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2
這是《紅樓夢》閱讀教案,是優秀的高中語文必修下冊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紅樓夢》閱讀教案第 1 篇
知識能力:
了解《紅樓夢》的藝術魅力,學會閱讀名著。
情感、態度、價值觀:
了解我國古典名著的輝煌成就,激發閱讀古典名著《紅樓夢》的興趣、熱情。
教學設計思路: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偉大的古典名著。在一節課的時間里向學生推薦閱讀這部作品,關鍵要調動起學生的閱讀熱情。因此,教學時應從“激趣”入手,激發學生對這部名著的興趣。并且,通過賞析幾個主要人物形象,來領略《紅樓夢》的藝術魅力。最后,比較文學名著與影視作品的優劣,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對名著只“看”不“讀”的現象。
過程方法:
激趣法、自主學習法、討論法
教學重難點:
賞析人物形象,領略《紅樓夢》的藝術魅力。
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對名著只“看”不“讀”的現象。
教學活動情境設計:
運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紅樓夢人物的圖片,創設生動的情境;準備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視頻片段,學生通過觀看與文學名著比較。
教學過程: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導入
運用多媒體展示,了解《紅樓夢》的概況
觀看多媒體,進入課堂學習
2、同學們最喜歡的紅樓夢人物是誰?為什么?
展示紅樓夢人物圖片
交流自己喜歡的紅樓夢人物,明白《紅樓夢》的人物塑造極為成功。
3、調動熱情,激發興趣
分析緣起詩
自題一絕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短短20個字,卻蘊涵著深刻的思想內容,下面我來解讀一下這首詩。
看第一句,為什么說荒唐言呢?開篇就提到通靈寶玉的誕生地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其中的大荒山無稽崖就是荒誕無稽之意,還有女媧補天剩余石因無才補天而自嘆自艾,所以萌生了去人間走一遭的念頭。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大施幻術,將高12仗的大石頭變成扇墜大小的寶玉,把它帶到了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經歷一番悲歡離合,又回到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前后的故事情節具有神話色彩。真是荒唐啊!還有貴族子弟賈寶玉厭惡封建知識分子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諷刺那些熱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他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極度痛恨,他說出了千百年來男子從未說過的一句名言:“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覺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都是一些離經叛道之詞,真可謂荒唐。表面的荒唐其實并不荒唐,這是作者向封建禮教和封建道德下的戰書,是一種民主主義的覺醒。今天,我們女子這么有地位,還得感謝曹雪芹呢!是他向封建制度發出了第一聲吶喊。作者故意將真事隱去,假語存言。是為了躲避文字獄的殘害。
“辛酸淚”道盡作者一生經受的酸甜苦辣,作者在窮困潦倒之時能完成了這部千古奇書,并在悼紅軒中“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真“字字看來皆心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啊!
作者由一個鐘鳴鼎食的貴族公子淪為“舉家食粥酒常賒”落魄書生,其生活的艱辛和悲苦非言語所能盡述,在此種境況下竟能耗盡畢生的心血著書立說,真是個“癡人”。
最后一句的“味”,可以理解為滋味,還有一種解釋是精髓,就是書中的主旨和作者的創作意圖。可以說,不同的人讀《紅樓夢》讀出了不同的味,有的人說:《紅樓夢》就是一部愛情小說;有的人認為:它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面鏡子,是一部歷史小說;還有人看到的是封建家族的紛爭和王朝的興替,是一部政治小說------真是百家爭鳴啊!有爭議的書才是一部好書,這就是紅樓夢的價值所在。
紅樓夢的價值:(關于紅樓夢的價值古今中外的學術界都有評說)
《中國大百科全書》評價說:《紅樓夢》的價值怎么估計都不為過。《大英百科》評價說:《紅樓夢》的價值等于一整個的歐洲。評論家說:幾千年中國文學史,假如我們只有一部《紅樓夢》,它的光輝足以照亮古今中外。清代的得輿在《京都竹枝詞》說: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
《紅樓夢》這部名著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思想深刻,藝術精湛,它把中國古典小說創作推向了最高峰。
過渡:紅樓夢這部作品人物眾多,人物關系復雜,其中著墨最多的是一群紅樓女子,她們各個青春靚麗,生動鮮活,但她們的最終命運都很凄慘,可以說紅樓夢既是女性的悲歌,更是女性的葬歌。
4、人物形象賞析
觀看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片段。
5、 展示林黛玉、薛寶釵、賈探春、王熙鳳等人的判詞,了解一下她們的相關情節和判詞的所給的預設,學生討論、交流,深入理解文章隱晦文字下所蘊涵的作者創作的深意。
6、 比較文學名著和影視作品的優劣
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教師總結,指出影視作品的長處和短處,強調看影視不能代替讀書,尤其不能代替閱讀文學名著。發表各自的看法和見解,通過討論,明白閱讀文學名著的必要性。
第五塊
7、 推薦名著《紅樓夢》
設置問題:同學們最喜歡的紅樓夢故事有哪些?
