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8
這是8和9的認識教材分析,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P50-P51“8和9”的認識(把8和9的認識放在同一節課中完成,編排與前面6和7的認識基本上一樣,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給學生數數的資源雖不如6和7明顯,卻更豐富。本節課中提供給學生數數的對象是以“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為主題的生動畫面,其內容有人、花、樹、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畫面除數數外,還體現了環保教育的主題。8和9的序數意義仍是采取6和7的編排方法,不同的是讓學生更具體地感受幾和第幾的意義的不同。
二、學生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濃厚,敢想、敢說、敢問,思維活躍。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渴望動手參與的愿望強烈,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我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學習6和7的認識時,我就嘗試讓學生課前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6和7,并制成剪貼圖。沒想到學生的信息量還挺大,制成的剪貼圖也很生動、活潑。但在認識6和7的序數意義時,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學生對幾和第幾的概念還有些模糊。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數數量是8、9的物體,體會8和9的基數含義。會認、讀、寫8和9。
2、了解8和9在自然數中的排列順序,會比較9以內各數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數含義。
3、培養學生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及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和勞動教育。
四、教學重點難點:
8和9的順序及基數序數的含義。
1、8和9的書寫
2、8和9基序數的含義及區別
五、教具準備
P51主題圖、小棒
六、說教法
(一)、聯系生活,談話引入。
配合書上的主題圖,引入8和9的認識,激發學生愛美、愛家鄉的感情。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情感和培養學生對城市環保的責任感。
(二)、教學8和9的`基數含義。
1、(教學主題畫。教師引導學生看一看圖上有什么,它們的數量各是多少,主題圖為師生提供了數量8和9的物體有:
(1)校園兩旁有8棵樹。
(2)花壇里有8朵花。
(3)黑板上有8個字: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4)黑板下擺放著9盆花。
(5)有8個同學和一位老師在花壇旁勞動。
(6)有9只蝴蝶在花壇上飛舞。
【學生數以上“8”和“9”的物體時,開始是凌亂的、無序的,教師小結時,應引導他們按一定的方位、按一定的順序來數,如從上到下,從外到里,從大到小,等等。蝴蝶只數難數一些,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數一數,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如從上到下)數一遍,每數一只,就做一個記號。】
2、擺學具。
用自己剪的8個圓、9個三角形擺兩個圖形,喜歡擺什么圖形就擺什么圖形。
【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可以提高興趣和形成良好的數感。】
(三)、教學8和9的順序。
1、(出示計數器,教師逐一撥珠,讓學生數。當撥到第8顆、第9顆算珠時,并問學生:7顆算珠再撥一顆是幾顆,8顆算珠再撥一顆是幾顆?
2、(出示直尺圖:
問:第一段從什么數開始,(從開始)再看7后面的一個數是幾,8后面的一個數是幾,全班看直尺上的刻度,從0讀到9,再從9讀到0.
(四)、教學比較7、8、9的大小。
學生動手擺,第一排每個同學擺7個小圓片,第二排每個同學擺8個小三角形,比一比,哪一排多,并用“大于號”、“小于號”號寫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在比較7、8、9這3個數大小時,沒有像教材中那樣直接呈現,而是讓學生任意選擇兩個數來比較大小,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思維空間。】
(五)、指導書寫
1、首先讓學生看P51黑體字8,問學生8字像什么,(葫蘆)出示田字格的小黑板,邊板書邊講解。“8字一筆寫成,從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方起筆,自上而下,先寫S字,接著自下而上過S字腰間,與起筆字處連接,一筆寫成。”
2、9字一筆寫成,它的上部像個0,它的豎像個1,上半部這個0要寫在上邊的小格里,注意要圓滑,不能有棱角,寫到0的起筆處,再往左下方寫斜豎,一直到下線為止。
然后讓學生書空8和9.
