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31
這是魔幻的顏色教學目標,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魔幻的顏色教學目標第 1 篇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有趣的筆,知道其名稱,特征以及使用方法。
2、初步體驗嘗試作畫的樂趣,樂意參加玩色活動。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叮叮圖片,工具箱。
2、油畫棒、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1、(出示畫家圖片)今天有一位小畫家叮叮來我們教室做客了,我們和叮叮打個招呼吧!
2、(出示工具箱)小畫家叮叮有個工具箱,他的工具箱里裝了很神奇有趣的東西,想不想看一看?
二、介紹各種筆。
1、介紹蠟筆寶寶。
(1)(出示蠟筆)你們看這是什么呀?
(2)這里有什么顏色的蠟筆寶寶呀?
(3)你們知道蠟筆寶寶有什么本領嗎?(畫畫)
(4)那怎么來使用這些蠟筆寶寶呢?(請個別幼兒進行示范使用)
(5)蠟筆寶寶還有一個本領,因為它是油的,所以它不怕水(教師把蠟筆畫過的紙放入盤子里實驗)
小結:我們要愛護蠟筆寶寶,畫的時候不能把蠟筆寶寶的外衣脫掉,也不能隨便亂扔。還有我們在畫畫的時候不能將蠟筆涂到桌子上和衣服上。
2、介紹水彩筆寶寶。
(1)(出示水彩筆)這筆有個小帽子,真可愛呀!“hi,小朋友們好,知道我是誰嗎?”(水彩筆)
(2)那我們怎么來使用水彩筆寶寶呢?
小結:畫畫的時候要把小帽子拿掉,然后畫好后,要把小帽子蓋上,不然水彩筆就會干掉,所以我們要愛惜它們。
(3)教師示范繪畫。
小結:剛才我們認識了蠟筆、水彩筆,每種畫筆都有各自的本領。
三、涂色與整理。
1、老師這里紙上的梨子還沒有好看的顏色,要請小朋友們幫忙給他們涂上好看的顏色。
2、要求:我們小朋友可以選擇一種筆來把梨子涂上顏色,但是在涂的時候不能把顏色涂到黑線的外面去。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欣賞作品,教師評價:你喜歡誰的畫?為什么?
5、整理物品:下面我們一起把畫筆寶寶們整理好,把它們送到各自的家里去。
魔幻的顏色教學目標第 2 篇教學理念:
“使學生形成基礎的美術素養”;“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是美術教學中的兩個基礎理念。前者是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通過學習和實踐,形成應有的態度和價值觀,控制基礎的知識和技巧,為學生的畢生發展奠定美術素養。后者請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施展美術教導的特有魅力,應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魔幻的色彩》的教學方案就是根據以上理念來達到“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力,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礎的美術素養,陶冶崇高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這一教學目標來開展教學的。
教學方法:
藝術課標”中指出:藝術學習只有與學生個人的成長環境聯系起來,才能獲得持久的動力。這次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美術教材三年級上冊的第一課《魔幻的色彩》,是一節色彩基礎知識課。學生對于顏色有著很大的好奇心,平時經常在生活學習當中廣泛地接觸顏色,考慮到色彩本身有它的獨特的魅力,本節課我設計出“以興趣為動力,以實踐為路徑,以審美為目標”的教學方案, 我特意用了游戲法、動手實踐法、自主探索教學法,這樣可以更能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又能使學生在活潑輕松的環境中,感知知識,撐握知識,并從中發現知識的興味性和生活性,從而使他們終生受用。并且更重要的是在本課中我突出運用了引導學生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學習,以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為主,把學生放在了主體的地位,真正體現了新課程的特點,并在多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教學目標:
1、 認識三原色。
2、觀察兩個原色調和之后產生的色彩變化,說出有兩個原色調出的第三個顏色。
3、 能夠調出預想的色彩,并用它們涂抹成一幅繪畫作品,能用簡單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感受。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 水彩畫工具、色彩卡片、圖片范作、調色盤、筆、裝水的杯子等。
2、學生準備學具:水彩畫工具、彩色紙、吸管等。
課堂教學過程預設:
(一)故事導入,引起學生的興趣
師: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清朝時有一個大臣經常向皇帝進柬,指出他的不足,這讓皇帝很沒有面子。有一天,皇帝想出了一個辦法,想治一治這位大臣,皇帝對大臣說:你能用三種顏色畫出一條美麗的彩虹嗎?大家知道彩虹是有七種顏色組成,(哪七種顏色?)只用三種顏色怎么能畫出來呢?皇帝正在暗自得意,誰知大臣三下五出二就把一條七色彩虹]畫了出來。這下皇帝傻眼了。] 同學們知道大臣是選用哪三種顏色怎樣畫出了彩虹?學習完這節課你們就有答案了。出示課題——“魔幻的顏色”。
(二)教學新知
1、魔術表演:看我變變變。
師:出示紅、黃、藍三色“飲料”。
同學們,大家認識這三種飲料的色彩嗎
生:認識
師:請說出色彩的名稱。
生:紅色、黃色、藍色。
師:大家說得非常正確。下面老師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這個魔術的名稱就叫變變變。請大家仔細視察,老師是怎樣來變的。(將紅色“飲料“和黃色”飲料“各倒一半到另一個瓶子里搖勻,)看著瓶子中飲料色彩的轉變,學生驚奇得瞪大了眼睛。
問:這瓶飲料的色彩有什么變更?是怎樣變出來的?
