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9
這是算數平方根教案第一課時人教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算數平方根教案第一課時人教版第 1 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數的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質。
2、使學生能夠根據平方根的定義正確的求出一非負數的平方根。
3、提高學生對數的認識。
教學重點
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學難點
非負數平方根的個數問題
教具學具
投影儀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
(補 標 小 結)
教 學 過 程
( 展 標 施 標 查 標)
教 學 內 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引入新課
以正方形的面積和邊長的.關系引入平方根的概念
展標
投影:
1、已知一正方形面積為4cm2,則它的邊長為---------cm
2、已知一正方形面積為2cm2則它的邊長為---------cm
這兩個小題有什么共同特點?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研究的一個新的概念——平方根
二、施標
1、平方根的定義:
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就叫做a的平方根(二次方根)
求一個數的平方根的平方根的運算叫做開平方
2、平方根的性質
(1)一個正數有幾個平方根?
(2)0有幾個平方根
(3)一個負數有幾個平方根?
3、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填空(投影)
1、( )2=9
2、( )2=0.25
3、( )2= 1625
4、( )2=0
5、( )2=0.0081
這五個小題形如x2=a
X叫做a的平方根(二次方根)
板書:
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就叫做a的平方根(二次方根)
求一個數的平方根的運叫做開平方
提問:
是不是每個數都有平方根?
如果有的話,有幾個?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
討論總結
1、一個正數有兩個平方根,它們互為相反數。
2、0只有一個平方根,就是0本身。
3、負數沒有平方根。
平方根表示方法練習
4、求一個非負數的平方根
例1、求下列各數的平方根?
(1)361
(2)14449
(3)0.81
(4)23
讀作:正、負二次根號下a
a的正的平方根:+√a
a的負的平方根:-√a
投影練習題:
1、用正確的符號表示下列各數的平方根
① 26、②247、③0.2
④3、⑤783
2、+√7表示什么意思?
3、-√7表示什么意思?
4、±√7表示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回答并板書解題步驟:
解:
(1)∵(±19)2=361
∴361的平方根為
±√361=±19
(2)∵(±127)2=14449
∴14449的平方根為±√14449=±19
(3)∵(±0.9)2=0.81
∴0.81的平方根為
±√0.81=±0.9
(4)23的平方根為±√23
(±19)2=361
(±127)2=14449
(±0.9)2=0.81
(±√23)2=23
三、查標
四、小結
算數平方根教案第一課時人教版第 2 篇一.學生學情分析
學生在七年級上冊學習 “棋盤上的故事”就認識了一種運算 “乘方”,并能熟練計算任何一個數的平方。知道正數的平方是正數,負數的平方是正數,0的平方是0。 在八年級上冊第二章《實數》的學習中又認識了算術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已能求非負數的算術平方根。那么這一課時進一步學習平方根,本節課是第二課時,繼續學習平方根的概念及其運用。并對“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平方”和“開平方”的概念做辨析,使學生在“引導——探索——類比——發現”中發展學習數學的能力。
二.學習任務分析
第二章《實數》的第二節,本節安排了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是了解數的算術平方根 的概念,會用根號表示一個數的算術平方根。在具體的例子中抽象出概念,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本節課是第二課時,繼續學習平方根的概念及其運用。并對“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平方”和“開平方”的概念做辨析,使學生在“引導——探索——類比——發現”中發展學習數學的能力。
三.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平方根、 開平方的概念。
2、明確算術平方根與平方根的區別和聯系。
3、進一步明確平方與開平方是互逆的運算關系。
能力目標
1、經歷平方根概念的形成過程,讓學生不僅掌握概念,而且提高和鞏固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2、培養學生求同與求異的思維,通過比較提高思考問題、辨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在學習中互相幫助、交流、合作、培養團隊的精神。
2、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四.重點、難點 重點
1、了解平方根開、平方根的概念。
2、了解開方與乘方是互逆的運算,會利用這個互逆運算關系求某些非負數的算術平方根和平方根。
3、了解平方根與算術平方根的區別與聯系。
難點:
1、平方根與算術平方根的區別和聯系。
2、負數沒有平方根,即負數不能進行平方根的運算。
五.學習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六.課前準備
完成導學稿
七.學習過程設計
八.教學設計反思
算數平方根教案第一課時人教版第 3 篇學習目標:
《平方根》教案
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會用根號表示一個數的平方根,并了解被開方數的非負性;
2、了解開方與乘方互為逆運算,會用平方運算求某些非負數的平方根,進行簡單的開平方運算。
學習重點:
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非負數的平方根
學習難點:
了解被開方數的非負性;
學習過程:
一、 學習準備
1、我們已經學習過哪些運算?它們中互為逆運算的是?