教師推薦:書中還有更多的精彩在等著你們,請同學們在課后去讀一讀《紅樓夢》這部名著。
交流自己喜歡的紅樓夢故事
課后作業:
閱讀《紅樓夢》,選擇一位你最喜歡的紅樓夢人物,再精讀有關的章節,然后寫一篇文章,發表你對這位人物的看法。
課后反思:
這堂課上完后,學生對于《紅樓夢》這部文學名著有興趣,調動起了學生閱讀名著的熱情。這堂課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設計合理,體現了“三維”目標的新課程理念。
這節課教學容量大,在環節進行中,還有些放不開手腳。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讓學生完全自主學習,獨立置疑,合作解決問題,盡力做到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紅樓夢》閱讀教案第 2 篇教學目標
1、體會小說耐人尋味的敘述語言和個性化的人物語言。
2、鑒賞小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知識講解:
一、關于作者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說家。名霑,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后為滿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的曾祖曹璽任江寧織造。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玄燁的保姆。祖父曹寅做過玄燁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后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極受玄燁寵信。玄燁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負責接駕,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繼任江寧織造。他們三代四人擔任此職達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這“秦淮風月”之地的“繁華”生活中長大的。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斗爭的牽連,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曹頫下獄治罪,家產抄沒。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
經歷了生活中的重大轉折,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他蔑視權貴,遠離官場,過著貧困如洗的艱難日子。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專心一志地從事《紅樓夢》的寫作和修訂。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他陷于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到了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終于因貧病無醫而逝世。
二、關于《紅樓夢》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中一部最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巨著,是作者曹雪芹“嘔心瀝血,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藝術珍品。它的內容異常豐富,思想極其深刻,被譽為“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紅樓夢》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揭示賈、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由盛及衰的必然命運。作者真實細致地描寫了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愛情悲劇發生和發展的復雜現實內容,揭示了造成悲劇的全面而深刻的社會根源。《紅樓夢》正面描寫的只是一個貴族家庭的衰落,但是它反映的卻是整個社會的日暮途窮、走向滅亡的本質。
《紅樓夢》出世以后,它所具有的思想藝術力量,立刻驚動了當時的社會。人們讀它,談它,對它“愛玩鼓掌”“讀而艷之”;又為了品評書中人物而“遂相齟齷,幾揮老拳”;還有的青年讀者,為書中的愛情故事感動得“嗚咽失聲,中夜常為隱泣。”因此在當時有“閑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一說。
三、《紅樓夢》的藝術成就
曹雪芹在全書第一回就表明了自己的創作主張。他不蹈歷來野史的舊轍,更反對才子佳人小說的“千部一腔,一千人一面”;而是根據自己“半世親見親聞來創作”。曹雪芹正是以十年辛勤的勞動,對生活素材進行了嚴格的挑選,把自己觀察、體驗到的豐富的社會生活作了高度的加工、提煉,才能創作出象《紅樓夢》這樣典型、這樣集中、這樣完美的反映社會生活的作品。它象生活本身那樣豐富、復雜而且天然渾成,表現了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高度成就。
曹雪芹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上,以精雕細琢的工夫,描繪了一大批活生生的典型形象,他們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而且其中不少形象,如寶玉、黛玉、寶釵、鳳姐、劉姥姥等已流行在生活之中,成了不朽的典型。作
《紅樓夢》閱讀教案第 3 篇【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人物形象。
2、體會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等描寫的作用,學習表現人物某一方面特點的寫作方法。
3、認識課文中的14個生字,摘錄課文中描寫人物的精彩句段。
【學習重難點】
學習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紅樓夢》的信息,注意搜集有關賈母、王熙鳳的資料。
