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5
這是魚兒游游教學目標,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魚兒游游教學目標第 1 篇
活動目標:
1、結合游戲學畫封閉線和橫豎交叉的直線,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大膽作畫,樂意交流。
3、培養幼兒的觀察、*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自制漁網一個,印畫魚群的大紙,油畫棒。
2、布置游戲場景。
3、日常生活中幼兒觀察魚,給魚喂食,玩耍,和老師一起給魚換水。
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體驗快樂,激發興趣。
教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小貓。“孩子們,看!小池塘里的魚真多啊!我們用什么來捉魚呢?魚網是什么樣子的?”(大大的,有洞洞。)
2、觀察魚網的線條。
(1)通過多示范理解魚網是由橫豎線組成的。
“孩子們,看看媽媽是怎樣用魚網捉魚的,用圈圈把小魚圈起來,橫線從圈圈的這邊畫到這邊、豎線從圈圈的上面畫到下面。魚網畫好了,橫線豎線交叉畫,小小魚網本領大,魚兒魚兒逃不了。”
(2)觀察魚網,理解線條的畫法。
“魚兒為什么不能從魚網中逃出來?(提示:魚網是什么樣子的?有些什么線?)”
幼:魚網很大,孔孔很小。
網有格格。
魚網的洞洞小魚鉆不出來。
網有橫的線,豎的線。
小結:媽媽的魚網是大大的,由橫線豎線做成的,孔孔小小的。
(3)修補魚網,感受魚網的線條的緊密和連貫。
“請只小貓也來畫個魚網吧!”(請幼兒按鼠標。)“看,魚兒怎么了?為什么會逃出來?”
幼:魚網斷了,洞洞太大了。
師:我們一起來補一補吧。
小結:記住魚網是密密的,線是連起來的,小魚才逃不出來。
3、在游戲情景中作畫。
看,小池塘里也游來了許多小魚,小貓們快用密密的大大的魚網把它們捉住。本領大的孩子可以用大大的魚網多捉一些魚,也可以畫幾個魚網捉魚。
4、引導幼兒欣賞魚網,體驗成功。
“給我們講講你的魚網是怎樣的?”
(表揚畫的密,線條連貫的,魚網形狀特別的,指出魚網線斷掉,洞太大的。)
活動反思:
1、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整個活動我以音樂游戲:小魚游、網小魚導入活動,以貓媽媽和小貓的游戲角*貫穿始終進行示范和互動,最后以小貓展示自己網到的小魚結束活動。
2、以大畫紙激發幼兒繪畫興趣。我以一組一張大畫紙的形式,讓幼兒自由選擇。這里可以隱*的顧及到幼兒的能力差異,能力強的孩子可以畫很多個網,網到很多魚,也可以畫一個大網,一下子網好多魚;能力弱的孩子網到一條魚也不錯。
3、運動多種手段評價作品。我為評價作品也做了相應的準備,首先,我讓所有作品都有展示的平臺;其次,我以貼泡泡的形式幫助孩子給自己的作品做標記,便于在評價時,老師能夠有針對*的評價作品。但也有缺點,對幼兒來說可能作用不大。再次,我以“拋磚引玉”的方式,老師自己先講“漁網”的特點,來暗示孩子講述評價的重點。
魚兒游游教學目標第 2 篇活動目標:
1、了解小金魚的外形特征。
2、鼓勵幼兒用兩種顏*大膽涂*,發展幼兒的協調能力。
3、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重點:
了解小金魚的外形特征。
活動難點:
用深淺不同的同種顏*為小金魚穿衣服。
活動準備:
范畫若干、油畫棒,幼兒用輪廓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實物小金魚引導幼兒說說這是什么?
師: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一個小客人,你們看他是誰啊?(小金魚)
師:你們在什么地方看到過小金魚,它是什么樣子的?有哪些顏*?(引導幼兒說出金魚的外形特征)
二、出示教師范畫,幼兒觀察
師:下面請你們看老師畫的是什么?
