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9
這是一年級乘上列車去畫畫,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采用畫、撕、剪、拼貼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
2、通過集體作業,培養學生同他人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3、引導學生關注并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具:
錄音機、水粉、范畫、 畫掛板、火車圖片。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如何畫出被遮擋物體。
學生用具:
蠟筆、水彩筆、水彩、調色盤。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安定情緒
二、導入新課
請學生聽錄音(火車開來的聲音)同時教師出示能拉動的火車列箱,并提問學生聽到什么聲音,導出題目《乘上列車去畫畫》。
三、講授新課
1.教師出示貼有一節車箱的掛板,用各種水果貼片進行貼畫讓學生觀察貼的是否正確、合理,并說一說為什么?之后,教師講解物體的前后遮擋部分的畫法,物體在車箱里的繪畫順序是:由下向上畫、由前向后畫。
2.教師演示畫畫箱的車箱畫法四句話:
(1)先畫車箱長方形。
(2)再畫車輪小圓形。
(3)火車鐵軌兩條線。
(4)車身圖案任你添。
其中車身圖案可以用點、線、面來裝飾(注意:自己的本子有多大,車箱的長度畫多長。)
3.啟發學生根據教師在黑板上的范畫的.車箱,自己還能畫出什么樣的車箱外形。
4.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把火車箱裝滿各種貨物,并讓學生到黑板上來把車箱畫滿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學生練習
1.再次提示學生物體被遮擋部分畫法。
2.教師巡視指導(放音樂)。
五、課堂總結
1.再次提示學生作品一個連一個貼在黑板右側變成一列裝滿貨物的火車,并讓學生評說哪個車的好與壞。
2.教師總結發言,引導學生說一說應把這么多的東西送到祖國四面八方,最后放一段火車漸漸開走的,表示司機叔叔開著火車帶著學生的心愿走遠。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大量圖片的賞析,讓學生感受到祖國幅員遼闊,各地風景、風情文化都有很大差異、各具特色,在實踐中使學生對畫面取景、畫面構圖有所了解,能發現美、表現美。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討論與講解, 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了解風景畫具有因素構成,并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表現美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關注并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抒發自己對祖國的感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之情,激發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等等。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引導他們感受、尋找美的景物,。
教學難點: 如何表現抓住景色的體征,并恰當運用繪畫方式將其變現出來。
三、教學策略
本課要向學生展示的是祖國的壯美景色,通過對祖國幅員遼闊,山川秀麗的了解,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選用各種材料、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抒發自己對祖國的感受,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和同他人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將動畫片中托馬斯—火車頭引入課堂,扮演能帶領同學們去旅行的“小小火車頭”,學生興奮、積極地跟著火車頭“游覽”教師準備的美圖、風景,使學生在看一看、說一說、畫一畫、做一做等游戲式活動中產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在游戲中學習使學生顯得十分自由與主動,并能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感受,將美的感受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作為欣賞內容的補充,還請同學們將自己收集的風景圖片或自己旅游時所拍的照片拿出來,向別人介紹自己去過的地方,那里最美的是什么。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完全沉浸在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回憶和眷戀之情中。
四、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含過程與方法) 設計目的和說明
導入新課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段錄音,聽一聽,這是什么發出的聲音?
生:開火車的聲音。
師:同學們都坐過火車嗎?你們都去過什么地方呀?
生:簡單地回答去過的地方。
師:沒坐過火車的小朋友也不要著急,這節課,我們一起要乘著小火車到祖國各地區看一看,一邊玩,一邊把看到的美景畫下來,好不好!
師: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新課《乘上列車去畫畫》
講授新課 師:今天,我為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想見它嗎?讓我們大聲請它出來。(出示“托馬斯”火車頭頭飾,并戴在頭上,扮演可愛的托馬斯火車頭。)
師:我是“可愛的托馬斯火車頭,整天東跑又西忙,瞧見祖國可真大,各地風俗不一樣!你們想不想去看看?”
