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4
這是對折剪紙教案連體,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對折剪紙教案連體第 1 篇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2、初步嘗試折、剪、粘的技能;學會剪四瓣花。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重點:折、剪
活動難點:幼兒剪紙時要特別注意四層一起剪
活動準備:
1、課件《欣賞剪紙》、剪紙作品
2、剪刀、正方形彩色紙、鉛筆、膠水、棉簽、放廢紙的筐子
3、大張剪貼畫一幅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張剪紙作品實物,提問:這是什么?你們見過嗎?
2、出示課件,引導幼兒了解剪紙藝術。
(1)、古代剪紙藝人,讓幼兒知道剪紙藝術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
(2)、認識剪紙的工具。
(3)、欣賞剪紙作品:傳統作品——連年有魚
現代作品——奧運吉祥物福娃
幼兒作品——四瓣花
3、教幼兒剪四瓣花。
(1)、通過提問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剛才我們看的剪紙四瓣花漂亮嗎?
——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呢?
(2)、學習折紙的方法:
——因為我們四瓣花的四個花瓣是一樣的,所以先要將這張正方形的紙折成同樣大小的四個小正方形,誰會折?
——請幼兒自己試一試,折一折。
——請一位幼兒講解自己的折法。
——教師示范折法。
——幼兒練習折紙。
(3)、教幼兒在折好的正方形四個角畫上線。
(4)、學習剪的方法:
——強調正確的握剪姿勢。
——教師示范剪的方法,提醒幼兒要特別注意四層一起剪。
——幼兒練習剪四瓣花。
4、學習粘貼四瓣花。
(1)、教師出示大張剪貼畫:
——老師這里有一張畫,這個花園里只有一朵花,它太孤單了,你們愿意把自己的花貼上去和它做朋友嗎?
(2)、教師示范粘貼的方法。
(3)、請幼兒進行粘貼。
5、總結講評并展示幼兒的作品:
(1)、總結講評:
——你們看這幅畫美嗎?喜歡嗎?
——我們班小朋友的手真巧,都會剪四瓣花了,以后我們還要剪很多其它的東西,你們想學嗎?
(2)、將作品張貼在教室墻面上。
對折剪紙教案連體第 2 篇活動目標:
1.能在一定范圍內目測剪細條,樂意用剪出的五彩小色塊來裝飾圍巾。
2.通過制作美麗的圍巾,體驗剪紙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嘗試用目測剪的方法來制作圍巾。
難點是讓幼兒學會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剪細條,能剪出圍巾兩頭細細的流蘇。
活動準備:
帶有流蘇的彩色圍巾一條、剪刀、漿糊、彩紙、印有圍巾圖案的操作紙、范例一幅。
活動過程:
1.欣賞美麗的圍巾。
——師:天氣冷了,你們看老師脖子里圍了什么?圍圍巾有什么用?(保暖和裝扮)
——師拿下圍巾引導幼兒一起欣賞,師:你們看老師這條圍巾是什么形狀的?(長長的)什么顏色的?什么圖案的?你們還發現老師的圍巾兩頭有什么特別之處?(有好多一樣長的,細細的一條條的流蘇)——你媽媽有美麗的圍巾嗎?今天老師請你們來做一條美麗的圍巾送給媽媽,好嗎?
2.剪貼美麗的圍巾。
——師出示課前做好的范例,引導幼兒自己來發現老師制作圍巾的方法?
——重點引導幼兒來說說圍巾兩頭的流蘇怎么剪出來,請幼兒來示范剪,老師再作講評。
——提醒幼兒在剪流蘇時要注意不能剪過圍巾兩頭的橫線,目測剪細直線時盡量能剪得又細又直,注意不能剪斷。剪好流蘇后,選擇自己喜歡的彩紙用剪刀剪小塊貼到圍巾上進行裝飾。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目標達到了,幼兒參與的興趣很高,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問題,給幼兒配的材料有點少。幼兒看見剪紙操作材料積極性很高,這節活動課孩子們興趣很高,孩子們自由互相評比,如果讓我從新上這節課我會從實踐過程中去改進,更完善。
對折剪紙教案連體第 3 篇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確方法,并學習剪弧線。
2.在感知辨認紅、黃、藍顏色的基礎上,能根據老師的口令做動作。
3.幼兒自主組合設計自己的剪紙作品。
4.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到剪紙活動的快樂。
5.感受色彩對比。
活動過程:
(一)紙條寶寶變魔術,引出主題。
教師:“紙條寶寶可調皮了,它們爬呀爬呀爬到我的頭上,你們看,它們變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
教師:“它們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這會兒它們又變成了什么?”(裙子、腰帶)
教師:“紙條寶寶變了那么多好玩的東西,它現在要請小朋友幫忙了,它們想變成春天五顏六色的小魚,小朋友想想,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它們呢?”(可以撕,剪折)
(二)剪刀娃娃變魔術
1.出示剪刀。“我們來看小剪刀變個魔術吧!”
