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7
這是黑與白教案導入,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黑與白教案導入第 1 篇
教學目標
1. 感受黑色與白色獨特的美。
2.能夠運用黑色和白色材料制作一件有特色的手工作品。
3.增強感受和運用色彩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正確運用色彩
教具準備
教學方法
教 學 過 程
復 備
教學過程:
一、感受黑白的世界
利用多媒體,欣賞黑白作品。
二、探索討論,黑與白的魅力。
1、小組討論,黑與白的魅力?黑與白作品與其它作品的區別。
2、欣賞黑與白的手工作品。
3、教師示范、總結
三、實踐探索
小組利用課前收集的材料,動手制作手工作品。
四、作品展示
1、小組討論,學生互評。
2、教師引導,提升高度
五、設計拓展。
黑與白,在設計領域的廣泛應用。
學生活動
黑與白教案導入第 2 篇一、教材分析
黑與白的表現形式在生活中十分常見,藝術家們把這種對比強烈的藝術表現形式運用
在各類作品中。教材從生活入手,呈現了學生熟悉的斑馬圖片,以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意識。讓學生欣賞藝術家取材于生活的黑白畫創作作品,了解黑白畫的概念和黑白畫獨特的美感。通過解析一些有創意的作品,讓學生體驗創作靈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欲。
在教學中分析黑白版畫作品,通過探究繪制方法,讓學生掌握黑白畫的繪制原理。創作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紙或即時貼等)和表現方法(畫、剪貼或刻紙等)。
二、教學思路
本課采用3課時教學設計:先從觀察生活中熟悉的黑白兩色景物入手,帶領學生欣賞黑白作品。對比彩色與黑白畫作品,感受并領會黑白畫的獨特美感。在欣賞時,可以針對有創意的作品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在創作中簡化結構、夸張造型的表現能力。然后解析教材版畫作品,探究即時貼材料的特點和黑白畫中的分割繪制方法,并通過課堂練習讓學生初步掌握這種方法,為后面完成風景畫作品做好準備。最后,欣賞創意作品,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繼續添畫,巧妙構思,完成風景畫作品。
如果學生對視錯覺畫感興趣,可在課后引導學生進行拓展,了解視錯覺畫的知識,拓寬視野,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三、教學建議
【教案:(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導階段
教師出示熟悉的黑白畫圖片(斑馬圖片、太極圖等),學生回憶生活中具有黑白現象的事物(如圍棋、服裝、斑馬線、書法等),初步感知黑白畫面。
(二)發展階段
1.學生觀察、對比黑白圖片與彩色圖片,交流對它們不同的感受。引導學生認識黑白對比所帶來的獨特美感。
2.欣賞多種類型的`優秀黑白藝術作品,教師簡要介紹作品的媒材與創作方法。學生暢談欣賞感受,加深對黑白畫美感的理解,了解黑白對比形式在不同類型作品中的運用。
(三)布置下一節課的準備
學生準備一張樹的簡筆畫稿,要求構圖飽滿,表現大膽。
第二課時
(一)引導階段
出示一組即時貼制作的黑白畫《樹》,引導學生欣賞作品。
(二)發展階段
1.引導學生觀察范作使用的材料及特點。提出問題:這是什么材料?(即時貼)材料有什么特點?(即時貼的特點:生活中常見,易裁剪和粘貼等)師生通過交流,總結出即時貼在生活中十分常見,背面有膠,易于刻貼或剪貼的特性。
2.學生探究作品中的繪制方法,提出問題:《樹》作品是用什么方法表現的?總結畫面分割的繪制方法。學生初步體驗運用分割的方法對《樹》的畫稿進行加工,并用即時貼
畫完成作業。提醒學生注意刻刀和剪刀的安全使用,發現問題及時示范糾正。
(三)展評階段
將學生作業展示在黑板上,師生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作業評價主要從創意、構圖和造型等方面進行。
(四)收拾與整理階段
引導學生整理好工具與材料,收齊作業。
第三課時
(一)引導階段
出示一幅學生在上一節課完成的優秀作業《樹》。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在上節課作業的基礎上如何增加內容,使其成為一幅層次更加豐富、畫面更加完整的風景畫作品。
