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6
這是百分數應用題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材解析
《從數據談節水》是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第十章第三節的學習內容,本節內容主要是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活動的主題是與生態環境有關的節水問題,這個主題也是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活動中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綜合運用所學的統計知識和方法進行統計調查活動,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統計過程,讓學生感受到節水的重要性,并能自覺地加入節約用水的宣傳,增強學生的節水意識.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處理數據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2)學會從資料中收集整理數據,能用圖表清楚地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
(3)向學生講解我國淡水資源保護法,加強學生人文方面的教育.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統計觀念,感受統計調查在生活中的應用.
(2)教學難點:能根據具體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圖描述數據并能從統計圖中獲取有用的信息,能做出合理的判斷和預測.
四、教學思路分析
本節課是從數據談節水,數據的獲取可以通過學生親自進行統計調查并查詢、閱讀有關資料,引導學生對地球上淡水資源的儲量和分布以及淡水資源的使用等情況有一個定量的認識,增強學生的節約用水意識,并能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從資料中獲取數據信息的能力和習慣.數據收集起來后讓學生運用學過的統計知識,采用統計圖合理地描述數據,讓學生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挖掘其中蘊含的信息.
五、課前準備
讓學生回家調查自家的人均月用水量.
六、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問題1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缺水地區的圖片和淡水污染的圖片(部分圖片如下).
師:看了這些圖片,你有哪些感受?
生:淡水資源缺乏會帶來生活的不便,水庫干枯,魚死亡,人畜飲水困難等.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淡水資源的重要性,使學生對水資源產生危機感,從而激發學生養成節水的習慣.
2.運用資料探究
閱讀教科書附錄中的資料,通過小組合作,按以下步驟回答課本第154頁的3個問題.
(1)請給短文配上合適的統計圖表,直觀地表示地球上的水資源和淡水資源的分布情況.
問題2短文中表示地球上的水資源和淡水資源的分布情況的數據是什么?
生:地球上水的總體積是14.2億km3,其中海洋水約占96.53%以上,淡水約占2.53%.
在淡水中,大部分在兩極的冰川、冰蓋和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在,其中冰川、冰蓋占77.2%,地下水占22.4%,而人類可以利用的水還不到1%.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能從資料中讀出相關數據的能力和良好習慣.
問題3你能選擇合適的統計圖,直觀地描述地球上水資源和淡水資源的分布情況嗎?
★人教版初一數學【從數據談節水】教案設計
師生活動:學生繪制圖表(如圖1、2所示).
圖1地球上水資源分布情況圖2地球上淡水資源分布情況
教師總結:地球上淡水所占的比例已經非常少,只占全球水資源的0.94%,在淡水中能供人類使用的淡水只有0.4%,也就是說人類能夠使用的淡水資源只占地球淡水資源的0.376%,保護水資源應從現在自我做起.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根據相關問題和數據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統計圖描述數據,提高選擇和靈活應用統計圖的能力.
(2)根據國外的經驗,一個國家的用水量超過其水資源的總量的20%,就有可能發生“水危機”.依據這個標準,2008年我國是否屬于可能發生“水危機”的行列?
問題4哪些數字能夠計算2008年我國是否屬于可能發生“水危機”的行列?
生:中國年水資源總量約為2.75104億m3,2008年,全國農業用水量為3664億m3,全國工業用水量為1401億m3,全國生活用水量為727億m3.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從資料中獲取相關數據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問題5怎么計算2008年全國用水量是否超過其水資源的總量的20%?
生計算:3664億m3+1401億m3+727億m3=5792億m3,
5992÷27500×100%≈21.06%,21.06%>20%,所以2008年我國屬于可能發生“水危機”的行列.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數據,通過計算,選擇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問題6由表“2000至2008年全國用水量”可知,全國生活用水量逐年上升,若在平面直角坐標中描出表中各對值所對應的點,其中橫坐標表示年份,縱坐標表示年用水量(圖3),可以發現這些散點近似落在某條直線上.