2、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書以男女主角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塑造幾百位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通過賈家榮寧兩府的.興衰敗落,表現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被喻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文章,就是節選自這本古典文學名著。
2、交流課前搜集的信息。
3、教師補充:
《紅樓夢》寫的是一個大家族。這個家族的祖先曾隨皇帝出過兵,兄弟二人都受封國公爵位。哥哥賈演封寧國公,弟弟賈源封榮國公,兩家府第相連,就叫了寧國府和榮國府。到《紅樓夢》開篇時,第一代人賈演、賈源,第二代人賈代化、賈代善都已過世,只有賈代善的妻子賈母還在。如今雖年事已高,把家政交給二兒媳王夫人和孫媳婦王熙鳳主持,自己只帶著孫兒輩尋開心,享清福,但在寧榮二府中仍握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賈府的老祖宗賈母有兩個兒子名賈赦、賈政,一個女兒名賈敏。賈敏嫁林如海,只有一個獨生女林黛玉。林黛玉母親因病去世,外祖母想到黛玉年紀小沒有人照顧,就派人把黛玉接進賈府。本文介紹的就是林黛玉初進賈府,王熙鳳與其見面的情景。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篇課文的生字,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讀準字音:
⑴ 讀書要細心,讀不通的地方要多讀幾遍,要求讀得準確、流利。
⑵ 遇到不理解的生詞可通過或聯系上下文理解,實在不理解的畫下來留作討論。
⑶ 不動筆墨不讀書,將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地方畫下來。
2、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指名接力讀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讀順。師生隨機糾錯,并適當解答同學們的有關疑問。
3、再讀課文,思考:
王熙鳳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小組討論,選代表發言。
三、深入讀文,探究性格
導語:
王熙鳳,是賈母的大兒子賈赦的兒子賈璉的妻子,賈母二兒子賈政的妻子王夫人的內侄女。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她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為賈府的實際大管家。那么,王熙鳳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呢?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課文,畫出描寫語言、外貌、動作的句子,仔細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以下教學分三塊,分別從語言、外貌、動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學生的回答變序進行。在每一塊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回答適時引出同類描寫,進行分析比較,體會描寫方法的作用,以便掌握描寫方法。
1、外貌描寫──美麗:
⑴ 同學們先讀讀外貌描寫的文字,再看圖,找出誰是王熙鳳。
⑵ 為什么要描寫王熙鳳的外貌?
(因為這個人打扮與姑娘們不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牲進行描寫。指導學生在描寫人物外貌時要抓住特征寫。)
⑶ 指導學生朗讀。
2、語言描寫──放縱,逢迎:
在《紅樓夢》中,王熙鳳有語言學家之稱,下面我們就來領略一下她的說話藝術。
⑴ 我來遲了,沒得迎接遠客!
① 這兒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王熙鳳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 王熙鳳又給林黛玉留下了什么印象?
(放誕無禮)
③ 出示這些人個個放誕無禮?斂聲屏氣什么意思?個個斂聲屏氣說明當時的氣氛怎樣。
④ 這樣的氣氛下,王熙鳳竟說說笑笑地進場,足見其性格放縱,不拘小節。難怪賈母稱他為鳳辣子。
出示:
賈母笑道:你不認得叫他鳳辣子就是了。
⑵ 天下真有這樣標致人兒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呢!
① 真去掉有什么不同?
(說明之前曾懷疑過,流露出對黛玉美貌的驚嘆。)
② 從才字你體會到了什么?
(有相見恨晚之意。)
③ 你能明白鳳辣子說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嫡親的孫女兒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這句話的意思嗎?
(她講話時,周圍人物除了林黛玉,還有和林黛玉同輩的迎春、探春、惜春眾姐妹,還有眾姐妹的母親邢、王二夫人。如果她竭力贊美林黛玉,把黛玉捧上了天,那豈不冷落了賈府眾人?而她這樣表達,既高度贊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擺在恰當的位置上,而不至于揚此失彼。看來她還是個心理學家,人際關系專家!她深諳如何掌握住人際關系的平衡。她的良苦心機,她的八面玲瓏,由此可見一斑。)
④ 最后鳳辣子為什么又要轉喜為悲?說只可憐我這妹妹這么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呢!
(因為這個心理學家知道,姑媽去世不久,賈母痛失愛女,心里必定悲痛萬分。她估計幾句高興的見面話之后,賈母該開始悲傷了,自己可不能只顧高興,于是就搶在前頭,轉喜為悲。)
⑶ 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該打,該打!
① 過渡:
鳳辣子因為來遲了,并不知道在此之前賈母已一次大哭,一次嗚咽,此時方略略止住。因而賈母聽了此話,不是哭道,而是笑道:我才好了,倒來招我。還要她快再休提前話。這可要讓這位心理學家難堪了。可她并不慌張,并沒有露出馬腳,而是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真是一個天才的表演家!