(二)發展階段
1.出示一組有創意的風景畫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如何添畫來完善自己的作業。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風景是什么?有什么景物?可以添加什么讓畫面更有創意和層次?進行相互交流。
2.學生集體構思,教師示范完成黑白風景畫的構圖和分割繪制部分。
3.學生完成作品,教師巡視指導。
第6課黑與白?47
(三)展評階段
將學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師生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作業評價主要從畫面創意、畫面整體效果方面來進行。
四、評價建議
1.學生能否描述出黑白畫的特點,并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2.學生能否初步掌握黑白畫中畫面分割的繪制方法。
3.學生能否創作黑白畫。作品表現是否大膽,有創意。
黑與白教案導入第 3 篇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感受黑白圖形的藝術美感,通過對圖形的排列、組合、轉換創作出黑白圖形作品。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黑與白作品的欣賞,感受黑與白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激發學生創作靈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鼓勵學生積極想象,提高對畫面的理解感受的能力及大膽構思設計的創造力。
教學重點:
感受黑與白圖形排列產生的獨特視覺效果,并通過圖形的轉換表現黑白圖形作品。
教學難點:
有創意的進行黑白圖形間的排列、組合、轉換。
教學策略:
本課旨在通過大量作品的欣賞,引導學生發現黑白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組合所產生的意想不到的畫面效果,感受黑白作品獨特的藝術魅力,能夠通過嘗試,表現出具有自己的想法和創意的黑白圖形作品。在教學中可以采用“認識黑白——感受黑白——探索黑白——表現黑白”的教學策略,首先從學生的身邊入手,通過回憶和尋找認識生活中的黑與白,了解并發現黑與白事物的特點,激發學生對黑白世界了解和探究的愿望;對黑白的感受可以分為欣賞與交流兩部分,通過分類欣賞,讓學生了解黑白圖形應用,發現并互相交流黑白之間的轉換所產生意想不到視覺效果,初步感知黑白圖形表現出來的美感;而對黑與白的探索則關注黑白圖形的表現方式和方法,通過針對性的欣賞使學生理解黑白圖形間的排列、組合、轉換,進一步認識黑白圖形在內容和形式表現出來的美感并通過教師的演示對表現方法進行直觀性的學習,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表現不同的黑白圖形;最后引導學生以多種方式和方法進行黑白圖形的創意與表現,大膽構思、提高學生的創造與表現的能力。
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含過程與方法)
設計目的和說明
認識黑白
1.出示一張白紙和一張黑紙,教師分別在白紙上點上黑色的點,在黑紙上點上白色的點。
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是黑色的?
找一找在我們身邊什么又是白色的?
3.在我們生活中,黑與白的事物有什么特點。
(1) 強烈的對比,相互襯托,可以把彼此變得更加明顯。
(2) 能夠更好地區分。
(3) 顯得更加莊重,嚴肅,純潔。
小結:黑與白是相對的,沒有黑就沒有白,黑色與白色的組合也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神秘而有趣的黑白世界。
(板書課題)
通過觀察和回憶,尋找、認識生活中的黑與白,了解并發現黑與白事物的特點。
激發學生對黑白世界了解和探究的愿望。
感受黑白
1.欣賞黑與白:
(1)生活中常見的黑與白:足球、太極、連續紋樣、水墨畫等;
(2)產生錯覺的黑白圖片:人與杯子、房間、會亮的燈;
(3)漸變的黑白圖片:埃舍爾的一組魚鳥漸變圖。
2.交流探討:由黑與白組成的畫面有什么特點?