①如果用靠近盡可能多散點的直線來表示用水量的這種發展趨勢,你能試著在圖3上作出這條直線嗎?
②根據所作直線,估計2009年和2010年的全國生活用水量,并和自己查閱的這兩年實際用水量進行比較.你的估計準確嗎?為什么?
師生活動:對于①,學生畫出直線(如圖4).
對于②,學生回答:2009年是750億m3,2010年是770億m3,只是根據直線的一個估計值,不一定準確.
教師指出:根據2009年和2010年中國水資源公報,我國2009年生活用水量是748.2億m3,2010年是765.8億m3,預測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可見,這里用直線刻畫并預測用水量的增長趨勢的方法比較有效.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描點畫圖,培養學生的作圖和估算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由圖表解決相關實際問題的能力.
3.課堂練習
(1)收集全班學生家庭的月用水量.
(2)收集全班學生家庭人均月用水量的統計.
師:請同學們用頻數分布直方圖描述這些數據通過制作的圖表回答下列問題:
①家庭月人均用水量在哪個范圍的最多,哪個范圍的最少?
②按居民生活基本日均用水量130升的用水標準,王民一家三口是否超過用水標準?你家呢?
③20滴水約為1毫升,如果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我國人口約為14億,一年可以節約多少升水?按居民生活基本日均用水量標準計算,這些水可供1個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
一年可節約的水:(1400000000×365)÷20=25500000000(毫升)=25500000(升).
可供1個人生活的年數:25500000÷(130×365)≈537年.
點評:由于本環節的設計較為靈活、開放,所以教師在授課時要留給學生充足的交流和討論時間.此問題一定要讓學生事先做好調查,再進行匯總,然后再進行具體組織實施.對于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環節都要引導學生思考節水的重要性.
4.課堂小結
(1)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內容,并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當前的淡水資源及節約水資源有什么新的認識?
(2)教師向學生介紹我國的淡水資源保護法,讓人人意識到“水危機”,大力宣傳節約用水.
設計意圖:讓學生加深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和方法的理解,讓每個學生向外大力宣傳我國的淡水資源保護法,具有“節能減污,保護環境”的教育價值.
5.布置作業
以小組為單位,以“家庭人均月生活用水量”為題,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一次統計調查活動,并完成一篇調查報告.需做到以下幾點:
(1)給出調查目的,調查對象,調查問卷,調查方法.
(2)用表格整理收集到的數據,用直方圖描述數據,并分析數據中蘊含的信息.
(3)計算或估計全校學生家庭人均月生活用水量的平均數,并與全國人均月生活用水量比較.
(4)結合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形勢,談談節約用水的意義,以及采取哪些措施進行節約用水.
設計意圖:能讓學生用所學的統計知識進行數據的搜集、整理和描述,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節水意識.
七、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是有關節約用水的課題學習,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及自己收集數據,感受節約用水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教材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基本的統計方法后,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在本節課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空間與時間,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合作、交流,從而感受統計思想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進一步鞏固處理數據的基本步驟和方法,能靈活選用統計圖對具體問題的數據進行清晰、有效地描述,并獲取有用信息并作出合理決策。
2、過程與方法:學生親身經歷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團結合作、互相交流的學習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學會合理處理信息,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情感與態度:感受統計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數感;激發節水及環保意識。教學重點:
學會收集、分析數據,從中得出結論,并能針對有關問題,給出解決辦法。
教學難點:
能根據具體的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圖描述數據,并獲得有用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斷和預測。
教學過程:
一、思考
看了這個視頻, 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根據學生發言概括得出:節約用水,從我做起。
【設計意圖】
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對水資源產生危機感,從而激發學生研究節水的興趣。
二、活動1:探求新知
探究一、閱讀課本的“背景資料”,從中收集數據,畫出統計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地球上的水資源和淡水資源分布情況怎么樣?[來源:學科網ZXXK]
(2)我國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的變化趨勢怎么樣?
(3)根據國外的經驗,一個國家的用水量超過其可利用水資源的20%,就有可能發生“水危機”,依據這個標準,我國2008年是否曾出現“水危機”?
