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7
這是一塊奶酪教學設計一等獎第二課時,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會認12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發展:
通過多種方式讀,加深對生字的記憶,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螞蟻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的精神。體會螞蟻們團隊合作的精神。
重難點:
1、 會認本課生字,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 體會螞蟻隊長以身作則精神,體會螞蟻們團隊合作的精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螞蟻圖片
課時安排:1課時
螞蟻隊長指揮小螞蟻們搬奶酪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認真觀察過螞蟻嗎?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螞蟻隊長,看看它是怎樣領導的。
二、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 同學們,請你們快速地朗讀課文,找出認的字。
2、 學生讀課文。教師指導。
3、 課件出示要求會認的生字。
4、 師生共同學習生字。
5、 教師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三、 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 請同學們再次熟讀課文,找出描寫螞蟻隊長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
2、 課件出示:
(1) 今天搬……處罰。
(2) 照樣要接受處罰。
(3) 丟掉,實在太可惜……禁令。
(4) 大家分散開……休息。
(5) 注意啦,……齊步……走!
(6) 他低下頭……齊步一走!
(7) 這點兒……你吃掉它吧!
3、 你認為這是一位怎樣的螞蟻隊長呢?用自己的話夸夸它吧。
4、 螞蟻們喜歡這位螞蟻隊長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四、 拓展延伸
你喜歡課文中的螞蟻隊長嗎?說說你學到了什么?
五、 布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
板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誘、舔”等11個字。
2.根據文中螞蟻隊長的語言、動作描寫,體會人物當時的心理,并練習情感朗讀。
3.明白命令的發布者,本身要有很強的紀律性,能擋住誘惑,以身作則,才能使命令更好地施行。
重點難點
重點:根據文中螞蟻隊長的語言、動作描寫,體會它當時的心理,明白故事蘊含的道理,并進行情感朗讀。
難點:發揮想象,演一演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在二年級上冊,我們學習了匈牙利的民間故事《狐貍分奶酪》,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一塊奶酪》(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練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把它圈出來,遇到難讀的句子用橫線畫下來,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根據上下文來猜猜意思。
2.檢查預習,指導學生把字音讀準。
后鼻音:強;鼻音聲母n:惱;多音字:shào稍息(口令);shāo稍微(略微的意思)。
3.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誘、強、稍、豫、跺、執
熟字換偏旁:舔——添 惱——腦
4.出示詞語鞏固識字:嘀咕、誘人、淌口水、舔一下、毅力、堅強、紀律、拽著、犯罪、禁令、惱火、稍息、嗅嗅、猶豫、跺腳、合攏、聚集、執行
理解詞語
嘀咕:小聲說,私下里說。 猶豫:拿不定主意。
誘人:吸引人。 嗅嗅:聞。 執行:實施;實行。
三、品讀課文,體會心理
1.默讀課文,說一說,你喜歡這位螞蟻隊長嗎?理由是什么?(從文中找出關于螞蟻隊長動作和語言描寫的句子,劃上橫線,體會螞蟻隊長當時的心理,并在旁邊作批注,寫出你對螞蟻隊長的看法、觀點)。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全班討論交流。(老師點撥、引導、總結)
螞蟻隊長的語言描寫:
a.發布命令(語氣堅定、干脆)
“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了嘴,罰掃地三天。”
“照樣罰掃地三天。”(“照樣”就是照著螞蟻隊長自己發布的命令來做,顯示出螞蟻隊長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重讀“照樣”,讀出螞蟻隊長以身作則的決心。)
b.出現誘惑(一點兒掉在地上的奶酪渣)
“丟掉,實在太可惜;趁機吃掉它,又要犯偷嘴的禁令。
怎么辦呢?(讀出猶豫的語氣)。
“休息一會兒!”(讀出思考的語氣)。
“大家分散開,哪里涼快就到哪里休息。”(讀出較強的命令的語氣)。
“注意啦,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
“立—定!原地休息!”(讀出強烈的命令的語氣)。
c.戰勝誘惑(語氣堅定)
“注意啦,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讀出戰勝誘惑,下定決心的語氣)。
“這點兒奶酪渣是剛才弄掉的,丟了可惜,你吃掉它。執行命令!”
