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9
這是設計紋樣教學過程,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紋樣教學過程第 1 篇
教學目標:
1、學習尋找運用生活中、大自然中物體的材質美、肌理美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運用拓印紋樣剪貼畫面形象的方法步驟。
難點:指導學生巧妙地運用拓印紋樣的肌理和色彩。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拓印生活中、大自然中各種物體的肌理紋樣4張,64開紙大小。課件。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30分鐘。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的拓印紋樣。
2、欣賞電腦課件中的圖片。
(1)想一想圖片有什么特點?分析比較作品與紋樣的關系。課本上三幅范圖用了哪些拓印紋樣?(學生討論發言)
(2)在剪貼畫中,你認為哪些紋樣用得好用得巧?(學生討論發言)
(3)在剪貼畫中,你認為哪些色彩搭配得好?(學生討論發言)
(4)教師總結:
利用拓印紋樣剪貼藝術形象是這些圖片的特點;運用拓印紋樣上的自然花紋和生活中常見物體上的花紋使剪貼畫更具有特別的用筆畫不出的意味;三幅范圖分別用了“卵石路”紋樣、花玻璃紋樣、竹筐紋樣、樹葉紋樣、梳子紋樣、三夾板木紋、塑料筐紋樣。
3、制作方法指導。
(1)教師描述畫面內容并板書:
草地上有一棵大樹,遠處的幾棵樹看不到樹干,比房子還矮,天上有太陽,天氣真好。
(2)學生根據上面的內容選擇自己手中的拓印紋樣剪形。
(3)剪出了形的同學舉手,按先后順序上講臺貼在一張彩色底紙上,組合成一幅風景畫。
(4)教師提出修改意見,稍作調整。
(5)學生發言,總結制作方法。
(6)教師總結制作方法并板書:想(構思)――剪(造型)――貼(成畫)
4、作業要求。
巧妙地利用合適的拓印紋樣,剪貼組拼成畫面。
5、小結。
作業展示,講評。
設計紋樣教學過程第 2 篇目 標:
《美麗的紋樣》優秀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了解適合紋樣的概念、骨式、特點等基本知識,掌握其圖案裝飾的一般規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過程與方法:學習運用點、線、面等裝飾方法和夸張、變形、省略等變化方法對適合紋樣進行裝飾,力求新穎。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運用所學的適合紋樣知識裝飾美化生活用品。
教學重點:適合紋樣外形和骨架變化的學習。
教學難點:適合紋樣的骨架分析和設計要領。
教具準備:課件(適合紋樣圖片資料)、繪有適合紋樣的實物
學具準備:課本、彩筆、尺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穩定學生情緒,檢查學具準備及擺放情況。
二、導入階段:教師展示繪有適合紋樣的絲巾、瓷盤等生活用品,引導學生觀察上面的
圖案,說說自己的感受。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像他們一樣有美麗的圖案呢?手帕、瓷磚、天花板、地毯、美食、園林、窗簾……美麗的紋樣裝點了我們的生活,帶給我們賞心悅目的視覺感受。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紋樣的精彩世界,感受美麗的紋樣。
板書課題:3、美麗的紋樣
三、發展階段:
(一) 發現適合紋樣的特征
教師出示兩只紙盤,請大家觀察比較這兩只紙盤中的紋樣,你認為哪種紋樣比較適合裝飾在圓形的盤中?(魚形圖案)師: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適合紋樣——美麗的圖案,設計在一定的形狀之中,即使去掉了邊框,也仍能顯示出原來的形狀,這些圖案被稱為適合紋樣。教師板書:適合紋樣
(二) 探尋適合紋樣的規律
【課件展示不同的適合紋樣】
思考:適合紋樣有哪些外形?可以用哪些圖案內容來設計裝飾?發現了哪些圖案規律及設計方法?共同總結出適合紋樣的設計方法及規律:
1、外形各種各樣,以三角形、方形、菱形等簡單幾何形為多,也有自然形狀:花形、瓶形、葫蘆形、葉形……
2、設計圖案可有動物、人物、植物、點線面的組合等。
3、兩種不同形式:【課件展示紋樣骨式】
(1)適合紋樣有規律,同樣的設計圖案按照一定的.規律重復排列,表現了美術的韻律美與節奏美。(適合紋樣的骨架可分為離心式、旋轉式、向心式、綜合式等)
(2)適合紋樣也有不對稱的均衡式。
(三)嘗試紋樣的繪制方法:同學們和教師在動手嘗試的過程中共同總結出設計步驟:
1、首先要選擇一個外形,一般選擇幾何形體。
2、接下來設計圖案(設計的圖案要適合選擇的圖形)。
對稱式:先畫出基本骨架線,再進行圖案的設計。
均衡式:將圖案根據裝飾形狀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變形。
(教師根據學生的操作進行提示并適當示范圖案細節設計:設計時主體圖案構圖飽滿、巧妙利用點線面的結合、紋樣可進行適當變形夸張。)
3、將設計的圖案涂上顏色。(合理運用色彩搭配。)
(四)欣賞同齡學生作品,交流欣賞感受,吸取同齡同學作品的優點。
四、創作階段:選擇自己喜歡的形狀,根據形狀,設計相適應的圖案,并搭配上適當的色彩。
五、教師輔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將自己的所感所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教師根據需要給予適當適時的指導。
六、展評作品:學生展示作品,引導欣賞評價。
七、課堂小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圖案,適合紋樣更為人們所喜愛,讓我們細心地去觀察、去尋找、收集,在下一節課中我們將更深入地學習,嘗試用更多的方法、材料去制作適合紋樣。布置學具。
板書設計:
3、美麗的紋樣
課件 ∕均衡
適合紋樣
對稱
【《美麗的紋樣》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設計紋樣教學過程第 3 篇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紋樣設計的基本方法,完成一副紋樣設計作品,并應用于生活。
過程與方法:通過開展探究學習與實際,學會設計紋樣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形成紋樣設計意識,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美化生活的愿望。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紋樣設計的基本方法。
