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周隨筆13篇,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為了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在班里開展了每周一句悄悄話的活動,要求每個幼兒,在周末告訴老師一句話;這句話是他在這一周中最想告訴老師的一個小秘密,或一個美好的愿望,一件有趣的事……。
為了說好這句話,老師費了很大的勁,組織孩子講好自己的語言,說好一句話,即鍛煉了口語的表達能力,又加深了我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開始,有好多孩子說不好,把要說的話講成故事,有的不用串聯詞,串聯句子;經過我反復的引導,孩子們終于能說一句完整的悄悄話了。
學會禮讓
在結構區活動時,我總是把積木平均分給每個幼兒,這樣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幼兒之間的爭搶,每人都一樣多,誰也不拿誰的;殊不知,這樣卻助長了幼兒的自私的心里,不利于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精神,我改變了分積木的方法,把積木放在幼兒中間,誰需要誰拿。剛開始,我剛把積木放在桌子上,只聽“嘩”的一聲,積木就讓動作快的小朋友都搶去了,動作慢一點的,沒有積木,就去告訴老師;我進行了教育,玩積木時用多少拿多少,小朋友之間要互相謙讓,玩具是大家的,不能把積木都搶到你自己身邊去,剛你自己玩,別人就沒有積木玩了,那樣做太自私了,通過強調和說服教育,幼兒逐漸的按照自己所需要的積木進行拼插,沒有了掙搶。
為了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在班里開展了每周一句悄悄話的活動,要求每個幼兒,在周末告訴老師一句話;這句話是他在這一周中最想告訴老師的一個小秘密,或一個美好的愿望,一件有趣的事……。
為了說好這句話,老師費了很大的勁,組織孩子講好自己的語言,說好一句話,即鍛煉了口語的表達能力,又加深了我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開始,有好多孩子說不好,把要說的話講成故事,有的不用串聯詞,串聯句子;經過我反復的引導,孩子們終于能說一句完整的悄悄話了。
學會禮讓
在結構區活動時,我總是把積木平均分給每個幼兒,這樣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幼兒之間的爭搶,每人都一樣多,誰也不拿誰的;殊不知,這樣卻助長了幼兒的自私的心里,不利于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精神,我改變了分積木的方法,把積木放在幼兒中間,誰需要誰拿。剛開始,我剛把積木放在桌子上,只聽“嘩”的一聲,積木就讓動作快的小朋友都搶去了,動作慢一點的,沒有積木,就去告訴老師;我進行了教育,玩積木時用多少拿多少,小朋友之間要互相謙讓,玩具是大家的,不能把積木都搶到你自己身邊去,剛你自己玩,別人就沒有積木玩了,那樣做太自私了,通過強調和說服教育,幼兒逐漸的按照自己所需要的積木進行拼插,沒有了掙搶。
平時孩子們的小凳子都是整整齊齊的排在那里,上課的時候,孩子們就會搬出小凳子,放在旁邊。但是每次都有幾個小朋友喜歡推著小凳子跑,這樣做不僅使小凳子的使用期大大縮短,更重要的是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今天上午我帶孩子去上廁所,在推小凳子的時候,有的小朋友使勁往桌子底下一推,由于用力過猛,凳子和桌子的碰撞聲越來越響,引起了不少小朋友的注意。
從廁所回來后我對小朋友們說:“剛才我們都出去上廁所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孩子們聽我這樣一說都好奇地看著我,我接著用難過的聲音對他們說:“我們班的小凳子在偷偷的哭泣,他的小鼻子被小朋友用力一推,正好碰到了小鼻子,他疼的都哭了……”
我針對他們的心理特點,讓小凳子自己訴苦,讓幼兒轉換一下思考的角度。利用對生活的方式加深記憶,我問:“誰能告訴我,為什么小凳子會哭呢?”話音剛落,孩子們搶著回答:“老師他受到了小朋友的欺負了,小朋友沒有保護他們……”聽到小朋友們的回答,我心里感到很高興,因為他們已經知道怎樣做才能讓小凳子開心了。
從那以后孩子們都很小心的愛護自己的小凳子,因為小朋友已經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好朋友。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我很欣慰。
作為一位小班的教師,幼兒的音樂課是讓我最頭疼的事了,因為他們往往喜歡聽老師唱,而自己開口唱的興趣并不高。