答:加法、減法、乘法、除法、乘方五種運算。加法與減法互逆;乘法與除法互逆。
2、什么叫乘方?什么叫冪?乘方有沒有逆運算?完成下面填空。
32 = ( ) ( )2 = 9
(—3)2= ( ) ( )2 =
( )2= ( ) ( )2 = 0
( )2 =( )
02 =( ) ( )2 = —4
3、左邊算式已知底數、指數 求冪 ,右邊算式已知冪、指數 求底數
一般地,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
即如果X2=a,那么 叫做 的平方根。請按照第3頁的舉例你再舉兩個例子說明:
叫做開平方,平方與 互為逆運算
4、觀察上面兩組算式,歸納一個數的平方根的性質是:
一個正數 有兩個平方根,它們互為相反數;
零 有一個平方根,它是零本身;
負數 沒有平方根。
交流:(1) 的平方根是什么?
(2)0.16的平方根是什么?
(3)0的平方根是什么?
(4)—9的平方根是什么?
5、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一個正數a有兩個平方根,它們互為相反數。
正數a的正的平方根,記作
正數a的`負的平方根,記作
這兩個平方根合在一起記作
如果X2=a,那么X= ,其中符號 讀作根號,a叫做被開方數
這里的a表示什么樣的數? a是非負數
二、合作探究
1、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
1)—5是25的平方根; ( )
2)25的平方根是—5; ( )
3)0的平方根是0 ( )
4)1的平方根是1 ( )
5)(—3)2的平方根是—3 ( )
6) —32的平方根是—3 ( )
2、閱讀課本第4頁例題1,按例題格式判斷下列各數有沒有平方根,若有,求其平方根。若沒有,說明為什么。
(1) 0.81 (2) (3) —100 (4) (—4)2
(5)1.69 (6) (7) 10 (8) 5
三、學習體會:
本節課你學到哪些知識?哪些地方是我們要注意的?你還有哪些疑惑?
四、自我測試
1、檢驗下面各題中前面的數是不是后面的數的平方根。
(1)12 , 144 ( ) (2)0.2 , 0.04 ( )
(3)102 ,104 ( ) (4)14 ,256 ( )
2、選擇題(1) 0.01的平方根是 ( )
A、0.1 B、0.1 C、0.0001 D、0.0001
(2)因為(0.3)2 = 0.09 所以( )
A、0.09 是 0.3的平方根。 B、0.09是0.3的3倍。
C、0.3 是0.09 的平方根。 D、0.3不是0.09的平方根。
3、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9的平方根是—3; ( )
(2)49的平方根是7 ; ( )
(3)(—2)2的平方根是 ( )
(4)—1 是 1的平方根; ( )
(5)若X2 = 16 則X = 4 ( )
(6)7的平方根是49。 ( )
4、求下列各數的平方根
1)81 2)0。25 3) 4)(—6)2
5、求下列各式中的x:
(1) x=16 (2) x= (3) x=15 (4) 4x=81
思維拓展:
1、一個數的平方等于它本身,這個數是 一個數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這個數是
2、若3a+1沒有平方根,那么a一定 。 3、若4a+1的平方根是5,則a= 。
4、一個數x的平方根等于m+1和m—3,則m= 。x= 。
5、若|a—9|+(b—4)=0,則ab的平方根是 。
6、熟背1至20的平方的結果。
7、分別計算 32 ,34 ,46 ,58 ,512 ,10 的平方根,你能發現開平方后冪的指數有什么變化嗎?
算數平方根教案第一課時人教版第 4 篇教學目標
1.理解一個數的算術平方根的意義;
2.理解根號的意義,會用根號表示一個數的算術平方根;
3.通過本節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通過學習乘方和開方運算是互為逆運算,體驗各事物間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激發學生探索數學奧秘的興趣.
2學情分析
本節課內容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方的基礎上進行的,符合學生發展的認知規律。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算術平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教學難點:算術平方根概念的理解.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 (一)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學校要舉行美術作品比賽,小歐很高興.他想裁出一塊面積為25dm 的
正方形畫布,畫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參加比賽,這塊正方形畫布的邊長應取多少?
很容易,你一定會算出邊長應取5dm.說一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因為5 =25,所以這個正方形畫框的邊長應取5dm..
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正方形的面積不是25dm ,而是1,9,16,36,4/25時,它的邊長應該為多少
呢?
