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9
這是風來了美術教案,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風來了美術教案第 1 篇
活動目標
了解風和我們生活的關系;
了解風的形成,了解制造風的方法;
通過感覺感受風的存在。
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扇子、羽毛、吸管、肥皂泡、電風扇、風箏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小朋友摸一摸,抓一抓周圍,看看能不能得到風。
2、請幼兒描述風。(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可以用眼睛看見風吹樹葉、小旗;可以聽見風的聲音;可以感覺風吹在臉上涼涼的.)
3、青青和果果來到廣場放風箏,果果問青青,風是從哪來的?
4、果果對青青講解風的產生:風是因為空氣流動形成的??諝饬鲃拥寐?,就是微風;空氣流動得快,就是強風。
5、小朋友制造風。用扇子扇一下,產生了風;用口吹一吹,產生了風。風扇轉動,感覺風扇周圍有風。
6、了解風和我們的關系:風能發電,風能傳播種子;風可以把濕衣服吹干。有時海上風力過大,就是臺風,產生強降雨;有一種龍卷風,能把大樹連根拔起,甚至吹毀建筑物,對人類產生危害。
活動延伸
到戶外,吹泡泡,放風箏,進行體驗風的活動。
教學反思
風是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的一種自然現象,雖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卻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上這節教育活動,就是為了讓幼兒了解關于風這一自然現象的一些簡單常識。我最大限度的調動自然資源,選擇生活中可利用的實物進行了此堂課,讓幼兒可以親身感受到風,只有讓幼兒親自感受到風的存在,才可以體會到單憑口說理解不了的知識。
風來了美術教案第 2 篇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衣服被風吹動的樣子。
2、 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樂意合作,體驗表演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風來了》的音樂磁帶和課件(課件一:掛在衣架上的靜止的衣服;課件二:衣服在小風中的動態;課件三: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2、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觀察衣服被風吹動的樣子。
活動過程:
1、 看課件(一),自由模仿表演掛在衣架上的衣服。
2、 嘗試表現衣服被小風吹動的動態。
?、?請幼兒發揮想像,用動作表現衣服在小風中的狀態。
?、?啟發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創編的動作,并帶領幼兒互相學習。
?、?看課件(二),引導幼兒觀察衣服在小風中的動態。
④ 鼓勵幼兒隨表現小風的音樂節奏表演自己創編的動作。
3、 嘗試表現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引導幼兒大膽想像,自由用動作表現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② 啟發幼兒合作表現衣服在大風中互相纏繞的造型。
?、?看課件(三),引導幼兒觀察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鼓勵幼兒隨表現大風的音樂節奏表演自己喜歡或創編的造型。
?、?完整欣賞課件《風來了》。
4、 游戲:風來了。游戲可進行一至兩遍,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表現。
延伸活動:
1、 欣賞音樂劇《頑皮的風》,激發幼兒繼續探索、表演的欲望。
2、 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其他物體(如樹、湖水等)在風中的景象。
風來了美術教案第 3 篇教學目標:
1、學習風的表現方法。
2、培養對大自然、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展想象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3、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觀察記憶刮風時周圍事物和人物的變化。
2、運用線條大膽地表現對風的感受。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二、 記憶交流
1、同學們,請你們把小耳朵豎起來仔細聽聽,有位我們熟悉的朋友來到了課堂中,它是誰?(播放各種風聲,觸動學生的記憶)
2、你在自然界中還認識哪些風?(微風、狂風、龍卷風)
三、 演示觀察
1、請你與同桌或前后桌說說風來時各種事物的形態有什么變化。
2、你們看看屏幕上出現的現象與你們說的一致嗎?
3、我想請2、3名最細心的同學來補充屏幕上沒有的風來時事物的變化現象。
四、 嘗試訓練
1、書上有幾幅圖,誰能說說風吹過來時它們有什么變化嗎?
2、如果是微風它們有什么變化?如果是狂風呢?
3、逆風和順風時事物的變化一樣嗎?有何不同?
4、請把你們的想法畫出來,然后同桌評一評誰畫得最形象。
五、指導表現
1、作業要求:記憶和想象刮風時的情景,通過描繪物體形態,運用線條等方式,大膽地表現對風的感受。
2、教師巡回指導。
六、交流評價
1、老師手上有幾幅同學畫的作品,你們評一評哪些作品有風來的感覺。
2、還有誰認為自己畫得也挺不錯的,請把你們的畫貼在黑板上。
風來了美術教案第 4 篇設計意圖:中班美術教案:教案風來了
電視“超級變變變”欄目正播放音樂劇《頑皮的風》,活動表現的是衣服被風吹動的樣子。意在引導幼兒用動作解釋音樂、表達音樂,從中體驗藝術活動的快樂,增強藝術感受能力和身體控制能力。
用身體動作自由表現衣服被風吹動的樣子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我采用音樂和多媒體相結合的方式,讓幼兒借助視、聽覺和生活經驗,大膽表現衣服被小風、大風吹動的樣子,并以自己的快樂和激情感染幼兒,鼓勵幼兒自主探索和創造性地嘗試,而不是模仿教師和同伴的表現方式。
合作探索表現衣服在大風中相互纏繞的'造型是本次活動的難點。這一安排主要是為了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讓幼兒充分享受表演活動帶來的快樂。這種組合式造型活動對有一定表象積累和想像、理解能力的大班幼兒來說充滿了吸引力。為了激發幼兒的創造熱情,引導幼兒相互學習,我采用“退位”的指導方法,鼓勵幼兒大膽創造、表現,幼兒從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理解藝術的能力和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衣服被風吹動的樣子。
2、 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樂意合作,體驗表演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風來了》的音樂磁帶和課件(課件一:掛在衣架上的靜止的衣服;課件二:衣服在小風中的動態;課件三: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2、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觀察衣服被風吹動的樣子。
活動過程:
1、 看課件(一),自由模仿表演掛在衣架上的衣服。
2、 嘗試表現衣服被小風吹動的動態。
?、?請幼兒發揮想像,用動作表現衣服在小風中的狀態。
?、?啟發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創編的動作,并帶領幼兒互相學習。
③ 看課件(二),引導幼兒觀察衣服在小風中的動態。
?、?鼓勵幼兒隨表現小風的音樂節奏表演自己創編的動作。
3、 嘗試表現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引導幼兒大膽想像,自由用動作表現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② 啟發幼兒合作表現衣服在大風中互相纏繞的造型。
③ 看課件(三),引導幼兒觀察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鼓勵幼兒隨表現大風的音樂節奏表演自己喜歡或創編的造型。
?、?完整欣賞課件《風來了》。
4、 游戲:風來了。游戲可進行一至兩遍,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表現。
延伸活動:
1、 欣賞音樂劇《頑皮的風》,激發幼兒繼續探索、表演的欲望。
2、 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其他物體(如樹、湖水等)在風中的景象。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