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9
這是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人教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能夠利用身邊的工具測量出圓的周長
(2)能夠掌握多種測量計算圓的周長的方法
(3)能夠說出圓周率小數點7位
(4)能夠了解祖沖之
(5)能夠靈活運用圓的周長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6)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7)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8)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概括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
難點: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工具
Ppt課件、視頻、籃球、硬幣、瓶蓋
教學過程
一、討論探索活動導入
1、展示實物籃球、瓶蓋、硬幣
揭示主題:圓的周長
2、提問:正方形、長方形的邊長是4條邊相加就是周長,那圓的周長也和它們一樣嗎?
3、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工具測量出籃球的周長(分小組討論探索)
4、提問:圓是沒有邊長的,它只是一條曲線,你們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將圓的周長測量出來嗎?你們能想幾種方法出來?
5、分享測量的方法
方法:化曲線為直線、滾動、軟皮尺測、繩繞圓一周
二、了解圓周率
1、提問:觀察一下籃球和硬幣的直徑和周長,你們得出什么結論?
結論:
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直徑越大,周長越大
一個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點
2、提問:有誰知道圓周率是多少嗎?
圓周率3.1415926535
3、大家猜一猜圓周率有多少小小數點?
(展示祖沖之圖片以及圓周率的發展史)
中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比外國早1000年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精確到7位小數
圓周率是任意一個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比值,這個直徑是一個固定的數,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3、播放視頻:歌曲名3.1415
三、利用公式計算圓的周長
1、根據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可以推導出一個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在書上,告訴我是什么?
公式:C=πd或C=2πr
2、提問:求圓的周長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條件:直徑或者半徑、π=3.14
3、例題講解
書上第64頁例題
4、做練習題
(展示ppt)
課后小結
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直徑越大,周長越大
圓周率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圓的周長公式:C=πd或C=2πr
課后習題
同樣的小組成員,測量一個學校圓形的周長,小組的形式合作完成
教學內容:新課標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圓的周長》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周率的含義,在體驗圓周率的形成過程中,讓學生發現、總結和運用求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2)通過引導學生探究圓周率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積極思考、團結協作的良好行為習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另外,通過對有關資料的了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圓周率的含義,推導和運用求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難點:李潔圓周率的含義。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學生4人一組,準備3個實物學具一個計算器,實驗報告單、長尺子、繩子、毛線、皮尺、拴著小鐵球的繩子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提出問題。
1、復習周長的概念及學過的圓的相關知識。
師:三年級時我們認識了周長。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周長。并且學習了長方形的正方形周長。回憶一下什么叫長方形的周長?怎么計算?
生:圍成長方形四條邊長的總和叫做長方形的周長。長方形的周長等于長加寬的和乘2.
師:正方形的周長呢?
生:圍成正方形四條邊長的總和叫做正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等于邊長乘4.
師:什么是圓的周長呢?誰愿意到前面來指一指這個圓的周長指的是哪兒?
生:上臺演示周長
師:我們每個小組都準備了圓形,拿出來互相指一指,看一看哪兒是圓的周長!說完討論:什么是圓的周長?
學生活動
師:誰愿意試著描述一下什么是圓的周長?
生:匯報
師:一起看一下什么是圓的周長!
演示:圓的周長(板書)
師:用心讀一遍,讀出關鍵字讀一遍
2、提出問題
師: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圓的周長。關于圓的周長,你能提出什么有價值的問題,作為我們這節課的學習目標。
預設:(1)如何測量圓的周長?
(2)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
(3)圓的周長可以計算出來嗎?如果可以,公式是什么?
二、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非常有價值,下面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學具和老師為你們提供的資料來解決這些問題,
問題解決:
(1)自己先想一想怎樣測量圓的周長,想出來了,就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看看誰的反方最好;如果想不出,就和小組同學請教一下。
(2)猜想一下,圓的周長可能與什么有關,并舉例驗證自己的說法是否正確。
(3)小組合作認真測量圓的周長,并準確計算,填寫試驗報告單,填寫完成后,總結出試驗的結論。
(4)根據試驗結果,推導出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參與到小組合作中,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三、匯報交流。
1、交流“如何測量圓的周長”?
師:首先我們來交流第一個問題:如何測量圓的周長?