我根據了小班愛模仿的年齡特點,在孩子初步學會歌曲以后,發給孩子每人一張紙,讓孩子拿在手里卷起來,模仿歌唱家拿著話筒唱歌的樣子。這樣孩子們就來勁了,聽著琴聲一個個大聲的唱起來了。唱了幾遍之后,又讓他們將手里的紙卷成筒狀當話筒。拿著“話筒”,孩子們更來勁了。最后我請幾個孩子在所有小朋友面前輪流演唱,他們儼然像個小歌星。這樣,孩子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模仿能力。
在所有的詞典當中,“孩子”兩個字應當是我們心中最柔弱,最摯愛的兩個字。他們就像一顆幼苗,需要教師為他們提供最適宜的成長空間,而這種空間的形成,則重在生活的每一天。
師生間的交流是維系孩子健康情感的關鍵因素,是最為有效的教育途徑之一,這種溝通不僅能使孩子獲得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增進師生間的感情交流,能夠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及他們的需要。無論是表揚、批評或閑聊,都要做到目光中飽含深情,態度中蘊含希望,神情中充滿慈愛和關懷,要內冷外熱,保持清醒頭腦,不遷就,講究交流的方法,從而在心理上使幼兒信任你,對你有安全感。交流可以是隨時隨地的。教師應會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任何時間。比如:乘涼戶外觀察的路上、飼養植物的時候等,這種交流的內容可以不說的很深,也不一定是講道理,只因為有這種交流的習慣、氣氛,就會使孩子從中獲得一種健康的情感影響。
鉑涵是個虎頭虎腦、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剛上小班,老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
早上入園時,他會牽著媽媽的手,主動跟老師打招呼:“老師你好”,當然他也會得到老師的贊賞:“鉑涵真棒”。
上課了,鉑涵會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后問老師:“老師,你看我棒不棒”,同樣他會得到老師的夸獎“鉑涵真棒”。
可是今天這個棒小孩卻遇到了難題,因為他感冒了,媽媽把他中午吃的藥帶到了幼兒園。
午飯后,我喂他吃藥,可是好話說了一大筐,他卻總是閉著嘴巴一個勁的搖頭,這時,不知哪個孩子喊了一句“鉑涵加油”,于是大家一起喊著“鉑涵加油!鉑涵加油!”,小伙伴們的加油聲讓鉑涵的抵觸情緒產生了動搖,我趁機說“鉑涵是個棒小孩,不怕苦對嗎?”,“對”說完鉑涵張大嘴巴一口將藥水喝光了,還不忘問我“老師我棒不棒”,同樣我用鼓勵的的語氣對她說“鉑涵真棒”。
一句“鉑涵真棒”,讓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勵的,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作為老師千萬不要吝嗇自己對孩子的夸獎,多夸夸我們的孩子吧!因為他們要健康快樂的成長。
傍晚放學的時候,我在活動室里忙著收拾衛生,兒子像是出籠的小鳥,滿大院子撒了歡地跑著,與大哥哥歡快地玩耍。
過了一會兒,從外面氣喘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一見我就聲音低低地說道,“媽媽我把玩具小輪胎上的小轱轆不小心弄下來了”停了一會兒又說道,“媽媽,園長老師看見了,要我…..跟你說一說。”我一聽,這才明白過來,馬上領著他去看了一下。果然有一個小轱轆掉了下來,旁邊幾個輪胎凌亂地擺放著,“你是怎么弄的?你的力氣可真夠大呀!”我生氣地說道。“我不小心磕到小溝里去了,使勁兒一拽就把轱轆碰下來了。”兒子長大了,已經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和描述事情了。可是,這畢竟是做錯了事呀,我又好氣又好笑,心想:一定得讓他意識到。想到這里,就嚴肅地說到,“你看你沒有愛護玩具,破壞了玩具,這個小輪子還能不能玩了?”“不能玩了”兒子意識到了錯誤,“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我故意問道,兒子騷騷腦袋,哼哼了好長時間,也沒有說出什么來。我接著說道,“玩完了玩具要放好,你看自己做到了嗎?”兒子一聽,趕快把他們收拾好。
回家之后,我把這件事情跟他爸爸說了一下,又接著對兒子說道,“做錯了事情,要敢于承認,有錯就改,并且做錯了事情是要負責任的,這個玩具是公共設施,我們都要愛護它,不能隨意地破壞”兒子點點頭,我故意朝他爸爸使個眼色,爸爸說話了“你現在還小,不能修好這個玩具,這樣吧,明天我去看看能不能維修一下,記住做錯了事是要負責任的。”直到這時,兒子才如釋重負了。
其實,在兒子的成長中,犯過許多錯誤,但是,破壞公共設施,這還是第一次,隨著孩子慢慢大了,在他的成長道路上會有許多磕磕絆絆。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指導,發現錯誤及時糾正,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是非觀念,培養孩子勇敢、誠實、知錯能改、擁有良好責任心和社會公德的良好品質。不要因為忙忽略了孩子,讓我們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吧!
