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1
這是有理數乘方的有趣導入,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科學記數法的意義,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絕對值比較大的數。
2、過程與方法:
在科學記數法中,其中a是整數位只有一位的數,n是原數的整數位數減1。
重點、難點:
1、重點: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絕對值較大的數。
2、難點:熟練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絕對值較大的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太陽的半徑大約是696000千米;光的速度大約是300000000米/秒。這些數讀、寫都有困難,可把696000記作6.96×105,這就是科學記數法。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填空
= , = , =
2.8×= ,2.8×= ,2.8×=
2、學生探究:從前面的填空可知:
100=, 1000=, 10000=280=2.8×,2800=2.8×,28000=2.8×
從上面你能發現什么規律嗎?
(1)10的指數比原數的整數位少1,一個數可以寫成一個整數位數只有一位的數與10的n次冪相乘的形式。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做一做:課本P44例2
解答見教材,注意10的指數比原數的整數位少1
2、科學記數法:把一個絕對值大于10的數記成的形式,其中a是整數數位只有一位的數,這種記數法叫做科學記數法。
3、做一做: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下列各數:
(1) 108000;(2)-3200000
兩生上臺練習,指出學生存在的錯誤,如對科學記數法中a的要求理解的錯誤。
4、P44練習第1、2、3題
四、總結反思
用科學記數法表示時要注意:(1)a是整數位只有一位的數,(2)10的指數n比原數的整數位數少1。
五、作業:P45習題1.6A組第3、4、5題
10月8日,數學教研組安排我上我新老師的亮相課。我講課的內容是“有理數的乘方”。
數學組的很多教師都來聽我的課,指出了我上課時的很多不足,同時也給了我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有理數乘方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之一,也是初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難點。所以教師在教這一節課的教學中要從有理數乘方的意義。有理數乘方的符號法則,有理數乘方運算順序。有理數乘方書寫格式,有理數乘方常見錯誤等五個方面來教學。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的知識水平,要求學生深刻理解有理數乘方的意義。即一般地n個相同的因數相乘即。在教學上應該抓住以下幾點:
一、乘方是一種運算。相當于“+、-、×、÷”。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明白這一點,同時要求學生掌握其書寫方法,及格式。強調冪的意義,冪的意義與“和、差、積、商”一樣。如的結果是8。所以說 的冪是8。與2×4一樣,2×4=8.所以不能說8是冪,說成的冪是8。同時強調具有兩種意義,它既表示n個a相乘。又表示乘方的運算結果 。
二、在有理數乘方的教學中主要強調它的運算,所以特別注意有理數乘方符號法則的教學。法則是:正數的任何次冪是正數,負數的奇數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數次冪是正數。
三、教有理數綜合運算時應該強調運算順序。即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同時注意教學生的書寫格式。分清與 的區別。注意–5的平方與1/2的平方的書寫方法。
四、注意講清有理數乘方中的常見錯誤。如的區別。前者是表示2的平方的相反數,后記者是表示–2的平方,寫法不同計算的結果不同。同時分清分數的乘方的書寫與分清負數的乘方的書寫有理數乘方是在乘法的基礎之上的一種運算,要結合乘法來教乘方。
這節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也很勇于回答問題,表達清晰,講解到位。但是作為一個新老師,課堂還有很多的不足,如:板書不夠工整,關注學生不夠,課堂內容有點多,給學生充分表現的時間較少。
有理數的乘方是浙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第二章的內容,是在第一章學了有理數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與混合運算的基礎之上,通過與學生合作學習理解乘方的意義和概念,明白有理數的乘方是一種運算,實質是積中的每一個因數都相同的特殊乘法,并熟練掌握有理數乘方的運算。
主要教學目標是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正確理解乘方、冪、指數、底數等概念,感悟并探索乘方的意義,能正確書寫乘方算式,確定乘方結果的符號, 能快速、準確地進行有理數的乘方運算。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并向學生滲透細心的重要性,使學生充分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滲透數學的簡潔美、神奇。
現對本節課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如下:
一、設計理念
新課之前創設生活情境,設置懸念,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折紙去發現與理解有理數乘方的意義與概念,引導學生小結,做出適當的補充。在講解例題時應當及時總結以及強調易錯之處。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了“自主—合作—討論—探究—交流”的教學理念。
二、成功之處
成功之一:
學以致用環節。設計了一例一問題,一練習題組的形式,由簡單基礎題逐漸增難,循序漸進強化乘方意義的理解,書寫、計算。成功實現的教學的基本目標。
成功之二:
恰當使用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在課件制作上考慮到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用了卡通動畫形象,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設備的使用不僅大大地提高了課堂容量,而且還可以展示學生的作品(課堂練習的解答),及時糾正學生書面表達的錯誤,規范解題格式,改掉小學生重結果輕過程,解題格式不規范,解題步驟混亂等不良現象。同時也營造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及時給學生鼓勵與肯定,消除學生由小學升入初中因環境變化而引起的心里障礙,激活學生的思維,保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三、不足之處
不足之一:“
探究新知:啟發引導,探索規律,得出概念”環節中,安排學生動手親自操作后,得出概念后,對概念的理解講得有點亂。
不足之二:在對學生的觀察還不夠,目光比較多注視著前面的學生,對角落的學生有所忽視了。因為本節課是初一學生入學后一個月進行的,所以我對許多學生水平把我還不夠,對于不同的問題沒有適當叫到相當水平的學生作答。做好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工作不僅僅是教學內容設計上的銜接,而應該是多方位的銜接,其中就包括教師應盡快了解、熟悉學生,這樣可以幫助消除學生剛升入初中的許多不適應。
不足之三:
整個課堂環節之間的銜接不夠自然,語言還需要進一步組織,不夠精煉,顯得有點羅嗦。
雖然只是一節隨堂課,但是我很重視,也很認真地去反思,從中學到了很多教學經驗,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做好備教材,備學生,備課堂三個步驟,逐步完善自己的不足之處,使自己的課堂變得越來越好。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數的乘方,冪,底數,指數的概念及意義;正確進行有理數的乘方運算。
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乘方有關規律的過程,領會重要的數學建模思想,歸納思想,形成數感,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
情感態度價值觀:
鼓勵猜想,倡導參與,學會傾聽,建立自信心。
學習重點:理解有理數乘方的意義和表示,會進行乘方運算。
學習難點:冪,底數,指數的概念及其表示。處理好負數的乘方運算。用乘方解決有關實際學習重點問題。
學習方法:
探究歸納法
過程設計:
一自主研學
1求n個()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
2在式子an(n為正整數)中,()叫底數,()叫指數,()叫冪。
3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的任何次冪(),0的任何次冪()。
二合作互學
知識點1:有關乘方的概念
1(--3)4表示的意義是(),,底數是(),指數是(),結果是()
243的底數是()指數是(),表示的意義是(),結果等于()。
知識點2乘方的運算
3計算0.0012=();(--?)=()
知識點3乘方的讀法
4(--2)5讀作();---25讀作()
教學引入
師:教材在《四邊形》這一章《引言》里有這樣一句話:把一個長方形折疊就可以得到一個正方形。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一個長方形紙條,按動畫所示進行折疊處理。
動畫演示:
場景一:正方形折疊演示
師:這就是我們得到的正方形。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刻度尺)和圓規,我們來研究正方形的幾何性質—邊、角以及對角線之間的關系。請大家測量各邊的長度、各角的大小、對角線的長度以及對角線交點到各頂點的長度。
[學生活動:各自測量。]
鼓勵學生將測量結果與鄰近同學進行比較,找出共同點。
講授新課
找一兩個學生表述其結論,表述是要注意糾正其語言的規范性。
動畫演示:
場景二:正方形的性質
師:這些性質里那些是矩形的性質?
[學生活動:尋找矩形性質。]
動畫演示:
場景三:矩形的性質
師:同樣在這些性質里尋找屬于菱形的性質。
[學生活動;尋找菱形性質。]
動畫演示:
場景四:菱形的性質
師:這說明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性質。
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師:根據這些性質,我們能不能給正方形下一個定義?怎么樣給正方形下一個準確的定義?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有同學做躍躍欲試狀。]
師:請同學們回想矩形與菱形的定義,可以根據矩形與菱形的定義類似的給出正方形的定義。
學生應能夠向出十種左右的定義方式,其余作相應鼓勵,把以下三種板書:
“有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且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正方形。”
[學生活動:討論這三個定義正確不正確?三個定義之間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這出教材中采用的是第三種定義方式。]
師:根據定義,我們把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它們之間的關系梳理一下。
三自覺練學
1(--3)3=(),--52=()
2立方等于8的數是(),平方等于16的數是()
3一個數的平方等于這個數本身,此數為(),一個數的立方等于這個數本身,此數為(),一個數的平方等于這個數的立方,此數為()。
4(--3×5)2=();--(--2)4=()
5(--1)2012=()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個有理數的平方是非負數。B一個有理數的平方是正數。
C一個有理數的平方大于這個數。D一個有理數的平方大于這個數的相反數。
7把--(--?)(--?)(--?)(--?)寫成乘方的形式是()
8下列各對數中,值相等的是()
A--32與--23B--23與(--2)3C--32與(--3)2D(--3)×2與--3×22
9計算下列各題
(1)(--?)3(2)--(--3)3(3)8×(--?)2
(4)(--1)100×(--1)3(5)(--?)3×(--16)
10閱讀材料并解決問題
你能比較兩個數20112012和20122011的大小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先把問題一般化,即比較nn+1和(n+1)n(n為大于1的正數)的大小。然后從分析n=1,n=2,,n=3~~這些簡單情況入手發現規律,猜想一般結論。
(1)計算比較
12--------2123-------3234--------4345-------5456---------65
(2)從上面各小題結果歸納,可以猜想什么結論?
(3)根據歸納猜想的結論比較20112012和20122011的大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