七、總結
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對自己在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
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把8和9的認識放在同一節課中完成,編排與前面6和7的認識基本上一樣,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給學生數數的資源雖不如6和7明顯,卻更豐富。提供給學生數數的對象是以“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為主題的生動畫面,其內容有人、花、樹、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畫面除數數外,還體現了環保教育的主題。8和9的序數意義仍是采取6和7的編排方法,不同的是讓學生更具體地感受幾和第幾的意義的不同。
學生分析
班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濃厚,敢想、敢說、敢問,思維活躍。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渴望動手參與的愿望強烈,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我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學習6和7的認識時,我就嘗試讓學生課前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6和7,并制成剪貼圖。沒想到學生的信息量還挺大,制成的剪貼圖也很生動、活潑。但在認識6和7的序數意義時,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學生對幾和第幾的概念還有些模糊。
教學目標
1.體會8和9的基數的含義。
2.了解8和9在自然數中的排列順序,會比較0~9各數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數含義。
3.培養學生初步的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4.結合8和9的學習,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和勞動教育。
教學流程
一、聯系生活,談話引入。
利用南昌正在創建花園城市這一人人皆知的事實,配合書上的主題圖,引入8和9的認識,激發學生愛美、愛家鄉的感情。
【從南昌創建花園城市這個話題切入,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情感和培養學生對城市環保的責任感。】
二、教學8和9的基數含義。
1.教學主題畫。教師引導學生看一看圖上有什么,它們的數量各是多少?主題圖為師生提供了數量8和9的物體有:
(1)校園兩旁有8棵樹。
(2)花壇里有8朵花。
(3)黑板上有8個字: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4)黑板下擺放著9盆花。
(5)有8個同學和一位老師在花壇旁勞動。
(6)有9只蝴蝶在花壇上飛舞。
學生數以上“8”和“9”的物體時,開始是凌亂的、無序的,教師小結時,應引導他們按一定的方位、按一定的順序來數,如從上到下,從外到里,從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數難數一些,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數一數,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如從上到下)數一遍,每數一只,就做一個記號。
2.展示課前每人收集的數量是8和9的物體的作業。
拿出課前收集的關于8和9的'數據,先在小組內向同伴們交流;然后每組推選出一份在全班展評。最后全班同學都把自己收集的數據張貼在教室四周并自由交流、評議。
【讓學生自己動手收集信息,處理信息,感受8和9的數的意義,形成良好的數感,同時培養了實踐操作能力。】
3.擺學具。
從學具中數出8個圓、9個三角形擺兩個圖形,喜歡擺什么圖形就擺什么圖形。
三、教學8和9的順序。
1.課件出示計數器,教師逐一撥珠,讓學生數。當撥到第8顆、第9顆算珠時,算珠閃動變顏色。并問學生:7顆算珠再撥一顆是幾顆?8顆算珠再撥一顆是幾顆?
2.課件出示直尺圖:
教師將教材中直尺圖里的括號作了一些調整,讓學生通過填空,熟記0~9各數的順序。
填好后再讓學生順著數一遍,倒著數一遍。
最后可以讓小組內的學生看著直尺上的數,提幾個問題,讓學生互問互答。
四、教學比較7、8、9的大小。
1.出示點子圖:
先讓學生數出這三幅點子圖的點子數,然后讓學生說說快速數出點子數的方法。
【引導學生觀察,每幅點子圖左邊都有5個點子,只要看右邊的點子數就能很快地數出每幅圖的點子數。】
2.比較7、8、9的大小。
請學生從這三個數中隨便選擇兩個,用以前學過的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大小。學生的答案有以下6種:
7<8 8<9 7<9 8>7 9>8 9>7
3.用“>”、“<”號寫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讓學生在書上填空,注意提醒學生書寫要整潔、美觀。
【在比較7、8、9這3個數大小時,沒有像教材中那樣直接呈現,而是讓學生任意選擇兩個數來比較大小,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思維空間。】
五、教學8和9的序數含義。
1.做改編題(給每個學生發一張練習紙)。
左數第8盆開了( )朵花。