② 鳳辣子是真的忘了老祖宗了嗎?引導學生聯系賈母的地位想想。
(當然不是,恰恰相反,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唯老祖宗是從呢。其虛偽和機變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盡致。)
⑷ 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也只管告訴我。
① 如果你是林黛玉,聽了這話,你覺得王熙鳳是個怎樣的人物?
(一是熱情,在賈母面前向林黛玉大獻殷勤;二是炫耀身份,與林黛玉雖屬同輩,口氣卻極像一個主人在對一個怯生生的孩子說話。)
② 練習朗讀王熙鳳的所有語言,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動作描寫──圓滑:
⑴ 讓學生找出有關王熙鳳的動作描寫。
⑵ 從攜、送、拭淚、拉這些動作的描寫中,王熙鳳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⑶ 把這些動作加進剛才的對話中再讀一讀。
⑷ 小組練習后再表演。
四、布置作業
有條件的同學,課外閱讀《紅樓夢》有關章節。
《紅樓夢》閱讀教案第 4 篇一、導入
《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長篇小說。它以一個貴族家庭為中心展開了一幅廣闊的社會歷史圖景,社會的各個階級和階層,都得到了生動的描寫。這部偉大的現實主義文學巨著不知多少次打動了我們的心,每一次閱讀都會被書中人物的命運深深地牽動著。今天,我們一起來讀節選自《紅樓夢》的四篇課文,走進賈府,走進大觀園,走進寶玉,走進黛玉,走進賈府中的其他人物。
二、整體感知
1.引導學生快速閱讀四篇課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弄清眾多出場人物。
2.介紹與四篇課文有關的《紅樓夢》第31回、32回、33回、34回、48回和第74回故事梗概。
目的:幫助學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節,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三、概括要點
《訴肺腑》
寶玉和黛玉的愛情經歷了初戀、熱戀和成熟三個階段。黛玉從她孤苦無依的身世與處境和高潔的思想品格出發,執著而強烈地要求寶玉嚴肅專一的愛情。她或喜或怒,變盡法子反復試探寶玉的真心,直到史湘云這回遠來探親,黛玉偷聽到寶玉的“肺腑”之言,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嘆,確認寶玉為“我之知己”,從此他們的愛情進入了一個成熟階段。
《寶玉挨打》
在封建家庭里,家長責打子弟是天經地義的事,不足為奇,但賈政此番毒打寶玉,恨不能置他于死地,卻顯得極不尋常。從當時的情形來看,似乎是結交伶人和所謂“逼*母婢”這兩件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但究其實,根本原因還在兩種思想的矛盾沖突上。賈政是封建統治者的忠實奴才和封建禮教的衛道士,他一心想按封建道德的標準來培養寶玉,希望他走科舉的路以博取高官厚祿,維持自己的家聲;而寶玉卻鄙視功名富貴,厭談“仕途經濟”,對封建社會傳統思想的若干方面表示懷疑乃至否定。父子間的這種矛盾是無法調和的,而寶玉挨打正是這種矛盾發展到對抗地步的鮮明而集中的表現。
《香菱學詩》
香菱本來就愛讀詩,也想學著作詩,但苦于無人指點;來到大觀園以后,有了黛玉這樣的老師,她如癡如醉地沉浸在詩的境界中了,終于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了作詩。
《抄檢大觀園》
大觀園里住著“金陵十二釵”中的六位青年女子,只有寶玉是惟一的男子,此外,還有為這些人服務的大群婢女。
抄檢大觀園的起因是,賈母的丫頭傻大姐在園內山石背后搶到了一個“繡春囊”——這是當時男女青年表示愛情的一種信物,其實并不足怪,但在持有雙重道德標準的榮國府當家人的眼里卻如同洪水猛獸,深恐因此而敗壞自己的家聲,必欲查個水落五出而后已,這是就事情的表象而言。如果往深處追究,還可以發現其中包含著榮國府內大房和二房之間的明爭暗斗以及王夫人清除寶玉身邊“妖艷”丫頭的意圖——從王夫人拒絕鳳姐“平心靜氣暗暗察訪”的辦法,而采取王善保家的抄檢之策,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來。
這場旨在整肅榮國府內部秩序、改善人際關系的鬧劇,其結果恰恰走向了自身愿望的反面,它使府內的各種矛盾更加激化,從此,不僅大觀園失去了往日的平靜和安樂,連榮國府也日見其衰頹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探春“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這番話,可說是給這場鬧劇做了一個精辟的總結,揭示了它的悲劇實質。
作為這場鬧劇的犧牲品的只能是奴才,有些受迫害而死,有些被逐出府,連充當抄檢急先鋒的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也挨了耳光,成了現世報。
四、品讀鑒賞
《訴肺腑》提示:
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重點朗讀人物對話部分和心理描寫部分,仔細體味其思想感情。
方法;點評法
