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2
這是陶罐與鐵罐教案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陶罐和鐵罐》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生動有趣,情節富有變化,它講述了國王御廚里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許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鐵罐卻不復存在的故事。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主要講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們的對話;第二部分主要講許多年代過去后,人們發現了陶罐,鐵罐卻早已消失。作者告訴人們“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已的短處,也不能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樣一個道理。這則寓言故事語言樸素卻富有童趣。初讀教材時,我感覺對話應該是重點,以對話貫穿全文,給學生呈現一個傲慢自大的鐵罐和一個謙虛善良的陶罐。但多讀幾遍后才發現,作者的這篇童話目的不是給我們呈現兩個罐子,而是以兩個罐子的形象來說明“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的道理,我們應如何正確的看待人和事物。找到了人文價值,以何種形式來貫穿全文呢?經過深深思索與課堂實驗,經過全校教師的同研,我們找到了以“提示語”貫穿對話的朗讀,從而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為了讓課堂更加明晰、教學思路更加精細,我們全體語文教師進行了深深的思考。通過這節課,我也有許多的感悟與想法。
感悟一:放手有益。
每次拿過課文,我都會著急的去思考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才能想出新點子,讓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設計,但每次都沒有預想的效果。仔細想想,我忽略了課堂上最主要的人物——學生,他們才是課堂的主體,他們的興趣才是課堂的源泉。因此,我認真聽取了岳校長的意思,課堂上放手,讓學生隨便談,隨便說,隨著學生的興趣愛好走。
沒想到真的有效果了,學生的表達完全出乎我的意外,而且與我的預設也完全一樣。仔細想想,原來站在學生的立場,想想他們對什么感興趣,他們最想了解什么?會給我帶來那么多的驚喜。
感悟二:走進文本,走進學生,達到師生、文本對話之效。
記得李家棟老師說過:語文就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正如淳淳小溪流淌在課堂上。因此,以學生文本、關注學生才是我們上課的最終目的。課堂伊始,我可能沒有走進學生、走進課文,因此不知其功效。當我投入的與學生一起挖掘陶罐和鐵罐的性格,探究其價值時,我和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以學生為本,和他們同感悟、同體驗。這時我們的思想相互碰撞,心靈相互交流,讓我真正體會到了真正的課堂。
感悟三:拋開設計,以生為本。
每次講課前,我都會把教案備的滾瓜亂熟,甚至評價語我都會仔細琢磨。可是通過這節課,讓我深深領悟到:課堂是隨機的,課堂也是學生的,教案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著學生的發言進行教學。處處體現學生自主性,當然,這也需要教師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因此,通過這節課也讓我深深的明白:知識的儲備對一個教師來講是多么的重要。
這節課,我也深深的反思過,對于我個人來說缺乏一定的鍛煉,聽的少,練的少,因此也有些不成熟的地方,通過這次教學,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閱讀教學方面的不足,也非常感謝岳校長和老師們的耐心細致的幫助,她們的指導大大提高我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將
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加虛心地向老師們請教,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自學或互助掌握生字、新詞、好句。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2、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3、理解課文講的道理,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學重點: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
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講的道理,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
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學過程:
一、課前激趣
1、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玩個嘴皮子游戲,請大家自己快速地讀一讀。
(課件出示)一個半罐是半罐,兩個半罐是一罐;三個半罐是一罐半,四個半罐是兩罐;五個半罐是兩罐半,六個半罐是三滿罐;七個、八個、九個半罐,請你算算是多少罐。
2、算不清多少罐沒關系,數學課的時候就拿這個題目考考數學老師吧。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兩個罐子,他們是(出示課件并板書)齊讀課題。