生:變成了鮮橙多的色彩。是用紅色和黃色混雜在一起變出來的。
師:同學們真聰慧。
2動手實踐親自感受。
師:老師剛才是用紅色和黃色變成了橙色,下面請同學們用紅色和藍色、黃色和藍色看變成什么顏色?并觀察一下有什么微妙的變化?
生:紅色和藍色可以變成紫色,黃色和藍色變成綠色。(小組活動得出結論)
學生說出新色彩的名稱及調色的方法,教師板書。
紅+ 黃=橙
黃+ 藍=綠
藍+ 紅=紫
討論:為什么每個人調出的橙色、綠色、紫色不一樣?
結論:原來是用的顏料分量不一樣。形成色彩的差異。
教師演示:分三次倒入同一種顏色,讓學生觀察變化,并說一說為什么,講解大由淺到深的變化。
結論:原來是用的顏料分量不一樣。形成色彩的差異。
布置小組活動實踐:分組調一調:紅橙、黃橙、紅紫、藍紫、黃綠、藍綠,組長上前匯報結果
師:對!因為紅色、黃色、藍色本事高強,可以調出很多的色彩,我們把它們稱為三原色。用兩種原色調出色彩叫間色,如我們看到的橙色、綠色、紫色。又稱為三間色。
3考考你
1、學生閉上眼睛休息,教師提問:紅+黃=?黃+?=綠,學生搶答。
2、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這個游戲是這樣:黑板上三個公式,每個公式都少了一、兩種顏色。
師把這三個公式上少了的顏色,以"擊鼓傳色"的形式在同學間傳開,鼓聲停止時色塊在誰手,那位同學就把手中的色塊放在黑板上三個公式申適當位置。
(三)、 拓展創造空間
1、在生活有許多魔幻的顏色,看看攝影師們用手中的相機拍攝下來的圖片。(出示生活圖片)
2、欣賞美術書上的畫,看到這些畫你聯想到什么?在生活中能找到這些色彩嗎?這些作品用什么方法創作出來?然后教師通過“畫一畫”用演示顏色在紙上流動產生的魔幻變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 讓顏色在紙面上發生變化?”學生通過“畫一畫” “吹一吹”“折一折”等方法感受調色時顏色在紙面上發生的變化。
3、提出練習要求
作業:將原色,間色任意畫在畫面上,展開你的想象力,看看它們像什么?
