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9
這是設計紋樣教案導入,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紋樣教案導入第 1 篇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裝飾紋樣的技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學習以花卉、動物等為題材設計一幅或多幅裝飾紋樣,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
3.激發學生設計紋樣的熱情和興趣,增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重點:單幅紋樣(花卉或動物)的裝飾設計。
難點:同題材不同形式的多幅裝飾紋樣的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圓規、尺、繪畫鉛筆、紙。
(教師)范畫、課件等。
教學過程
1.欣賞引入。
(1)課件出示各種裝飾紋樣,提問:這些紋樣給我們以怎樣的美感?
(2)學生交流觀摩裝飾紋樣后的感受。
(3)說說裝飾紋樣在生活中的應用。
(4)教師:裝飾紋樣是運用夸張、變形、概括和修飾等手法繪制而成的圖形,它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人們稱它為經化裝、打扮出來的圖形。
(5)出示課題:《裝飾紋樣》。
2.交流探討。
(1)欣賞教材中大師的作品(畢加索的公牛系列作品)、范作(形的裝飾變化作品)和同齡人的作品等。
(2)師生共同交流。
3.學生設計。
(1)教師演示形的裝飾紋樣創作方法。
(2)交流范作的特點,讓學生提出從幾個繪制手法更好的建議。
(3)引導學生說己的想法,教師補充建議。
4.嘗試創作。
(1)教師提出創作要求:設計單幅紋樣作品或多幅同題材不同形式的作品,注意裝飾手法的靈活運用,用、圓規、尺子,使你的圖案更工整、漂亮。
(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5.課外延伸。
本課內容,并要求學生課外收集自己喜歡的裝飾紋樣的圖片資料。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常用的色彩畫工具。
(教師)課件、范作(色彩的裝飾變化作品)等。
教學過程
1.設計。
(1)評畫:評一評前一節好、中、差三檔水平的作業,師生共評。
(2)教師:指出普遍性作業存在的問題,表揚設計獨特、美觀的作業。
2.構法。
(1)欣賞學生資料和教師的作品:請學生說說這些作品的色彩裝飾特點和涂色的技巧。
(2)學生交流,教師。
(4)學生介紹自己帶的色彩畫材料,以及準備創作哪種色調的色彩裝飾的構思。
(5)指名學生介紹創作思路,師生評議并作適當的補充。
3.學生創作。
(1)創作意見:盡量考慮工具材料的特性,使作品完善;構圖飽滿,富有創意;給作品起一個合適的名字,要把自己的名字設計進去。
(2)教師巡視指導,共同合作。
4.拓展延伸。
(1)學生作品完成后,在教室周圍張貼作品,并填寫教師發給學生的一張問卷調查表。
(2)教師組織學生根據調查表進行自評和互評。
(3)課內。
設計紋樣教案導入第 2 篇一、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中國民間泥玩具,了解和接觸一些民間泥玩具的知識。(了解)
2、在欣賞過程中,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學生對中國民間美術的興趣和熱愛祖國民間藝術、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接受)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中國民間泥玩具的特點。
教學難點:啟發學生認識、感受中國民間泥玩具的藝術風格和特點。
三、教學準備:
1、教具:計算機、CAI課件、大屏幕投影、實物展示臺、
部分民間玩具實物。
2、學具:各種民間玩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欣賞民間玩具實物,引入課題。
2、出示課題
二、欣賞泥玩具
(注:所有圖片欣賞的玩具都通過電腦及大屏幕進行展示,部分比較小的實物玩具通過視頻展示臺欣賞。)
1、導言:中國的民間玩具,歷史悠久。泥土是我們周圍最不起眼的東西,但千百年來,我們的民間藝術家卻用它雕塑出許許多多造型優美、形象可愛的藝術品。
2、欣賞《彩色羊》《大雞》《花小狗》《娃娃魚》《麒麟送子》
小組討論:
①問: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②問:這些是用來做什么的? 有什么特點?
(玩具,樣子很可愛)
③問:它們主要用了哪些顏色?
(紅、黑、黃、綠、藍)
三、藝術實踐
模仿民間泥玩具的造型特點和色彩,創作一個可愛的泥玩具。
教師指導創作。
四、小結:
同學們,勞動人民用自己勤勞的手創造了這么多好看又有趣的民間玩具,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美的享受和歡樂。我們該怎么做呢?
