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班戶外鉆山洞教案10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第1篇、大班游戲活動教案:鉆山洞教案
設計意圖: 根據大班剛入園幼兒的主動參與活動的意識不強,于是我就設計了《鉆山洞》》有趣的游戲活動,將幼兒扮成動畫片里最熟悉的人物,培養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力求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和玩耍的氣氛中、練習一個跟一個走、不掉隊、不推不擠。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輪流的含義,學會一個跟一個走,并遵守游戲規則。
2.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會一個跟一個走。
活動難點:
學會輪流鉆山洞、不推不擠。
活動準備:
拱門、了解火車鉆山洞、CD。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準備活動:隊列隊形的練習。
將幼兒按照托馬斯(紅、黃、藍、綠)四種小火車排成四列縱隊,練習稍息,立正和搭肩看齊。
二、基礎部分
2.組織幼兒玩游戲"開火車"
(1)教師扮火車頭帶領幼兒開火車,后面幼兒拉著前面幼兒的衣服往前走,待聽到"火車到站了"的口令后,即可自由走動。火車繼續開始,每人要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繼續往前走。
(2)增加游戲難度:《開火車》。鉆山洞時要一個跟一個走不推不擠。
三、結束部分3.結束、放松活動:放音樂小火車跳快樂的火車舞。
第2篇、大班健康活動鉆山洞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根據大班剛入園幼兒的主動參與活動的意識不強,于是我就設計了《鉆山洞》》有趣的游戲活動,將幼兒扮成動畫片里最熟悉的人物,培養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力求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和玩耍的氣氛中、練習一個跟一個走、不掉隊、不推不擠。
教學目標: 1、初步懂得輪流的含義,學會一個跟一個走,并遵守游戲規則。
2、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3、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4、培養幼兒與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識,能與其他幼兒共同游戲,樂意與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一個跟一個走。
教學難點:學會輪流鉆山洞、不推不擠。
教學準備: 拱門、了解火車鉆山洞、u盤。
教學過程: 1、準備活動:隊列隊形的練習。
將幼兒按照紅、黃、藍、綠四種小火車排成四列縱隊,練習稍息,立正和搭肩看齊。
2、組織幼兒玩游戲“開火車”
(1) 教師扮火車頭帶領幼兒開火車,后面幼兒拉著前面幼兒的衣服往前走,待聽到“火車到站了”的口令后,即可自由走動。火車繼續開始,每人要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繼續往前走。
(2) 增加游戲難度:《開火車》。鉆山洞時要一個跟一個走,不推不擠。
3、結束、放松活動:放音樂小火車跳快樂的火車舞。
教學反思: 我首先在游戲中讓幼兒拉著前一個小朋友的衣服,放慢開火車的速度,盡可能的保證幼兒不掉隊。同時在每次游戲的間隔期間,我們以“火車到站”的形式讓幼兒自由活動,在以“火車出發了”的口令提醒幼兒排隊,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師還是需要給予幫助的,在體育活動中,我遵循循循漸進,從意到難的設計原則。第一個環節為自由“開火車”,第二個環節增加了開火車鉆山洞的內容。剛提到鉆山洞時很多幼兒特別興奮都不聽老師指令跑過去鉆山洞,由于人太多導致山同倒塌了。于是我抓住機會進行游戲規則的介紹:在鉆山洞時要一個跟一個走,不推不擠,這樣每一輛小火車就都能安全的鉆山洞了。所以我以后在教學中要善于觀察,抓住教育細節。根據教學活動中發生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力爭上好每一節課。
第3篇、大班體能游戲活動教案:鉆山洞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由于本班幼兒好動,比較喜歡游戲活動,也為了讓幼兒有健康的體魄,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鍛煉身體,因此設計了這一游戲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走平衡木和鉆紙箱,提高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和靈活性。
2、讓幼兒在游戲中享受快樂。
3、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教學重點、難點 組織幼兒有秩序地進行過獨木橋和鉆紙箱活動
活動準備 小貓頭飾、小魚卡片、獨木橋、果樹圖片、紙箱、果籃、蜜桔
活動過程 1、課前戴好頭飾,在教室里布置好場景。(擺好獨木橋,紙箱山洞,在墻壁上貼上幾棵果樹圖片,在樹上掛好新鮮的蜜桔。)
2、從外面帶幼兒進入教室,師生問好,跟客人老師打招呼。
3、引入:我們果園里的蜜桔成熟了,我們今天就到果園里摘一些蜜桔來招待我們的客人好嗎?(好)
4、不過,我們去果園的路上要過獨木橋,還要鉆山洞,寶貝們可一定要聽我的指揮哦,要好好地排隊走,不能推,不能擠,要一個跟著一個走,記住了嗎?(記住了)
5、好,那我們就出發吧!