生:想。
師:好!我們現在就跟著托馬斯出發吧!(課件)
師: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風景優美.名勝古跡眾多,第一站,我們來到萬里長城,它是中國偉大的軍事建筑,它的規模浩大.工程艱巨,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筑工程,他被稱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生:桂林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被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漓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巖溶山水旅游區。桂林的獨秀峰,平地拔起孤峰獨秀,人稱“南天一柱”。而七星巖洞分上、中、下三層,猶如一條地下天然畫廊,游程達八百米,洞中有洞、連環套疊、變化莫測、色彩繽紛、千奇百怪的鐘乳石,結成多種山川.人物.樹木.禽獸,瑰麗多姿.琳瑯滿目。
師:日月潭是臺灣地區最大的天然湖泊,又稱龍湖,亦為聞名遐邇之山水佳勝。潭面遼闊,面積約900馀公頃。潭中有小島名拉魯島,以此島為界,潭面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似月鉤,故名日月潭。潭水碧藍無垠,青山蔥翠倒映,環山抱水,形勢天然。
生:昆明石林又稱為云南石林,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由巖石組成的“森林”,穿行其間,但見怪石林立,突兀崢嶸,姿態各異。由于石灰巖的作用,石柱彼此分離,又經過了2.7億年的天然修飾,無數的石峰、石柱、石筍、石芽、形成了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峰叢和丘陵于一身而顯得千姿百態的石林。
師:東方明珠電視塔位于上海黃浦江畔,主體結構高350米,塔高468米,僅次于加拿大多倫多電視塔和前蘇聯的莫斯科電視塔,列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廣播電視塔,東方明珠塔設計風格獨特,匠心獨具,同時還創造出了中國古詩之中“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
師:看了圖片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向往祖國哪個地方?為什么?
師:老師知道你們也出去玩了不少地方,把你的照片拿給你的同學瞧一瞧,并說一說那兒最美的是什么?
師:分發風景紙稿,讓學生用框取風景,從而讓學生體驗主動發現美、表現美的方法?
教師提示:構圖、造型、色彩三個方面去考慮。
師:小火車又要出發了,它說:剛才我們欣賞了祖國的名勝古跡接下來請我們欣賞優秀的繪畫作品。(欣賞教材中的美術作品)
師:說一說這些作品是用什么繪畫工具表現的。
生:國畫、水粉、油畫棒、彩鉛等。 學生伴隨著音樂欣賞美景。
在欣賞的過程中,師生根據自己對美景的了解,以導游的身份,穿插著介紹景色的特征。
由于圖片不是一個時間、地點、視線拍攝的,引導學生感受色彩的不同,光下和陰暗部的不同。
學生創作 師:讓我們當個小畫家,畫出你在旅途中的見聞,好嗎?
師:先說說你想畫哪里?畫什么?(鼓勵學生找出各地最適合用繪畫方式表現的情景。)除了畫,還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現各地的景色?
師:構思自己準備表現的景色,開始創作。
作品展示 師:瞧一瞧,小畫家們把我們帶到哪了?
生:以小導游的身份,介紹自己的作品。
師: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名山大川很多,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游客。這些美景仿佛就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我們用有限的畫幅來傳達一種真實的空間鏡像。“言有境而意無窮”,總之山水畫的意境在人們的無盡想象之中。 由學生講述自己作品的創意。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乘上列車去畫畫采用畫、撕、剪、拼貼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乘上列車去畫畫
2、通過集體作業 ,培養學生同他人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乘上列車去畫畫
3、引導學生關注并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具::錄音機、水粉、范畫、 畫掛板、火車圖片。 乘上列車去畫畫
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如何畫出被遮擋物體。
學生用具: :蠟筆、水彩筆、水彩、調色盤。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安定情緒
二、導入 新課
1.請學生聽錄音(火車開來的聲音)同時教師出示能拉動的火車列箱,并提問學生聽到什么聲音,導出題目《乘上列車去畫畫》。
三、講授新課
1.教師出示貼有一節車箱的掛板,用各種水果貼片進行貼畫讓學生觀察貼的是否正確、合理,并說一說為什么?之后,教師講解物體的前后遮擋部分的畫法,物體在車箱里的繪畫順序是:由下向上畫、由前向后畫。