生:我們小組用繩子繞圓一周,捏緊這兩個正好連接的端點,再把線拉直,這兩點之間繩子的長就是圓的周長。
生2:我們小組是在圓上取一點作個記號,并對準直尺的零刻度線,然后把圓沿直尺滾動,直到這一點又對準了直尺的另一刻度線,這時候圓就正好滾動一周。圓滾動一周的長就是圓片的周長。
師:大家非常了不起,雖然這些測量的方法不同,但是我們思考一下,這兩種方法有沒有共同的地方?
生: 都是把圓的周長這條曲線先變成直的線段再來測量。
師:把曲線間接變成一條線段來測量的,這種方法在數學學習中我們以后會經常用到,即化曲為直(電腦演示)
(學生匯報時,邊說邊上臺演示。)
師:下面老師演示一下同學們想出的方法。
電腦演示學生想出的辦法(第一是繞繩法第二是滾尺法)
2、交流“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
師: 黑板上這個圓的周長能用剛才的方法測量一下嗎?(不能)
師:老師手中有一根拴著小球的繩子,老師轉動繩子,仔細觀察小球轉動時走過所路線是什么圖形?(圓形)
師:這個圓的周長你能用剛才的那些方法測量嗎?(不能)
師:這說明測量的方法并不適合所有的圓,具有局限性,我們必須得找出一個能夠普遍適用的求圓的周長的方法。我們接著交流第二個問題“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哪個小組解決了?
生:我們想圓的周長一定與圓的直徑和半徑有關。
師:能舉例說明嗎?
生:我們小組一共有四個圓, 的直徑最短,它的周長就最短, 的直徑最長,它的直徑就最長,所以說,圓的周長一定與圓的直徑有關。
師:他們小組說的真是有理有據。還有那個小組可以像他們一樣,這樣有理有據的來說明自己的看法呢?
生:我們小組 的直徑最短,它的周長就最短, 的直徑最長,它的直徑就最長,所以說,圓的周長一定與圓的直徑有關。
師:你們說的和老師課件要演示的內容是一樣的,老師真是太佩服你們了。
(屏幕上有三條長短不一的線段,如果我以這三條線段為直徑畫出三個圓,按你們的說法,哪個圓的周長最長?為什么?
生:答
師:看來圓的直徑能夠決定圓的大小,由此看來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之間真的有關系,那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呢?
生:瀆比值,總結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總是3點多。
師:哪個小組再來讀讀你們求得的比值。
生讀。
師:也就是說,圓的周長總是圓的直徑的3倍多一點。這難道是巧合嗎?看一下屏幕上剛才的圓是不是也有這種關系!
師:看來無論是大圓還小圓,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換句話說: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比值總等于3點多(板書)。根據這個結論,你們推導出圓的周長怎么計算了嗎?
3、交流“圓的周長計算方法。”
師:看了老師為大家準備的資料,一定能為大家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有所啟發。
(1)介紹劉徽的《周髀算經》
師:大約2000年前我國有一部數學著作叫《周畢算經》書中就有“周三徑一”的說法,意思是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顯然這種說法是不精確的,但這個結論在當時已經很了不起了。
師:為什么說周長是直徑的3倍不精確呢?我們來看(出示)在這個圓內畫了一個多邊形,數一數它有幾條邊?
生答;六條
師:每條邊長怎么樣?
生答:相等。
師: 我們把邊長相等的六邊形叫正六邊形,觀察這個正六邊形的邊長與這個圓的半徑有什么關系?(相等),那這個正六邊形的周長是圓半徑的幾倍?(6倍)是圓直徑的幾倍?(3倍)也就是說這個正六邊形周長與圓直徑的比值是3,我們繼續看,這個圓形的周長比這個正六邊形的周長怎么樣?我們剛才說過這個正六邊形的周長與圓直徑的比是3,那么這個圓周長與直徑的比值要比3多一些,所以我們說周三徑一的說法不精確,這個3是圓的周長與圓的直徑比值的近似值。
師:如果我繼續分,我把這個圓等分多少份?(十二)我把幾個頂點用線段連接,會得到一個多少邊形?(正十二邊形)那這個正十二邊形的周長也比圓的周長怎么樣?(短)但和正六邊形的周長比,它的周長更接近圓的周長,這個正十二邊形與圓直徑的比值為3.105852,這個比值比正六邊形與圓直徑的比值更接近于圓的周長與它直徑的比值。
師:如果接下分,我把這個圓等分成二十四份,那我會得到一個多少邊形?想像一下這個正二十四邊形的周長就更怎么樣了?(演示)
師:按照這個想法繼續分,接下來我們會得到一個正四十八邊形,那么它的周長會怎樣?與圓直徑的比值的會怎么樣?