老師拿著籃子,帶著幼兒先走獨木橋,然后是鉆山洞(紙箱),再過獨木橋,鉆山洞,來到了果園。
6、哦,我們的果園到了,開始摘果吧。(幼兒們親自動手摘蜜桔。)
7、好了,摘好果我們就回家去了。
8、帶著幼兒從原路返回到出發點。
9、回到家請客人老師品嘗新鮮的蜜桔。
10、小結活動,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節課雖然結束了,但我的思緒卻不能停下來。
這節課是我在幼兒園工作所上的第一節公開課。這一節課,孩子們玩得很開心,先是過獨木橋,然后是鉆山洞,體能上得到了訓練,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孩子們能自己摘果實,特別的開心,看到孩子們那開心的樣子,我也很開心。
可是這一節課下來,我也發現了很多的問題。原來在小學時上一節公開課是件很容易的事,小學生年齡大一些,組織課堂紀律比較容易,課自然也就上得很順利。可現在在幼兒園里,這些孩子好小,都是2歲至3歲的寶寶,組織課堂紀律比較難。平時我在上課時組織紀律還行,孩子們還能聽從我的指揮。可這節課上,由于是公開課,好多的老師來聽課,這節課總體上說就是一個亂。孩子們有的在看聽課老師,有的害羞不前進了,有的不敢上獨木橋,一開始就弄得是出師不利了。把我設想的教學環節都打亂了,當時只能臨時地組織課堂,在配班老師的幫助下,把各個環節都進行完畢了。
通過這節課,我感受到,我這個轉崗教師還得多多地努力,多多地學習幼兒教育的相關理論,以便以后把幼兒工作做得更好。
第4篇、大班游戲活動小兔鉆山洞教案反思
游戲設計: 根據大班小朋友活動量大的特點,為了發展幼兒的靈敏能力,訓練幼兒急速奔跑的能力, 我設計了游戲《小兔鉆山洞》。小兔的形象是幼兒比較熟悉、喜愛的,能吸引孩子積極參與在活動中來,整個游戲過程中讓幼兒更換角色,使幼兒動靜交替,培養幼兒適應角色的變化。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遵守游戲規則進行游戲活動的良好習慣,感受游戲的快樂。
2、發展幼兒的靈敏能力,訓練幼兒急速奔跑的能力、和身體協調運動的能力。
3、鍛煉幼兒反應力,及遇到危險的躲閃能力。
4、讓幼兒適應角色的變化,培養幼兒的適應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帶領幼兒有秩序地到戶外活動場地,根據游戲需要,先選一只“大灰狼”和一只“小白兔”,其余小朋友一部分兩人一組扮演山洞,一部分扮演小兔躲在山洞里(一個山洞躲一只小白兔)。
活動重難點: 時刻叮囑小朋友在跑的過程中要小心,以防摔傷。
活動過程: 1、告知幼兒該游戲的玩法及規則。
引導小朋友做游戲,老師先扮演大灰狼去抓洞外的小白兔。在抓的過程中,小白兔要圍著山洞跑,跑進哪個山洞,洞內的另一只小白兔要迅速的跑出來,大灰狼又去追這只兔子。該游戲以“別讓大灰狼來逮住”為開始口號,游戲進行中,小朋友一起念兒歌:“小兔小兔快快跑,大灰狼來抓你了。小兔小兔鉆山洞,別讓大灰狼來逮住”。
2、幼兒做游戲,老師從旁觀察、指導。
當一切準備好,請小朋友一起念兒歌。“大灰狼”和“小白兔”按照剛剛老師的示范進行游戲。被抓到的小兔子挨順序和山洞的小朋友互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游戲結束: 1、組織幼兒有秩序的回到教室,總結游戲情況。
2、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念一遍兒歌,讓幼兒在快樂的氛圍中結束游戲。
游戲反思: 首先,從選材上看,從幼兒的興趣出發,精心選材,小兔的形象是幼兒比較熟悉、喜愛的,能引起孩子積極參與在活動中來,整個游戲過程幼兒在不斷地動靜交替中,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是主動的,積極的,充滿了樂趣。
第5篇、大班健康活動教案:鉆山洞教案(附教學反思)
設計意圖: 本次幼兒活動的生活經驗。“搭洞”幼兒平時也經常會做,所以幼兒會覺得很容易。此活動還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也許,平時搭的“洞”就這么幾種,可是通過這次活動了解到還有很多種方法搭“洞”。
