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4
這是紅樓夢教案范例,是優秀的高中語文必修下冊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紅樓夢教案范例第 1 篇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育點
1、 了解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及其故事情節大意
2、 體會本文人物出場的特點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 通過文章環境,把握作品的主題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學生通過揣摩人物語言、動作及細節描寫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分析形象,培養學生良好的分析習慣和知識遷移地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認識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沒落,理解賈寶玉追求個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二、重、難點
文中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的思想意義。
三、課時安排
3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 課前預習,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課文大意。
2、 默讀課文,疏理小說情節,圈劃出能表現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寫語句。
3、 鑒賞討論,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重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情況
1、放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主題曲的錄音,勾起學生對古典名著的回憶,營造氣氛。
2、作者簡介及《紅樓夢》的創作:
《紅樓夢》是我國18世紀中期出現的一部古典小說。它高度的藝術性,在我國及世界文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大約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漢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內務府的“包衣”(滿語奴隸之意),入了滿籍。從他曾祖曹璽開始,三代世龔江寧織造的官職。祖父曹寅做過康熙的“侍讀”,兩個女兒都被入選為王妃。在康熙時,曹家是非常顯赫的貴族世家。雍正即位后,曹雪芹的父親因與皇家派別斗爭有牽連,以及在江寧織造任期內財款虧空等原因,被罷官,抄家,家道從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經歷了曹家由盛而衰的過程,由“錦衣紈褲”的貴公子,降為落魄的“寒士”。當他著書時,已過著“蓬牖茅椽,繩床瓦灶”和“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貧困生活。這種天壤之別的生活變化,促使他對過去的經歷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憶。這就為他能對社會上種種黑暗抱有不滿和批判的態度,寫出反映封建統治階級、封建制度沒落衰敗的《紅樓夢》,準備了良好基礎。
曹雪芹.寫作《紅樓夢》的具體年月已無從知曉,我們只能根據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據專家考證,《紅樓夢》共110回,前80
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經傳抄問世,后30回作者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種原因未能傳抄于世,后來終于失落,這是不可挽回的損失。到了18世紀末,高鶚續寫了后40回,補成了現行的120回本。
2、著重介紹《紅樓夢》前五回的內容和課文內容。
本文選自《紅樓夢》第...
紅樓夢教案范例第 2 篇教學目標
1.了解《紅樓夢》故事梗概,掌握其寫作背景。
2.了解《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明確《紅樓夢》是一部自傳性質的小說。
3.了解《紅樓夢》的主要人物,把握其主題思想。
2學情分析
以學習《林黛玉進賈府》為契機,激發學生閱讀《紅樓夢》的興趣。
3教學過程3.1第二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紅樓夢》的作者及創作背景
曹雪芹,名霑(zhān)(約1715~約1763),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
生活在康熙末至乾隆中葉。祖籍遼寧省遼陽市,他的先世原是漢人,宋朝開國元勛曹彬是其遠祖。大約在明末被編入滿洲籍,身份是“包衣(家奴)”。
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玄燁的保姆。祖父曹寅做過玄燁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后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極受玄燁寵信。從他的曾祖父曹璽開始三代四人世襲江寧織造的官職,達65年之久。玄燁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負責接駕,并住在曹家,(曹家成了實際上的皇帝的行宮)。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繼任江寧織造。
“江寧織造”,既是一個官職,最初的官位也不是很高,俸祿也不是很多,發展到后來,名義上是織造宮廷所需絲織品,但實際上后來成為皇帝用來監管江南官員的一個監察機構。江寧織造在康熙時期,其“政治活動”是最核心的任務。監視江南官場,考察南方民情,溝通滿漢民族感情,籠絡南方漢族士大夫,及時給康熙奏報南方實際情況。換句話說,江寧織造就是康熙在江南的耳目。既有經濟活動,還有政治活動。
在康熙朝,曹家是非常顯赫的貴族世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當時有名的藏書家,自己又能寫詩填詞譜曲,曹雪芹深厚的文學修養和這種家庭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
曹雪芹自幼就是在這“秦淮風月”之地的“繁華”生活中長大的。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政治斗爭的牽連,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曹頫以“行為不端”、“騷擾驛站”和“虧空”罪名革職,家產抄沒。曹頫下獄治罪,“枷號”一年有余。這時,曹雪芹隨著全家遷回北京居住。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經歷了生活的重大轉折,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他蔑視權貴,遠離官場,過著貧困如洗的艱難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香山一帶,還是有名的醫生。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專心致志地從事《紅樓夢》的寫作和修訂。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曹雪芹幼子夭亡,他陷于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到了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2日),終于因貧病無醫而逝世,享年四十歲。
曹雪芹“身胖,頭廣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憤世嫉俗,豪放不羈。嗜酒,才氣縱橫,善談吐。
曹雪芹是一位詩人。他的詩,立意新奇,風格近于唐代詩人李賀。他的友人敦誠曾稱贊說:“愛君詩筆有奇氣,直追昌谷破籬樊。”(昌谷即李賀)又說:“知君詩膽昔如鐵,堪與刀穎交寒光。”但他的詩僅存題敦誠《琵琶行傳奇》兩句:“白傅詩靈應喜甚,定教蠻素鬼排場。”(《紅樓夢》中那么多的詩歌不都是曹雪芹的嗎!)