班上幾個孩子老上廁所,一會兒就要去一次。他們這種行為我不是很相信,悄悄地跟蹤了幾次,終于發現情況,原來,這里是他們玩耍的好地方。我看到王藝睿和苗亞茹在分餅干吃,張靜怡小朋友在背著苗露跑,浩源借小便的機會早跑到了滑梯上面,建偉和浩偉,你靠著我,我靠著你,聚精會神地在玩一只小螞蟻……原來,孩子們上廁所并不只是為了小便,而是在脫離了老師的視線之后可以玩的暢快淋漓、無拘無束。看到這些,我既生氣又好笑,孩子們居然在廁所里玩的那么開心!是平時約束太嚴?是啊,平時常常過分強調紀律,孩子們自己游戲玩耍的機會太少了,以致引起了孩子們心理上的厭煩。我思索著,想在以后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加寬松的環境,讓孩子們自己開心、無拘無束地玩耍。
一、如何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良好的心理素質一般包括穩定樂觀的情緒和積極健康的情感;個性的健全發展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質,有較強耐受挫折的能力;能與周圍人友好相處并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實事求是地進行自我評價,保持適度的自尊與自信。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呢?
1、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自立、自主的品質對于在過份優越的環境中成長的獨生子女來說是一個難題。家長們首先要做到的是,有意識地改變觀念,減少對孩子們的溺愛與遷就,從小培養孩了的獨立生活能力,給孩子更多自我鍛煉、自我服務的機會,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和依附,提高孩子對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這將有助于孩子獨立性的發展。其次,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養觀。在教育問題上采取民主的態度,注重給孩子自主權,經常傾聽孩子的觀點,讓孩子在家庭決策中起一定作用,并對自己的行為和選擇負一定的責任,允許孩子取得主動并且負起與年齡相適的責任。
2、進行適當挫折教育
家長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恰當的挫折教育,鍛煉孩子在因難和挫折面前不低頭的堅強意志和性格,并通過家庭中寬松氛圍營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使孩子形成客觀、寬容、忍耐及和諧的心態。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挫折面前泰然處之,保持樂觀與自信。
3、培養孩子競爭能力
平等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是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一項重要要求。家長需從小對孩子進行平等競爭意識的教育,培養孩子的趕超精神和自強不息意識,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態看成敗,勝不驕、敗不餒。這就要求家長盡可能多地創造機會,讓孩子參與各種競爭,并在這一過程中,注意引導孩子的心態,讓這會爭取機會去表現自己的能力。
4、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相互聯系的最基本的方式。未來社會的許多工作都需要人們通過協作去完成,這就必須讓兒童從小就學會與他人交往、協作。家長可引導孩子在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學會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并處理交往中出現的各種矛盾,讓孩子在不斷的協調、適應中學會如何與他人和諧地相處與協作。
5、培養孩子自我價值
首先,利用各種機會幫助孩子獲得他們可能掌握的能力。這就要求家長對孩子要有一個恰當的期望值。我們提出的要求必須是孩子經過努力便能達到的。另外,應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設計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讓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動,切不可加以干涉或包辦代替,那會讓孩子永遠感受不到成功的體驗。