師:也就是說在圓內所做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那它的周長是怎樣?(更接近圓的周長,它的周長與圓直徑的比值也就是更加更加更加接圓的周長與它直徑的準確值了。
師:剛才我們所研究的這個方法就是1700年前我國著名數學家劉灰提出的用“割圓術求圓的周長和直徑比值的方法,
(2)介紹祖沖之和圓周率。
繼劉徽之后在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他沿用了劉灰的割圓術的方法,繼續研究圓的周長與它直徑的比值。
師;你知道他是誰嗎?
出示祖沖之
師:老師讀,同學們感受一下這個直徑3.3333米的大圓有多大,每條邊長只有多少?0.852毫米長,想像一下這個正多邊形的周長已經和圓的周長怎樣了?(非常接近了)然而祖沖之沒有停住探究的腳步繼續分割,到正24576邊形,每條邊與圓已經緊密的貼在一起了,正是由于祖沖之的這種不懈努力的精神,最終他算出了圓的周長與它直徑的比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板書)這個結論在當時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比歐洲早了至少1000年,讀到這大家有什么想說的嗎?
師:我們真的應為此感到高興和自豪,但人們對圓的周長與它直徑的比值的研究還遠遠沒有結束。隨著數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豐富,人們逐漸發現圓的周長與它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而且這個數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現在人們運用計算機能夠算出小數點后上萬億位。
師:這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指導書寫π
師: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如果參與到我們計算中會非常麻煩,所以實際應用中我們只取它的近似值π≈3.14.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 π,如果已知這個圓的直徑是10厘米(板書)討論一下怎樣求它的周長?
生敘述
師:為什么?
隨生敘述板書:
圓的周長=圓的直徑×圓周率
師:用字母怎樣表示?(出示)
師:如果知道圓的半徑是5厘米(板書),那它的周長呢?
隨生敘述板書:c=2πr
師:為什么乘2?
生敘述
師:先算出2r,也就是d再和π相乘。
師: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完成了這節課的最終目標,得到了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是c=πd 和c=2πr,牢記這兩個公式,以后大家會經常與它們打交道!
四、鞏固練習,遷移應用。
師:學數學就是為了用數學,下面我們用新知識做一些練習!
1、計算小球所走路線的長。
師:下面我們回到課前的那道題:拿出小球,誰有思路能測量出它的周長?
繩子長50厘米
2、判斷題
3、一張圓桌的直徑是9分米。這張圓桌的周長是多少分米?
4、一個鐘的分針長10厘米。這根分針的尖端轉動一周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5、神州六號航天飛船繞地球飛行的軌跡是一個圓形,已知這個圓形的直徑約是1.34千米,它飛一周所行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6、一個圓形牛欄的半徑是12米.要用多長的粗鐵絲才能把牛欄圍上三圈? (接頭處忽略不計)
五、整體收獲,收獲整體。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談收獲。
師: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圓周率,的確圓周率π它是一個極其馳名的數,它在各個領域發揮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同學們多與π交朋友,把π真正的應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課下作業:用我們今天的知識,去測量、計算,看看旗桿的直徑和周長各是多少?
教學內容:
教科書P 92-93例4、例5,試一試、練一練和練習十四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的周長,認識圓周率,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應用圓的周長公式計算周長,解決周長計算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測量、計算和交流、歸納等活動過程,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積累推導計算公式的學習過程,發展分析、綜合和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圖形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積累參與實驗探究,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感受探索計算公式的成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推導圓的周長公式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4。
1.談話:同學們,我們經常聽人們說:我買了一個28的自行車。我買了一個24英寸的彩電。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體規格的數字。
2.課件出示例4題目及圖示,全班交流:你從圖中了解哪些信息?
3.小組交流:從你課前滾動大小不同的圓片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現?