曹雪芹又是一位畫家,喜繪突兀奇峭的石頭。敦敏《題芹圃畫石》說:“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見此支離。醉余奮掃如椽筆,寫出胸中塊磊時。”可見他畫石頭時寄托了胸中郁積著的不平之氣。曹雪芹的.最大的貢獻還在于小說的創作。
他的小說《紅樓夢》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藝術精湛,把中國古典小說創作推向最高峰,在世界文學發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紅樓夢》是他“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產物。今傳《紅樓夢》80回以后他已寫完,但由于種種原因而沒有流傳下來。今流行本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認為是由高鶚(或只是修訂者)所續。
學界普遍認為:他的續書雖然使故事有了一個完整的規模,人物大體上都有了一個結局,但因為他本人的思想境界和藝術修養都遠不及曹雪芹,所以他續寫的內容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按曹雪芹的構思,賈家最后是要破落到“好似一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而高鶚卻寫成寶玉“中鄉魁”,賈家“沐皇恩”、“延世澤”。所以,高鶚的后四十回乃一大敗筆。但兩百年來這種120回的作法已成習俗,而且高鶚所寫出的寶黛悲劇結局,也被廣大讀者所接受。所以,現在人們說起《紅樓夢》,往往指的就是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和高鶚的后四十回續書的總稱。這120回的本子,總字數達1075000字左右。
《紅樓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可以說它涵蓋了封建社會的方方面面。你可以從中看到中國古代詩歌創作、中國古代戲曲文化、中國古代建筑文化、中國古代飲食文化、中國古代服飾文化、中國古代傳統的倫理道德等等,可以說《紅樓夢》包羅萬象,是中華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活動2【講授】《紅樓夢》的內容梗概
《紅樓夢》開篇以神話形式介紹作品的由來,說女媧煉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補天,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余一塊未用。剩一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僧一道見它形體可愛,便給它鐫上數字,攜帶下凡。不知過了幾世幾劫,空空道人路過,見石上刻錄了一段故事,便受托抄寫下來傳世。輾轉傳到曹雪芹手中,經他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而成書。
書中故事發生在京城賈府,為寧國公、榮國公之家宅。寧國公長孫名賈敷,八九歲上死了;次賈敬襲官,而一味好道,把世襲的官爵讓給了兒子賈珍,自己出家修道;賈珍無法無天,尋歡作樂,生賈蓉,兒媳秦可卿。榮國公長孫名賈赦,生賈璉,兒媳王熙鳳;次賈政;女賈敏,嫁林如海,中年而亡,僅遺一女林黛玉。賈政娶王夫人,生長子賈珠,早亡;生女元春,入宮為妃;次又得子,銜玉而誕,玉上有字,因名寶玉。人人都以為寶玉來歷不小,賈母尤其溺愛。寶玉長到七八歲,聰明絕人,然生性鐘愛女子,常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人人皆以為他將來不過是個色鬼,賈政也不大喜歡他,對他管教甚嚴,因為不知他是正邪兩賦而來,“若非多讀書識字,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參玄之力者,不能知也”。
金陵十二釵36位女兒,除了賈府本家的幾位姑娘、奶奶和丫鬟外,還有親戚家的女孩,如黛玉、寶釵,都寄居于賈府,史湘云也是常客,妙玉則在大觀園櫳翠庵修行。[4]
故事起始于賈敏病逝,賈母憐惜黛玉無依傍,又多病,于是接到賈府撫養。黛玉小寶玉一歲。不久,王夫人外甥女薛寶釵也到賈府,大寶玉二歲,長得端方美麗。寶玉在孩提之間,性格純樸,深愛二人無偏心,黛玉便有些醋意,寶釵卻渾然不覺。寶玉與黛玉同在賈母房中坐臥,所以比別的姊妹略熟慣些。
一天,寶玉在秦可卿臥房午睡,夢入太虛幻境,遇警幻仙子,閱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判詞,有圖有詩,只是不解其意。警幻命仙女演奏新制《紅樓夢》套曲十四支,其收尾一支名《飛鳥各投林》,詞云“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然而寶玉仍不解,警幻更將妹妹可卿許配與他,二人難分難解,入迷津而驚醒。