其次,對兒童的言行提出適度的評價,及時定肯定孩子的優點、長處,以積極的、正面的態度去接納兒童的各種行為。家長不要吝嗇帶有鼓勵性的語言,因為,成人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自我評價。在這一基礎上,我們要教孩子學會正確的自我評價,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并加以調整、改進。
二、家庭環境對孩子心理素質的影響
家庭和諧與否,直接影響著家庭中每個成員的心理,尤其對兒童個性品質的形成影響巨大。教育研究發現,生活在民主和諧的家庭中,孩子文明自尊、勤奮好學,而生活在爭吵不休的家庭中,孩子性情暴躁、行為放縱、自私、沒有安全感。因此,父母應正確處理家庭成員的相互關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家庭真正成為孩子生活的溫馨港灣。良好的家庭環境才是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保證。
相反,家庭成員之間如同陌路人,處事自私,爭吵不休,這樣家庭的兒童心理往往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們對事情冷漠、偏執、不合作。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確處理家庭成員的互相關系,形成良好規范。要相處和睦,努力構建家庭的融洽氣氛,父母說話辦事不能以勢壓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樣教人,充分體現家庭是生活之港灣,這才有助于兒童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
父母良好的教養態度是良好心理素質形成的關鍵,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響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是父母教育的結果。專橫的封建舊規家庭教育強調絕對服從父母的意志,因此稍有不聽從就以懲罰。在這類父母持過分嚴厲的教養態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主權,缺乏自信和獨立性,或者另一方面會形成暴戾、橫蠻、撒謊、逆反心理強,并往往會在捉弄別人、尋找報復中得到心理上的補償和平衡。過分嬌寵的教養態度,有求必應,家長只想為兒童提供無所不到的幫助和保護。
三、家庭的重大變故是孩子產生不良心理的重要因素
家庭結構或經濟狀況的改變,由孩子的生活波及到心理,不穩定與不安全的情緒也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消極的影響。因此,讓孩子正視現實,了解社會,對生活有一個正確、客觀的認識是有必要的。與此同時,做父母的面對生活的挫折和競爭的壓力,要學會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以堅強、樂觀、無畏的拼搏精神去激勵自己、感染孩子,這樣,生活變故的風暴才不會摧垮家庭的堤壩,家庭精神反而會在挫折中得以洗禮,孩子的個性也會從中得以成熟完善。
父母離異造成了單親家庭與重組家庭的出現,家庭結構的瓦解與重組,最受傷害的是孩子。有的孩子成了父母傾訴的對象、仲裁者或出氣筒,心靈不堪重負,只能以冷漠或抵觸的情緒武裝自己;有的孩子成了父母爭奪的對象,而有的成了雙方的遺棄物,孩子由于陰郁過度而發展成心理障礙,甚至心理變態、精神扭曲;有的孩子對家庭失去信心,在外尋求溫暖,走上犯罪的道路。
語言刺激是促進大腦細胞生長發展的要素。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對幼兒給予兩種語言的刺激,能促進幼兒大腦兩半球之間的協調,加強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系。因此,幼兒期的英語訓練對孩子是大有益處的。
那么,幼兒什么時候學英語最好呢?不少專家認為,幼兒期,特別是6歲以前,是獲得外語的最佳期。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幼兒知覺發展中,首先成熟的是形象思維能力。幼兒認漢字也好,認英文也好,實際上都是一種信息刺激的活動,他們把字形當成某一具體形像,像記糖果、玩具、人的相貌一樣記住它們。經過多次反復,這種特殊的"形象"就儲存到大腦中去了。
因此幼兒學外語與成人學外語有很大差別。同時,6歲以前,幼兒對聲音的敏感度較高,且右腦控制發音器官的能力較強,聲帶、舌唇等運動神經的調節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這時練習說話,更容易掌握發音的技巧。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能力會逐步下降,給學外語帶來困難。