3、(出示實物)看,老師把這節課的兩位主角請到了現場,這位是陶罐先生,這位是鐵罐先生。原來大家都認識啊,那你能說說他們各自的優缺點嗎?(板書)
1
4、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國王的御廚里,去看看這兩個罐子之間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大家讀完了課文,這些生詞都認識了嗎?(認識了)我請一位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讀一讀。
課件出示詞語:
驕傲 傲慢 謙虛 神氣
惱怒 理會 荒涼 驚訝
光潔 樸素 價值 興奮
輕蔑(miè) 爭辯(biàn)
相提并論 和睦相處
評價:小老師當得真不錯,讀得很準確,聲音也很洪亮。
大家看這個字(和睦相處的處字),怎么讀?據我所知,這個字還有另外一個讀音,誰知道?來組個詞。同學們掌握的真不錯。(出示課件)
2、誰能用簡練的語言說一說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
你能用上老師的這句話再來說一說嗎?(出示課件)
3、“奚落”是什么意思(用尖酸刻薄的話揭人短處,使人難堪)你解釋得真準確,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查詞典)恩不錯,查詞典是理解詞語的一種非常好的方法,以后遇到不理解的詞語一定要動手查一查。
四、學習課文第一部分(2-9自然段)
1、那么鐵罐是怎么用尖酸刻薄的話奚落陶罐的呢?課文中描寫得很精彩,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2-9自然段,用直線把鐵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劃出來。 2
(一)鐵罐
匯報:
學生匯報(出示課件)
鐵罐說每句話的語氣、神態一樣嗎?(不一樣)你是通過哪些詞語知道的?(傲慢、輕蔑、惱怒)這些詞語的意思大家都懂嗎?(懂)
那誰能帶著傲慢的語氣來讀一讀這句話?(出示課件)
1、“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鐵罐傲慢地問。
A.傲慢的鐵罐,陶罐敢碰你嗎?(不敢)
B.陶罐為什么不敢碰你?(因為陶罐易碎)
c.恩,多么傲慢的鐵罐,他眼里根本就沒有(陶罐),分明是瞧不起陶罐啊!
d.誰能再帶著這種傲慢的語氣讀一讀。
e.我們一起學著他的樣子來傲慢地問問。――全班齊讀。
面對傲慢的鐵罐,陶罐只是謙虛地說了一句不敢,鐵罐又是怎么奚落它的呢?(出示課件)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a.同學們,什么是輕蔑?(看不起別人)
b.輕蔑是怎么樣的神態?大家看這個“蔑”字,草字頭下面是個橫著的目,而且這個“目”還這么扁,就像一個人瞇著眼從眼角看別人,把別人都看扁了。你學學輕蔑的神態嗎?
c.真像。誰愿帶著表情來讀鐵罐的話呢?男生讀、女生讀。
真是一個驕傲無禮的鐵罐呀!面對它的傲慢無禮,陶罐據理力爭,與它爭辯起來,這下可惹惱了鐵罐(出示課件)
3
3、“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a.鐵罐為什么惱怒了,覺得陶罐不能和他相提并論?
b.是呀,鐵罐只看到了自己堅硬的優點和陶罐易碎的缺點,就覺得陶罐不能跟自己相提并論。
c.誰能把鐵罐的惱怒讀出來
d.小組讀。
4:(出示課件)“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 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a.同學們,鐵罐在前面是傲慢、輕蔑、惱怒地奚落陶罐,此時此刻,它又是帶著怎樣的表情來奚落陶罐的,請你們想象一下鐵罐說話時的表情,可以用個什么詞?
b.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再來讀讀這句話。全班齊讀。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只驕傲、蠻橫無禮的鐵罐。(板書)
5:讀到這里,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奚落“的意思嗎?
對,除了查詞典之外,聯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詞語的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在以后的學習中就可以用上這種方法。
(二)陶罐
鐵罐如此的奚落陶罐,依我看啊,它們倆非得打起來不可。(沒有打起來)沒有打起來?那面對鐵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樣對待的呢?請你們用波浪線畫出陶罐說的話。
A.指名說,出示描寫陶罐的句子。
1“不敢,鐵罐兄弟。”陶罐謙虛地回答。
2“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3“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4
4陶罐不再理會鐵罐。(這是一種無聲的抗辯)
B.請同學們再自由地去讀讀陶罐說的話,感受一下這是一只怎樣的罐子?
C.反饋:你覺得這是一只怎么樣的陶罐?你從哪兒看出來的?(指名說理由)。
(謙虛、有禮、友善、講理、據理力爭、克制、不卑不亢、寬容、堅強) 師:同學們,真是了不起,大家讀懂了,這是一只(齊讀板書的詞語)的陶罐,可見,陶罐已經給同學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三)分角色讀
師:這只謙虛、溫和的陶罐卻偏偏遇到一個驕傲、無理的鐵罐。這是一個多么有趣的童話故事啊!大家想不想演一演?(出示課件)
1、同桌兩人一人當鐵罐,一人當陶罐練習對話,注意只讀對話部分。(自由練)
2、請兩組同學上臺演演
3、師:讓我們一起分角色演一演吧!(請想當鐵罐的站起來,陶罐坐著,準備好了嗎?)(評:同學們不僅讀得好,而且也演得很棒,簡直就是明星級的小演員了。)
五、學習第二部分
1、許多年代過去了,很多事物發生了變化,奚落別人的鐵罐和被奚落的陶罐的結局如何呢?默讀10—17自然段,找找它們各自的結局。
2.匯報(出示課件)
咦,鐵罐怎么會不見了呢?