元春被選為貴妃,榮國府愈加貴盛,為之建造大觀園,迎接元春省親,家人團圓,極天倫之樂。寶玉長到十二三歲,在外結交秦鐘、蔣玉函,在內則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丫鬟如襲人、晴雯、平兒、紫鵑等之間,親昵且敬愛她們,極盡小心謹慎,深恐違逆她們的心意,所愛的女兒多,自己身心勞倦,而憂患也與日俱增。一次聽紫鵑說黛玉要回原籍(蘇州)去,寶玉便唬傻了,鬧得滿宅驚慌,直到紫鵑說明緣由才好了。
榮國府雖煊赫,然而人口眾多,事務繁雜,主仆上下,貪圖享樂的多,操持家業的少,其生活標準和排場又不能節儉,所以外面的架子雖勉強支撐,而內部已在加速朽壞了。家族末世頹運將至,變故增多。寶玉在繁華富貴中,也屢屢遭遇無常,先有秦可卿病逝、秦鐘夭逝,自身又中了趙姨娘、馬道婆的法術,差點死去;接著金釧兒投井,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而所愛的丫鬟晴雯又被逐出,隨即病歿。悲涼氣氛彌漫公府,然而呼吸而領會到的,唯有寶玉和十二釵而已。晴雯夭逝那天,寶玉出去給她上祭,卻撲了個空,回身進大觀園找黛玉,偏又不在房中,然后到蘅蕪院中,也是人去樓空,再去瀟湘館,黛玉仍未回,寶玉深感悲苦。
《紅樓夢》結局,雖早預伏于太虛幻境夢中,而前八十回僅露悲音。至后四十回,寶玉先丟失通靈寶玉,喪魂落魄。賈政將離家赴江西糧道上任,賈母要在他出發前為寶玉完婚。因黛玉咯血,只好迎娶寶釵。婚事由王熙鳳謀劃,設調包計,十分保密。卻意外被傻大姐泄密,黛玉病遂不起,于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寶玉得知將婚,自以為必娶黛玉,滿懷期待。拜堂后見是寶釵,大感詫異。元春先薨,賈赦因石呆子古董扇一案“交通外官倚勢凌弱”獲罪革職抄家,累及賈政;賈母又病逝;妙玉則遭強盜擄走,不屈而亡;王熙鳳失勢,郁郁而終。寶玉病加重,直至奄奄一息,癩僧持通靈寶玉引他入太虛幻境變形的真如福地夢中。夢醒后發奮讀書。次年參加鄉試,中第七名舉人。寶釵已有身孕,而寶玉應試后走失。賈政扶賈母靈柩至金陵安葬,將歸京城,雪中泊舟常州毗陵驛。見一人來到船頭,光頭赤足,披大紅猩猩氈斗篷,向賈政倒身拜了四拜,站起來打了個問訊,細視之,正是寶玉。賈政忙問,寶玉卻不言語,似喜似悲。賈政再問,寶玉未及回答,忽被一僧一道左右夾住飄然登岸而去,聞其作歌云“歸大荒”。賈政追之不及,“只見白茫茫一片曠野”而已。后人見了這本小說,亦題詩一絕云:“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
活動3【講授】《紅樓夢》的主要人物
賈寶玉——榮國府銜玉而誕的公子,賈政與王夫人之次子,闔府捧為掌上明珠,對他寄予厚望,他卻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學,給那些讀書做官的人起名“國賊祿蠹”。他不喜歡“正經書”,卻偏愛《牡丹亭》《西廂記》之類的“雜書”。 他終日與家里的女孩們廝混,愛她們美麗純潔,傷悼她們的薄命悲劇。
林黛玉——金陵十二釵之冠(與寶釵并列)。林如海與賈敏之女,寶玉的姑表妹,寄居榮國府。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與寶玉真心相愛,是寶玉反抗封建禮教的同盟,是自由戀愛的堅定追求者。但這一段愛情因悲劇性的家族命運而遭到扼殺,黛玉淚盡而逝。
薛寶釵——金陵十二釵之冠(與黛玉并列),來自四大家族之薛家,薛姨媽之女。她大方典雅,舉止雍容。她對官場黑暗深惡痛絕,但仍規諫寶玉讀書做官。她有一個金鎖,是通靈寶玉的正配。在家族安排下,她與寶玉成婚。婚后一二年,寶玉撒手而去,返回青埂峰,寶釵獨守空閨。
賈元春——金陵十二釵之三,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賈府大小姐。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史。秦可卿出殯不久,元春晉封貴妃。賈府為了迎接她省親,建造了大觀園。她給家族帶來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自己幽閉深宮,不能盡天倫之樂,后暴病而卒[9] 。
賈探春——金陵十二釵之四,賈政與趙姨娘所生,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個性剛烈,有“玫瑰花”之諢名。抄檢大觀園時,她當眾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對賈府的危局頗有感觸,用興利除弊的改革來挽救。改革雖成功,但無濟大事,后遠嫁海南
史湘云——金陵十二釵之五,來自四大家族之史家,是賈母的侄孫女。自幼父母雙亡,在家一點兒也作不得主,不時還要三更半夜做針線活兒。她心直口快,開朗豪爽,心懷坦蕩,從未把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她后來嫁了如意郎君,可惜夫婿癆病而死,她立志守寡,也就很苦。