幼兒學英語還具有許多成人不具備的優勢,例如,他們不擔心考試,可以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沒有壓力地"玩"著學,即使講錯了,也不會遭到別人的譏笑。又如幼兒未來的時間很長,授課時并不急于增加詞匯量,因此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來練習說講。再加上兒童都是天生的語言學家,如果他們學英語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其潛力很快就會表現出來的。
要使幼兒的英語學習取得成效,關鍵是要有正確的教學方法。在幼兒英語學習中,我們反對"成人式"的英語教學,而主張以環境熏陶、無意識記憶為主的"橫式化"教學。如果把成人英語學習中的"讀課文,解釋詞義和句子,強化練習"的模式搬到幼兒的課堂上來,不僅不能提高教學效果,相反還會使幼兒厭惡英語,為將來學好英語設置障礙。教幼兒學英語,應當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讓幼兒如同學習母語(本民族的語言)一樣掌握英語。
幼兒學英語主要以反復地說、認字母為主,由于幼兒手部肌肉尚未發育成熟,因此,并不要求幼兒去書寫。選擇什么樣的方法,要以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為依據,比如幼兒期,兒童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分散,那么教師應善于運用多種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游戲、歌曲、故事等等,讓幼兒融入其中,進而啟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此外,幼兒學英語還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選擇一本好教材。我們所說的教材,既包括書報、畫冊,也包括錄音、錄像和電視節目。教材的形式和版本可以五花八門。選擇教材要慎重,種類不宜過多,最好是錄相或電視節目,然后按這本教材系統地學到底。
2.注意發音。幼兒學英語,家長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極為關注,并為孩子創設積極的英語會話氣氛,對孩子的學習是大有好處的。但有些父母的英語是"中國式"的,如果不加糾正地教給孩子,容易使孩子發音不準,到大時就難以糾正了。因此,父母教孩子要注意發音,如果自己說不準,應盡量讓孩子跟老師或電視學。
春暖花開時節,出游成了家長與孩子享受生活的首選方式。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不僅可以拓寬孩子的見識,豐富孩子的經驗,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更能增進親子感情。
可是,出行難免舟車勞頓,車上的時間讓孩子覺得無趣,令家長傷透腦筋。顯然,車上不宜看書,更不宜蹦蹦跳跳做游戲。為了緩解孩子路途中出現的煩躁情緒,很多家長依靠各種電子產品幫助孩子度過長長短短的車行時光。大家都知道,行車途中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體健康無益。那么,怎樣讓孩子的車行時光快樂有益,讓出游一路歡聲笑語呢?不妨來玩玩口語游戲吧。
一、詞語數字反著說隨著車行前進,路上風景一路變換,稍縱即逝,孩子對很多景色或事物過眼即忘,錯過很多感知機會。這時,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看窗外風景,說出自己所見事物的名稱,互動進行“詞語反著說”的游戲。如,看見青山,孩子說“青山”,媽媽說“山青”;看見“火車”,孩子說“火車”,媽媽說“車火”;孩子說“陽光燦爛”,媽媽說“爛燦光陽”……孩子年齡小,可以試著將簡單的兩字詞語倒著說,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反著說的詞語字數可以逐漸增加;到了大班,可以用四字詞語或者短句。順說反說也可以由媽媽、孩子輪流進行。這樣的游戲,可以促進孩子集中注意力,訓練思維能力,也可以豐富孩子的詞匯積累,感受詞語變化的趣味。
二、車牌車型巧思維車行途中,會前前后后遇見很多同行車輛,引導孩子關注車輛信息,能獲得豐富認知。
認數字。對于年齡小的孩子,關注前行車輛的車牌號,是認識數字的好辦法,且能訓練快速識記的能力。對于年齡大的孩子,也可以嘗試簡單加減法游戲,或者編含有數字的游戲,如將“1368”編成“今天的早飯,爸爸吃了1碗粥、3根油條、6個包子、8顆榛子,爸爸是個大胃王”,嘗試數字與量詞的結合,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增進趣味性。
