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8
這是圓的認識一優秀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及各部分的名稱,會用圓規畫圓,理解并掌握圓心、半徑與圓的位置和圓的大小的關系,掌握半徑與直徑的特征及關系。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及其空間觀念的建立。
3.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了解畫圓的步驟和掌握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了解畫圓的步驟和掌握畫圓的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土晫?/p>
1.請你說出下面各圖形的名稱。
這些都是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它們都是由什么圍成的?(都是由線段圍成的。)
2.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體(出示投影片),如硬幣的面、有些鐘表的面及有些桌子的面都是什么形的?(圓形)(用抽拉復合投題片抽去實物圖形,剩下圓形。)
3.(電腦屏幕演示)一根繩子,一端固定,另一端拴一個小球,甩一周,小球留下的軌跡就是一個什么圖形?(圓形)誰來指指屏幕上哪兒是圓形?
教師介紹圓上、圓內、圓外。
4.圓和學過的圖形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都是平面圖形;不同點:圓是曲線圍成的圖形。)誰能說一說你周圍的物體上哪里有圓?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圓的知識。(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1.借助工具畫圓,進一步認識圓是由一條封閉曲線圍成的。
(1)用你準備的圓形物體畫一個圓。
?。?)說說你是怎樣畫的?(沿著它的周邊畫一圈。)請你用剪子把這個圓剪下來
2.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征。
(1)認識圓心。
①把你剪的圓對折,打開,再換個方向對折,再打開,反復折幾次。折過若干次后,可以發現什么?小組討論討論。
②這些折痕相交于圓中心的一點,我們把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畫圓時固定的一點,就叫做圓心。
?。?)認識半徑及半徑的特征。
?、僬垖W生在圓上找一點。學生動手:以圓心和圓上找的一點為端點畫一條線段。
師介紹: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用r表示。這是一條什么樣的線段?半徑必須具備哪些特征?(半徑是一條線段,兩個端點分別在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
②請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畫半徑,看誰畫得多。還能畫嗎?這說明了什么?(半徑有無數條。)
?、塾贸咦恿恳涣窟@些半徑,你發現了什么?(同圓或等圓半徑相等。)
?。?)認識直徑及其特征。
?、傥覀儼褕A對折時,每條折痕之間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小組討論討論。(折痕通過圓心,兩端都在圓上。)
?、谖覀兙桶堰@樣的通過圓心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用字母d表示。
追問:直徑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巯胍幌耄褐睆接卸嗌贄l?你是怎樣發現的?讓學生畫出幾條直徑,并且量一量,你又發現了什么?(直徑有無數條,同圓或等圓的直徑相等。)
?。?)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偻ㄟ^剛才的畫一畫,量一量。你除了發現半徑、直徑的特征外,還發現了什么?(直徑等于半徑的2倍,或半徑等于直徑的一半。)
?、谟米帜副硎旧鲜鲫P系:
?、劾蠋熌贸鲆粋€直徑是40厘米的圓,這個圓大不大?它的半徑與你手中的那個圓的半徑相等嗎?它的半徑是你手中那個圓的直徑的一半嗎?說明了什么?(圓的特征及直徑、半徑的關系必須在同一個圓或相等的圓中才存在。)
?。?)練習。
(1)課本第108頁的做一做:
用彩色筆標出下面各圓的半徑和直徑。
說明理由。
?。?)課本第109頁第3題:填表
?。?)課本第109頁第5題:
①指出下邊圓里的幾條線段中哪一條是直徑。
?、诹恳涣窟@幾條線段的長度,可以知道,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直徑是最( )的一條。
③根據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測量沒有標出圓心的圓的直徑。
出示投影片。
3.學會用圓規畫圓。
(1)教師拿出一個圓規,提問:誰認識這個工具?(圓規)你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嗎?