妙玉——金陵十二釵之六,蘇州人氏。祖上是讀書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買了許多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門,帶發修行。父母亡故后,她隨師父進京。師父圓寂后,王夫人賞識她的佛學修為,請她入住大觀園櫳翠庵。后被賊寇劫去,不屈而死。
賈迎春——金陵十二釵之七,是賈赦與妾所生,賈府二小姐。她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后被丈夫孫紹祖虐待致死。
賈惜春——金陵十二釵之八,寧國府賈珍的妹妹,賈府四小姐,愛好繪畫。因父親賈敬一味好道煉丹,母親又早逝,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由于沒有父母疼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抄檢大觀園時,她狠心攆走丫環入畫。四大家族的沒落,三個姐姐的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入庵為尼。
王熙鳳——金陵十二釵之九,來自四大家族之王家,王夫人的內侄女,賈璉之妻。她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為榮國府的管家奶奶。她為人處事圓滑周到,圖財害命的事也干過不少。結局是“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賈巧姐——金陵十二釵之十,賈璉與王熙鳳的女兒。因生在七月初七,劉姥姥給她取名為“巧姐”。在賈府敗落后,王仁和賈環要把她賣與藩王作使女。在緊急關頭,幸虧劉姥姥相救,把她帶去鄉下。后來嫁作村姑。
李紈——金陵十二釵之十一,賈珠遺孀,生子賈蘭。李紈雖處于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聞不問,只知道撫養親子,閑時陪侍小姑等女紅、誦讀而已[16] 。她是個恪守封建禮法的賢女節婦的典型。
秦可卿——金陵十二釵之十二,寧國府賈蓉之妻。她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小名可兒,大名兼美。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溫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但公公賈珍與她關系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
賈母——來自四大家族之史家,賈府老太太,寶玉祖母。在賈家從重孫媳婦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孫媳婦。她憑著自己的精明能干,才坐穩了賈家大家長的位置。她喜歡眾孫女,尤其溺愛寶玉。
人物關系
賈家奴仆
寧國府
⒈賈珍—尤氏:茄官、銀蝶兒、萬兒、來升、喜兒、壽兒、栓兒
⒉賈惜春:入畫、彩屏、彩兒
⒊賈蓉—秦可卿:瑞珠、寶珠
4.未具體標明哪房的:焦大、王興、潘又安
榮國府
⒈賈母:鴛鴦、文官、琥珀、蕊珠、翡翠、玻璃、傻大姐、鸚鵡
⒉賈赦—邢夫人:秋桐、費婆子、王善保家的(陪房)
⒊賈政—王夫人:金釧、玉釧、彩霞、彩云、彩鸞、繡鸞、繡鳳、小霞、周瑞、周瑞家的(陪房)
⒋賈寶玉:襲人(蕊珠)、晴雯、麝月、秋紋、碧痕、春燕、四兒、芳官、茜雪、佳蕙、墜兒、檀云、綺霰、良兒、媚人、墨雨、紫綃、李嬤嬤(奶母)、宋嬤嬤(仆人)、茗煙、掃紅、鋤藥、伴鶴、李貴、掃花、引泉、挑云、雙瑞、雙壽
⒌賈璉—王熙鳳:平兒、小紅、豐兒、彩明、彩哥、來旺婦(鳳姐陪房)、昭兒、旺兒、隆兒、興兒、慶兒、善姐、王信、林之孝、林之孝家的、趙嬤嬤(賈璉奶母)
⒍賈元春:抱琴、青蕓、琴韻
⒎賈迎春:司棋、繡橘、蓮花兒、柱兒媽(奶母)、柱兒媳婦、王善保家的(司棋姥姥)
⒏賈探春:侍書、艾官、翠墨、小蟬
⒐賈惜春:入畫、彩屏、彩兒
⒑李紈:素云、碧月
⒒林黛玉:雪雁、紫鵑(鸚哥)、春纖、藕官、王媽媽(奶母)
史家奴仆
史湘云:翠縷(縷兒)、葵官、周奶媽
薛家奴仆
薛姨媽:同喜、同貴
薛寶釵:鶯兒、文杏、蕊官
薛蟠—夏金桂:寶蟾、小舍兒
香菱(甄英蓮):臻兒
薛蝌—邢岫煙:篆兒
薛寶琴:小螺、豆官(豆童)
活動4【講授】《紅樓夢》的主題思想
曾經有人說過,“真正的文學家的政治洞察力超過政治家”,曹雪芹敏銳地感到時代風雨的來臨,在自己豐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創作了這部不朽的巨著——《紅樓夢》,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特征。