開了8朵花的是第( )盆。
給左邊的8個花盆涂上紅色。
給從左數的第9個花盆涂上綠色。
【教材提供的這部分內容過于簡單,而在認識6和7的序數意義時,有一部分學生對幾和第幾的感受有些模糊,所以將這部分內容作了些調整,設計了將8和9的基數、序數含義揉合在一起的練習,學生通過練習,弄清8和9的序數含義,又將它與基數含義區分開來,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
2.把做好了的練習放到實物展示臺上展示,講評。對完成好作業的學生,教師給予鼓勵。
六、小結。
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對自己在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
(要求學生把調查實踐作業和課堂上得到的獎勵,課后收錄到成長記錄袋里。)
評析
本節課的設計有以下特點:
一、沿著一條清晰的教學思路進行教學。
這條思路展示的縱線結構是:聯系生活,談話引入→教學8和9的基數含義(教學主題畫,展示學生課前收集的數量是8和9的物體的作業,用8或9個學具擺圖形)→教學8和9的順序(利用計數教具教學8和9的順序,利用直尺圖整體認識0~9的順序)→教學比較7、8、9的大小(利用點子圖比大小,看數比大小,用關系符號寫出兩個數的大小關系)→教學8和9的含義(做改編題,評價學生練習)。
這樣的教學思路比較好地保證了學生對8和9的認識沿著一條由淺入深的通道緩緩前迸,每跨一步都留下一個深深的腳印。如教學8和9的基數含義時,學生通過收集生活中的數“8”和“9”的實踐活動,對8和9的基數含義就有了一個難以忘卻的記憶,它將久久地儲存在大腦中。
二、注意創設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情境,讓學生有成功感。
本節課教學中,教師創設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課前收集如下信息:生活中哪些物體的數量是8和9的?將課堂教學空間延伸到了課外,使每一位學生在收集有關8和9的信息活動中,真真切切地領會了8和9的基數含義,感知了8和9的符號作用。在課堂上,教師又將學生收集的信息在全班展示,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
三、注意提出推理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課堂教學中能否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教師能否提出探索性、創新性的問題密切相關。本節課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適時地提出了一些比較好的問題,如,當學生數出3張點子圖上的點子數是7、8、9時,教師馬上提問:“怎樣數,能很快得出卡片上的點子數?”又如,比較7、8、9中任何兩個數大小時,教師提問:“從這3個數中選出兩個,你能比出它們的大小嗎?你能選出幾組?”這樣的提問,給學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間,使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會簡單的推理。
教學內容:
53—54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數數量是8和9的物體,體會8和9基數的含義
讓學生了解8和9在自然數中的排列順序
會比較0—9各數的大小,知道8、9序數的含義
培養學生初步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滲透環保教育和勞動教育
教學重點:
8和9的基序數
教學難點:
8和9的寫法及序數的理解
教學用具:
課件 點子圖 橫式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我們不僅要坐在課堂上,在教室里學習數學知識,只要留心觀察,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知識。
師:我們已經學過了0~7這幾個數,你們知道7后面是幾?8的后面是幾?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漂亮的圖片,大家想不想看
二、講授新課
1.師:請你觀察一下圖上有什么數學信息?
生:8個小朋友,8只蝴蝶,9盆花,9個人(個別有疑問的上講臺指一指)
2. ①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8個小朋友,8只蝴蝶,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②9盆花,9個人,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③今天老師就給大家介紹一下8和9這兩個新朋友
3. 同學們看看這是什么(出示點子圖),你能數一數有幾個嗎?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8和9)
4. 我們已經認識了8和9這兩個新朋友,你們再想一想,咱們見過的什么事物可以用8和9來表示?
生:買了8顆蘋果,8支鉛筆
5.①這么多地方可以用到8和9,說明他們很有用,想不想做擺圖形的游戲?
②請從你的圓片中數出8個,擺成你喜歡的圖形
③請從你的小棒中數出9個,擺成你喜歡的圖形
展示圖形并且匯報(我用幾根小棒擺成了我喜歡的….)
6.橫式計數器的運用
①7個紅色的珠子,這是幾?再撥一個綠的,這是幾?這個8是怎么得來的?
②9同上
7.出示直尺
這是什么?以起來念一下這些數字0到7,()里填幾?正著念一遍,倒過來念一遍
8. ①小精靈說,你們已經知道8和9的順序了,就應該會比較大小了,我想出兩道題考考大家,你們愿意嗎?