?。?)學生初步嘗試畫圓,請你用手中的圓規試著在紙上畫一個圓,你是分幾步畫的?可以互相討論,互相幫助。
?。?)誰來給大家說說你是怎么畫的?老師按照你說的在黑板上畫一個圓。
一邊畫,一邊歸納畫圓的三個步驟:
① 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就是什么?(半徑)
② 把有針尖的一只腳固定在一點上。
提問:畫圓時固定的一點就是什么?(圓心)
③ 把裝有鉛筆尖的一只腳旋轉一周,就可以畫出一個圓。
提醒學生畫圓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重心應放在有針尖的一腳;
② 兩腳間的距離不準變。
?。?)請你按照上面的步驟,在作業本上再畫一個圓。
(5)用圓規畫出半徑為3厘米的一個圓,并用字母O,r,d分別標出它的圓心、半徑和直徑。
?。?)看看你在紙上畫的這幾個圓有什么不同之處?(這幾個圓的位置不同,大小也不相同。)
想一想:圓的位置是由誰決定的?圓的大小又與誰有關系?(圓的位置是由圓心決定的,圓的大小是由圓的半徑決定的。)
板書: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小結:畫圓時應先確定圓心,然后按照指定的半徑長度為半徑來畫圓。圓的大小取決于半徑的長短,與圓心的位置無關。
?。ㄈ┱n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這些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許多多實際問題:
日常生活中,為什么把車輪都要做成圓的?車軸應裝在哪里?這是為什么?(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車軸應放在圓心的位置,這樣,車輪滾動時,車軸才能保持與地面一樣的距離,從而使車輛行駛平穩。)
?。ㄋ模┎贾米鳂I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各部分的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4.通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經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線繩、圖釘、鉛筆頭、圓規、實物投影儀、計算機軟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我想問一下,大家喜歡動畫片嗎7(喜歡)今天我也給大家帶來一段動畫片,想看嗎?(想)請大家屏幕,(出示課件)這四個小動物在舉行自行車比賽,最后結果怎樣呢?請往下看,現在比賽還沒有結束,你能猜一下,最后誰能得第一?(小狗),為什么呢?(因為小狗的車輪是圓的)。那小白兔的車輪也是圓的,那你為什么不說它得第一呢2(因為小白兔的車輪的車軸沒在中間)那為什么車輪做成圓的,車軸裝在中間,跑起來就又快又穩呢?學完這節課,你就會明白的。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圓的認識。
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新課教學
1.實物舉例。
一年級的時候,咱們已經初小認識過圓了,誰來說一說,除了車輪是圓的以外,在我們周圍的物體上哪里還有圓?(學生舉例,可能舉以下實物。)
①硬幣的邊是圓的;②圓桌的邊也是圓的;③有些鐘表的外形象也是圓的;④咱們研究的都是平面圖形,而足球是一個球體,它不是一個平面圖形,我們以后再研究。剛才咱們舉出這么多例子,那到底什么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圓呢?請大家觀察屏幕,(出示課件)如果我們沿著這些物體的外沿畫下來,就得到了一個圓,大家看明白了嗎?(明白了。)
圓和咱們原來學過的三角形。四邊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角形和四邊形都是由什么圍成的?(線段)我們就把它們叫做平面上的直線圖形。而圓是什么圍成的。(曲線)所以,我們就把圓叫做平面上的曲線圖形。
2.分組畫圓,初步感知圓的特征。
對于三角形和四邊形的特征,咱們前面已經研究過了。
而作為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圓來說也有自己的特征,下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
為了便于咱們研究,咱們先來畫一個圓,大家會畫圓嗎?(會)
誰能到黑板前快速畫一個圓。(評價。你能敢上來畫一個圓,已經很好了,請回。)
看來只用一只粉筆,是不太容易把圓畫好的,在想畫好,咱們就得借助工具,下面老師就給你一些工具,打開信封,看里面有什么?(圖釘、線繩、鉛筆頭)注意聽清我的要求:一會咱比一比,哪一組的同學最聰明,能用這些工具在最短的時間里在作業紙上畫出一個圓。開始。(學生畫圓,教師指導。)
我們一起看這幾個組同學畫的,大家評一評,哪個組的同學畫得最好?(由不好到好,依次展出學生畫出的圓。)
大家說,哪一組的同學畫得最好?(第X組)
下面咱就請第X組的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是怎樣做的?怎么畫得這么圓?(學生介紹。)
他們想的方法好不好?(好。)你再給大家說一說應應注意些什么就能把圓畫好。(①固定好圖釘不能動;②線繩隨時拉緊。)
大家明白了嗎?(明白了)其他組的同學說一下,你們是怎樣畫的?
?。á傧道K的方法不同;②不轉動繩,轉紙。)
我這里也有三樣工具,下面我就用剛才那位同學的方法,也畫一個圓。
(師畫圓。)
怎么樣,我畫的圓好不好?