學生閱讀資料,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完成探究一。
要點感知1 :地球上水的總體積是14.2億km3,其中海洋水約占96.53%以上,淡水約占2.53 %。在淡水中,大部分在兩極的冰川、冰蓋和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在,其中冰川、冰蓋占77.2%,地下水占22.4%,而人類可以利用的水只有0.4%。
要點感知2 :中國年水資源總量約為_2.75х104_億立方米,居世界第_六位,人均占有水量僅為_2400立方米左右,只相當于世界人均的_四分之一_,居世界第_110_位。
要點感知3 :中國年水資源總量約為2.75×104億立方米,2008年,全國農業用水量為3 664億立方米,全國工業用水量為1 401億立方米,全國生活用水量為729億立方米。
預習練習1:閱讀課本提供的資料,從中收集數據,解決下面的問題:
(1)地球上的水資源和淡水資源分布情況怎么樣?請選擇一種統計圖描述地球上水資源和淡水資源的分布情況。
水資源告急:
①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后,我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極不均衡。到20世紀末,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②水利部預測,203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屆時人均水資源量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慮節水情況下,預計用水總量為7000億至8000億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現在增長1300億至2300億立方米,全國實際可利用水資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資源開發難度極大。
(2)我國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的變化趨勢怎么樣?
(3)根據國外的經驗,一個國家的用水量超過其可利用水資源的20%,就有可能發生“水危機”,依據這個標準,我國2008年是否曾出現“水危機”?
21.06%>20%,所以2008年我國屬于可能發生“水危機”的行列。
你還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嗎?
所以2008年我國屬于可能發生“水危機”的行列。
預習練習2:由表“2000~2008年全國用水量”可知,全國生活用水量逐年上升.若在平面直角坐標中描出表中各對值所對應的點,其中橫坐標表示年份,縱坐標表示年用水量(如圖),可以發現這些散點近似落在某條直線上。
根據所作直線,估計2009年和2010年的全國生活用水量,并和自己查閱的這兩年實際用水量進行比較。你的估計準確嗎?為什么?
答:2009年是750 億 m3,2010年是770 億 m3,只是根據直線的一個估計,不一定準確。
歸納:
在選擇統計圖描述數據的時候, 要根據數據特點和要比較的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一般情況下,折線統計圖能更好地反映數據的變化趨勢;扇形統計圖能很好地反映出整體中各部分的含量;條形統計圖既能反映出數據的變化趨勢,又可反映整體中各部分的相對含量高低。
【設計意圖】
1、通過閱讀資料收集數據培養學生從資料中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和習慣。
2、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3、通過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培養學生從統計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也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恰當選用統計圖描述數據。
探究二、進行統計調查,完成統計報告。
請以小組為單位,以“家庭人均每日生活用水量”為題,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一次統計調查活動,并完成一篇調查報告。
1.給出調查目的,調查對象,調查問卷,調查方法。
2.用表格整理收集到的數據,用直方圖描述數據,并分析數據中蘊含的信息。
3.計算或估計全校同學家庭人均每日生活用水量的平均數,并與全國人均每日生活用水
量比較。
4.結合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形勢,談談節約用水的意義,以及節約用水如何從我做起。
根據整理的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家庭人均用水量在哪個范圍的家庭最多?這個范圍的家庭占全部被調查家庭的百分之幾?
(2)被調查家庭人均每日用水量的平均數是多少?按生活基本日均用水量(BWR)50升的用水標準,這個平均數是否超過用水標準?