2.教師演示畫畫箱的車箱畫法四句話:
(1)先畫車箱長方形。
(2)再畫車輪小圓形。
(3)火車鐵軌兩條線。
(4)車身圖案任你添。
其中車身圖案可以用點、線、面來裝飾(注意:自己的本子有多大,車箱的長度畫多長。)
3.啟發學生根據教師在黑板上的范畫的車箱,自己還能畫出什么樣的車箱外形。
4.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把火車箱裝滿各種貨物,并讓學生到黑板上來把車箱畫滿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學生練習
1.再次提示學生物體被遮擋部分畫法。
2.教師巡視指導(放音樂)。
五、課堂總結
1.再次提示學生作品一個連一個貼在黑板右側變成一列裝滿貨物的火車,并讓學生評說哪個車的好與壞。
2.教師總結發言,引導學生說一說應把這么多的東西送到祖國四面八方,最后放一段火車漸漸開走的,表示司機叔叔開著火車帶著學生的心愿走遠。
教材簡析:
本課要向學生展示的是祖國的壯美景色,使學生在看一看、說一說、畫一畫、做一做等游戲式活動中產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在教學設計方面,第一節主要是通過網絡欣賞做過各地的風光,第二節主要以“開火車”到各地旅游的方式,集體合作畫一畫、做一做各地的景色。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采用畫、撕、剪、拼貼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
2、通過集體作業,培養學生同他人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3、引導學生關注并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引導他們感受、尋找美的事物。
教學難點:
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抒發出自己對祖國獨特的感受。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收集祖國各地的圖片資料,并請家長介紹一下自己到各地區旅游的感受。
教師準備火車頭的頭飾。
本課第一節通過電腦網絡進行。
教學活動過程:
第25課時:
一、引導過程:
請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圖片資料、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去過的或聽家長講的外地的風土人情。
請幾位同學到前面來戴上火車的頭飾跟老師一起“乘上列車”到各地去看一看。“我是小小火車頭,整天東跑又西忙,瞧見祖國可真大,各地風情不一樣。”
二、認識過程:
1、利用電腦網絡觀看各地景色:
進入人民畫報網網址:
點擊“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表演:現在我們的火車要在黃山站停靠,請大家下車游覽。
(點擊“黃山”出現黃山的頁面,當鼠標指向哪一幅圖片,就會同時出現關于這幅圖片的介紹。這時請一位識字多的同學當“導游”,為大家念一念介紹。教師在講述時應做到突出風景的美,為學生做好范例。)
表演:我們的火車又要開動了,請游客們坐好。(學火車開動的樣子)
下面火車要在蘇州停靠,請游客下車參觀。(點擊“蘇州園林”)
用同樣的游戲參觀國內各大景點。在介紹中可穿插學生自己的感受。
2、讓學生說出自己在旅游過程中感受到的美。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祖國歷史悠久,勞動人民富有智慧和創造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造欲望。
3、讓我們當個小畫家,畫出你在旅途中的見聞,好嗎?
先說說你想畫哪里?畫什么?(鼓勵學生找出各地最適合用繪畫方式表現的情景。)除了畫,還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現各地的景色?(本課時主要來設計,下節課主要來繪畫和制作。)
構思自己準備表現的景色。
第26課時
一、引導階段:
1、回憶上節課坐“火車”出去“旅游”的見聞,說說自己準備表現什么?
2、(在大白紙上貼上火車)讓我們把旅途中的見聞畫下來好嗎?
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如何添加人物和景物。(最好分配給各合作組具體的任務,如:1組負責畫人貼到火車上,2組負責畫北京的風土人情……)
二、發展階段:
1、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工具、材料,通過畫、撕、剪、貼等造型手段表現出自己對人物、景物的想象。在作業過程中鼓勵學生無拘無束的大膽、自由的表現。熱情的與同學交流、分工合作。
2、作業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同學們扮成火車和導游,繼續玩開火車旅游的游戲。“導游”向大家介紹時主要談自己對祖國悠久歷史的熱愛及自己收集的祖國近幾年來的巨大變化。
三、收拾整理。
課后拓展:
讓學生回家把本課學到的祖國的悠久歷史、改革開放偉大成就跟父母講一講。要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能注意自己身邊的美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