那陶罐呢?(出示課件)對呀,他依然存在,還是那樣光潔、樸素、美麗,而且它成為了-—文物、無價之寶六、表達感受、深化感情。
過渡:鐵罐仗著自己堅固的長處奚落陶罐,年代久遠,結果卻無影無蹤,而陶罐呢?還是那樣樸素美觀,變成了無價之寶。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5
評: A,是呀,一個人要正確地認識自己,不僅要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人貴有自知之明啊!
B,不要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比。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C,你通過陶罐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真會學習!
D,你讀書讀到心里去了!真不錯!
E,學習就是學做人啊!你已經學會了,了不起!
F,你對鐵罐說的話我們大家都聽到心坎里去了。
3.總結:我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是不對的,我們不能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來比,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正確看待自己的短處。讓我們大家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和睦相處吧!
七、布置作業(出示課件)
仿寫: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認識編一則寓言,先想好要告訴別人一個什么道理,然后創編一個寓言故事,說明這個道理,給人以啟迪和教益。
1、 自編《鐵罐和陶罐》,逆向表達,使陶罐和鐵罐品性互換。
2、 以《 和 》如:《梅花和雪花》、《左手和右手》、《鋼筆和鉛筆》、《電話和手機》等為題,展開想象和幻想,編一個童話故事。
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奚落謙虛傲慢懦弱輕蔑等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寫表現陶罐和鐵罐神態與動作的詞句,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指導朗讀,理解重點詞句。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寓意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認識“陶、懦”等幾個生字,會寫“陶、謙”等6個生字。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課文1—9自然段,體會鐵罐的驕傲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9自然段,學會從不同的語言體會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去比。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教學難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2-9節,理解課文講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去和別人的短處比。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2個主人公,一個叫“陶罐”,跟老師一起寫(分析陶的寫法),另外一個叫“鐵罐”,(出示課題)
2.讀題,
師:誰來讀題?(讀題)
3.質疑:你有什么問題:陶罐和鐵罐之間到底發生了一個什么故事呢?下面讓我們去讀讀課文。
要求:
1.努力把生字詞讀正確,努力把課文讀通讀順。
2.讀完以后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并能用這個句式試著說一說:
這個故事講了許多年以前,許多年過去了,陶罐,鐵罐。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
出示帶拼音的詞語:陶罐御廚奚落懦弱
輕蔑爭辯惱怒羞恥
流逝宮殿掘開樸素
和睦相處相提并論
小老師帶讀,正音,齊讀。去掉拼音開火車讀,齊讀,提示“和睦相處”是多音字。
說說你讀懂了哪個詞語表現人物的神態?(懦弱、輕蔑、惱怒、羞恥)并適當理解。
3.生字詞語都認識了,再來讀讀難讀的句子。
4.那你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出示:這個故事講了許多年以前,許多年過去了,陶罐,鐵罐。
指名說。
追問,鐵罐哪里去了?
補充小資料袋:關于鐵罐氧化作用的科學道理。
鐵的化學性質很活潑,鐵罐遇到空氣中的氧和水中的氧會生銹。年代久遠,鐵罐層層氧化直到完全氧化,變成了粉末。
5.整體感知
請你觀察人物的表神態,說說故事中的2個主人公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開頭就寫出了鐵罐的驕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
這段中的哪個詞讓你感受到鐵罐非常驕傲?(驕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們往下讀讀看——
6.認真默讀2~9自然段,
用“——”劃出鐵罐奚落陶罐的話。用“~~”劃出陶罐回答的話。
三、學習課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態語氣”體會,以讀代講,以讀促講
師:首先我們來看這部分對話。
出示第一部分對話:1-6自然段
○第一次練讀(直接讀對話)
①同桌分別挑選一個角色,自由練習該怎么讀。
指名分角色讀,評價。
②注意神態的詞語就能把句子讀好。那鐵罐和陶罐在說話時的神態和語氣到底是怎么樣的呢?找出第一次對話時描寫神態的詞語。
你看看陶罐說的這句話,你從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謙虛?(稱呼上)
再看看鐵罐對他的稱呼呢?(真是太驕傲了,沒禮貌)
③再請一組對話。
問1:鐵罐,你為什么這么傲慢啊?