2.老師示范怎樣使用剪刀。“小手變把小手槍,剪刀洞里來睡覺,剪刀張開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顏色的小魚?”(紅色的小魚)
3.拿一張正方形的紙。我們把正方形的花對折一下,再對折一下,變成小正方形,手拿小方形一角,開口朝上;正方形的花變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從這個角爬呀爬,爬過彎彎的小山坡,爬到了那個角,這次方形花變成了什么小魚?
4.請小朋友拿出小手試一下。
讓幼兒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確方法,幼兒能夠很快地接受,也鍛煉了幼兒各器官間的協調能力。
(三)小朋友操作,老師指導(音樂聲中進行)
“現在請你們的小剪刀也工作起來,剪一剪,變一變,剪出不同顏色的小魚,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還有句悄悄話對你們說:“用完剪刀后請你們將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該累了。”
(四)我和小魚做游戲
小朋友真動腦筋,都已經剪好了,我們來和小花一起做個游戲,請你們聽老師的口令做動作。“請把小魚粘在紙上,打造一座彩色的海底世界吧!”
(五)彩色的海底世界
1.幼兒動手操作。
2.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欣賞他人的作品,讓幼兒體會到游戲的快樂。
活動反思:
用剪刀剪弧形是本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小班幼兒的手部控制能力還不太好,有的幼兒剪的還是折線,所以剪弧形是本次活動的突破點。但幼兒在“小剪刀爬山坡”的形象語言引導下,輕松地練習了剪弧線,由于幼兒第一次動手嘗試,他們之間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有的幼兒已經能夠在剪好的小花的基礎上,創造鏤空的圖案。因為是第一次嘗試,所以要對幼兒的作品更多的是給予鼓勵的評價,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對折剪紙教案連體第 4 篇活動目標:
1、樂意動手撕撕貼貼,體驗撕貼活動的快樂。
2、發展幼兒手部小肌肉動作,培養幼兒參加美術活動的興趣 。
3、學會均勻撕紙的手工方法,準確的貼在固定的范圍內。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紅色彩紙若干 。
2、幼兒作畫用紙每人一份,固體膠,一次性盤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
1、“你們都吃過蘋果么?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
2我今天帶來了許多蘋果,它們都是沒有穿花外衣的白蘋果,它們想請你們幫幫它們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可以么?”
二、教師示范:
邊示范邊講解:先將彩紙撕成小碎紙放在盤中,再在蘋果寶寶的身上抹上固體膠,然后從盤中取出撕好的小碎紙,一小張一小張的貼在畫有蘋果形狀的白紙上,直到把蘋果寶寶的全身都貼滿,既不大也不小,要合身,這樣蘋果寶寶就又圓又好看了。
三、幼兒操作:
(1) 幼兒操作時,教師注意幼兒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確。
(2) 提醒幼兒仔細一點,先撕紙再涂固體膠。
(3) 對個別幼兒提供幫助,鼓勵幼兒與幼兒之間相互幫助。
四、點評幼兒作品
活動反思與建議
今天的活動撕貼畫《蘋果》,撕出撕成小碎片,沿著實線將撕出的碎片粘貼在蘋果里面,活動前我估計一般孩子能完成的,可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發現孩子們困難重重,有的甚至手足無措。我仔細分析了原因:首先,這些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動手能力方面幾乎都沒有重視過培養,做任何事都是大人一手操辦的,導致這些這些孩子一遇到要動手操作的活動就顯得很茫然,不知道該從哪里入手,只會說“老師,我不會”。他們的撕紙有些其實就是“拉”紙,這對于小班的孩子確實有些困難,需要空間概念和手部力量及手眼協調等能力,所以我想多練習就能提高他們這方面的發展。但是大部分孩子完成的還是比較好的,第一個環節我創設了情景,讓幼兒以“我的大蘋果”來激發他們創作的欲望,而且我在示范時,語言用的比較有趣,動作夸張,孩子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在我反復強調并演示了幾次撕紙的動作要領之后,孩子們也能按照我的方法撕了雖然孩子們有著的個別差異,撕出的作品也不相同,但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貼到了主題墻上時,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我想撕紙是一個反復練習、不斷提高的過程,以后要給予幼兒多練習撕的機會,讓他們在做做玩玩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