我想只要注意兩點就可以把圓畫好。一是圖釘固定的這一點不能動;二是線繩必須始終拉緊。
3.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
圖釘固定的這一點我們就把它叫做圓心,也就是圓中心的一點,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板書:圓心O)
我們還知道畫圓時,線繩必須得拉緊,也就是粉筆無論旋轉到什么位置,線繩的長度變不變?(不變。)
由此,可以看出: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是相等的。
現在我沿著線繩用尺子畫出一條線段,也就是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一條線段。像這樣的線段,我們就把它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誰來說一下什么叫半徑?(學生回答。)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106---109頁,圓的認識和圓的畫法,完成練習二十五。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圓,知道并理解圓的各部分名稱;了解圓的特征,理解直徑和半徑的關系;學習用圓規畫圓,初步能按要求畫圓。
2.在數學活動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完成知識的意義賦予,從中培養探究意識、發現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驗圓的美,享受成功的喜悅。
教學具準備:圓規、剪刀、水彩筆、白紙、直尺、一副三角尺、繩子、羊的頭飾、一元硬幣。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 直線圖形
師:(出示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平面圖)三角形、四邊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線段有什么特點?
生:線段有兩個端點,是直的,可以度量。
師:所以我們稱三角形、四邊形是平面上的直線圖形。(板書:直線圖形)
2.曲線圖形
師:(出示圓的平面圖)這是我們學過的… …
生:齊說“圓”(板書:圓)
師:相對于線段圍成的直線圖形,圓是由曲線圍成的,所以我們稱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板書:曲線圖形)
3.引入圓的特征討論
師:想一想:你周圍的物體上哪里有圓?
生:(舉例略)
師:同學們一年級時就初步認識過圓,現在都六年級了,你現在知道多少有關圓的知識?
生①:圓是一種優美的圖形,建筑設計中應用廣泛,如:圓形花壇,圓形裝飾圖案。生②:圓形便于滾動,所以車輪都是圓的。
生③:一張白紙經折疊后可以剪出一個近似的圓。
生④:(舉起自己的圓規)這是圓規,用它可以畫圓。
師:車輪為什么是圓的?為什么用圓規可以畫出圓來呢?這就需要認識圓有什么特征,下面就來學習“圓的認識”。(板書:圓的認識)
二、新課
1.圓的畫法
(1)自由畫
師:拿出自己的圓規,在白紙上畫一個圓。(師板書:畫圓)
生:獨立畫
師: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畫出來的?
生:… …(用自己的話描述)
師:誰能用老師的教具圓規上黑板上畫圓?(讓兩名同學上黑板畫,提醒其余同學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畫的?)
反饋①:一只手摁住圓規固定的腳,另一只手使圓規的另一只腳旋轉,順利畫出圓。
反饋②:教具圓規不好使喚,想固定的那只腳不停移動,用力過猛又使圓規兩腳的距離發生變化,無法畫出圓。
師:為什么這位同學用圓規能輕巧地畫出圓,而另一位同學卻畫不出圓呢?
(點撥總結出畫圓的步驟:“分開”、“固定”、“旋轉”。分別板書)
2.認識圓心
師:(以黑板上學生畫的圓為例)用圓規畫圓時針尖固定的這一點(用彩色粉筆點出)叫圓心(板書“圓心”)一般用字母O來表示(標出:O)。請同學們在自己畫的圓上點出圓心,標出字母O。
生:獨立完成。
3.認識半徑
師:舉起你們剛才畫的圓,互相看一下,都一樣大嗎?
生:不一樣大。
師:為什么大的大,小的小,與什么有關?
生:與圓規兩腳分開的大小有關。
師:你們的意思是圓規兩腳間的距離長時,畫出的圓大,兩腳間的距離短時,畫出的圓就小。請在你的圓上畫出一條表示兩腳間距離的線段。
生:獨立畫。
師:(以黑板上學生畫的圓為例)請同學們仔細看,圓規的一只腳固定在圓心O,當另一只腳旋轉到A點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OA(畫出線段OA);當另一只腳旋轉到B點時,兩腳間的距離是OB(再畫出線段OB)
問:線段OA和OB相等嗎?
生:相等。
師:你是憑觀察得出的,那怎樣驗證呢?
生:測量。
師:指名上黑板測量OA與OB的長并報告測量結果。
生:確實一樣長。
師:在這個圓的曲線上,像A、B這樣的.點可以找出多少個?
生:無數個。
師:表示兩腳間的距離的線段可以畫多少條?設想一下它們的長度如何?