問2:陶罐,聽了鐵罐的傲慢的語氣,你沒有生氣,反而很謙虛,又是為什么呢?
(引導學生講出鐵罐的堅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點。)
④你還找到了鐵罐說話時的哪些神態和語氣?
(更加輕蔑)輕蔑是怎樣的,你能來做個動作嗎?誰來用更加輕蔑的神氣讀讀鐵罐說的這句話?(指名幾個同學讀句子)
(惱怒)惱怒就是說他(很生氣了,越來越驕傲)鐵罐為什么會越來越生氣呢?(因為陶罐在爭辯)
⑤陶罐要爭辯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不是懦弱……)這個省略號表示什么?(陶罐還想繼續說下去)會說些什么呢?(自己讀讀,想想——指名說)但是鐵罐容許他爭辯嗎?(不)哪里看出來的?(鐵罐打斷他說的話)所以這里朗讀的時候要注意,讀的快一點,硬一點。
⑥再指名2人來讀這兩句對話
○第2次推薦讀(直接讀對話)
(1)再同桌分角色練讀,要讀出鐵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態和語氣,你還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動作。
(2)推薦分角色讀
師:同學們來推薦一位同學讀鐵罐,一位同學讀陶罐。到臺上來讀,表演讀,其他同學同樣要聽仔細,一會來點評。
(3)評價(估計讀的好)如果讀的不好,老師范讀
○第3次展示讀(直接讀對話)
師:下面1、2大組做鐵罐,3、4大組女生做陶罐,分角色來讀這部分對話。
2.想象神態朗讀
出示余下的對話:7-9自然段。
(1)師:這部分對話又該怎么讀呢?這里并沒有寫出陶罐和鐵罐的神態,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鐵罐當時說話的神態嗎?
出示:“陶罐()地說”(心平氣和、溫和、平靜、好言好語等)
“鐵罐()地說”(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書本上寫寫,讀讀
(2)指名同學分別說說鐵罐和陶罐的神態,說好后讀一讀。
(3)同桌兩人,也分別加上神態,再來練習一遍。
問1:鐵罐,為什么你越來越生氣了?
問2:陶罐,你為什么總是心平氣和呢?難道你真的很懦弱嗎?最后為什么又不再理會鐵罐了呢?
3.全部對話練讀
4.整體感悟
師:剛才大家從鐵罐和陶罐的對話中讀懂并體會了鐵罐的驕傲和陶罐的謙虛,
鐵罐的態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卻始終是那么心平氣和地在和它講道理。
5.師:為什么鐵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驕傲的鐵罐自以為很堅硬,總拿自己的長處去和陶罐的短處比,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書:堅硬
是的,陶罐的確不堅硬,容易碎,板書:易碎。
但是陶罐面對鐵罐的奚落,他懼怕了嗎?
指導書寫:謙虛。
四、存疑結束
師:同學們,驕傲的鐵罐一直拿自己的長處去奚落陶罐的短處,那故事最后的結局又將帶給我們哪些更深的思考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板書預設:
27陶罐和鐵罐
(無價之寶)陶罐——謙虛,友愛,善良
(無蹤無影)鐵罐——驕傲,自大,傲慢無理
第2課時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陶罐和鐵罐》,知道了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個罐子,一只是陶罐,另一只是鐵罐,鐵罐仗著自己堅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精美,成了無價之寶,而鐵罐卻被氧化得無影無蹤了。(板書:無價之寶無影無蹤)
男女生分角色朗讀課文1-9自然段。
二、學習10——17自然段。
鐵罐自以為堅硬,(板書: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陶罐很容易碎(板書:易碎),二者就發生了爭吵,最后以不歡告終,隨著時間的變化,故事又有什么變化,讓我們來繼續學習課文。
1.課件顯示第10自然段,齊讀后點紅“流逝”,學生利用近義詞來理解。教師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句子來理解。許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么變化?當人們發現陶罐時是什么樣子的?而鐵罐呢?