4.課件演示車輪滾動,驗證學生的發現。
5.全班交流
你覺得圓的周長和圓的什么關系?(直徑越大,圓也就越大,所以周長也越長。因為直徑是半徑的2倍,所以說圓的周長跟半徑也有關。)
二、教學例5。
1.課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這樣的實驗你們課前做了嗎?
2.拿出課前探究圓周長與圓的直徑關系實驗單,小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周長/cm 直徑/cm 周長除以直徑的商
(保留兩位小數)
3.指名匯報,全班交流。
⑴ 各小組派一名同學展示實驗記錄單,介紹實驗過程。
⑵ 縱觀各組的實驗結果,你們有什么發現?
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4.學生自學課本93頁,了解圓周率及我國古代數學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概括圓周長公式。
⑴ 圓周率用字母表示,如果圓周長用字母C表示,直徑用字母d表示,誰來說一說、C、d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書:Cd=,C=d ,C=d)
⑵ 求圓的周長用哪個公式?(C=d或C=2r)
三、鞏固拓展
1.完成試一試
⑴ 學生獨立計算。⑵ 全班展示交流。
2.完成練一練。
3.完成練習十四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再全班交流。
4.完成練習十四第2題。
⑴ 學生獨立計算。
⑵ 全班展示交流。
⑶ 學生訂正。
5.完成練習十四第3題。
指名口頭列式,學生集體計算。
交流:為什么求是車輪的周長?
6.完成練習十四第4題。
學生獨立計算后再匯報交流。
四、總結延伸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教學內容:圓的周長
內容分析 :通過幫助學生回憶周長的概念,引出圓周長的概念;接著引出本課研究的問題: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14倍,給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介紹了祖沖之和圓周率,最后運用周長公式,加深對公式的理解。
學生起點 :對圓和周長的概念已有初步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理解圓周長的概念,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2、使學生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及公式的推導過程。
3、以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合作的形式,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結合圓周率的由來,了解祖沖之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教學準備 :直尺; 兩個有厚度、標明直徑、不同規格的圓片;棉線。
教學流程:
一、復習引入
1、學生說圓的認識;
(你對圓的知識有哪些了解)
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圓的周長。(板書:圓的周長)
二、新授
1.認識圓的周長;
(1)師拿出圓片讓學生指出圓的周長;
(哪一部分是圓的周長)
(2)描出兩個規格不同的圓的周長;感受圓的周長;
(請你描出練習紙上兩個圓的周長。)
(哪一個周長長?)
(3)揭示圓周長的概念;
(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圓的周長)
師小結: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圍成圓的一周的長叫做圓的周長。(幻燈出示)
2、理解、運用圓周長的測量方法。
師問:圓的周長長短不一,該怎么測量?
生邊演示測量圓片周長,邊介紹繩測法。
要求學生測量出兩個圓片的周長,并把周長和相應的直徑填入記錄單中。
學生匯報測量結果,師記錄。
圓片測量記錄單:
3.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
(1)猜測跟圓周長相關的量;
(猜測一下,圓的周長長短跟什么量有關?)
計算記錄單中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學生反饋比值;
周長(厘米)
直徑(厘米)
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得數保留兩位)
(2)認識圓周率
①揭示圓周率:周長與直徑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些,其實這個比值是個固定不變的,我們稱它為圓周率,用π表示。
(板書:圓周率 π )
②幻燈片展示圓周率的由來,學生自主閱讀;
總結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①是不是所有圓的周長都需要經過測量而得到呢?有沒有較好的計算方法?
提示:從測量記錄單中找取。
②如果周長用C表示,字母式是怎樣的?
③周長跟半徑又是怎樣的關系呢?字母式呢?
(板書:圓周長=圓周率×直徑 C=πd 或
圓周長=2×圓周率×半徑 C=2πr
三、鞏固練習
基本練習
一個圓的直徑是10米,它的周長是多少? 一個圓的半徑是10米,它的周長是多少? 判斷。
只要知道圓的直徑或半徑就可以計算圓的周長。( ) 大圓的圓周率大,小圓的圓周率小。 ( ) 圓周率的值就是3.14. ( ) 4圓的周長是直徑的 倍。 ( ) 能力拼比:
兩個小朋友同時同速從A點到B點,誰先到達?
B
A
四、總結:學習了這堂課你有哪些收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