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3
這是一年級美術認識美術工具,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年級美術認識美術工具第 1 篇
一、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觀察、討論、操作,激發幼兒對現代交通工具探索的興趣;2、引導幼兒給交通工具分類,培養幼兒的分類能力;3、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了解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直到正確乘坐的方法,不做一些危險的動作。
二、 活動準備:
1、 各種交通工具的圖片;2、操作圖片、操作卡每組一套;3、交通工具(汽車、飛機等)的道具;4、布置好的活動場景(如公路、大河等)、兔媽媽及小兔的頭飾。
三、活動過程:
(一)開心聚會:
1、師運用游戲的口吻引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兔寶寶,今天我們收到邀請卡,請我們去很遠的地方參加森林聚會,你們想去嗎?可是森林聚會那么遠,我們怎么去呢?你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2、引導幼兒同伴相互討論,說出自己的辦法,如乘船、坐飛機等。
3、師:好,兔寶寶真聰明,有的想乘飛機、有的坐輪船、有的坐火車,真棒!那現在就請你坐上自己喜歡的交通工具,我們出發吧!
4、幼兒自由選擇道具,聽音樂跟隨兔媽媽一起出發。
(二)交通工具可真多
1、教師帶領幼兒來到大草地,幼兒自由坐下休息,教師提問:(1)啊,大草原上可真漂亮,你們開心嗎〉告訴媽媽你是怎么來的,你請誰幫忙了?(2)你覺得你的交通工具方便嗎?好在哪里?
2、師幼共同討論、講述自己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有什么用?引導同伴間交流講述。
3、請個別幼兒上前展示自己的交通工具,講述自己的想法,其余
幼兒共同分享。
4、師小結:汽車、輪船、火車、飛機是用來運人和東西的,大家給他們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交通工具,它們行駛的速度很快,給我們的外出帶來了許多方便。
5、你還認識哪些交通工具?
6、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意義出示圖片,請大家欣賞。
(三)交通工具大比拼
1、教師運用演示文稿出示交通工具(一)小汽車:你認識它嗎?它叫什么?它是在什么地方行駛?怎樣行使的?
2、一一出示火車、飛機等,是水上、陸地、空中的交通工具。
3、師:“交通工具可真開心,認識那么多喜歡它們的小朋友,可是今天它們遇到一個麻煩,它們家里的成員越來越多,太擠了,希望小朋友幫幫它們,再給它們找一個舒服的家。”
4、幼兒分組進行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合作商量進行分類。
(1)按照交通工具的名稱進行分類;
(2)按照行駛地方進行分類;
(3)按照用途進行分類。
5、在投影儀上展示幼兒分類的結果,并闡述自己的理由,教師鼓勵幼兒同伴間互評。
6、師小結:小兔寶寶,交通工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但是如果不遵守交通規則,做一些危險的動作,那么交通工具就會發火,會發生一些危險的事情。
(四)我市未來交通工具設計師
1、師:寶寶們,我們認識那么多的交通工具,現在也請你來設計吧,希望你設計的交通工具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舒服,讓我們更安全。
2、幼兒自由分組設計,教師進行指導(1)運用廢舊材料;(2)繪畫創作
3、布置“交通工具展覽會”讓幼兒欣賞、討論說說“心中的交通工具”
延伸:在區角活動中讓幼兒對交通工具繼續分類,進一步鞏固。
一年級美術認識美術工具第 2 篇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對各種交通工具的認識,進一步了解各種交通工具的用途。
2.引導幼兒想像未來的交通工具并繪畫出來,激發獨創性思維。
活動準備:
各種交通工具的圖片、馬路背景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話題。
1.教師神秘地拿出玩具大卡車,提問: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2.出示小轎車,提問: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3、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講講認識的交通工具,它有什么用途。
(二)幫交通工具分類。
1.引導幼兒將交通工具分類,進一步加深對交通工具的`認識。
2.出示交通工具圖片,黑板上劃分成三類(運貨、載人、特殊用途)請幼兒操作,
要求先說出其名稱,再將卡片貼在對應用途的分類區。
3.師:這么多的車它們在馬路上開的時候要遵守什么規則?交通規則是怎樣的?
引導幼兒有遵守交通規則的意
(三)繪畫未來的交通工具
1.師:今天我要請小朋友發揮想象,設計出一輛最新型最特別的交通工具
2.教師出示自己設計的作品
3.師:誰來說說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想怎么設計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知道
(四)展示作品
活動結束
一年級美術認識美術工具第 3 篇活動目標:
1.認識木工坊里的操作工具比如:錘子、鋸子、刨刀、角尺、鑿子。
2.觀察每樣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3.在操作實驗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幼兒手套人手一副、木工坊配套工具
活動過程:
一、參觀木工坊
師:今天我們來到了木工坊,你們即將會變成一個小木工。通過學習認識制作出許多的木工作品。今天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木工坊里有哪些有用的工具。看看老師是怎么使用這些工具的。
二、出示工具
1.你認識這是什么工具嗎?它叫什么?有什么用處?