師:對了老師把剛才小朋友說的小金魚畫了下來,好看嗎?(好看)
師:老師剛才為小金魚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你們看小金魚的衣服有什么特點?(有而自由回答)
師小結:小金魚的衣服是有深淺不同的同種顏*畫上去的。
師:還有很多小金魚沒穿衣服呢?下面請小朋友為他們穿上漂亮的衣服。
三:教師示范講解
師:小朋友在為他們穿衣服前,先看老師是怎么給他們穿的。
師:顏*要往一個方向涂,要涂的滿、實,但是不能涂到黑線外面去。
四、提出作畫要求
1、師:我們在為小金魚穿衣服前首先要想好穿什么顏*的衣服?要怎么涂*?先涂哪里?再涂哪里?
2、鼓勵幼兒大膽作涂*,看誰涂的又快又好?
3、畫畫的時候,要安靜作畫,不影響別人,注意坐姿。
五、幼兒作畫。
教師給予及時指導,對畫的又快又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肯定,指導能力差的幼兒正確涂*。
六、觀賞評析作品
1、為幼兒的作品寫上名字,看看誰畫的好。
2、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喜歡誰的小金魚,為什么?
3、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為小金魚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小金魚可開心了,請我們一起去做游戲。
魚兒游游教學目標第 3 篇一、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理解魚的呼吸過程。
2.了解魚的繁殖。
3.了解魚與人類的關系。
(二)技能目標
通過魚呼吸的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實驗,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實驗態度。
2.初步接受達爾文的“過度繁殖”和“生存斗爭”的觀點。
3.增強學生保護環境、保護生物資源的思想意識。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本課時的教學重點:魚的呼吸。
2.本課時的教學難點:魚的呼吸。
第一冊3、4魚類(2課時)
標簽:幼兒園小班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 第一冊3、4魚類(2課時),
三、教具準備
鯽魚、水槽、線、筷子、紅墨水、滴管。
四、教學過程
這節課繼續探討魚的特征。
(一)魚的呼吸
教師問:如果把水槽中的魚取出,時間長它會怎樣?
學生答:魚會慢慢地死去,因為魚無法呼吸了。
請學生設法驗*魚在水中的呼吸。
四人一組仔細觀察:口和鰓蓋的運動特點。通過觀察和討論得出:魚在水中生活,其口和鰓蓋做交替運動。
教師問:這種運動的結果是什么?
學生答:水從口入,從鰓孔流出。
請學生驗*這一設想。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可把魚的軀干部和尾部用筷子、線綁住,指導學生向魚的口前滴一滴紅墨水,觀察有什么現象?經仔細觀察,墨水隨水流入口腔,當口閉合時,又從鰓孔流出。
教師及時問:水從口流入,從鰓孔流出有什么意義?
學生答:在水中完成氣體交換,即吸入水中的氧氣,向水中排出二氧化碳。
教師繼續問:鯽魚通過什么器官完成水中的氣體交換?它有哪些特點與氣體交換功能相適應?