教學反思
設計紋樣教案導入第 3 篇教學目標:
1、學習尋找運用生活中、大自然中物體的材質美、肌理美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運用拓印紋樣剪貼畫面形象的方法步驟。
難點:指導學生巧妙地運用拓印紋樣的肌理和色彩。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拓印生活中、大自然中各種物體的肌理紋樣4張,64開紙大小。課件。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30分鐘。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的拓印紋樣。
2、欣賞電腦課件中的圖片。
(1)想一想圖片有什么特點?分析比較作品與紋樣的關系。課本上三幅范圖用了哪些拓印紋樣?(學生討論發言)
(2)在剪貼畫中,你認為哪些紋樣用得好用得巧?(學生討論發言)
(3)在剪貼畫中,你認為哪些色彩搭配得好?(學生討論發言)
(4)教師總結:
利用拓印紋樣剪貼藝術形象是這些圖片的特點;運用拓印紋樣上的自然花紋和生活中常見物體上的花紋使剪貼畫更具有特別的用筆畫不出的意味;三幅范圖分別用了“卵石路”紋樣、花玻璃紋樣、竹筐紋樣、樹葉紋樣、梳子紋樣、三夾板木紋、塑料筐紋樣。
3、制作方法指導。
(1)教師描述畫面內容并板書:
草地上有一棵大樹,遠處的幾棵樹看不到樹干,比房子還矮,天上有太陽,天氣真好。
(2)學生根據上面的內容選擇自己手中的拓印紋樣剪形。
(3)剪出了形的同學舉手,按先后順序上講臺貼在一張彩色底紙上,組合成一幅風景畫。
(4)教師提出修改意見,稍作調整。
(5)學生發言,總結制作方法。
(6)教師總結制作方法并板書:想(構思)――剪(造型)――貼(成畫)
4、作業要求。
巧妙地利用合適的拓印紋樣,剪貼組拼成畫面。
5、小結。
作業展示,講評。
設計紋樣教案導入第 4 篇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暑假中有趣的經歷,感受家鄉和祖國的美好、生活的快樂。
2、運用游戲表演、繪畫等多種方式表現豐富的暑假生活,提高藝術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夏天,抓住自己難忘的細節,用美術材料大膽地表現自己對夏天的理解。
教學難點:
如何巧妙地安排構圖和運用色彩等手段,生動地表現夏天的特點。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請學生思考:夏季中的大自然與其他季節一樣嗎?(不一樣。)
2.新課教學
感受:我和學生一起走出教室,來到戶外,讓他們親自感受一下夏日的炎熱。引導學生觀察夏天里的各種景象和人們的穿著打扮。
敘述:說一說看到了什么。夏天的大自然和生活與其他季節不一樣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獨特之處。
討論:夏天里大自然的顏色和其他季節有什么不同?人們的衣著如何?人們的表情如何?人們用什么方式來避暑?
活動:分西瓜,吃西瓜,體驗由炎熱突然感覺涼爽的快樂舒適。
欣賞:通過圖片欣賞,進一步了解人們在夏天里做些什么,夏天的畫面有什么特征。理解和感悟美術作品的構思和創意。
技法:油畫棒和水粉顏料結合使用的方法。色紙撕貼的方法。(材料和工具的選擇應符合低年級的特征,提示工具的使用安全。)
構思:小組內交流,談談夏天里最讓自己難忘的事情是什么。在炎熱的夏季,自己通常通過什么樣的方法讓自己涼爽起來。說一說,然后構思一下自己的畫面,選擇一種自己喜愛的表現手法。
嘗試:體驗用畫筆自由表達夏天的景象,刻畫自己對夏天的感受。也可以用彩色紙和其他的制作手段來表現。簡單介紹方法和制作特點。
評價:說一說自己的表現方法和表現內容,比一比誰表現的夏天最有趣,看一看誰的美術作品最吸引人。評出“小巧手”,發證書。
3.總結全課
聯想:想一想世界上最熱的夏天在哪里,那里的人們如何過夏天。夏天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好處?
請學生課后查資料,拓展他們的視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