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游戲教案100篇簡案
日期:2021-07-0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游戲教案100篇簡案,是優秀的幼兒園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第1篇、中班表演游戲小魚找朋友教案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對于現在幼兒,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形成了自私,不合群,性格孤僻,自我封閉等現象,這顯然不是我們所期待的教育結果。在當今社會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培養幼兒一個陽光、自信的性格顯得尤其重要,因此我選擇并設計了《小魚找朋友》這一語言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在尋找朋友的過程中發現快樂,體驗快樂!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并理解故事內容。 2、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初步嘗試表演故事。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參與表演故事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頭飾(小魚、小雞、小鳥和蝌蚪) 環境布置 活動過程 一、利用故事圖片,幫助幼兒熟悉并理解故事內容: 1、 利用故事圖片講故事《小魚找朋友》; 2、 提問:(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故事中都有誰?先后順序是怎樣的?(3)小魚在干什么? 二、學說對話: 1、教師利用圖片練習學說對話; 2、在圖片1中:小魚找到了誰?它們說了什么? 在圖片2中:小魚找到了誰?它們說了什么? 在圖片3中:小魚找到了誰?它們說了什么? 三、初步嘗試表演故事: 1、教師扮演一個角色,帶領幼兒表演故事; 2、幼兒點評:誰演的好? 那里演的好? 3、教師分組,請幼兒進行表演游戲; 每組人數:1只小雞,1只小鳥,1條小魚, 5個蝌蚪 四、結束游戲:教師適幼兒表演情況進行分組點評。 教學反思 本次語言教育活動是中班語言教學《小魚找朋友》的第二課時,上完本節課本人在本次活動中得到以下反思: 1、本班幼兒大部分對故事不熟悉,在第一個活動過程中,本人沒有教師示范講故事,只讓個別幼兒講了故事,由于幼兒聲音小,大部分幼兒沒能回憶起本故事的大概內容。 2、活動二中,由于有圖片,幼兒很快就活動二的學習內容; 3、在表演游戲中,本人布置了活動場景,激發了幼兒的表演欲望,又讓幼兒有目的的創編動作,讓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練習了故事對話,掌握了故事內容。 4、本人讓幼兒分組表演,尊重了每位幼兒應該享有的權利,讓幼兒都有機會參與表演游戲,讓整個班級的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第2篇、中班戶外游戲我和皮球來賽跑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跑,跳能力已基本形成,并能自主的參與到戶外游戲中去。并且在跑,調和運動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協調和提高,這節課設計主要是強化幼兒的快跑,平衡和接球能力。使幼兒能夠快速的反映,并對此作出相應的反應,培養了幼兒的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參與意識。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快跑,平衡和動作的協調性。 2、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和勇氣。提高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4、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地場,指導做簡單的熱身動作。并和幼兒一起布置好場地。 1、游戲導入 小朋友,我們小朋友都非常喜歡玩球,今天我們就和皮球來賽跑,看誰跑得快!!好不好? (幼兒回答,好)。 2、教師首先說明游戲的規則和過程,并和一名幼兒一起模擬(我和皮球來賽跑)的玩法,其他幼兒認真看。 3、幼兒開始游戲游戲 幼兒四散站在場地上,把皮球滾出去,同時向著皮球滾出去的方向快跑,跑到球的前面接住皮球,再繼續滾,繼續追,游戲反復進行。 幼兒交替游戲,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游戲中去。 4、游戲結束 師生共同收拾場地,帶回教室休息。 活動反思: “我與皮球來賽跑”游戲對幼兒來說,很刺激,是個有點冒險的游戲,所以幼兒們都很興奮,激動,躍躍欲試,在這個游戲中,幼兒強化了身體機能。學會了合作,也進一步獲取了游戲的快樂,增強了戰勝自己的勇氣自信心。
第3篇、中班游戲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游戲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滾、踢、拋等多種玩球方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游戲能力。 2、通過不同的體育游戲方式,發展幼兒跳躍、揮臂(向上或向前)、上肢拋接等的運動機能和動作速度及身體協調性的發展。 3、培養幼兒想像力及創造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報紙做的彩球若干、大籃子若干等。 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前準備: 教師帶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幼兒手持彩球,隨音樂沿場地四周進行走跑交替練習。 二、一物多玩游戲 1、討論:想想手里的彩球可以怎么玩? 2、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進行自主游戲。 3、集體交流:你是怎么玩彩球的? 4、幼兒再次進行游戲,鼓勵幼兒進行合作游戲。 三、小組接力競爭游戲:運果子。 教師提出運果子的要求,不能用手可以自由結組。看哪組運的果子最多。 四、結束, 集合進行做放松、整理活動,引導幼兒進行舒緩活動穩定幼兒激動情緒。 五、活動延伸: 繼續探索彩球的多種玩法。