經觀察,共同得出鰓的特點及作用。教師簡單介紹水流過鰓絲時氣體交換的過程。這時,教師可滲透情感教育:水是魚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水環境?讓學生各抒己見。
(二)魚的繁殖
教師講述魚在生殖季節的繁殖行為,學生歸納出魚的生殖特點:體外(水中)受精,水中孵化成幼魚,一至數年成熟。
針對雌魚的產卵量大而成魚數量少的問題,請學生分析原因。教師簡單介紹達爾文的“過度繁殖”和“生存斗爭”的觀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魚與人類的關系
教師提出以下問題,請學生閱讀教材后回答。
1.魚的種類。
2.人類對魚類資源的利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3.我國常見的海洋捕撈魚類以及保護海洋魚類資源所采取的措施。
4.淡水養魚中的“四大家魚”及淡水養魚業的前景。
5.針對魚類資源的現狀,談談自己的看法(滲透保護環境和動物資源的思想情感教育)。
(四)小結
教師結合板書小結。
五、板書設計
(一)魚的呼吸
水 口鰓(氣體交換) 鰓孔水
(二)魚的繁殖
體外(水中)受精;水中孵化成幼魚及發育為成魚;
產卵多,成活少。
(三)魚與人類的關系
1.魚的種類(2.4萬種)及作用(食物、滋補品等)。
2.海洋漁業資源的現狀及保護措施。
4.四大家魚:鳙魚、鰱魚、草魚、青魚。
六、習題與解析
1.隨堂練習
(1)鯽魚在水中不停地吞水的作用主要是( )
(a)濾取食物 (b)進行呼吸
(c)平衡身體 (d)調節身體密度
(2)當水流過魚鰓時,滲入鰓絲毛細血管的是( )
(a)食物(b)二氧化碳(c)氧氣(d)水流
(3)鯽魚的生殖特點是( )
(a)雌雄同體,體內受精 (b)雌雄同體,體外受精
(c)雌雄異體,體外受精 (d)雌雄異體,體內受精
2.課后練習
(4)鯽魚身體內的血管有( )
(a)動脈(b)靜脈(c)毛細血管(d)以上三者
3.參考*
(1)(b) (2)(c) (3)(c) (4)(d)
4.簡要分析
(4)鯽魚體內的血管有三種: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動脈與心室相通,把心室里的血輸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靜脈與心房連通,把身體各部分的血液送回心臟的血管;毛細血管是連通于最小的動脈和最小的靜脈之間的血管。
七、參考資料
中華鱘
又名鰉魚、鱘魚。體長,呈梭狀,背部上隆起,腹部平直。吻端尖細,基部寬。頭部背面骨板光滑,體表也覆五縱行大骨板(硬鱗)。口下位,成一橫裂,能向外伸縮自如;上下唇不發達,有細小突起。眼小,鰓孔大。尾鰭歪形,上葉發達。還有一行棘狀骨板。頭部和體背為青灰*或灰褐*,腹為白*,各鰭均為青灰*。通常雄魚11歲、雌魚14歲成熟,每次懷卵量50-100萬粒。鱘魚肉可食,皮可制革,骨可配制高級涂料,卵為名貴食品。自然產量小,被列為我國一類保護動物。
魚兒游游教學目標第 4 篇活動目標:
1、認識魚,了解魚的基本特征。
2、樂意親近小魚,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魚,并能以實*研究科學現象。
4、初步了解魚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親親小動物》、魚盆,魚兒若干,喂魚的飼料等、半個塑料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觀察小魚
1、小朋友,這是誰啦?和小魚們打個招呼吧。它在水里干什么呢?(引導游的動態)。我請小朋友來摸摸小鯽魚,和小鯽魚玩一玩,想想用什么好的方法來和它玩一玩。
二、請幼兒撈魚
1、提問:現在我請小朋又自己去撈小魚,把它放到自己的新家里。(塑料瓶)
三、感知外形特征。
現在我請小朋友自己來看一看小魚的頭長得怎么樣的?來找找它的頭、尾、身子。它穿了一件什么顏*的衣服,魚身上一片片的是什么?有什么用?魚兒游自己的小腳嗎?為什么能在水里游呢?它的魚鰭又長在哪里呢?又是怎么游的呢?猜猜看它喜歡吃什么呢?
四、喂小魚
師幼一起來喂小魚,觀察小魚吃食。
活動反思:
剛開始出示食物小魚,引起了小朋友的興趣,他們也開心的說:看,它在游。小朋友對于小動物還是非常喜愛的,也樂于參與其中。環節二請個別小朋友過來來嘗試的時候也比較困難,最基礎的方法,他們就是用手抓,而且整體秩序比較亂。接下重點部門觀察小魚時,讓小朋友自己回答問題時比較困難,可能因為他們的對于這方面的經驗不是很足,主要老師引導告知的比較多,后來想想可以讓他們先觀看下科學的視頻,再來回答。效果也許會好些,也加強小朋友的自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