活動2【講授】(二) 探究發現
觀察上面的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已知一個正數的平方,求這個正數.讓同學回想一下,
以前求平方的過程,從1.讀法;2.記法;3.表示方法三方面做對比.
已知: 1 9 16 36 4/25
↓ ↓ ↓ ↓ ↓
求: 1 3 4 6 2/5
通過比較,讓同學試著自己給出算術平方根的定義:
一般地,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于a,即x =a,那么這個正數x叫做的a算術
平方根.a的算術平方根記為√a ,讀作“根號a”,a叫做被開方數.
規定:0的算術平方根是0.
強調定義雖然簡單,但是要求我們注意的問題很多.然后,邊分析定義,邊提出應該注意的五
個問題.
活動3【練習】(三) 變式內化
1.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
2.練習:下列各式中哪些有意義?哪些無意義?為什么?
3.例題 求下列各數的算術平方根:
(1) 100; (2) 49∕64; (3) 0.0001.
4.填空題:
121的算術平方根是 —— ; 0.25的算術平方根是—— ;
0 的算術平方根是——; 100的算術平方根是—— ;
0.81的算術平方根是—— ;
上面4個題主要以學生做為主,教師針對學生的錯誤加以指導,訓練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掌握.
活動4【練習】(四) 應用提高
2的算術平方根是( );
2是( )的算術平方根;
16的算術平方根是( );
√16 ̄的算術平方根( );
通過對相似數的比較,使學生強化定義. 另外,學生在完成此練習時,最容易出現的錯誤是 求根號16的算術平方根,指出這個實際上讓我求4的算術平方根.
活動5【活動】(五) 總結拓展
你收獲了什么?(幻燈片打出這個字幕).
由學生總結,教師整理.
數學和其它學科比較而言,是枯燥乏味的,針對這一問題,給同學出一個有趣的數學問
題,對這節課的內容加以拓展,另外,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觀察數字寶塔,思考問題.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12345654321
……….
猜想12345678987654321的算術平方根應為多少?
答案:111111111
讓同學自己發現規律,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可以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激勵學生,使學生相信自己能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進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活動6【活動】(六) 激發懸念
在此以”你問 ,我答”的討論形式,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
活動7【作業】(七)作業
教材P.75練習1、2.
6.1 平方根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6.1 平方根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 (一)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學校要舉行美術作品比賽,小歐很高興.他想裁出一塊面積為25dm 的
正方形畫布,畫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參加比賽,這塊正方形畫布的邊長應取多少?
很容易,你一定會算出邊長應取5dm.說一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因為5 =25,所以這個正方形畫框的邊長應取5dm..
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正方形的面積不是25dm ,而是1,9,16,36,4/25時,它的邊長應該為多少
呢?
活動2【講授】(二) 探究發現
觀察上面的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已知一個正數的平方,求這個正數.讓同學回想一下,
以前求平方的過程,從1.讀法;2.記法;3.表示方法三方面做對比.
已知: 1 9 16 36 4/25
↓ ↓ ↓ ↓ ↓
求: 1 3 4 6 2/5
通過比較,讓同學試著自己給出算術平方根的定義:
一般地,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于a,即x =a,那么這個正數x叫做的a算術
平方根.a的算術平方根記為√a ,讀作“根號a”,a叫做被開方數.
規定:0的算術平方根是0.
強調定義雖然簡單,但是要求我們注意的問題很多.然后,邊分析定義,邊提出應該注意的五
個問題.
活動3【練習】(三) 變式內化
1.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
2.練習:下列各式中哪些有意義?哪些無意義?為什么?
3.例題 求下列各數的算術平方根:
(1) 100; (2) 49∕64; (3) 0.0001.
4.填空題:
121的算術平方根是 —— ; 0.25的算術平方根是—— ;
0 的算術平方根是——; 100的算術平方根是—— ;
0.81的算術平方根是—— ;
上面4個題主要以學生做為主,教師針對學生的錯誤加以指導,訓練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掌握.
活動4【練習】(四) 應用提高
2的算術平方根是( );
2是( )的算術平方根;
16的算術平方根是( );
√16 ̄的算術平方根( );
通過對相似數的比較,使學生強化定義. 另外,學生在完成此練習時,最容易出現的錯誤是 求根號16的算術平方根,指出這個實際上讓我求4的算術平方根.
活動5【活動】(五) 總結拓展
你收獲了什么?(幻燈片打出這個字幕).
由學生總結,教師整理.
數學和其它學科比較而言,是枯燥乏味的,針對這一問題,給同學出一個有趣的數學問
題,對這節課的內容加以拓展,另外,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