(3)你還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想一想:20滴水約為1毫升,如果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我國人口約為14億,,一年可以節約多少升水?按居民生活基本日均用水量標準計算,這些水可供1個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
一年可節約的水:
可供1個人生活的年數:
【設計意圖】
1、進一步鞏固處理數據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學習從資料中整理數據,能靈活用統計圖對具體問題的數據進行清晰、有效地描述,獲取有用的信息,采取可行性的措施。
2、學生親身經歷收集、整理、描述數據、得出結論的過程,從中體會到節水的重要性,通過分析數據,獲取相關信息。從而體會到用數據分析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給生活帶來的價值。
3、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統計圖就會有不同的答案,通過閱讀資料,收集數據初步培養學生從資料中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和習慣,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4、經歷運用數據描述信息,作出推斷的過程,建立統計觀念,體驗數字和圖形是有效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
5、 結合有關節水的知識,初步學會發現生活中的問題,收集相關的數據,整理成相應的圖表,用適當的統計圖來正確描述,獲取有價值的信息,采取有效地措施加以解決,體會科學的研究方式,逐步培養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嚴謹的科學意識。
三、活動2:共建節約型社會!在生活中,你有哪些節約用水的點子?
【設計意圖】
通過思考生活中節約用水的方式方法,提高節水意識,爭做保護水資源的倡導者和宣傳員;爭做潔水節水,愛水護水的實踐者和行動者;爭做建設水生態文明的引領者和推動者,為構建人水和諧的新家園做出自己的貢獻!
四、活動3:知識梳理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當前水資源及節約水資源帶來的價值有什么新的認識 ?
1、當前水資源狀況。
2、節約水資源帶來的價值。
3、節約水資源的辦法。
五、活動4:布置作業
1、課堂練習:看漫畫,這是如何節水?
2、課后作業之一:寫一篇節水的課題報告
要求:
(1)結合統計表,說明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形勢及節約用水的緊迫性和可行辦法。
(2)課題報告要切合實際,可以從下述三個方面書寫節約用水的方法:工業用水、農業用水、生活用水。
【設計意圖】
通過先觀察、模仿、后加工完善的過程,系統化指導學生寫一篇完整的課題報告,同時通過了解自己身邊實例,體會節水的實際意義和價值,通過發起倡議書,張貼節水手抄報、節水標語等方式呼吁身邊的人積極參與到節水、惜水、愛水的活動中來。
3、課后作業之二:我校初一某班同學為了解2017年某小區家庭月平均用水情況,隨機
調查了該小區部分家庭,并將調查數據進行如下整理。
月均用水量x/t 頻數(戶數) 百分比(%)
0≤x<5 6 12
5≤x<10 24
10≤x<15 16 32
15≤x<20 10 20
20≤x<25 4
25≤x<30 2 4
請回答以下問題:
(1)如圖,把上面的頻數分布表和頻數分布直方圖補充完整;
(2)月均用水量少于15噸的家庭數占被調查的家庭總數的百分比;
(3)若該小區有1000戶家庭,根據調查數據估計,該小區月均用水量不低于20噸的家庭大約有多少戶?
解:(1)補全的頻數分布表如表所示。
月均用水量x/t 頻數(戶數) 百分比(%)
0≤x<5 6 12
5≤x<10 12 24
10≤x<15 16 32
15≤x<20 10 20
20≤x<25 4 8
25≤x<30 2 4
補全的頻數分布直方圖如圖所示。
(2)12%+24%+32%=68%
即月均用水量少于15噸的家庭數占被調查的家庭總數的68%。
(3)(8%+4%)x1000=120(戶)
根據調查數據估計,該小區月均用水量不低于20噸的家庭大約有120戶。
【學習目標】
1.能由頻數分布表繪制頻數分布直方圖;
2.能根據頻數分布直方圖說出該矩形數據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3.會用數據描述現實世界.
【學習重難點】
1、能從圖表中讀取信息.
2、從統計途中讀取信息,并補充完整問題.
【學習過程】
(一)我動手,我歸納
1.常見的統計圖有: 、 、 、 ;
2.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一般步驟:
①通過調查收集數據;
②制作 來描述數據;
③觀察統計圖表進行初步的數據分析;
④得出結論.
3.“水危機”的標準是指 .
4.水資源合理利用的關鍵是 ;實現水資源合理利用的前提是 .
5.分析統計圖,地球上的淡水中,其中冰川、冰蓋占 ,地下水占 ,而人類可以利用的水達不到 .