活動目標: 1、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2、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3、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4、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過程: 在教學活動中,課堂的氣氛較好,幼兒的情緒飽滿,活動積極,對活動的興趣非常濃厚。但由于積極性很高,顯得課堂紀律不是很好,有些亂,教師沒有把握好一個度。我在此活動中深刻感悟到,要上好一堂課要讓幼兒感興趣固然重要,但是在感興趣的同時要讓幼兒遵守一定的規則,要做到收放自如,而且每一個環節都要緊扣。我上次上的這節課的最后一個就會出現的有點突然,感覺上了一大半的課突然要玩游戲了,如果加上一句“我們剛剛每個小朋友都試過鉆山洞了,那我們現在來玩鉆山洞的游戲,好不好?”,那么就使得上下會自然的連接下來。因此,教師的過度句在一個個環節的連接上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一個一個環節要緊湊,不能在某個環節上停留過多的時間,而且重點的部分要明顯,不能每一步都平平淡淡。
在選課、設計課的時候,應注意每個年齡段的需求,要讓幼兒覺得有一定的挑戰性。如果一堂沒有挑戰性的課,幼兒會容易厭倦,而且會沾沾自喜。在此次活動中,我選的課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難度是不夠的。很多幼兒很輕而易舉的就完成了內容,而且完成的較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只能縮短教學時間,因為再反復也是多此一舉。我在設計合作搭洞、鉆山洞的時候:
(1)應該給他們一點難度。如:在搭洞的小朋友必須保持姿勢不動,看看誰搭的洞洞最大,誰的洞洞和別人不一樣,誰能用一個手和一個腳來搭洞。鉆洞的人必須不碰到洞,碰到就算失敗,看看哪一組能最成功的完成。
(2)不必規定是兩人一組,可以三人、四人一組,這樣的話更能拓寬幼兒的視野,從中幼兒還能想出各種玩的游戲。③做的比較好的餓,可以讓他們做示范,避免有些幼兒一直重復一個動作。
從整堂課來看,活動目標很明確,但是對于大班的幼兒顯得有些淺,活動準備比較簡單有效,活動過程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平等參與的機會,也能根據活動方式創設適當的問題情景,從用報紙到用身體再到合作鉆、爬身體搭的洞,巧妙遷移,層層遞進,但是后來的活動,思路不是很明確。因為幼兒顯得有些太興奮而雜亂,教師為維護紀律會比較吃力。因此,教師的合理安排對活動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學反思: 通過了這次的課,讓我明白了要上好一堂課,不僅要在上的時候全身心的投入,教態親切,設計時定好準確的目標,對教案的理解也尤其重要。只有教師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才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在做好前提條件的情況下才能更有信心。
第6篇、大班室外游戲鉆山洞教案
設計意圖: 根據大班剛入園幼兒的主動參與活動的意識不強,于是我就設計了《鉆山洞》》有趣的游戲活動,將幼兒扮成動畫片里最熟悉的人物,培養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力求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和玩耍的氣氛中、練習一個跟一個走、不掉隊、不推不擠。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輪流的含義,學會一個跟一個走,并遵守游戲規則。