1、揭露封建社會的種種黑暗和罪惡。《紅樓夢》所描寫的不是“洞房花燭、金榜題名”的愛情故事;而是寫封建貴族青年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和婚姻悲劇。小說的巨大的社會意義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寫這個愛情悲劇,而是以這個戀愛、婚姻悲劇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其中又以賈府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會后期的種種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對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和行將崩潰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讀者預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滅的命運。
2、通過對貴族叛逆者的歌頌,表達了新的朦朧的理想。
貴族叛逆者反對科舉功名,反對禮教綱常,反對封建統治階級給他們所規定的生活道路,要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尊重個性;封建家長們從自己的階級利益出發,竭力想鞏固封建統治,他們憑借自己的權力,不惜對叛逆者采取無情的壓制。作品中這兩種勢力的矛盾和斗爭集中地表現在賈、林、薛三人的戀愛和婚姻問題上。斗爭的結果,由于力量的懸殊,進步勢力失敗了,形成了愛情悲劇。但封建勢力也沒有得到勝利,在另一個意義上說也是失敗了。
紅樓夢教案范例第 3 篇一、導入
《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長篇小說。它以一個貴族家庭為中心展開了一幅廣闊的社會歷史圖景,社會的各個階級和階層,都得到了生動的描寫。這部偉大的現實主義文學巨著不知多少次打動了我們的心,每一次閱讀都會被書中人物的命運深深地牽動著。今天,我們一起來讀節選自《紅樓夢》的四篇課文,走進賈府,走進大觀園,走進寶玉,走進黛玉,走進賈府中的其他人物。
二、整體感知
1.引導學生快速閱讀四篇課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弄清眾多出場人物。
2.介紹與四篇課文有關的《紅樓夢》第31回、32回、33回、34回、48回和第74回故事梗概。
目的:幫助學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節,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三、概括要點
《訴肺腑》
寶玉和黛玉的愛情經歷了初戀、熱戀和成熟三個階段。黛玉從她孤苦無依的身世與處境和高潔的思想品格出發,執著而強烈地要求寶玉嚴肅專一的愛情。她或喜或怒,變盡法子反復試探寶玉的真心,直到史湘云這回遠來探親,黛玉偷聽到寶玉的“肺腑”之言,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嘆,確認寶玉為“我之知己”,從此他們的愛情進入了一個成熟階段。
《寶玉挨打》
在封建家庭里,家長責打子弟是天經地義的事,不足為奇,但賈政此番毒打寶玉,恨不能置他于死地,卻顯得極不尋常。從當時的情形來看,似乎是結交伶人和所謂“逼*母婢”這兩件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但究其實,根本原因還在兩種思想的矛盾沖突上。賈政是封建統治者的忠實奴才和封建禮教的衛道士,他一心想按封建道德的標準來培養寶玉,希望他走科舉的路以博取高官厚祿,維持自己的家聲;而寶玉卻鄙視功名富貴,厭談“仕途經濟”,對封建社會傳統思想的若干方面表示懷疑乃至否定。父子間的這種矛盾是無法調和的,而寶玉挨打正是這種矛盾發展到對抗地步的鮮明而集中的表現。
《香菱學詩》
香菱本來就愛讀詩,也想學著作詩,但苦于無人指點;來到大觀園以后,有了黛玉這樣的老師,她如癡如醉地沉浸在詩的境界中了,終于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了作詩。
《抄檢大觀園》
大觀園里住著“金陵十二釵”中的六位青年女子,只有寶玉是惟一的男子,此外,還有為這些人服務的大群婢女。
抄檢大觀園的起因是,賈母的丫頭傻大姐在園內山石背后搶到了一個“繡春囊”——這是當時男女青年表示愛情的一種信物,其實并不足怪,但在持有雙重道德標準的榮國府當家人的眼里卻如同洪水猛獸,深恐因此而敗壞自己的家聲,必欲查個水落五出而后已,這是就事情的表象而言。如果往深處追究,還可以發現其中包含著榮國府內大房和二房之間的明爭暗斗以及王夫人清除寶玉身邊“妖艷”丫頭的意圖——從王夫人拒絕鳳姐“平心靜氣暗暗察訪”的辦法,而采取王善保家的抄檢之策,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來。
這場旨在整肅榮國府內部秩序、改善人際關系的鬧劇,其結果恰恰走向了自身愿望的反面,它使府內的各種矛盾更加激化,從此,不僅大觀園失去了往日的平靜和安樂,連榮國府也日見其衰頹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探春“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這番話,可說是給這場鬧劇做了一個精辟的總結,揭示了它的悲劇實質。