學生討論創作,教師輔導。
4、展示作品,讓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叫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創作出來的。
5、小結:在生活還有許多魔幻的顏色,平時要多注意留心觀察,我們還能創作出更漂亮的作品。請同學們收拾好東西,檢查自己的地面有無垃圾,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
魔幻的顏色教學目標第 3 篇教學目的:
1、讓學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知識。美術教案-魔幻的顏色
2、在三原色的相互流動中,觀察色彩的變化。
3、訓練學生的調色、用色的能力。美術教案-魔幻的顏色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觀察三原色在相互流動中的色彩變化。
2、引導學生進行色彩的調和、搭配。
3、培養學生愛色彩、善于動手、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的能力。
教學難點 :
1、組織學生動手實踐。
2、在實踐中引導學生觀察色彩的變化。
3、水粉、水彩的調色技巧。
教學工具、材料:
1、水粉、水彩顏料。
2、調色盤、筆。
3、裝水的杯子。
4、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導入 新課
1、教師從生活中入手,引導學生談談自己所認識的色彩。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在學生中進行交流、探討、加深學生對顏色的印象。為教師講解色彩知識做好準備。
2、從學生的發言、交流中,教師進行補充、歸納講解,并出示課題——“魔幻的顏色”。
二、實踐授新
1、老師用透明的杯子,分別裝進調好的三原色的色水,然后現場分別進行混合實驗:“紅+蘭=?”“紅+黃=?”“黃+蘭=?”,并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發現色彩有何變化?鼓勵學生發言、交流,加深學生對色彩變化的實踐過程印象。
2、接著老師出示教學掛圖,并進行講解——什么是三原色?為什么叫三原色以及三原色調色的色彩變化規律等原色的知識。
三、示范,并布置作業 。
1、老師在黑板上的白紙上面用大排筆涂上相互重疊的三原色。引導學生觀察色彩的變化,以及老師在用、調、涂色的一般規律。引導學生注意水粉、水彩不同性能。不同的調色方法,并注意好環境衛生。
2、要求學生用水粉或水彩畫或用色水流動的方法完成一幅魔幻的顏色圖。
四、老師巡回指導
1、鼓勵學生大膽用色。
2、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同的表現手法。
3、注意衛生。
五、作業 展示
1、學生自評。
2、老師歸納講解,鞏固三原色的知識。
魔幻的顏色教學目標第 4 篇教學目標:
蘇教版美術教案
1.認識三原色。
2.觀察兩個原色調和之后產生的色彩變化,說出由兩原色調出的第三個顏色(間色)
3.能夠調出預想的色彩,并用它們涂抹成一幅繪畫作品。
課時:1課時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水彩畫工具,色彩卡片,圖片,范作。
2.學生準備學具:水彩畫工具。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因為三年紀的學生對水彩畫接觸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導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顏色,然后,讓學生挑選兩個最喜歡的顏色,調一調。再說一說變成了什么顏色。接下來可以讓學生自由調配顏色,但要有兩個要求,只將兩種顏色相調,并且要記住它們調出的第三個顏色。(可以做一些筆記)。然后交流。
2.發展階段
讓學生認識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義
將紙弄濕,將調出的色彩涂抹在作業紙上:讓學生用兩個指定的原色調出教師出示的那個間色。學生調出顏色胡色相一定會有差異,讓學生比一比。說說原因。教師分別出示兩個間色。讓學生自己尋找兩種顏色調出它。學生繼續嘗試調出喜歡的顏色并填在畫面的空白處。
3.收拾與整理
可以留出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主學生將水彩畫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進行作業展評。
三、課后拓展
在課堂練習的基礎上,可讓學生做以下練習:繪出七色彩虹,繪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覺,表達心情,天氣,味道……
第2課萬花筒
教學目標
1.了解萬花筒的圖案是對稱的,并能描述它的對稱方式。
2.用繪畫,剪紙,拼貼等方式表現類似于萬花筒的圖案。
3.試著按自己的設計來表現色彩。
課時2課時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一些有萬花筒圖案的圖片,中心對稱的圖案。示范用的紙。筆,剪刀,膠水等工具。
2.學生準備學具:有萬花筒的學生將其帶到課堂。帶好彩色紙,剪刀,繪畫筆等。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讓學生看看萬花筒然后討論:萬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點?主要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的花樣是如何對稱的。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中歸亮的那個六角形圖案,它是由六個三角形組成的。其中有一個三角形的花樣是真實的。其余五個都是鏡子反射出來的,它們都是相同的并且圍繞一個中心點對稱。
2.發展階段
首先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下思路:我們要創作一個:“真實的”三角形花樣,可以剪,可以畫;再制作其余五個“鏡子里的”花樣,組成要做的圖案。
然后讓深長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圖案對稱。(將紙疊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來畫……)學生很難將對稱表現得精確,這并不重要,對于三年級的學生只要能表現出萬花筒的圖案就可以了。
色彩也是考慮的一個方面,可以讓學生再一次觀察萬花筒,將其中認為最漂亮的一個色彩組合記住。并且將它表現出來。
3.收拾與整理
學生應該已經習慣將剪下的紙屑放在紙簍中。那么結束時只要再檢查一下周圍是否有紙屑就可以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