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2
這是表內乘法二教案反思,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表內乘法二教案反思第 1 篇
教學目標:
《乘法》教學設計及反思
1.使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口算筆算的計算過程,在多樣化的算法中,能自主最優化。
2.使學生在嘗試寫豎式、小組討論交流算法的過程中掌握筆算乘法的書寫格式和算理。
3.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多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聯系生活學數學的思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小紅家要搬新房子了,星期天,她和媽媽一起到家具城挑選家具。(出示主題圖:書柜213元 桌子42元 椅子12元)
師:這就是家具城的一角,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師:如果你是小紅,你想買什么家具呢?
師:根據小紅家的需要,你們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師:(在學生充分提問的基礎上)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真了不起。這節課,我們先來解決其中的一個問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板書問題1:買4把椅子需要多少錢?)
1、怎樣計算?同學們獨立試一試。
2、學生交流算法。
生1:124,因為它表示求4個12是多少。
師:這種方法不錯,教師邊表揚邊板書124。
師:怎樣乘?
生1:104=40,24=8,40+8=48。
師:運用已經學過的口算方法,很好。還有不一樣的想法嗎?
3、探究筆算方法。
生2:我還可以列乘法豎式計算。
師:好,列列看。
1 2
x 4
4 8
師:得數中的8、4分別是怎么來的,表示什么意思,能講一講你的想法嗎?
生2:(對著豎式邊說邊講)先用乘數4去乘個位上的2得8個一,8跟個位對齊;再用乘數4去乘十位上的1得4個十,4跟十位對齊。
師:同學們聽明白了嗎?請你們也來講一講。 (請2-3個同學講一講,然后同座相互講一講)
師:數學講究簡練,感謝生2為我們介紹了這種書寫形式簡單,計算更快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筆算。(板書課題:筆算乘法)
三、解決問題,深化理解
1、解決問題2:小紅家還想買2個書柜,需要多少錢呢?
(1)師:你能用筆算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2)學生在草稿本上計算,同時請一名學生板演。
(3)結合學生板演,說一說計算過程。先用2去乘個位上的3得6,6跟個位對齊,再用2去乘十位上的1得2,2跟十位對齊,最后用2去乘百位上的2得4,4跟百位對齊。
2、觀察比較,歸納方法
師:比較124和2132這兩題,它們最大的區別是什么?在乘的.時候,有什么不同呢?
師:如果是四位數、五位數乘一位數,你認為該怎么乘呢?
3、小結計算方法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上冊《乘法》教學設計及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上冊《乘法》教學設計及反思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師小結筆算方法:不管是幾位數和一位數相乘,都要從個位乘起,乘到哪一位,就把積寫在哪一位上。
四、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在書中獨立完成29頁第1題,然后集體講評。
2、判斷,找出錯誤原因并改錯。
2 3 4 3 2 1
32 4
6 9 6 6 4 8
3、在書中完成第四題,然后集體交流。重點交流第二問。
方法一:1323-132
方法二:132(3-1)
4、課堂作業:筆算下面各題。
4 22= 1 33= 2 24=
4 4 22= 3 1 33= 2 2 14=
教學反思:
1、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的計算熱情。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這是新課標倡導的新理念.我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學生熟悉的購買家具的場景,配上我生動的語言敘述,一下子就把學生代入到了一個有數學味的問題情境中,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緊接著的問題如果你是小紅,你想買什么家具呢? 根據小紅家的需要,你們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更是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個個積極動腦,躍躍欲試。在學生充分提出各種問題的基礎上,我選擇了有代表性的一個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計算熱情。這一環節的教學,讓學生經歷了因用而算、以算激用的過程,將算與用緊密結合。
2、多層的設計有利于學生數學模型的建立。
首先讓學生通過獨立計算,交流計算方法,敘述計算過程等一系列的筆算乘法的技能訓練,形成一定的算理。然后通過比較124和2132這兩題,它們最大的區別是什么?在乘的時候,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是四位數、五位數乘一位數,你認為該怎么乘呢?這兩個問題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進行整理反思,讓學生能通過兩位數乘一位數遷移到三位數乘一位數,進而自然聯想到四位數、五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其實都是一樣的,從而幫助學生將零散的知識串起來,有利于學生數學模型的建立。
需要改進的地方是:在學生探索出筆算方法后,我因為擔心學生沒有聽懂,怕學生做錯,說錯,故而引導太細,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的不夠。如果我能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地去想,去做,去說,相信學生的表現會更出色。
表內乘法二教案反思第 2 篇一、教學目標:
1、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2、掌握除法法則,會進行有理數的除法運算;
3、經歷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探索過程.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有理數的除法法則
教學難點:理解商的符號及其絕對值與被除數和除數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師生活動
1)、小明從家里到學校,每分鐘走50米,共走了20分鐘.
