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8
這是了解紋樣教學設計方案,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了解紋樣教學設計方案第 1 篇
教學目標:
1、學習尋找運用生活中、大自然中物體的材質美、肌理美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運用拓印紋樣剪貼畫面形象的方法步驟。
難點:指導學生巧妙地運用拓印紋樣的肌理和色彩。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拓印生活中、大自然中各種物體的肌理紋樣4張,64開紙大小。課件。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30分鐘。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的拓印紋樣。
2、欣賞電腦課件中的圖片。
(1)想一想圖片有什么特點?分析比較作品與紋樣的關系。課本上三幅范圖用了哪些拓印紋樣?(學生討論發言)
(2)在剪貼畫中,你認為哪些紋樣用得好用得巧?(學生討論發言)
(3)在剪貼畫中,你認為哪些色彩搭配得好?(學生討論發言)
(4)教師總結:
利用拓印紋樣剪貼藝術形象是這些圖片的特點;運用拓印紋樣上的自然花紋和生活中常見物體上的花紋使剪貼畫更具有特別的用筆畫不出的意味;三幅范圖分別用了“卵石路”紋樣、花玻璃紋樣、竹筐紋樣、樹葉紋樣、梳子紋樣、三夾板木紋、塑料筐紋樣。
3、制作方法指導。
(1)教師描述畫面內容并板書:
草地上有一棵大樹,遠處的幾棵樹看不到樹干,比房子還矮,天上有太陽,天氣真好。
(2)學生根據上面的內容選擇自己手中的拓印紋樣剪形。
(3)剪出了形的同學舉手,按先后順序上講臺貼在一張彩色底紙上,組合成一幅風景畫。
(4)教師提出修改意見,稍作調整。
(5)學生發言,總結制作方法。
(6)教師總結制作方法并板書:想(構思)――剪(造型)――貼(成畫)
4、作業要求。
巧妙地利用合適的拓印紋樣,剪貼組拼成畫面。
5、小結。
作業展示,講評。
了解紋樣教學設計方案第 2 篇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常用的色彩畫工具。
(教師)課件、范作(色彩的裝飾變化作品)等。
教學過程
1.設計。
(1)評畫:評一評前一節好、中、差三檔水平的作業,師生共評。
(2)教師:指出普遍性作業存在的問題,表揚設計獨特、美觀的作業。
2.構法。
(1)欣賞學生資料和教師的作品:請學生說說這些作品的色彩裝飾特點和涂色的技巧。
(2)學生交流,教師。
(4)學生介紹自己帶的色彩畫材料,以及準備創作哪種色調的色彩裝飾的構思。
(5)指名學生介紹創作思路,師生評議并作適當的補充。
3.學生創作。
(1)創作意見:盡量考慮工具材料的特性,使作品完善;構圖飽滿,富有創意;給作品起一個合適的名字,要把自己的名字設計進去。
(2)教師巡視指導,共同合作。
4.拓展延伸。
(1)學生作品完成后,在教室周圍張貼作品,并填寫教師發給學生的一張問卷調查表。
(2)教師組織學生根據調查表進行自評和互評。
了解紋樣教學設計方案第 3 篇教學目標:了解適合紋樣的基本知識,掌握其圖案裝飾的一般規律,知道適合紋樣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應會運用以前學過的點、線、面等裝飾方法和夸張、變形、省略等變化方法來對適合紋樣進行裝飾。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用幾何形、自然形等要素點、線、面來裝飾適合圖形的紋樣。
教學難點:運用點、線、面三要素及夸張、變形等變化方法來設計制作適合紋樣。
教學具準備:適合紋樣圖片資料、作畫工具等。
教學內容:
1、 組織教學 導入新課
欣賞圖案將學生帶入美麗的圖案中
(圖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美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的興趣。)
生欣賞圖案
提出問題:剛剛欣賞的圖案中,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規律?
生:我發現它們的外形有的是我們數學中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樹葉。
生:里面的圖案類型有的是一個形象,有的是幾個形象組合在一起。
生:里面的圖案跟外面的形狀是一樣的,也跟著是圓形、方形——
(同學們說的都不錯,觀察的很仔細,說出了這些圖案的特點)
師總結學生的發言,揭示課題:適合紋樣
2、 了解知識 掌握方法
師:在我們生活中可以發現很多這樣的圖案。來說一說,你在哪些地方見過它們?
生討論發言。
師:那我們同學想不想自己來做一做這樣的圖案呢?
我們在來仔細的觀察欣賞一下,同時思考以下的問題:
1) 什么是適合紋樣?
2) 基本形有哪些?
3) 我們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圖案
生欣賞、思考、討論
師和生一起總結:1)適合紋樣指適合于一定的外輪廓形狀中的裝飾紋樣。適合紋樣的形態要與外廓相吻合,就是說,在除去邊框時,仍舊具有清晰的邊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們可以用點、線、面來裝飾,也可以用一個形象或者幾個形象來裝飾。
(了解了適合紋樣的一般知識,掌握了基本規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設計制作)
師:在以前我們學過了夸張、變形、省略等方法,這節課中我們可以用到它們。
3、 構思、設計、制作精美的適合紋樣
師:我們很多同學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們每位同學就來設計一些適合紋樣,要求先選好某種外形,在根據外形設計選擇填充圖案,去掉外形后,圖案仍能保持其形狀。
生作業 師巡視輔導
4、 評價作業(自評、互評)
教學反思:本節課的內容是很豐富多彩的,過程中設計的環節不是很多,沒有多少懸念,是靠著內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自己的繪制,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圖案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因而,教與學生一些簡單有效的裝飾方法是很實用的。而...
了解紋樣教學設計方案第 4 篇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裝飾紋樣的技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學習以花卉、動物等為題材設計一幅或多幅裝飾紋樣,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
3.激發學生設計紋樣的熱情和興趣,增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重點:單幅紋樣(花卉或動物)的裝飾設計。
難點:同題材不同形式的多幅裝飾紋樣的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圓規、尺、繪畫鉛筆、紙。
(教師)范畫、課件等。
教學過程
1.欣賞引入。
(1)課件出示各種裝飾紋樣,提問:這些紋樣給我們以怎樣的美感?
(2)學生交流觀摩裝飾紋樣后的感受。
(3)說說裝飾紋樣在生活中的應用。
(4)教師:裝飾紋樣是運用夸張、變形、概括和修飾等手法繪制而成的圖形,它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人們稱它為經化裝、打扮出來的圖形。
(5)出示課題:《裝飾紋樣》。
2.交流探討。
(1)欣賞教材中大師的作品(畢加索的公牛系列作品)、范作(形的裝飾變化作品)和同齡人的作品等。
(2)師生共同交流。
3.學生設計。
(1)教師演示形的裝飾紋樣創作方法。
(2)交流范作的特點,讓學生提出從幾個繪制手法更好的建議。
(3)引導學生說己的想法,教師補充建議。
4.嘗試創作。
(1)教師提出創作要求:設計單幅紋樣作品或多幅同題材不同形式的作品,注意裝飾手法的靈活運用,用、圓規、尺子,使你的圖案更工整、漂亮。
(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5.課外延伸。
本課內容,并要求學生課外收集自己喜歡的裝飾紋樣的圖片資料。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