(1)黑與白都是一個完整的圖形,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現出來。
(2)每個基本形大小相同,可以重復,造型簡潔。
(3)黑白表現出來的線條流暢。
通過分類欣賞,讓學生了解黑白圖形應用比較廣泛,它們之間的轉換會產生意想不到視覺效果,初步感知黑白圖形表現出來的美感。
探索黑白
1. 欣賞圖片,想一想怎樣進行黑白圖形的組合與排列?
(1) 不規則圖形組成的正負形:圖形簡潔,線條流暢,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現。如變化的臉、一家三口等。
(2) 對稱法組成的正負形:黑與白都是一個完整的圖形。如魯賓杯、皇后與衛士、女人與狗
(3) 重復法組成的正負形:每個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簡潔。如象與羊、埃舍爾的變換等。
(4) 二方連續法組成的正負形:由一個基本形可以重復,改變方向組成正負形。如中國漢代裝飾紋樣等。
2.教師演示《魯賓杯》的制作方法
仔細觀察,老師是用什么方法表現黑白圖案的?
(1)將黑紙對折
(2)在對折的紙上畫出并剪出臉形
(3)將剪出的黑色圖案貼在白紙上
3.欣賞作品,觀察思考課本中插圖。
小組討論:這些作品可以分為幾類?
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想一想,還有哪些方法能夠表現黑白圖形?
4.相互交流:你準備用什么方式、方法設計一幅黑與白組成的圖畫?
加深理解黑白圖形的表現方法,進一步認識黑白圖形在內容和形式表現出來的美感。
直觀學習黑與白作品的表現方法。
引導學生對表現方法進行探究
在欣賞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表現不同的黑白圖形。
表現黑白
1.布置作業:用繪畫或剪紙等形式表現黑與白組成的畫面。
要求:
(1)圖形簡潔,有創意,形式感強。
(2)線條流暢,涂色均勻。
2.展示與交流:
(1)學生將完成的作品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或貼在黑板上。
(2)引導學生欣賞評價,說說你喜歡哪一幅作品和喜歡的理由。
(3)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說說自己這幅畫有何需要改進的地方。
(4)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肯定學生成功之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引導學生以多種方式和方法進行黑白圖形的創意與表現,大膽構思、提高學生的創造與表現的能力。
黑與白教案導入第 4 篇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黑與白圖形,激發他們的靈感。
2.、使學生掌握黑與白圖形的創作靈感。
3.、指導學生用學過的圖形來表現不同的正負形。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欣賞黑與白圖形,使學生掌握黑與白圖形的創作靈感。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用學過的圖形來表現不同的正負形。
教學準備:
教具:有關的圖片、資料、范圖、
學具:收集到的圖片、資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引導學生欣賞有關的黑與白的圖形,感受黑與白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
2、引導學生小組交流,談談各自的看法。
二、發展階段
教師與學生一起總結創作黑白正負圖形的要領:
1、不規則圖形組成的正負形:圖形簡潔,線條流暢,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現。
2、對稱法組成的正負形:黑與白都是一個完整的圖形。
3、重復法組成的正負形:每個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簡潔。
4、二方連續法組成的正負形:由一個基本形可以重復,改變方向組成正負形。
三、討論交流: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準備用什么方式方法設計一幅什么方法組成的黑與白圖畫?
四、作業要求:
1、用黑與白表現正負形。
2、圖形簡潔,有創意,形式感強。
3、線條流暢,涂色均勻。
五、展示評價:
1、學生將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導學生欣賞、評價,“你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3、引導作者反思,說說“你覺得自己這幅畫有何改進的地方?”
六、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根據這節課所學的正負形,體會其形式美。
執教時間:3月1日——3月3日
札記:黑白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作業過程中,許多孩子驚奇的發現:從黑紙上剪下花紋后,剩下的紙鋪在白紙上居然也有著奇妙的效果!我適時引導他們: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只要帶著藝術的眼光看世界,沒有廢棄物,只看你肯不肯動腦筋加工。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