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4
這是數學加減乘除運算公式,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設計思想
因為乘法公式實際上是整式乘法的特殊情況,因此,呈現方式是直接推演。所以本節教學過程以學生做自主活動為主線來組織,根據學生的探究情況補充講解。乘法公式有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兩部分。
首先通過計算知道了這些乘法具有特殊形式,從而結果是特殊的,真正體會到公式中由展開到合并的全過程。觀察算式及結果,發現其中規律,這一環節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意見,積極與小組同伴合作,討論,交流然后統一意見,師生共同總結出公式內容,分析公式結構。再通過探究公式的幾何背景進一步認識公式。最后給出例題使學生對公式的含義有更進一步理解,從而對公式的掌握和運用達到靈活和準確。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熟記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說出它們的幾何背景;
能運用乘法公式進行計算;
提高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乘法公式得出的過程,小組討論,真正體會到公式中由展開到合并的全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從一般到特殊,再從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感知數學公式的結構美、和諧美,在靈活運用中體驗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難點:①對公式中字母a、b的廣泛含義的'理解及正確運用。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綜合應用。
關鍵:準確的找出因式中哪個式子是a,哪個式子是b,然后把原式寫成公式所具備的結構,再按公式進行運算
教學方法
學生探索歸納與教師講授結合
教學媒體
投影儀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15.3.1平方差公式
(一)復習提問
1.敘述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法則。
2.計算。
(1)(3a+2)(a-1);(2)(2x+1)(2x-1)
(二)探索公式與應用
1.探究
計算下列多項式的積,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1)(x+1)(x-1)=_______________;
(2)(m+2)(m-2)=_______________;
(3)(2x+1)(2x-1)=_____________.
談一談:上面各式中,相乘的兩個多項式之間有什么特點?它們相乘的結果有什么規律?
教學目標
1 .能說出平方差公式的特點,并會用式子表示。
2 .能使學生正確地利用平方差公式進行多項式的乘法。
3 .通過平方差公式得出的過程,使學生 明白數 形結合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特點,牢記公式。
難點: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會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王劍同學去商店買了單價是 9.8 元 / 千克的糖塊 10.2 千克 ,售貨員剛拿起計算器,王劍就說出應付 99.6 元,結果與售貨員計算出的結果相吻合。售貨員驚訝地問:“這位同學,你怎么算得這么快?”王劍同學說:“我利用了在數學上剛學過的一個公式。”你知道王劍同學用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公式嗎 ? 你現在能算出來嗎?學了本節之后,你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從而引出課題:平方差公式。
二、知識回顧。
1 .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法則: _______ 。
2 .利用多項式與多項式的乘法法則說出 (x + a)(x + b) 的結果。
3 .計算:
(1)(x + 3)(x - 3) ; (2)(a + 2b)(a - 2b) ;
(3)( 4m + n)( 4m - n) ; (4)(5 + 4y)(5 - 4y) 。
三、引導觀察。
1 .請你觀察一下這幾個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乘法式子,兩個因式有什么特點 ? 積有什么特點?
2 .這四個題目與 (x + a)(x + b)=x 2 + (a + b)x + ab 有什么關系 ? 你還能再舉出這樣的幾個例子來嗎? ( 引導學生發現:當 a= - b 時, (x + a)(x + b)=x 2 - b 2 ,從而得出平方差公式。 )
3 .觀察這個公式,你能說出它左邊的特征嗎?右邊呢?
4 .你能用圖形來驗證它的正確性嗎?
5 .你能用語言敘述這個公式嗎?
兩數和與它們的差的積,等于這兩數的平方差。
四、 學例及 應用。
1 .例 1 計算: ( 課本例 1 。 )
(1)(a + 3)(a - 3) ;
(2)( 2a + 3b)( 2a - 3b) ;
(3)(1 + 2c )(1 - 2c ) 。
( 教師要規范解題步驟。 )
2 .練習。
課本第 82 頁練習第 1 題。
3 .例 2 計算: 1998 × 2002 。 ( 課本例題 2 。 )
分析:這是一個數字計算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利用平方差公式進行計算。
在本 例教學 時不能僅僅著眼于應用公式的化簡與計算,要讓學生感受構造數學“模型”的樂趣。
4 .練習。
課本第 82 頁練習第 2 題的 (2) 。
5 .例 3
街心花園有一塊邊長為 a 米的正方形草坪,經統一規劃后, 南北向要加長 2 米 ,而 東西向要縮短 2 米 。 問改造 后的長方形草坪的面積是多少 ?( 課本例 3 。 )
6 .練習。
課本第 82 頁練習的第 3 題。
五、課堂小結
1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是否還有不明白的地方?
2 、注意:一定要記住公式的特點。
六、布置作業
課本 92 頁第 3 題( 3 )( 4 ) 84 頁第 1 題的( 3 )( 4 )
2 、兩數和的平方
教學目標
1 .能說出兩數和的 平方與 兩數差的平方公式的特點,并會用式子表示。
2 .能正確地利用兩數和的 平方與 兩數差的平方公式進行多項式的乘法。
3 .通過兩數和的 平方與 兩數差的平方公式的得出,使學生 明白數 形結合的思想。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公式的特點,牢記公式。
難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會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活動。
1 .說出平方差公式。
( 兩數的和乘以這兩數的差等于這兩個數的平方差。 )
2 . 計算: (x + a)(x + b) =______。
二、引導觀察。
1 .在 (x + a)(x + b) 中,若 a = b ,那么上述式子將會成為怎樣的式子 ? 計算結果是什么 ?