生:無數條且長度都相等(板書)
師:我們剛才研究的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就叫做圓的半徑(板書:半徑)一般用字母r來表示。給你們剛才畫的半徑標上r。
師;半徑這條線段的一個端點在哪里,另一個呢?
生:一個端點在圓心,另一個端點在圓的曲線上。(板書:圓心 圓的曲線上)
師:那什么叫半徑呢?
生:用自己的話說(師完成半徑定義的板書)
師:同一個圓里,半徑有什么特點?
生:無數條且長度都相等。
4.認識直徑
師:把自己畫的圓剪下來
生:獨立剪
師:示范對折,打開,出現一條折痕,用食指摸折痕;換個方向再重復一次。
生:在教師示范下同步進行。
師:像這樣再重復折幾次
生:獨立對折、打開、摸折痕。
師:你折了好多次,可以發現什么?
反饋①:每折一次出現一條折痕。
追問:你折了幾次,出現了幾條折痕,與他不一樣的呢?像這樣的折痕在你的圓里能再折出來嗎?
反饋②:對折后圓的兩邊能完全重合,圓被平均折成兩份。
反饋③:每折一次出現一條折痕,每條折痕都是圓上的線段。
反饋④:這些折痕相交于圓心。
追問:你對折出幾條折痕,誰折出的折痕比他多,他說的結論正確嗎?在你的圓里,這樣的折痕可以折出多少條?這個結論正確嗎?
反饋⑤:這些折痕都一樣長。
追問:怎樣驗證?
生:測量
師:量出你圓里每條折痕的長度
生:匯報結果。(指導學生說:“在我的圓里,… …”)
師:剛才說了這樣的折痕有無數條,所以可以怎樣下結論?
生:同一個圓里,所有的折痕長度都相等。
師:誰能給“折痕”起個名字?
生:直徑(板書:直徑)
師:直徑一般用字母d來表示,在自己的圓里給折痕畫出一條直徑,標上字母d。
生:完成
師:同一個圓里,直徑有多少條,長度有什么特點?
生:略
師:直徑這條線段,它通過了…?它的兩個端點分別在哪里?
生:通過圓心,兩個端點都在圓的曲線上。(完成直徑定義的相應板書)
反饋⑥:這些折痕的長度是半徑長度的2倍或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
師追問:你是怎樣得出這個結論的,說說道理。
生①:直徑通過圓心,以圓心為界,可以把直徑分成兩條半徑。
生②:在我的圓里,經過測量可以驗證這個發現,我的圓里直徑的長度都是□厘米,半徑的長度都是□厘米,所以說直徑是半徑長度的2倍。
師:換過來說,半徑的長度就是直徑的… …。生:略師:寫出字母公式:d=2r r= d 2 ,注意強調“同一個圓里”。
?。ㄒ陨?點反饋,學生說出多少就處理多少,先說出哪一點,就先處理那一點。)
三、鞏固
1.第108頁“做一做”。用彩色筆標出下面各圓的半徑和直徑。
2.第109頁練習二十五第3題。已知半徑長求直徑;已知直徑長求半徑。
?。ù隧椌毩暦旁谥睆脚c半徑長度關系揭示后進行)
3.學習按要求畫圓。完成第108頁“做一做”(畫半徑是3厘米的圓)。
教師示范,引導學生逐步完成。
(1)在作業本適當的地方點一個點做圓心,要考慮上、下、左、右的間距。
?。?)以圓心為起點,向右水平方向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
?。?)圓規一腳固定在圓心,另一只腳在3厘米長線段的終點處,然后繞圓心旋轉。
?。?)標出字母o、r、d。
4.第109頁練習二十五第2題。為什么車輪都要做成圓的,車軸裝在哪里?
與圓的特征有關。因為圓曲線上的每一點到圓心的距離相等,車軸裝在圓心,車軸到地面的距離永遠是半徑,這樣車輪行駛平穩。(配圖:如果車輪在水平的路面上行駛,車輪運行時車軸移動形成的直線(軌跡)與地面平行)
5.閱讀第109頁第5題,獨立填書。
想:怎樣測量1元硬幣的直徑?
