看西,聰明的他總是理由十足。觀看此動畫片后,給子潤的觸動還是很大的,慢慢的他喜歡跟我們講話,在談話之中我們也談論到相互尊重的問題,他還跟我說:“老師就是媽媽,當長輩叫你的時候我們要及時答應,要認真的聽講話,要相互尊重的。”我想這就是孩子的進步,革命傳統的教育意義還是存在的。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所以在與家長交流的時候我也建議家長可以在家里給孩子此動畫片。
片段二:《放牛郎王二小》
《放牛郎王二小》這個故事也給子潤帶來了很多的感觸,比他大幾歲的哥哥在那個年代就可以幫助紅軍放哨,為了全村人民的安全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讓我們感動。最后延伸到我們現在的生活,我提問到:看到了王二小的勇敢,機智,為了大家犧牲自己的表現你想對自己說什么?子潤的回答讓我記憶猶新:“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他們用生命換取的,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每一天,上課要認真的上,學習更多的本領。我以前吃飯總是挑食,從今天起我要都吃掉,王二小那時候想吃沒得吃,我現在有很多好吃的,所以要好好的吃。”孩子的話語讓我又一次震撼。子潤在以后的上課表現中真的耶越來越進步,插嘴的次數少了,而且上課比以前認真多了,也很有耐心的聽其他幼兒進行回答。吃飯的表現也越來越好,而且還會鼓勵同組的小伙伴把飯菜吃掉。
音樂課上也不再是那個懶得唱的子潤,積極的和我一起做歌唱游戲。那天我轉過身彈琴的時候子潤跟旁邊的孩子悄悄的說了一句:“我現在好喜歡唱歌,好喜歡上音樂課哦,”我聽了感到很欣慰。在星光劇場表演的時候,孩子們也是把王二小的故事大概的表演出來了,子潤也擔當了一回王二小,看著孩子的表現,我想正能量也在班級蔓延。
片段三:《紅星閃閃》
《紅星閃閃》是一部催人淚下的愛國電影,電影中的主人公潘冬子勇敢、堅強、不怕吃苦,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像他爸爸那樣的紅軍戰士,親手打敗壞蛋們。子潤看了以后尤為的氣氛,他說“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為我們祖國做點事情”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這一首歌曲也成為了我們學校的午間操,在帶領孩子們表演器械操的時候,子潤十分的神氣,每一個動作都很到位。子潤說:我們現在是小紅軍,要拿出紅軍的樣子,所以我一定要很神氣。不僅操做的神氣了,從孩子原先上課時不時會跪在椅子上到現在能神氣的坐著聽我上課,從之前站著總是要靠桌子或靠墻到現在能像小紅軍一樣神氣。這些都是紅軍故事給他帶來的正能量吧。
綜合這些片段,我們可以發現革命傳統教育的意義重大。孩子們以紅軍為榜樣,王二小等小英雄人物也激發著孩子更堅強,更勇敢,遇到困難不退縮。也更深入的讓孩子了解到今天的快樂生活來之不易,我們需要珍惜!
《大班幼隨筆反思3篇》:大班幼隨筆反思第1篇 老師眼里有個我 大班的孩子雖然年齡不大,但調皮起來個頂個都是好手。英語課堂上,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設置了一個 “智力大沖關”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3篇》: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大班年級組要評優質課了,作為年級組長的我當然不敢怠慢。在確定科學活動“螞蟻的生活”為參評活動內容后,我便帶領孩子們開展了一些前
《幼兒教學隨筆100篇大班》:幼兒教學隨筆100篇大班第1篇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教育隨筆1 “小貓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小班音樂游戲的教學過程中,游戲情節發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