2.通過游戲促進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讓幼兒學會聽口令玩游戲,鍛煉反應能力和傾聽能力。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會一個跟一個走。
活動難點:
學會輪流鉆山洞、不推不擠。
活動準備: 拱門、了解火車鉆山洞、CD。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準備活動:隊列隊形的練習。
將幼兒按照托馬斯(紅、黃、藍、綠)四種小火車排成四列縱隊,練習稍息,立正和搭肩看齊。
二、基礎部分
2.組織幼兒玩游戲"開火車"
(1)教師扮火車頭帶領幼兒開火車,后面幼兒拉著前面幼兒的衣服往前走,待聽到"火車到站了"的口令后,即可自由走動。火車繼續開始,每人要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繼續往前走。
(2)增加游戲難度:《開火車》。鉆山洞時要一個跟一個走不推不擠。
三、結束部分
3.結束、放松活動:放音樂小火車跳快樂的火車舞。
第7篇、大班游戲鉆山洞過小橋教案反思
活動目的:
培養幼兒的手腳協調能力。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游戲玩法:
幼兒和家長分別站在起點,幼兒鉆過山洞,家長也鉆過山洞,接著家長拉著幼兒的手走過獨木橋,再拉著幼兒小手走過小變路,到終點后,家長和幼兒手拉手跑回起點,快者為勝。
游戲規則:
家長要和小孩一樣鉆過山洞,拉著往回走的時候不能抱,只能用手拉。
教學反思:
游戲是最適宜于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
第8篇、大班數學火車鉆山洞—認識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教案反思
設計思想: 單數、雙數的概念對5、6歲的孩子來說比較抽象難懂。在我園以往的教學中,有的老師為了讓幼兒盡快掌握,把單、雙數分別列出來讓幼兒死記硬背。幼兒由于理解不夠,雖然能搖頭晃腦地背得滾瓜爛熟,但應用起來卻容易混淆。為此,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活動,以游戲“搭火車山洞”為導線,通過讓孩子們親身參與搭火車山洞來感受兩個兩個對應的關系,然后再請他們幫數字寶寶搭山洞,層層遞進,使幼兒知道能兩個兩個成對的是雙數,反之則是單數。然后再讓幼兒通過“數字寶寶找朋友”、“我是小小記錄員”活動來進一步鞏固對單、雙數的認識,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初步了解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2、學習用兩個兩個對應的方法識別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3、能用簡單的符號標記(○、○○)來記錄單數和雙數。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套1—10的數字卡片及圓點卡片若干;
胸飾數字掛件人手一份,單數、雙數標記頭飾備一個;
黃豆、圍棋、雪花積木、小木珠若干,記錄紙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游戲“火車鉆山洞”
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火車鉆山洞的游戲。
幼兒兩個兩個面對面站好,雙手相對搭起“山洞”。游戲開始,站在隊尾的二名幼兒先當小火車鉆過“山洞”,然后又站到隊伍最前面搭起“山洞”。依次類推,游戲反復進行。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數字卡片1—10,幫數字寶寶搭山洞
師:剛才,我們玩了火車鉆山洞的游戲,現在,這些數字寶寶也想請小朋友幫它們搭“山洞”做游戲,你們愿不愿意幫忙?