螞蟻隊長的動作描寫:
a.那塊奶酪實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動,只好叫來七八只小螞蟻當助手。(重讀“太大了”,顯示出奶酪大,重讀“只好”顯示出螞蟻隊長會想辦法,有組織能力。)
b.螞蟻隊長叼著奶酪的一角往前拽著,也許是用力過猛,一下就把那個角拽掉了。(“拽”是拉、拖,牽引的意思。重讀“拽”體顯出螞蟻隊長在用力地運奶酪。)
c.他低下頭,嗅嗅那點兒奶酪渣子,味道真香!(從“低下頭”、“嗅嗅”顯示出奶酪很香,螞蟻隊長很想吃。)
d.可是,他猶豫了一會兒,終于一跺腳(“猶豫”是拿不定主意的意思。“一跺腳”顯示出螞蟻隊長戰勝誘惑,下定決心,不吃奶酪渣。)
4.螞蟻隊長為什么讓年齡最小的螞蟻吃掉奶酪渣,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四、演讀故事,練習鞏固
1.師生合作,分角色表演。
2.課堂練習:讀文中螞蟻隊長的話,讀出祈使句命令的語氣
學習目標1.認識11個生字。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螞蟻隊長和螞蟻們的美好品質。
3.學習螞蟻大家庭同心協力,關心幼小的美好品質,并受到啟發。
學習重點體會螞蟻隊長表現出的美好品質。
教學環節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問題導入(用時:5分鐘)1.同學們,你們見過螞蟻搬運食物嗎?
2.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螞蟻隊長,看看它是怎樣帶領螞蟻隊伍搬運食物的?(板書課題)1.學生交流螞蟻搬運食物的情景。
2.齊讀課題,質疑。1.讀了題目,你會提出哪些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讀識字(用時:15分鐘)1.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把生字圈起來。
2.認讀生字和帶生字的詞語。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1.易讀錯的字。
犯(fàn)跺(du)
豫(yù)
2.讀一讀帶生字的詞語。
3.自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4.學生齊讀課題。2.給加點的字注音。
誘人()聚集()
猶豫()宣布()
禁止()舔食()
三、研讀感悟(用時:15分鐘)1.自讀課文第1~3自然段,思考:
(1)螞蟻隊長下達了什么命令?
(2)螞蟻們是怎么做的呢?
2.研讀第4~9自然段,思考:
螞蟻隊長和螞蟻們對掉在地上的奶酪渣是什么態度?
3.齊讀最后一段。1.讀第1段螞蟻的`命令。
2.從“爭先恐后、搶著、不愿”等詞體現了螞蟻遵守紀律,同心協力的品質。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
隊長:丟掉——太可惜;吃掉——犯禁令(矛盾)
4.“勁頭比剛才更足”螞蟻隊長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地品質更加激勵螞蟻們齊心協力地搬運食物。3.仿寫詞語。
爭先恐后(含反義詞)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面八方(含數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歡這只螞蟻隊長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課堂小結(用時:5分鐘)學生再讀課文,說說課文對你的啟發。
學生談體會。5.讀了本文,對你有什么啟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學習本課,學生通過自讀、研讀、探討、交流,明白了一塊小小的奶酪渣折射出螞蟻隊長以身作則、關心幼小的品質,和螞蟻隊伍同心協力的合作精神。
我所試教的《一塊奶酪》是第三單元的第4篇課文。第三單元選編了不同作家,植物等童話人物奇妙的經歷,引人入勝,又發人深思。《去年的樹》中的鳥兒有著和人一樣的真摯情感,歷經周折,信守承諾唱歌給老朋友樹聽;《那一定會很好》的主人公不斷產生愿望,恰巧不斷地實現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小蟋蟀經歷了一場驚險的旅行;《一塊奶酪》中,螞蟻隊長因為小小的奶酪渣,有著激烈的思想斗爭。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通話這一體裁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這次專門安排童話單元,旨在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童話豐富而奇特的想象,幫助學生建立對通話這種文學體裁的初步認識。4篇課文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感受到童話豐富的想象。