問小明家離學校有 1000 米,列出的算式為 50 20=1000 .
2)放學時,小明仍然以每分鐘50米的速度回家,應該走 20 分鐘.
列出的算式為 1000 =20
從上面這個例子你可以發現,有理數除法與乘法之間的關系互為逆運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完成
比較大小:8(-4) 8(一 );
(-15)3 (-15)
(一1 )(一2) (-1 )(一 )
再相互交流、并與小學里學習的乘除方法進行類比與對比,歸納有理數的除法法則:1)、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數,等于 乘這個數的倒數.
2)、兩數相除,同號得 正 ,異號得 負 ,并把絕對值相 加減 ,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于0的數,都得 0 .
2,運用法則計算:
(1)(-15)(-3); (2)(-12)(一 ); (3)(-8)(一 )
3,師生共同完成P34例5.
(三)1、練習:P35
2、P35例6、例7、
3、練習: P36第1、2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的收獲是:
1)、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數,等于 乘這個數的倒數.
2)、兩數相除,同號得 正 ,異號得 負 ,并把絕對值相 加減 ,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于0的數,都得 0 .
五.作業布置
1、計算
(1)(+48)(+6); (2) ;
(3)4(-2); (4)0(-1000).
2、計算.
(1)(-1155)[(-11)(+3)(-5)]; (2)375
1、P39第1、2、3、4題
1.4.5有理數的除法
表內乘法二教案反思第 3 篇一、教學目標:
1、熟練有理數的乘法運算并能用乘法運算律簡化運算.
2、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探究、討論,主動地進行學習.
3、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與他人溝通、交往能力,使其逐漸熱愛數學這門課程.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運用運算律,使運算簡化
教學難點:運用運算律,使運算簡化
三、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下面兩組練習,請同學們選擇一組計算.并比較它們的結果:
1)(-7)8 8(-7)
[(-2)(-6)]5 (-2)[(-6)5]
2)(- )(- ) (- )(- )
[ (- )](-4) [(- )(-4)]
3)
請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檢查,看計算對了嗎?
二、探究新知
1、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上面的式子與結果,把你的發現相互交流交流.
2、怎么樣,在有理數運算律中,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以及分配律還成立嗎?
3、歸納、總結
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 相等 .
即:ab= ba
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 相等
即:(ab)c= a(bc)
乘法分配律:一個數同兩個數的和相乘,等于把這個數分別同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即:a(b+c)=ab+bc
三、新知應用
1、例題
用兩種方法計算 ( + - )12
2、看誰算得快,算得準
1)(-7)(- ) 2) 9 15.
四、課堂小結
怎么樣,這節課有什么收獲,還有那些問題沒有解決?
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 相等 .
即:ab= ba
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 相等
即:(ab)c= a(bc)
乘法分配律:一個數同兩個數的和相乘,等于把這個數分別同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即:a(b+c)=ab+bc
五.作業布置
1、(-85)(-25) 2、(- )15(-1 );
3、( ) 4、 (7).
5、-9(-11)+12(-9) 6、
1.4.4 有理數的除法
乘法教案第 4 篇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用計算器進行有理數的除法運算.
2、掌握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順序.
3、通過探究、練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習重點:有理數的混合運算
2、學習難點:運算順序的確定與性質符號的處理
三、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計算
1)(0.0318)(1.4) 2)2+(8)2
(二)、探究新知
1、由上面的問題1,計算方便嗎?想過別的方法嗎?
2、由上面的問題2,你的計算方法是先算 乘除 法,再算 加減 法。
3、結合問題1,閱讀課本P36P37頁內容(帶計算器的同學跟著操作、練習)
4、結合問題2,你先猜想,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順序應該是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
5、閱讀P36,并動手做做
三、新知應用
1、計算
1)、186(2) 2)11+(22)3(11)
3)(0.1) (100)
四.課堂小結:請你回顧本節課所學習的主要內容:
1、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順序應該是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
2、計算器的使用。
五、作業 1、P39第7題(4、5、7、8)、 第8題
表內乘法二教案反思第 4 篇一、認知目標:
1、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寫、會讀乘法算式。
二、智能目標:
1、通過練習,讓學生正確把相同加數求和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2、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
三、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小組合作互助的精神。
2、教育學生思考問題應該多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同數連加與乘法的關系。
教學準備:
1、課前教學生唱《數字拍手歌》,配動作。
內容如下:一二拍拍手,三四點點頭,五六挪挪腰,七八不說話,九十快坐好!
2、練習九第1題的掛圖。
3、制作多媒體電腦課件。
4、制作卡片(內容為練習九第2題和補充的乘法算式。)
教學過程:
一、交談導入,提高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到游樂園玩嗎?那么這節課學習認真,積極動
腦筋的'同學,老師就帶他到游樂園玩,好嗎?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請看圖,這五個小朋友在干什么?(課件出示例1的主題圖)
2、你能根據這幅圖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引導學生提出:每個小朋友用了多少根小棒?)