7()8 8()9
②小精靈又說,小朋友們你們學得這么認真,表現得這么棒,我真為你們自豪。在出一道題咱們比一下哪個小朋友更聰明,你們愿意跟他比嗎?
9()
要求:先說說括號里填什么符號,再說問題框里填幾
9. 休息
10. 同學們學得這么認真,蝴蝶說我們來玩個捉迷藏的游戲吧。(出示小黑板的蝴蝶)
①有一只蝴蝶說:“我在從左數第4只,請你讓我飛一飛。”
②請你讓從左數的三只蝴蝶飛一飛
11.下面拿出老師給發的笑臉
①有一個笑臉說:“我叫…,我在從左數第8位,請給我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②請給從右數的2只笑臉涂上顏色
12.寫8和9
要求:一筆寫成; 書空;描紅
三、說說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把8和9的認識放在同一節課中完成,編排與前面6和7的認識基本上一樣,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給學生數數的資源雖不如6和7明顯,卻更豐富。提供給學生數數的對象是以“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為主題的生動畫面,其內容有人、花、樹、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畫面除數數外,還體現了環保教育的主題。8和9的序數意義仍是采取6和7的編排方法,不同的是讓學生更具體地感受幾和第幾的意義的不同。
學生分析
班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濃厚,敢想、敢說、敢問,思維活躍。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渴望動手參與的愿望強烈,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我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學習6和7的認識時,我就嘗試讓學生課前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6和7,并制成剪貼圖。沒想到學生的`信息量還挺大,制成的剪貼圖也很生動、活潑。但在認識6和7的序數意義時,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學生對幾和第幾的概念還有些模糊。
教學目標
1.體會8和9的基數的含義。
2.了解8和9在自然數中的排列順序,會比較0~9各數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數含義。
3.培養學生初步的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4.結合8和9的學習,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和勞動教育。
教學流程
一、聯系生活,談話引入。
利用南昌正在創建花園城市這一人人皆知的事實,配合書上的主題圖,引入8和9的認識,激發學生愛美、愛家鄉的感情。
【從南昌創建花園城市這個話題切入,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情感和培養學生對城市環保的責任感。】
二、教學8和9的基數含義。
1.教學主題畫。教師引導學生看一看圖上有什么,它們的數量各是多少?主題圖為師生提供了數量8和9的物體有:
(1)校園兩旁有8棵樹。
(2)花壇里有8朵花。
(3)黑板上有8個字: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4)黑板下擺放著9盆花。
(5)有8個同學和一位老師在花壇旁勞動。
(6)有9只蝴蝶在花壇上飛舞。
學生數以上“8”和“9”的物體時,開始是凌亂的、無序的,教師小結時,應引導他們按一定的方位、按一定的順序來數,如從上到下,從外到里,從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數難數一些,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數一數,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如從上到下)數一遍,每數一只,就做一個記號。
2.展示課前每人收集的數量是8和9的物體的作業。
拿出課前收集的關于8和9的數據,先在小組內向同伴們交流;然后每組推選出一份在全班展評。最后全班同學都把自己收集的數據張貼在教室四周并自由交流、評議。
【讓學生自己動手收集信息,處理信息,感受8和9的數的意義,形成良好的數感,同時培養了實踐操作能力。】
3.擺學具。
從學具中數出8個圓、9個三角形擺兩個圖形,喜歡擺什么圖形就擺什么圖形。
三、教學8和9的順序。
1.課件出示計數器,教師逐一撥珠,讓學生數。當撥到第8顆、第9顆算珠時,算珠閃動變顏色。并問學生:7顆算珠再撥一顆是幾顆?8顆算珠再撥一顆是幾顆?
2.課件出示直尺圖:
教師將教材中直尺圖里的括號作了一些調整,讓學生通過填空,熟記0~9各數的順序。
填好后再讓學生順著數一遍,倒著數一遍。
最后可以讓小組內的學生看著直尺上的數,提幾個問題,讓學生互問互答。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