識省份。車牌上的省份簡稱對于孩子來說是個新事物,引導孩子感知省份簡稱,并簡單豐富對該省份的常識,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如遇見“滬”的車牌,讓孩子說說全家一起游上海時的趣事,增加孩子對這個地區的印象。
賞車型。路上的車輛多,車型也豐富,根據出現在自駕車周圍的車型,可以引導孩子關注車子的牌子、款式、顏色等元素,并進行描述和比喻,還可以進行前后車型的比較,豐富孩子對車型的認知。
三、說說唱唱強語感在車子狹小的空間里,說唱是最為便捷的游戲方式。媽媽可以準備一些有趣的兒歌帶著孩子一起學唱,也可以玩手指游戲,和孩子互動學習。根據車窗外景色的變化,也可以引導孩子嘗試自己編兒歌,說些句式結構相似的短句,模仿熟悉的兒歌模式進行仿編,拓展課堂上的學習。也可以照著某首簡單歌曲的旋律唱歌,仿編歌曲,在說說唱唱中讓孩子感受語言創作的趣味,增進孩子學習的興趣。大班孩子即將進入小學,建立良好的語感對小學學拼音尤為重要,媽媽可以讓孩子念出一首兒歌,將兒歌的每字每句拆成音節帶著孩子一起說。如“太陽當空照”。媽媽就說“t—ai、tai,y—ang、yang, 太陽”,孩子也跟著說,直至完成整首兒歌。說唱的過程無需出現書本讀物,在語言互動中孩子能順利建立字詞發音的語感,為孩子進一步學習拼音做好準備。
四、交通標志保安全外出路上,交通路牌隨處可見。路牌上呈現出關于交通安全的各種知識,這些是豐富孩子交通知識的最佳載體。
識交通。車行時,帶著孩子一起看路牌當導航,解釋每塊路牌表示的意思,感受方向、路程的變化,并時刻提醒開車的家人。如看見“ ”標志,孩子會提醒開車的爸爸:“爸爸要注意,如果我們要直行就不可以在這條道上開哦!”如見到“ ”,孩子能提醒去哪里,該往哪個方向,還有多少距離需要轉向變速等,增強孩子的方向感和交通知識。
促安全。交通路牌中更多的是安全標識,讓孩子參與識標識,正確認知各種安全標識的顏色、形狀及表示的內容涵義,能樹立孩子的安全意識,也能擔任家長的安全監督員,保障家長的出行安全。
爸爸媽媽們,車行一路,口語游戲玩起來,孩子的學習發展絲毫不耽擱,一路歡聲笑語,出游會變得更完美。
經過暑假兩個月的沉靜,九月的幼兒園里又激情似火、熱鬧非凡。老師們熱情洋溢地忙著新學期的工作,家長們從容地帶孩子晨檢、送孩子進新班,孩子們經過漫長地等待后終于和好朋友又見面了,唧唧喳喳地述說著各自暑假里的趣事……當然,這些都是對幼兒園的老朋友來說的。那幼兒園里的新朋友——小班寶貝們,他們又是怎樣的呢?一個字——趣,兩個字——有趣!
我們小一班共有31位寶貝,這些寶貝別看他們年紀小,,可他們鬼點子還不少,個個趣味十足,即使他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時,也能把你逗的哭笑不得。先說說我們班的文淘寶貝吧,他可算是我們班個子最小的了,可是早晨當他不肯離開她媽媽的時候,力氣大的抱著他媽媽的脖子抱的他媽媽都喘不過氣來了,又撞又跳的,媽媽蹲下想放他小來時,一不小心就摔了在地上了,終于把他抱在自己手里時,他就邊哭邊重復的說著:“這里不好,這個房子不好,這個床也不好……”接著說說算我們班各自最大的子軒吧,午睡地時候,為了讓孩子養成午睡的習慣,我們得讓每個孩子都睡到小床上,抱的抱,善意的騙的騙,可到子軒時,我們騙了好久沒有騙動,于是準備抱,可個子好大,他又硬著,我們兩個老師相互看了下,領了意思后,就一起把他抱到了小床里,寶貝的眼睛一直看著我們,我們以為他要發脾氣了,可是當他睡到小床里的時候卻沒有發脾氣也沒有哭鬧,大概他也覺得這樣睡著比較舒服吧……而后,我們班的嘉昊寶貝也要出場了,當讓他午睡時,他就喊起來:“弟弟,肚子餓來,弟弟肚子餓來……”,不會吧,他的中飯我們喂飽的呀,怎么不一會就肚子餓了呢?一想,肯定小孩在家養成了睡前要吃奶粉的習慣了,第一天,我特地去給他泡了奶粉,可后來一想這樣也不對,于是后來幾天都是邊哄邊陪邊拍的讓這個肚子“餓”的寶貝睡著的……然后,我們班年齡最小的小毛寶貝也要來亮亮相了,她哭起來還真是吃不消,時間比較長,隨便你哄騙好了,反正我就是哭我自己的,還不肯吃餐點、中飯,甚至水也不肯喝,哭了兩天后,終于快醒了,第三天肯吃面條了,第四天,午睡起來幫她穿鞋子的時候,因為我還要顧著其他小朋友,所以一著急,把她的一個小腳趾頭穿在了鞋子外面,這寶貝一直看著那趾頭,我一看,以為她又要哭了,可她給了我一個驚喜,甜美的微笑,而后,我說:“哈,原來這個腳趾頭要跑出來玩了。”這會,寶貝發出了“咯咯咯”的笑聲……
31個寶貝,31份驚喜,經過短短四天的幼兒園生活,有的已經基本適應,有的正在適應中,有的還要繼續努力。寶貝們,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經過暑假兩個月的沉靜,九月的幼兒園里又激情似火、熱鬧非凡。老師們熱情洋溢地忙著新學期的工作,家長們從容地帶孩子晨檢、送孩子進新班,孩子們經過漫長地等待后終于和好朋友又見面了,唧唧喳喳地述說著各自暑假里的趣事……當然,這些都是對幼兒園的老朋友來說的。那幼兒園里的新朋友——小班寶貝們,他們又是怎樣的呢?一個字——趣,兩個字——有趣!