3、那么請四人小組分工合作,在堂上練習本上列式算一算,看哪個小組算得快,算得準。
4、請學生匯報,師分類板書:
14+6=2010+10+10=30
4+4+4+1+1=145+5+5+5=20
3+3+3+3+3+3=18
5、我們一起看黑板上的這些算式,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左右兩邊的相同點都是加法算式,不同點是左邊的算式中加數不都相同,右邊的算式中加數都相同。
6、我們再次看這邊的算式,你能照樣子再編幾個這樣的算式嗎?
請在本子上寫一寫。注意要求算式中的每個加數都要相同的。
7、讓學生說出自己所學的算式,師質疑:如果再添加上5個、10個......這樣的數,那說起來很容易漏說或多說幾個,這怎么辦?
學生引導說出:幾個幾相加。
8、那么你們能說說右邊這3個算式都是幾個幾相加呢?你們所寫的算式是幾個幾相加呢?請同桌互相說一說。再指名說。
9、看來這些算式用幾個幾相加說真簡便,那么寫有沒有方法能寫得簡單一點呢?稍讓學生思考。
10、我們可以用另一種運算方式-乘法來表示。(板書乘法)齊讀課題。
11、現在以這一題(3+3+3+3+3+3=18)為例,相同加數是幾?
有幾個3?得多少?板書(63=18)
12、在6和3中間寫上這樣一個符號,(63=18)讀作6乘3等于18。)
13、那同學們知道是什么嗎?乘號與我們認識的加號、減號一樣,是一種運算符號,那像什么?(提醒學生書寫要端正,不要與+混淆。
14、那么在這個乘法算式中,6和3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15、6個3連加除3這樣(63)寫外,也可以先寫相同加數3,再寫6,寫作36=18,那這個算式又怎樣讀?
16、質疑:請打開書45-46頁,看看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17、小結:同學們,求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和,可以應乘法計算。要注意弄清楚相同加數是幾和有幾個相同加數。
三、練習鞏固,掌握新知。
1、現在老師準備了一些算式卡片,你們會讀嗎?我們開火車讀,其他同學要認真聽。結束后,全班同學再齊讀一次。
2、讀會讀了,那同學們還能把另外這兩個算式(10+10+10=30、5+5+5+5=20)和你們所寫的算式寫成乘法算式嗎?請在本子上做一做。學生匯報。
3、打開課本48頁,做第3題。學生匯報。
4、繼續做第4題。學生匯報。
5、同學們這節課表現得很好,老師真想馬上帶大家到游樂園。請再打開46頁,看做一做的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引導學生提出: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蕩秋千?)請在書上做。學生匯報。
6、好,現在我們一起唱著《數字拍手歌》到游樂園玩吧!
7、(課件顯示44頁游樂園情景圖)。我們來到了游樂園,仔細看看,你發現了什么?(讓學生說圖意)
8、你能根據這些情景提一些數學問題嗎?請四人小組的同學分工:①提問題;②列算式;③判斷對錯。
學生匯報。
9、同學游樂園的另一個角落還有這些小朋友。(出示48頁第1題的掛圖)。你們看,誰能幫助這只小鳥解答這個問題(共有幾個小朋友)?請在本子上分別用上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來解答,學生匯報時,讓他們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從兩個方面想①每個蹺蹺板上坐4個小朋友,有2個蹺蹺板。②兩個蹺蹺板的每一端坐2個小朋友,有4端)師鼓勵學生:同學們思考問題應該多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四、拓展練習,擴闊思維
1、同學們真是一個聰明的樂于助人的小朋友,那能不能把4+4+4+4+1+1=14這個算式部分改成用乘法表示呢?(可小組討論)再匯報。
2、玩了這么多,有點口渴了。這里有幾瓶水(在講臺上擺成000000)列成加法算式是什么?(1+2+3=6)
那這個算式能不能改成乘法算式?那誰能移動一瓶、兩瓶或三瓶水,使它們能夠用乘法算式表示?指名出來移,并說出乘法算式。
(引導學生抓住相同加數去想。從這些方面去移,變成000000或000000或000000)
五、暢談收獲,歸納總結
1、游樂園真好玩,是時間回去了,我們又唱著《數字拍手歌》回去吧!
2、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感覺自己表現得怎么樣?
3、師總結:當出現相同加數連加的時候,可以把加法算式簡寫成乘法算式。這只是對乘法的一個初步認識,以后我們會學習更多這方面的內容。
板書設計:
乘法
14+6=2010+10+10=30(103=30)
4+4+4+1+1=145+5+5+5=20(54=20)43+21=143+3+3+3+3+3=18
或34+21=1463=18讀作:6乘3等于1836=18讀作:3乘6等于18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