①教師示范幫數字4搭山洞 拿4張小圓點卡片兩個兩個對著搭山洞。
②教師示范幫數字5搭山洞 拿5張小圓點卡片兩個兩個對著搭山洞。
③討論得出數字4能搭成山洞,數字5不能搭出山洞,有一個圓點卡片孤零零的,沒有朋友和它一起搭山洞。
④請幼兒用圓點卡片幫數字寶寶1—10搭山洞,看看哪些數字能搭成,哪些不能搭成,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2、引出單數、雙數概念
師:剛才,小朋友在幫數字寶寶搭山洞的時候發現有的能搭成山洞,有的不能。那么,像數字4這樣能兩個兩個一對搭成山洞的數字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雙數;像數字5那樣兩個兩個對應后總有一個成單的數字,它們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單數。
①請幼兒把單數找出來放在一塊,得出單數是1、3、5、7、9;
②請幼兒把雙數找出來放在一塊,得出雙數是2、4、6、8、10;
3、認識單數、雙數標記
①認識單數標記符號:○
②認識雙數標記符號:○○
③游戲:單數、雙數寶寶找朋友
每位幼兒身上掛好不同數字胸飾當數字寶寶,如果老師頭戴單數標記頭飾,單數寶寶就是老師的好朋友,一起跟著老師開小火車,如果老師頭戴雙數標記頭飾,雙數寶寶就和老師一起開小火車。
三、結束部分,我是小小記錄員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單數和雙數,還知道了它們的標記。現在我們來當小小記錄員。
幼兒分成四組活動,每組的桌上分別有第①組:黃豆、第②組:圍棋、第③組:雪花積木、第④組:小木珠
幼兒分若干次把所抓的實物數一數、擺一擺,再用筆把數字及標記符號記在記錄紙上,結束。
活動反思: 今天的這堂數學活動,我認為效果不錯,達到了預期目標。活動的教學形式主要是讓孩子初步了解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整個活動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原則,也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律。
活動按事先預定的以游戲“搭火車山洞”為導線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進行著,孩子們興致濃厚,大部分孩子能感受兩個兩個對應的關系,然后,通過讓孩子們親身參與搭火車山洞來,請他們幫數字寶寶搭山洞,層層遞進,使幼兒知道能兩個兩個成對的是雙數,反之則是單數。 然后再讓幼兒通過“數字寶寶找朋友”活動來進一步鞏固對單、雙數的認識,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孩子的積極性更高了。但在這個環節中由于活動時間稍長,個別幼兒開始坐不住。 最后環節“我是小小記錄員”,讓幼兒將所抓的實物數一數、擺一擺,再用筆把數字及標記符號記在記錄紙上,再次鞏固了單、雙數的概念。
整堂課環節思路清晰流暢,形式較新穎,真正體現了幼兒為主體這一教學宗旨。
本次活動雖然算成功,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幼兒由于個體差異,個別記錄不清楚,還有待于進一步培養。我還要不斷加強學習,要更善于引導幼兒學習,并注意控制自己的聲音與情緒。
第9篇、大班體育小老鼠鉆山洞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能鉆過山洞,發展鉆的能力。
2.結合幼兒鉆、跳和走多種玩法,發展幼兒的動作的協調性、敏捷性。
3.萌發幼兒相互合作的精神,通過比賽讓幼兒感受勝利的喜悅心情。
活動準備:
1.圈、獨木橋、沙包、尾巴等 。
2.音樂:三首曲子。
3.胸飾21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師:今天天氣真好,寶貝們,和媽媽一起鍛煉身體吧!
(二)基本部分師:快過年了,我們要到外面找食物準備過冬,路途要鉆過山洞才能找到食物。所以我們要先練好本領才行,媽媽為你們準備了一些聯系器材,寶貝們請開動你們的小腦筋想辦法怎么鉆山洞?
(1)幼兒自由練習。
(2)集體討論師:誰來說說剛才你是怎么鉆山洞的?
請個別幼兒示范并講解鉆的方法師:他說的辦法真好,誰來示范下?
師:請寶貝們用剛才的好辦法再去練習下吧。
(3)自由分散練習練習側面鉆師:小手放膝蓋,一蹲,二跨,三起,山洞鉆過啦。
(4)集體練習師:寶貝們,練習的怎么樣了啊?我們一起來練習下側面鉆的本領好嗎?
(5)比賽練習師:寶貝們學本領的速度可真快,為了檢驗你們的練習效果,我們來場比賽好嗎?
師:看,我們的比賽場地都有哪些東西啊?
師:我們比賽要分成四隊,紅隊、黃隊、藍隊、綠隊。比賽規則是:要跳過小河,鉆過山洞,走過平衡木,來到樹林里找過冬的糧食,找到后再把它們搬到我們家的糧倉里。再拍小老鼠的手后,第二只小老鼠才可以出發,如果途中犯規的話,就要扣分,明白了嗎?