(二)經典例題
1.閱讀課本提供的材料,從中收集數據,解決下列問題:
(1)用扇形統計圖描述地球上的水資源和淡水資源的分布情況;
(2)用條形統計圖描述我國農業和工業耗水量情況;
(3)用折線統計圖描述我國不同年份城市用水的變化趨勢.
規律總結:通過課題活動,了解我國水資源的現狀,提高節約用水的意識.
(三)我練習,我快樂
1.某城市實行階梯水價,收費標準如下表所示,某戶5月份交水費45元,則所用水為 噸.
月用水量 不超過
12噸部分 超過12噸但不超
過18噸部分 超過
18噸部分
收費標準
(元/噸) 2.00 2.5 3.00
A.15 B.20 C.18 D.22
2.如圖所示,是兩個家庭全年各項支出的統計圖,根據統計圖,下列對兩個家庭教育支出占全年總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A.甲戶比乙戶大 B. 乙戶比甲戶大
C.甲、乙兩戶一樣大 D.無法確定哪一戶大
3.已知世界人口變化情況如圖所示的折線統計圖,則世界人口從40億增加到60億共花了 年;到2025年時世界人口是 億.
4.某校七年級共有500名學生,團委準備調查他們對“低碳”知識的了解程度.
(1)在確定調查方式時,團委設計了以下三種方案:
方案一:調查七年級部分女生;
方案二:調查七年級部分男生;
方案三:到七年級每個班級隨機調查一定數量的學生.
請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方案是 ;
2)團委采用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調查方案,并用收集到的數據繪制出兩幅不完整的統計圖(如圖1,圖2所示)請你根據圖中信息,將其補充完整;
5. 某班學生參加課外興趣小組,情況的統計圖如圖所示,則參加人數最多的課外興趣小組是( )
A.書法 B.象棋 C.體育 D.美術
6.一個人出生時身高48㎝成長記錄表,用折線統計圖表示他的身高變化情況,觀察統計圖,盡量地寫出從中得到的信息.
年齡(歲) 5 10 15 20 25
身高(cm) 90 136 168 183 184
四、我的感悟:這節課我的最大收獲是:
我不能解決的問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課后反思:
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的過程,從中體會節水的重要性.
②通過分析數據,得出結論,讓學生體會用數據分析問題的過程,提出合理化建議,感受數學給生活帶來的價值.
③通過具體的數據,使學生了解節水的重要性.,進一步體會統計圖表在描述數據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學會收集、分析數據,從中得出結論,并能針對有關問題,給出解決辦法.
教學難點:
如何找到合理解決缺水問題的辦法.
教學過程:
活動一:
閱讀課本的“背景資料”,從中收集數據,畫出統計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地球上的水資源和淡水資源分布情況怎么樣?
(2)我國農業和工業耗水量情況怎么樣?
(3)我國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的變化趨勢怎么樣?
(4)根據國外的經驗,一個國家的用水量超過其可利用水資源的20%,就有可能發生“水危機”,依據這個標準,我國1990年是否曾出現“水危機”?
學生閱讀資料,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完成活動一.
活動二:
收集全班同學各家人均月用水量,用頻數分布直方圖和頻數折線圖描述這些數據,并回答下列問題:
(1)家庭人均月用水量在哪個范圍的家庭最多?這個范圍的家庭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幾?
(2)家庭人均月用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各有多少家庭?各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幾?
(3)全班同學家庭人均日用水量的平均數是多少?按生活基本日均需水量(BWR)50升的用水標準,這個平均數是否超過用水標準?
(4)如果每人每天節約用水10升,按13億人口計算,一天可以節約多少噸水?按BWR標準計算,這些水可提供給1個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
(5)你還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教師巡視,指導各小組開展調查實驗活動)
活動三:
資料展示:我國水資源利用情況的有關資料,討論工農業生產及生活中節約用水的好辦法.
課堂小結:
1.當前水資源狀況.
2.節約水資源帶來的價值.
3.節約水資源的辦法
作業:
整理本節課內容,統計相關數據;
查找有關“節約水資源”的課題報告;
并分析課題報告的寫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