請快速默讀課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內容。出示14、17段,分別齊讀。(引導學生抓住“光潔、樸素、美觀、很有價值”“影子也沒見到”等詞語朗讀理解。)
2.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鐵罐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
陶罐和鐵罐,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當年被鐵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卻成了很有價值的文物被人們永久的保存下來,(板書:永久)。而當年狂妄自大的鐵罐卻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氧化)。當初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3.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以及最后不同的結局,你得到什么啟發?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4.拓展延伸,聯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實踐,做個謙虛,不驕傲,汲取別人長處的孩子。)
三、作業:
其實,像陶罐和鐵罐這樣的故事我們以前在課內課外都讀到過,比如《小柳樹和小棗樹》、《駱駝和羊》,老師還重新編了一個陶罐和鐵罐的故事,想讀嗎?咱們自己也能編一個這樣的童話故事。
板書預設:
陶罐←———→鐵罐
↓↓
易碎堅硬
↓↓
永久氧化
↓↓
無價之寶無影無蹤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聯系已學過的課文和生活經驗,理解課文所說明的道理,學習全面看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要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很久很久以前,在國王的御廚里,有一只陶罐和一只鐵罐,他們之間會發生什么事情呢?讓我們認真讀讀課文,去了解發生在它們之間的事。
二、整體感知,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指名哭課文。教師指導讀準下列字的讀音:御,讀yù,不讀yì;懦,讀nuò,不讀ruò;滓,讀zǐ,不讀zǎi;掘,讀jué,不讀jié;蹤,讀zōng,不讀zhōng。
2、自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3、學生交流,教師點撥。(這篇課文講的是御廚里的鐵罐驕傲自大,瞧不起后來宮殿倒塌了,它們被埋在土里。許多年后,陶罐仍然光潔如新,而鐵罐卻被復存在了。)
4、你是怎么概括出來的?(把課文讀一讀,對內容有了整體的印象,再一部分一部分地閱讀,了解每個部分主要講什么,再把各個部分的主要意思連起來說。)
三、看圖,初步認識陶罐和鐵罐。
1、出示課文插圖:這就是國王御廚里的兩只罐子,你們仔細看看,哪只是鐵罐,哪只是陶罐?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①從外形上看,左邊是鐵罐,它是有鐵做的,右邊是陶罐,它是用陶土做的,上面還有美麗的花紋。②從神態上看,鐵罐眉毛豎著,眼睛半睜注視著陶罐,嘴巴翹得老高,好像對陶罐不屑一顧,一副驕傲自大的樣子。而陶罐是的眼神看著鐵罐,笑瞇瞇的,一副容忍的樣子。③從個頭上看,鐵罐自認為自己很高大,以為陶罐不敢和它比,因此頭昂得高高的。)
四、抓文中的詞句,進一步體會陶罐和鐵罐的特點。
1、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它為什么看不起陶罐?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用“~~~”畫出奚落陶罐的話,并對不理解的地方質疑。
2、學生自讀,教師巡視。
3、學生交流質疑,教師點撥,引導解疑。(學生可能提出:“奚落、懦落、相提并論、等詞語是什么意思。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談自己的理解,在讀中感悟次要的意思。奚落:用尖刻的話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懦落:軟弱無能,不堅強。相提并論:指鐵罐自以為比陶罐強,陶罐不能和自己放在一起比較。羞恥:不光彩,不體面。)
4、從找出的語句中可以看出鐵罐具有什么特點?(驕傲自大,目中無人)陶罐呢?(友好、克制)
五、指導多讀,深刻領會鐵罐和陶罐的特點。
1、自讀課文,畫出描寫鐵罐和陶罐的詞語。
2、教師指導讀。(鐵罐的神態是:“傲慢——輕蔑——惱怒”;陶罐:“謙虛——自”
3、同桌輪換分角色朗讀。
4、走出坐位,自找好朋友分角色朗讀。
六、揭示寓意,總結全文。
1、許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么變化?請自讀課文,找出描寫陶罐和鐵罐局的語句。
2、學生交流。(陶罐依舊“光潔、樸素、美觀”,而鐵罐已經完全氧化,消逝得“無影無蹤”了。)
3、再讀課文,說說你喜歡陶罐還是鐵罐,為什么?
4、學生交流。(喜歡陶罐,因為它外表光潔、樸素、美觀;因為它是很有價值的古董;因為它謙虛,對“人”友好善良。)
5、想一想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6、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說出自己的感受和見解。
7、全班腳爐。(要謙虛,不要驕傲;要多看別人的長處,多看自己的短處;謙虛的人有好的結局,驕傲的人下場可悲等等。)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