難點:學生如何運用基本方法設計出富有個性的紋樣,并將之運用到實物中。
三、教法學法:
教法: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
學法: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探究學習法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制作多媒體、紙杯、彩色筆等工具與材料。
導入:教師展示未加裝飾的杯子,提問:同學們,這是老師剛買的一個杯子,但老師覺得它太單調,所以想請同學們幫忙設計一下,給點裝飾意見。
生:為它設計一個圖案紋樣,比如花紋、動物紋等。師:經過同學們的幫忙,老師感覺這個水杯瞬間就變得煥然一新了。同學們想不想也為自己的杯子打造一個專屬圖案呢?
3.新授:
師:本課將從概括、夸張、想象三個方面來學習紋樣的設計。先看第一點。如何進行概括?(板書:概括)
生:概括,即對自然形象的形與體進行提煉、簡化。一是要將對象的內外結構形態刪繁就簡;二是要將復雜的立體結構變為平面形態。
師:怎樣運用夸張?(板書:夸張)
生:夸張是對自然形象特征的強調與突出;比如豬可以強調其豐滿,猴可以夸張其瘦而精靈。
師:什么是想象?(板書:想象)
生:想象就是將不同形象與造型要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其結合緊密,互相依存,并產生新形象的心里過程。
4.教師示范:教師展示課前準備的示范作品,播放錄制的微視頻,現場繪制基本構圖。
5.作業布置:學生在準備好的紙杯上設計紋樣,教師巡回指導。
6.展示評價:組織學生展示完成作品,并引導學生積極自評、互評,最后教師總結評價。
7.小結拓展:同學們,本課已接近尾聲,希望你們通過本課的學習,今后能將紋樣設計運用到生活中的更多地方,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麗。
板書: 設計紋樣
1.概括
2.夸張
3.想象
設計紋樣教學過程第 4 篇【教學目標】
《圖案設計》教案設計
1、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運用圖形的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2、結合圖案設計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體驗圖形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3、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教學重、難點】
1、能夠有條理地表達一個簡單圖形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的過程。
2、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教具、學具準備】
三角尺、直尺、彩筆、圓規、硬紙板、剪刀、圖釘、膠帶。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1、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
2、你看到的這些生活中的美麗圖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制作美麗的圖案。
[通過欣賞生活中美麗圖案,激起學生對美麗圖案的探究欲望,喚起學生制作圖案的興趣。]
二、觀察、分析圖案:
1、課件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圖案。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這些圖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個基本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方式得到的?
[通過再次欣賞花瓣圖案,觀察分析圖案的構成,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體會圖案設計的基本過程。]
2、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代表匯報研究結果。
4、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自由討論,鼓勵學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養學生想象和操作相結合,分析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研究空間圖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間觀念,體驗活動成功的喜悅。]
5、教師小結:
其實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基本的'圖形通過變換而來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以找到其規律。
三、設計圖案。
1、獨立完成書37頁練一練1題、2題。
2、小組合作設計圖案。(組長匯報交流的結果。)
(1)作品展示:把學生畫的圖案全部張貼在教室的四周,全體學生下座位參觀作品。
(2)學生評價:選對你印象最深的作品進行評價,比一比看誰評價得好。
[通過學生的作品展示,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讓學生對別人作品多種形式的進行評價,在交流和教師的總結中,提高了自己的審美能力.]
四、課堂小結:
1、同學們,這節課你們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又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給大家說一說這節課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感想?
2、教師激勵學生,提出希望。
[通過課堂小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愉悅,知道自己本節課學習了那些知識,還有什么不足,今后應該注意的問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