( 學生回答:變為 (x + a)(x + a) ,計算結果是 x 2 + 2ax + a 2 。由此教師指 出可得另一個乘法公式即 (a + b) 2 =a 2 + 2ab + b 2 ,由引入課題。 )
2 .這個公式的左邊和右邊各有什么特點 ?
( 引導學生觀察,說出公式左邊和右邊的特點,并能用語言敘述,教師再加以糾正、完善。 )
3 . (a + b) 2 =a 2 + b 2 對嗎 ? 為什么 ?
( 強化學生對公式結構的理解,防止今后出現類似的錯誤。 )
4 .你會用 (a + b) 2 =a 2 + 2ab + b 2 計算 (a - b) 2 。
引導學生將“- b ”看作 一 個數,將 (a - b) 2 化為 [a + ( - b)] 2 =a 2 + 2a × ( - b) + ( - b) 2 =a 2 - 2ab + b 2 ,并指出這也是一個乘法公式: (a - b) 2 = a 2 - 2ab + b 2 。
5 .你能用圖形驗證: (a + b) 2 =a 2 + 2ab + b 2 及 (a - b) 2 =a 2 - 2ab + b 2 嗎?
在左圖中,大正方形的面積是 (a + b) 2 ,它由兩個小正方形和兩個相等的長方形組成的,兩個小正方形的面積分別是 a 2 、 b 2 ,長方形的面積是 ab ,所以有等式 (a + b) 2 =a 2 + 2ab + b 2 。
在右圖中,大正方形的面積是 a 2 ,兩個小正方形的面積分別是 (a - b) 2 、 b 2 ,兩個相等的長方形面積都是 (a - b) ? b ,于是有 a 2 =(a - b) 2 + 2(a - b) ? b + b 2 ,即 (a - b) 2 =a 2 - 2(a - b) ? b - b 2 =a 2 - 2ab + b 2 。
( 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 )
6 .比較 (a + b) 2 =a 2 + 2ab + b 2 及 (a - b) 2 =a 2 - 2ab + b 2 這兩個公式,它們有什么不同 ? 有什么聯系?
( 引導學生進一步總結公式的結構特點,公式的左邊是兩數和 ( 或差 ) 的平方,右邊是一個三項式,其中兩項是這兩個數的平方,另一項是這兩個數積的 2 倍。 )
三、舉例及應用
1 、例 1 計算(課本例 4 )
( 1 )( 2a + 3b ) 2 ( 2 )( 2a + ) 2
2 、練習: 課本 84 頁練習的第 1 題
3 、例 2 計算(課本例 5 )
( 1 )( a - b ) 2 ( 2 )( 2x - 3y ) 2
4 、練習: 課本第 84 頁練習第 2 題
5 、例 3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計算
( 1 ) 102 2 ( 2 ) 199 2
6 、你會用乘法公式計算嗎?
( 1 )( m + n )( m - n )( m 2 - n 2 ) ( 2 )( a + b + c ) 2
先讓學生討論,再解答,交流體會。
7 、請你完成下面計算。
( 1 ) 91 2 ( 2 ) 301 2 ( 3 )( x + 2 ) 2 -( x - 2 ) 2
四、課堂小結。
1 .這兩個公式是多項式乘法的特殊情況,熟記它們的特點。
2 .公式中字母可以是數也可以是單項式或多項式。
3 .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要先考察題目是否符合公式條件,若不符合,需要先進行變形,使變形后的式子符合公式的條件,然后再應用公式計算。
4 .要特別注意一些易出現的錯誤,如: (a ± b) 2 =a 2 ± b 2 。
五、布置作業。
課本第 84 頁習題 14.3 第 1 題的 (1) 、 (2) ,第 2 題的 (3) 。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及其結構特征,能正確的運用乘法公式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在數學活動中建立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模型,感受數學公式的意義和作用。增強數學建模能力與抽象思維能力,感悟換元的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數學活動的探索性和創造性,并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公式的結構特征并正確運用公式。
【教學難點】
公式推導的理解及字母的廣泛含義。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提出問題:例1:計算圖9-5的面積,并把你的算法與同學交流。
條件概率
定義: 在樣本空間(Omega)中,有事件(A和B),則在(A)已經發生的條件下的(B)發生的概率為(P(B|A))
(P(A)): 無條件概率
(P(A|B)):B條件下A的概率
(P(A|B)=frac{n_{AB}}{n_B}) , n為樣本點
(P(A|B)=frac{P(AB)}{P(B)})
乘法公式
(P(A|B)=frac{P(AB)}{P(B)})
(P(AB) =P(A)P(B|A))
(P(A_1...A_n) = P(A_1)P(A_2|A_1)P(A_3|A_1A_2)...P(A_n|A_1A_2...A_N))
例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