作為這場鬧劇的犧牲品的只能是奴才,有些受迫害而死,有些被逐出府,連充當抄檢急先鋒的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也挨了耳光,成了現世報。
四、品讀鑒賞
《訴肺腑》提示:
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重點朗讀人物對話部分和心理描寫部分,仔細體味其思想感情。
方法;點評法
1.課文第三段,史湘云以及襲人對寶玉規勸的一段對話描寫:
湘云笑道:“還是這個情性改不了。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后也有個朋友。沒見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里攪些什么!”寶玉聽了道:“姑娘請別的姊妹屋里坐坐,我這里仔細污了你知經濟學問的。”襲人道:“云姑娘快別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里寶姑娘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得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幸而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鬧到怎么樣,哭的怎么樣呢……”
這段對話,充分表現了寶玉厭惡仕途,不愿與士大夫交接,蔑視封建道德倫常規范,具有強烈的叛逆性格。史湘云勸說寶玉要熱心仕途,多結交官宦,講談經濟學問。但封建禮教對她的影響不及寶釵那樣深。史湘云的言詞表現了她的嬌憨活潑、開朗豪爽的性格特征。襲人與湘云一起規勸寶玉,表明了襲人與寶釵所遵奉的行為規范是一致的。顯然,湘云、寶釵對寶玉的規勸是善意的、真誠的;寶玉的反感,是自然的、真實的,都是無可指責的。
2.課文第三段,湘云因勸寶玉留心“仕途經濟”而被寶玉斥為說“混賬話”,并當眾頌揚黛玉不講這些混話:
襲人道:“……提起這個話來,真真的寶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訕了一會子去了。……誰知這一個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見你賭氣不理他,你得賠多少不是呢。”寶玉道:“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他生分了。”
寶玉視黛王從來不講“混賬話”,顯然,這是寶黛愛情的根本。
3.課文第四段描寫了黛玉聽了寶玉的知心之語后的內心狀態:
林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所驚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稱揚于我,其親熱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嘆者,你既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為知己,則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哉;既有金玉之論,亦該你我有之,則又何必來一寶釵哉!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燒,病已漸成,醫者更云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癥。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間,不禁滾下淚來。
“又喜又驚,又悲又嘆”這八個字,極其準確地概括了黛玉此刻復雜的心理狀態。黛王幼年間也曾受過封建教育,但并不嚴格,封建禮教和功名利祿觀念對她的影響微乎其微,因而保持了純真的天性;又因父母早逝,生活孤單,她只能從尋求知己中獲取感情的慰藉。來到賈府以后,她和寶玉很快就達成了感情上的默契,并發展成了愛情;而與此同時,她又不能不想到,寶玉作為榮國府的繼承人,身邊有那么多的女性,他能唯獨鐘情于自己嗎?現在,她聽到寶玉親口說出“林妹妹不說這樣混賬話”,而且是當眾說的,怎能不“又喜又驚”呢?但理想終歸是理想,它能否變成現實呢?在當時的婚姻制度下,沒有“父母之命,媒約之言”,自由相戀的情人是很難結合的,更何況在這詩禮簪纓的大家族里,“金玉之論”似乎已成定局!瞻念前途,不寒而栗。這也是寄人籬下的黛玉所特有的一種心態。
4.課文第五段,寶玉對黛玉訴說的肺腑之言。
①寶玉乃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見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②“好妹妹,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里,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夢里也忘不了你!”