(刨子:兩個實質定在刨口的兩側,兩個拇指要頂在刨手的后面,便于用力,也防止木料劃傷手指,用力時,保證刨子放平后再推位,不要左右震前后顛。注意退刨刀時的手勢,錘子敲打在刨子尾端直角處,揣摩合適的力度,防止傷到手指。)
2.你知道這個叫什么?它有什么用?)
(鋸子:使用鋸子前,檢查調整鋸條的角度大約是45°,并確保鋸條水平。使用鋸子時的姿勢,一般習慣于右手的小拇指放在鋸子的下方,左手握在右手鋸條的上方,確保鋸子穩定。)
3.這個工具大家都認識,它的名字叫錘子。錘子的作用就是把釘子釘進去,那你們知道是怎么釘的呢?
(羊角鐵錘:圓圓的這頭是用來釘釘子的,敲釘子時眼睛要看準看仔細。謹防敲到自己的手上。錘子后面像羊角一樣的地方是用來起釘子的,可以用這個羊角把釘子拔出來。)
小結:今天我們看到了許多木工坊里面的操作工具,有些工具是我們日常能見到的有些工具是我們平日里很少見到的。通過這些工具我們就能夠做出許多的木頭作品。接下來要請小朋友們來試一試怎么釘釘子,因為這是我們木工活動當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三、幼兒練習操作
1.請個別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嘗試釘釘子。
要求:能夠將釘子平整的釘入木板中,不能將釘子滑出木板,并且能夠錘子釘進去。
2.請幼兒分組進行嘗試釘釘子。教師進行現場指導。
3.通過嘗試后,大家集體討論釘釘子時候,遇到了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
4.大家集體協商想辦法。
四、相互觀摩
大家一起觀摩各自釘釘子的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年級美術認識美術工具第 4 篇一、教材分析:
在六年級里,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通過批判性和邏輯性思維來建立證據與解釋之間的關系。我們應該為學生提供參與完整的和部分探究過程的機會。在完整的探究過程中,學生首先提出問題,然后設計研究方案、收集數據、構造原有問題的答案、交流探究過程和探究結果。在部分探究過程中,培養他們探究過程某些方面需要的能力和理解力。
杠桿是簡單機械的基礎。在研究“打開蓋子的工具”的過程中,我們期望學生通過研究打開油漆桶蓋子的鐵片和打開飲料瓶的開瓶器,比較分析,發現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是這兩種工具都是當作簡單機械——杠桿使用的,它們都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容易地打開蓋子——都能省力!我們從它們上面都能容易的找到杠桿的三個點:支點、重點、力點。通過仔細觀察,我們還能夠發現,這兩種工具也是有不同點的,他們作為杠桿的三個點的位置是不相同的。打開油漆桶蓋子的鐵片,支點是在重點和力點之間的;打開飲料瓶的開瓶器的支點是在開瓶器的末端,也就是在力點和重點的另一端的。引導學生經歷深入分析就很容易產生新的問題:為什么不同的杠桿都能省力呢?是不是所有的杠桿都省力呢?如果不是這樣,那么符合什么條件的杠桿才能省力呢?因此而引出了下一研究主題——杠桿的秘密。通過觀察,描述在利用杠桿這種簡單機械來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時,因為杠桿支點位置的不同而帶來的力的變化。
二、教學目的:
1、認識了解生活中常用的簡單機械——杠桿。
2、能找到杠桿的三個點:支點、重點、力點。了解不同的杠桿他們的三個點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從而產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3、實驗,體驗部分探究的深入過程。
三、教學準備:
油漆桶、鐵片、開瓶器、末開起的飲料瓶、筷子、鑷子、剪刀、鉗子等。
四、教學過程:
(一)活動:打開油漆桶。
1、不用工具打,用鐵片打的不同感受。
2、觀察用鐵片打開油漆桶蓋子的過程中,蓋子及鐵片各部分的位置變化。
3、引入杠桿,尋找杠桿中的三個點:力點、重點、支點。
4、再次體驗用鐵片打油漆桶蓋子的過程,觀察力點、重點、支點的變化及力的方向。
(二)活動:打開一瓶飲料。
1、體驗用開瓶器打開一瓶飲料。
2、認識開瓶器也是一種杠桿,觀察這一過程中的三點。
(三)比較用鐵片打油漆桶蓋子和用開瓶器打開飲料過程中力點、重點、支點的不同及各點力的方向不同。
(四)尋找生活中其他地方應用到的杠桿。
(五)比較生活中杠桿的不同應用,產生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的情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