讓學生在實物投影上邊演示邊說。
教學案例:
本教學案例是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圓--圓的認識(一)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2. 通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用圓規畫圓的作圖能力,學生觀察、分析、抽象等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及空間想象能力,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觀點。
探究重點:理解圓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學具準備:圓形紙片、圓規、直尺等。
探究學習過程:
一、設疑揭題,明確目標
1.大屏幕出示教材套圈游戲的第一幅圖:一些小朋友像圖中這樣站立進行套圈游戲,比誰能套中小旗。對于這樣的方式,你有什么想法?同桌間先交流一下。
生1:我認為這樣的比賽不公平,站在中間的小朋友容易套中。
生2:我也認為這種比賽不公平,因為每個小朋友離小旗的距離是不相等的。
師:站的近的小朋友比較容易套中,很顯然這樣是不公平的。那么站成正方形又會怎樣哪?(呈現教材第二幅圖)
生:這樣還是不公平,因為邊上四個人離小旗近,角上的四個人離小旗遠。
師:站成正方形還是不能解決游戲中的公平問題。怎樣才能公平呢?
生:有辦法了,站成圓形就可以了。
師:(大屏幕出示第三幅圖)為什么站成圓形就公平呢?
生:因為無論站在什么地方,小朋友和小旗的距離一樣。
為什么站成圓形進行套圈游戲比較公平?
通過我們的學習,老師相信你們能自己解決。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游戲,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并掌握新知,學生學習主動,積極性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直觀比較、了解概念。(圓)
圓跟我們已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一樣呢?
(課件出示以前學過的圖形:先閃動圍成三角形和四邊形的線段,再將圍成圓的曲線用紅線走了一圈。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圓是曲線圖形)
你能舉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上有圓形嗎?(生舉例)
(二)操作引路,感知概念(名稱、特征)
結合你們在美術課上學剪窗花的相關知識,用一張正方形的紙,不借助任何作圖工具,以小組為單位,剪出一個圓。學生分組行動后,請各組舉起自己的圓,為什么有的同學一下子能剪出圓,有的卻不是一個圓?你可以將紙折折,也可以用筆畫一下,發現了什么?學生畫畫、折折。
生1:(興高采烈,有了新發現):看,我們組剪出來的圖形近似圓,我們發現剛才折紙的時候,再對折,將紙折成一個小三角,剪圓、展開,紙中心有一點,而且,我們發現,從這點到圓上一點的長度是差不多的。
生2:(有所發現)我組剪出來的圖形不象圓,我們也將紙對折,再對折成小三角,剪出的圖形從中心一點到圖形邊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長短不一。
師:我在教室轉的過程中,發現有幾位學生剪的較好,我就請其中一位說說他是怎么剪的?
生:我們小組發現一個秘密,要使剪出的圖形象圓,就必須先定一個點,再定一個長,以定點為中心,以定長為距離在四周畫出許多點,沿著這些點剪下來,剪出來的圖形就是圓。
師:大家照這位學生的話去做,重新剪出一個圓,再討論,看看能發現什么?
(大家高興極了,分組繼續操作)
大多數手舉他剪的圓。(我發現圓上畫有半徑、直徑或其它線段)。學生邊舉圓邊發言,我只是在旁傾聽,不做干預。
[通過學生的折和量,來發現感知圓里的知識,幫助學生形成表象,為學生探索圓各部分的名稱,猜想圓的特征,起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同時在動手操作活動中,讓學生參與了學習過程,使學生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
(三)大膽嘗試,找出畫圓的方法
1.同桌交流,用手邊的工具嘗試畫圓。
生1:我固定大拇指,用食指繞一圈,畫出的圖形就是一個圓。
生2:我我用一根毛線,給毛線的一端打個結,用圖釘固定,在毛線的另一端栓一根鉛筆,使鉛筆和圖釘的距離保持不變,把毛線拉緊繞一圈,也可以得出一個圓。
生3:我用圓規可以畫圓,把圓規的一腳的針尖固定在一點上,另一腳旋轉一周就可以畫出一個圓。
師:圓規是畫圓的專用工具,我們通常用圓規畫圓。
請大家想一想剛才幾位學生畫圓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處?
(都是固定一點,以定長繞定點旋轉一周就可得到一個圓。)
練習、下面哪些是圓的半徑或直徑?為什么?