這是寶玉對黛玉從內心中吐露的真實之言。
《寶玉挨打》提示:
《紅樓夢》中的“寶玉挨打”是封建衛道者賈政和封建叛逆者賈寶玉之間,第一次以劇烈的形式所表現出來的一場面對面的沖突。品賞的重點放在:①在寶玉挨打這一事件中,賈政、寶玉、王夫人及賈母的表現,如何顯示出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②寶玉挨打后,寶釵、黛玉先后去探傷,兩個人的言行不同,表現了各自什么樣的內心活動。
品賞一:眾多人物在寶玉挨打事件中的表現,顯示出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
1.“寶玉挨打”是怎樣引起的
寶玉為了丫鬟金釧兒跳井自殺,正在徘徊懊恨而弄得精神錯亂時,恰巧碰到賈政走來,和他“撞了一個滿懷”!如此莽撞,足使賈政惱怒,何況,賈政因為寶玉沒有和封建官僚賈雨村好好應酬,本來就不高興;喝問之下,見寶玉神經不夠正常,氣更加惹大了。恰恰又在這時,忠順親王府派人來查問名藝人蔣王菡的下落,暴露了寶玉在外結交藝人,在賈政看來是“流蕩”行為;偏巧又碰上賈環乘機進讒,把金釧兒投井的事加以夸大歪曲,說成是寶玉“強*不遂”,在寶玉的“不肖種種”上又加了一條“大逆不道”;這就把賈政“氣得目瞪口呆”“氣得面如金紙”……情節的層層推展,把賈政和寶玉之間所存在的種種矛盾,一齊集中起來、交織起來。賈政兇惡地大叫:“拿寶玉來!”
2.賈政的憂慮
寶玉被賈政的仆人逼著走來。“賈政一見:眼都紅了,也不暇問他……只喝命堵起嘴來,著實打死。”在賈政看來,封建主義的一套“詩書禮教”已在寶玉身上失效,只有毒打才能改變寶玉。表面上看,這場毒打含有金釧兒投井的因素,好像賈政也十分看重這個婢女的人命。其實并非如此。在“打”的過程中,支配著賈政的思想動機是:
眾門客見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奪勸,賈政哪里肯聽,說道:“你們問問他干的勾當可饒不可饒!素日皆是你們這些人把他釀壞了,到這步田地還來解勸。明日釀到他弒君殺父,你們才不勸不成!”
“弒君殺父”,一語道破天機。原來賈政是在擔心寶玉成為封建社會的叛逆者。
3.寶玉的不“悔改”
在賈政的*威緊逼下,寶玉始終沒有求饒,也沒有“悔改”的表示,表現出他不屈服于封建勢力;但是,他也沒有作出正面的反抗。此時的寶玉,雖然是封建貴族家庭的“逆子”,但畢竟是在“溫柔富貴之鄉”長大的,免不了出身階級和時代歷史的局限,狹窄而溫飽的生活,使他還不能沖破榮國府這個封建牢籠。
紅樓夢教案范例第 4 篇知識能力:
了解《紅樓夢》的藝術魅力,學會閱讀名著。
情感、態度、價值觀:
了解我國古典名著的輝煌成就,激發閱讀古典名著《紅樓夢》的興趣、熱情。
教學設計思路: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偉大的古典名著。在一節課的時間里向學生推薦閱讀這部作品,關鍵要調動起學生的閱讀熱情。因此,教學時應從“激趣”入手,激發學生對這部名著的興趣。并且,通過賞析幾個主要人物形象,來領略《紅樓夢》的藝術魅力。最后,比較文學名著與影視作品的優劣,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對名著只“看”不“讀”的現象。
過程方法:
激趣法、自主學習法、討論法
教學重難點:
賞析人物形象,領略《紅樓夢》的藝術魅力。
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對名著只“看”不“讀”的現象。
教學活動情境設計:
運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紅樓夢人物的圖片,創設生動的情境;準備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視頻片段,學生通過觀看與文學名著比較。
教學過程: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導入
運用多媒體展示,了解《紅樓夢》的概況
觀看多媒體,進入課堂學習
2、同學們最喜歡的紅樓夢人物是誰?為什么?