帥曉梅老師在本學期初組織的三年級新教材培訓中提到:在教學中要從整體上來把握教學內容,要有單元意識。縱觀整個單元,在本單元的教學中要注意一些問題:
1要綜合考慮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既要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優秀童話,又要有效利用學生已經閱讀過的童話,并結合“快樂讀書吧”,適時推薦課外閱讀。推薦給學生的篇目,要注意其價值取向。
2對童話特點的認識要把握適度,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不要拔高要求。在課內外大量閱讀,建立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討論,交流,引導學生體會童話的特點。此外,相關知識點的了解也要與一篇篇生動的童話緊密聯系,不要過于抽象。
3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教學內容。
《一塊奶酪》是本學期的第4篇略讀課文。本篇課文是一篇情節生動,富有懸念的童話故事。螞蟻隊長召集小螞蟻們搬運奶酪時,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最終螞蟻隊長戰勝了自己偷嘴的心理,命令最小的螞蟻吃掉了奶酪渣。
課文對螞蟻隊長的語言、動作、心理進行了細致生動的描寫,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從“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了嘴,就要受到處罰”可以看出螞蟻隊長說話干脆利落,指令明確,有隊長的威嚴感;他登上一塊大石板的動作,刻畫的了他發號施令的形象:“丟掉,實在太可惜;趁機吃掉它,又要犯不許偷嘴的禁令”等詞語,寫出了螞蟻隊長面對誘惑時的矛盾心理“奶酪旁邊只有螞蟻隊長,他偷個嘴,誰也看不見”等詞語,細致地刻畫了螞蟻隊長從想吃奶酪到下定決心、拒絕誘惑你的心理變化過程,也表現了他嚴于律己的精神。此外,對小螞蟻們的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也從側面烘托出了螞蟻隊長的形象。
基于對課本的分析,并且結合學生已經對略讀課文的學習已經有初步實踐的學情,我在教學時分了兩個模塊開展教學:一是讓學生默讀課文,緊扣課題“一塊奶酪”,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梳理課文主要內容。二是借助表格,引導學生梳理出螞蟻隊長在搬運奶酪的過程中做了哪些事情,并對說一說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是分兩步來進行教學的。
第一,默讀課文,梳理故事大意
在預習檢測以后,我讓學生帶著“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的問題默讀課文。默讀之后,我引導學生簡單說出大意,最后接住填空這個扶手,引導同學根據填空說一說文章的大意。
第二,抓住螞蟻隊長搬運糧食過程中的心理變化自主感悟,交流對螞蟻隊長的看法。
試教結束后,年級組的老師立刻點評了我的課,從她們的評課中,讓我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上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一、略讀課文不能教成精讀課文。
在備課的過程中思路要清晰、要在條理簡約的基礎上不失豐贍,應是“教”略而“學”豐。這個“略”度應該介于精讀與獨立閱讀之間,不是囫圇吞棗,更不是越俎代庖牽著學生走,同時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又不失教師有效的引導,讓學生沉浸在文本之中。
二、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要緊抓提示,凸顯重點。
年級組的老師指出,我將略讀課文上成了精讀課文,沒有放手讓學生自己運用在精讀課文中學習到的方法去自主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教學的內容沒有進行整合,而是面面俱到。略讀課文一般只有一課時,在這短短的一課時中,教師快速有效地抓準略讀課文的教學重點。略讀不可像精讀課文一般字斟句酌,
也不可如浮影掠光般一帶而過。略讀課文的學習是學生閱讀實踐的過程,教師對教學重點的把握,能有效的幫助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三、相對于精讀課文,略讀課文的教學更要取舍。
略讀課文重在培養學生遷移運用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讀課文的能力,不宜采用精細分析詞句的方式,學生了解課文大意即可。應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交流為主,教師做適當點撥。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