《圓的認識》教學案例
[在學生經過操作,對圓的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學課文,再通過互相交流,多媒體的演示,使學生逐步建立了完整的正確的概念。]
(四)猜想驗證,概括特征。
1.分組討論,進行猜想。
同學們,根據我們剛才折圓、量圓時所發現的,猜一猜,圓可能會有哪些特征呢?(學生分小組討論)
2.交流討論,提出猜想。
請各小組把討論情況在全班交流一下。
(根據交流情況,師板書猜想內容)
3.各自驗證,全班交流。
(全班學生各自想法驗證:有的折圓,有的量折痕,有的在圓中畫直徑、半徑,有的量直徑、半徑,有的列表記錄量的數據……)
請同學們把你驗證的方法和得出的結果告訴大家。
4.媒體演示,加深理解。
(多媒體將學生驗證的圓的特征運用了旋轉、重合,進行了動態演示)
5.學生概括,總結特征。
可以畫無數條半徑、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都相等,所有半徑都相等
這就是我們驗證出來的圓的特征,同學們同意嗎?
(異口同聲:同意。一生提反對意見:這些特征必須在同一個圓里才能成立。)
哎呀,你真聰明,把大家容易疏忽的問題給提出來了,真了不起!(師邊說邊板書:在同一個圓里)
6.對照驗證,完善猜想。
[運用"猜想驗證"的方法,引導學生借助操作過程與已學過的半徑、直徑,對圓可能有哪些特征進行合理的猜想;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相互補充,提高了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然后自己驗證,使學生的求異思維得到發展;再通過多媒體的演示,最后讓學生自己歸納概括出圓的特征。]
(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在課堂上及時提問,教師及時追問,學生去發現結果,從而獲取新知,把解決問題的探索權利充分交給學生,讓學生在主動從事教學活動,親自參與,經歷數學探索過程,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五)自我實踐,學會用圓規畫圓。
1.以點A為圓心畫兩個大小不同的圓
2.畫兩個半徑都是2厘米的圓。
3.師小結畫圓步驟
( 畫圓是這節課的非重點內容,學生通過自我實踐便可掌握。)
討論:圓的位置有什么確定?圓的大小有什么確定?
(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覺得圓的大?。?/p>
(六)、觀察與思考:
1、課件動畫演示:小鹿、小熊、小兔分別開著車輪是正方形、橢圓形、圓形的車進行比賽,比賽的結果小兔取得了勝利,學生發現小兔開的車的車輪是圓形的。
(通過動畫演示,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學習主動,積極性高。)
2.設疑。為什么車輪都是做成圓形的呢?
(課件閃動圓形輪胎后,圓跳出,師在黑板上貼上圓形紙片,然后學生試回答)
3.揭題。
正方形的中心點到邊上各點的距離不全相等,這樣的車輪滾動時不平穩;而圓在滾動時,圓心到圓周的距離都相等(同一個圓里半徑相等)[(1)動畫演示車賽,結果輪胎是圓形的車取得勝利,從而引出“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的",學生可根據已學的知識來解釋,充分讓學生感到數學是為生活服務的,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與熱情。(2)學生根據課題提出自己所要了解的內容,充分發揮其自我探索的能力。]
三、鞏固新知
1.填空。
(1)圓是平面上的一種( )。
(2)左圖圓內固定的一點O是這個圓的( );線段OB是這個圓的( ),用字母( )表示;線段AC叫做圓的( ),用字母( )表示。
(3)在同一個圓里,直徑與半徑的比是( )。
(4)把一個圓規的兩腳張開4厘米,畫一個圓,它的直徑是( )。
2.判斷。
(1)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2)圓里有無數條半徑,無數條直徑。( )
(3)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
(4)半徑決定著圓的大小,圓心決定著圓的位置。( )
(5)畫直徑5厘米的圓,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2.5厘米。( )
(6)直徑6厘米的圓比半徑4厘米的圓大。( )
3.操作。
指出下面圓的幾條線段中哪一條是直徑。
量一量這幾條線段的長度,可以知道,
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直徑是最( )的一條。
根據這個道理,請你測量沒有標出圓心的圓的直徑。
《圓的認識》教學案例
你能用圓的知識解釋下列現象?
井蓋為什么是圓的呢?
人們在圍觀時,為什么會自然圍城圓形呢?
(訓練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感知數學中也存在美,并能用所學知識創造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質疑釋疑:
學了"圓的認識"這節課,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生甲:圓的周長和面積怎樣求?
生乙:怎樣在操場上畫一個很大的圓?……)
你們所提出的問題在以后的學習中都會得到解決。現在老師有一個問題需要大家幫忙?老師給二年級同學上體育,課前想在操場上畫幾個大圓圈讓學生做游戲,沒有這么大的圓規怎么辦?
(可以讓兩名學生上來演示,作為給學生的提示:一名學生站著不動,另一名學生拉著他走一圈)
(通過此練習,發散學生的思維,開拓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建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