第4篇、中班游戲動物的影子教案反思
設計背景 最近我班正在開展“可愛的小動物”主題活動,其中可愛的小動物總是能夠引發幼兒的注意,在主題開展初期幼兒對動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天的活動名稱是“動物的影子”,之所以選擇“影子”是因為不久前的一次戶外活動時本人捕捉到個別幼兒在太陽下關注自己的影子,于是就生成了“踩影子”的游戲,在玩的過程中發現幼兒既投入又開心。由此教師遷移了幼兒生成的這一內容,預設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常見動物的明顯特征和生活習性。 2、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發現動物明顯特征,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重點難點 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動物的明顯特征,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在太陽下和影子做游戲的經驗。 2.多媒體課件。(樹林背景圖,四個小動物影子,分別是小兔、小雞、小鴨、蝸牛,每張影子可點擊放大、驗證。) 3.幼兒人手1張塑封的小動物圖片卡。 4.四塊樹林背景圖的塑料板,每塊板分開擺放,上面有小動物的影子。 活動過程 一、分享交流、再現經驗。 提問:“你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再現已有經驗,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情景導入、 二、 感知特征。 三、演示課件: 今天森林里有一群動物朋友想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它們是誰呢?它們躲在哪里?我們一起找一找吧。 1.提問:你找到了誰?它躲在哪里? (引導幼兒觀察、并從外形特征上進行判斷,進一步感知外形特征) 2.點擊動物影子使它變成有色彩的動物,進行驗證。 3.教師用兒歌進行小結,并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各種動物。 4.重點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比較小雞和小鴨。 四、配對游戲、遷移經驗。 1.出示樹林背景圖,介紹游戲“動物找影子”及玩法。 2.幼兒自由選擇一個小動物進行配對游戲,教師巡視觀察。 3.根據游戲時出現的問題,集體解決或驗證。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生活中和父母一起尋找不同的影子. 教學反思 分享交流.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幼兒再現已有經驗。因為中班正是語音發展的飛躍期,所以本人在此為幼兒營造寬松的交流氛圍,鼓勵他們在集體中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在生生互動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關注個別語言表達能力弱或發音不準的幼兒及時給予幫助和糾正。情景導入.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對動物明顯特征的認識。因為幼兒思維大多由行動引起,所以教師首先出示多媒體課件,預設了“和動物朋友捉迷藏”的場景,引起幼兒特別的注意和喜愛,使他們能主動去認識環境,投入活動。通過觀察影子判斷不同的動物,在此預設重點討論:蝸牛的外形特征(結合經驗豐富相關的知識)、比較小雞和小鴨(兩者的外形特征較為相似,幼兒在區分上有困難),并引導幼兒表達各自的理由。針對幼兒注意不穩定的特點,本人在游戲中鼓勵幼兒結合已有經驗用肢體動作模仿表現動物的特征,并以兒歌小結、講講動動等學習方式幫助幼兒互相習得經驗。配對游戲.這一環節的目的是鞏固對動物外形特征的了解。因為幼兒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師再次為幼兒創設立體的、寬松的、可操作的游戲環境,滿足每個幼兒的需求,引導他們自由選擇、動手操作,教師則以觀察者、傾聽者、引導者的身份進行巡視,鼓勵幼兒互相交流,發現問題、共同解決,提升經驗。最后教師將優美的旋律融入游戲,在音樂模仿中結束整個活動。
相關文章
《大班區角活動教案10篇》:《大班區角活動教案10篇》供各位幼兒園教師參考學習,搜集最新最全的大班區角活動教案10篇,歡迎收藏學習!
《科學教案公開課大班100篇》:第1篇、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指紋說課稿教案反思一、設計意圖幼兒科學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幼兒的探索欲望和精神,對幼兒來說,科學是一個過程--是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驗證問題的
《大班玩球體育活動教案40篇》:第1篇、大班體育游戲活動教案:原地拍球教案(附教學反思) 設計背景 近段時間,我班幼兒對拍打皮球非常感興趣,經常在自由自由活動的時間里去爭搶教室里的幾個皮球。但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