我們小一班共有31位寶貝,這些寶貝別看他們年紀小,,可他們鬼點子還不少,個個趣味十足,即使他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時,也能把你逗的哭笑不得。先說說我們班的文淘寶貝吧,他可算是我們班個子最小的了,可是早晨當他不肯離開她媽媽的時候,力氣大的抱著他媽媽的脖子抱的他媽媽都喘不過氣來了,又撞又跳的,媽媽蹲下想放他小來時,一不小心就摔了在地上了,終于把他抱在自己手里時,他就邊哭邊重復的說著:“這里不好,這個房子不好,這個床也不好……”接著說說算我們班各自最大的子軒吧,午睡地時候,為了讓孩子養成午睡的習慣,我們得讓每個孩子都睡到小床上,抱的抱,善意的騙的騙,可到子軒時,我們騙了好久沒有騙動,于是準備抱,可個子好大,他又硬著,我們兩個老師相互看了下,領了意思后,就一起把他抱到了小床里,寶貝的眼睛一直看著我們,我們以為他要發脾氣了,可是當他睡到小床里的時候卻沒有發脾氣也沒有哭鬧,大概他也覺得這樣睡著比較舒服吧……而后,我們班的嘉昊寶貝也要出場了,當讓他午睡時,他就喊起來:“弟弟,肚子餓來,弟弟肚子餓來……”,不會吧,他的中飯我們喂飽的呀,怎么不一會就肚子餓了呢?一想,肯定小孩在家養成了睡前要吃奶粉的習慣了,第一天,我特地去給他泡了奶粉,可后來一想這樣也不對,于是后來幾天都是邊哄邊陪邊拍的讓這個肚子“餓”的寶貝睡著的……然后,我們班年齡最小的小毛寶貝也要來亮亮相了,她哭起來還真是吃不消,時間比較長,隨便你哄騙好了,反正我就是哭我自己的,還不肯吃餐點、中飯,甚至水也不肯喝,哭了兩天后,終于快醒了,第三天肯吃面條了,第四天,午睡起來幫她穿鞋子的時候,因為我還要顧著其他小朋友,所以一著急,把她的一個小腳趾頭穿在了鞋子外面,這寶貝一直看著那趾頭,我一看,以為她又要哭了,可她給了我一個驚喜,甜美的微笑,而后,我說:“哈,原來這個腳趾頭要跑出來玩了。”這會,寶貝發出了“咯咯咯”的笑聲……
31個寶貝,31份驚喜,經過短短四天的幼兒園生活,有的已經基本適應,有的正在適應中,有的還要繼續努力。寶貝們,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幼兒園小班隨筆3篇》:幼兒園小班隨筆第1篇孩子是鏡子這天,在午睡室,小朋友起床時,大家都擠在小床的走廊里,幼兒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我急著幫一些動作慢的小朋友,就從小朋友的身邊跨了過去。沒想到,
《幼兒園教育隨筆20篇》:幼兒園教育隨筆第1篇 隨筆幼兒園教師【第一篇】:隨筆幼兒園教師 數學操作活動時,學會和理解操作要求和規則尤其重要,可總有一小部分幼兒注意力不集中,等到開始操作時,他們
《幼兒園教育隨筆200篇》:幼兒園教育隨筆第1篇 幼兒園教師隨筆(一): 讓孩子學會寬容 寬容,就是寬恕容忍,指能容納異已和理解與愿望不符的事物。是一個人對社會對人生所抱有的進取的生活態度。是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