展示紅樓夢人物圖片
交流自己喜歡的紅樓夢人物,明白《紅樓夢》的人物塑造極為成功。
3、調動熱情,激發興趣
分析緣起詩
自題一絕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短短20個字,卻蘊涵著深刻的思想內容,下面我來解讀一下這首詩。
看第一句,為什么說荒唐言呢?開篇就提到通靈寶玉的誕生地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其中的大荒山無稽崖就是荒誕無稽之意,還有女媧補天剩余石因無才補天而自嘆自艾,所以萌生了去人間走一遭的念頭。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大施幻術,將高12仗的大石頭變成扇墜大小的寶玉,把它帶到了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經歷一番悲歡離合,又回到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前后的故事情節具有神話色彩。真是荒唐啊!還有貴族子弟賈寶玉厭惡封建知識分子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諷刺那些熱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他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極度痛恨,他說出了千百年來男子從未說過的一句名言:“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覺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都是一些離經叛道之詞,真可謂荒唐。表面的荒唐其實并不荒唐,這是作者向封建禮教和封建道德下的戰書,是一種民主主義的覺醒。今天,我們女子這么有地位,還得感謝曹雪芹呢!是他向封建制度發出了第一聲吶喊。作者故意將真事隱去,假語存言。是為了躲避文字獄的殘害。
“辛酸淚”道盡作者一生經受的酸甜苦辣,作者在窮困潦倒之時能完成了這部千古奇書,并在悼紅軒中“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真“字字看來皆心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啊!
作者由一個鐘鳴鼎食的貴族公子淪為“舉家食粥酒常賒”落魄書生,其生活的艱辛和悲苦非言語所能盡述,在此種境況下竟能耗盡畢生的心血著書立說,真是個“癡人”。
最后一句的“味”,可以理解為滋味,還有一種解釋是精髓,就是書中的主旨和作者的創作意圖。可以說,不同的人讀《紅樓夢》讀出了不同的味,有的人說:《紅樓夢》就是一部愛情小說;有的人認為:它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面鏡子,是一部歷史小說;還有人看到的是封建家族的紛爭和王朝的興替,是一部政治小說------真是百家爭鳴啊!有爭議的書才是一部好書,這就是紅樓夢的價值所在。
紅樓夢的價值:(關于紅樓夢的價值古今中外的學術界都有評說)
《中國大百科全書》評價說:《紅樓夢》的價值怎么估計都不為過。《大英百科》評價說:《紅樓夢》的價值等于一整個的歐洲。評論家說:幾千年中國文學史,假如我們只有一部《紅樓夢》,它的光輝足以照亮古今中外。清代的得輿在《京都竹枝詞》說: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
《紅樓夢》這部名著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思想深刻,藝術精湛,它把中國古典小說創作推向了最高峰。
過渡:紅樓夢這部作品人物眾多,人物關系復雜,其中著墨最多的是一群紅樓女子,她們各個青春靚麗,生動鮮活,但她們的最終命運都很凄慘,可以說紅樓夢既是女性的悲歌,更是女性的葬歌。
4、人物形象賞析
觀看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片段。
5、 展示林黛玉、薛寶釵、賈探春、王熙鳳等人的判詞,了解一下她們的相關情節和判詞的所給的預設,學生討論、交流,深入理解文章隱晦文字下所蘊涵的作者創作的深意。
6、 比較文學名著和影視作品的優劣
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教師總結,指出影視作品的長處和短處,強調看影視不能代替讀書,尤其不能代替閱讀文學名著。發表各自的看法和見解,通過討論,明白閱讀文學名著的必要性。
第五塊
7、 推薦名著《紅樓夢》
設置問題:同學們最喜歡的紅樓夢故事有哪些?
教師推薦:書中還有更多的精彩在等著你們,請同學們在課后去讀一讀《紅樓夢》這部名著。
交流自己喜歡的紅樓夢故事
課后作業:
閱讀《紅樓夢》,選擇一位你最喜歡的紅樓夢人物,再精讀有關的章節,然后寫一篇文章,發表你對這位人物的看法。
課后反思:
這堂課上完后,學生對于《紅樓夢》這部文學名著有興趣,調動起了學生閱讀名著的熱情。這堂課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設計合理,體現了“三維”目標的新課程理念。
這節課教學容量大,在環節進行中,還有些放不開手腳。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讓學生完全自主學習,獨立置疑,合作解決問題,盡力做到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