(6)游戲:鉆山洞師:看看哪隊運的糧食最多?速度最快?獎勵一面小紅旗!我們祝賀他們!說明他們組不但本領學的棒,而且團結合作的精神不錯!
(三)結束部分師:寶貝們!今天你們真能干!為媽媽準備了這么多的過冬糧食!一定都很累了吧,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師:爸爸回來了,我們一起到門口去迎接爸爸好嗎?
活動延伸:
在戶外活動時,老師可以繼續組織小老鼠鉆山洞的游戲,可以增加其他障礙物,例如:圈、墊子、長筒等。
活動反思:
《小老鼠鉆山洞》是大班的一節綜合活動,主要是訓練幼兒的肢體協調發展,同時感知洞洞的大小以及增強幼兒之間的合作游戲。
活動中教師以貓和老鼠的游戲為主線貫穿活動始終。讓幼兒利用自己的身體部位變出各種洞洞,在活動中教師通過請個別幼兒鉆一鉆來感知洞洞的大小。當幼兒發覺洞洞小的時候,教師利用孩子們的發現馬上提出問題,”怎么做才能使洞洞變大?”很自然的引出下一個環節”讓孩子們合作洞洞”在合作中教師有針對性的展示出了小朋友們變得不同洞洞。例如:“兩個人的洞洞”、“三個人的洞洞”“四個人的洞洞”等等,同時延伸出“人數越多,洞洞越大;人數越多,洞洞越多”的道理。
在活動中,教師能夠帶著幼兒完全融入到鼠媽媽和鼠寶寶的角色中去。而且在最后貓和老鼠的游戲中將該次活動推向了一個高潮,孩子們的情緒在此次活動中一直處于十分開心、積極參與的狀態中,這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
大班幼兒主要處于平行游戲階段,平時幼兒之間的合作很少,通過此次活動促進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使得幼兒的合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也是我們大班老師十分值得學習、借鑒的一個重點。
這是一個綜合活動,教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過程層層遞進,環節簡單明了。但是缺少了側重點,并且在游戲中教師的目標是讓幼兒的身體部位進行變洞洞,但是,整個活動中教師的注意力都放在引導幼兒利用雙手變洞洞上面,沒有讓幼兒完全放開,利用自己的其他身體部位變一變洞洞。
第10篇、大班體育活動鉆山洞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高、低運球動作方法;
2、提高上肢小臂肌群力量,發展身體協調性;
3、感受籃球活動的樂趣,學會與他人友好交往與合作。
二、教學準備:每人一球 場地
三、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拿球分隊站好,互相檢查持球方法,跟著節奏活動四肢;
2、準備運球姿勢;左右手運球站位;
3、原地右手運球40個,左手運球40個,左右手運球40個。
做球上歇息。
(二)基本部分:
1、交代學習內容,示范高運球和低運球動作要領;
2、高運球適用于無防守時快速運球。
動作方法:按拍球的后上部,使球的反彈高度在腰腹之間,球的落點在身體側前方。
動作要點:手腳協調配合,控制好反彈高度,注意球的落點。
3、低運球適用于防守者逼近時慢速運球。
動作方法:身體屈弓,降低重心,抬頭向前看,用上體和腰保戶球,球反彈的高度在膝髖之間。
動作要點:重心要比高運球低,手腳協調配合,控制好球的反彈高度,注意球的落點。
4、聽信號練習高低運球;
5、 游戲前后高低運球。
方法:一人抱球前平舉站好,一人運球圍繞在同伴身邊,高運球在身后,低運球在前平舉下方。
6、競賽游戲鉆山洞。
方法:兩排小朋友高舉拿球手,小朋友依次從后面拍高球穿過,另外兩排小朋友平舉拿球手,后面小朋友依次運低球穿過。反之,看那隊先到,獲勝。
(三)結束部分:
1、小結游戲情況,表揚運球好的那組,鼓勵其他組加油。
2.、坐球上做手指和腰部放松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