1.課文第三段,史湘云以及襲人對寶玉規勸的一段對話描寫:
湘云笑道:“還是這個情性改不了。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后也有個朋友。沒見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里攪些什么!”寶玉聽了道:“姑娘請別的姊妹屋里坐坐,我這里仔細污了你知經濟學問的。”襲人道:“云姑娘快別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里寶姑娘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得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幸而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鬧到怎么樣,哭的怎么樣呢……”
這段對話,充分表現了寶玉厭惡仕途,不愿與士大夫交接,蔑視封建道德倫常規范,具有強烈的叛逆性格。史湘云勸說寶玉要熱心仕途,多結交官宦,講談經濟學問。但封建禮教對她的影響不及寶釵那樣深。史湘云的言詞表現了她的嬌憨活潑、開朗豪爽的性格特征。襲人與湘云一起規勸寶玉,表明了襲人與寶釵所遵奉的行為規范是一致的。顯然,湘云、寶釵對寶玉的規勸是善意的、真誠的;寶玉的反感,是自然的、真實的,都是無可指責的。
2.課文第三段,湘云因勸寶玉留心“仕途經濟”而被寶玉斥為說“混賬話”,并當眾頌揚黛玉不講這些混話:
襲人道:“……提起這個話來,真真的寶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訕了一會子去了。……誰知這一個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見你賭氣不理他,你得賠多少不是呢。”寶玉道:“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他生分了。”
寶玉視黛王從來不講“混賬話”,顯然,這是寶黛愛情的根本。
3.課文第四段描寫了黛玉聽了寶玉的知心之語后的內心狀態:
林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所驚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稱揚于我,其親熱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嘆者,你既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為知己,則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哉;既有金玉之論,亦該你我有之,則又何必來一寶釵哉!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燒,病已漸成,醫者更云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癥。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間,不禁滾下淚來。
“又喜又驚,又悲又嘆”這八個字,極其準確地概括了黛玉此刻復雜的心理狀態。黛王幼年間也曾受過封建教育,但并不嚴格,封建禮教和功名利祿觀念對她的影響微乎其微,因而保持了純真的天性;又因父母早逝,生活孤單,她只能從尋求知己中獲取感情的慰藉。來到賈府以后,她和寶玉很快就達成了感情上的默契,并發展成了愛情;而與此同時,她又不能不想到,寶玉作為榮國府的繼承人,身邊有那么多的女性,他能唯獨鐘情于自己嗎?現在,她聽到寶玉親口說出“林妹妹不說這樣混賬話”,而且是當眾說的,怎能不“又喜又驚”呢?但理想終歸是理想,它能否變成現實呢?在當時的婚姻制度下,沒有“父母之命,媒約之言”,自由相戀的情人是很難結合的,更何況在這詩禮簪纓的大家族里,“金玉之論”似乎已成定局!瞻念前途,不寒而栗。這也是寄人籬下的黛玉所特有的一種心態。
4.課文第五段,寶玉對黛玉訴說的肺腑之言。
①寶玉乃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見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②“好妹妹,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里,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夢里也忘不了你!”
這是寶玉對黛玉從內心中吐露的真實之言。
《寶玉挨打》提示:
《紅樓夢》中的“寶玉挨打”是封建衛道者賈政和封建叛逆者賈寶玉之間,第一次以劇烈的形式所表現出來的一場面對面的沖突。品賞的重點放在:①在寶玉挨打這一事件中,賈政、寶玉、王夫人及賈母的表現,如何顯示出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②寶玉挨打后,寶釵、黛玉先后去探傷,兩個人的言行不同,表現了各自什么樣的內心活動。
品賞一:眾多人物在寶玉挨打事件中的表現,顯示出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
1.“寶玉挨打”是怎樣引起的
寶玉為了丫鬟金釧兒跳井自殺,正在徘徊懊恨而弄得精神錯亂時,恰巧碰到賈政走來,和他“撞了一個滿懷”!如此莽撞,足使賈政惱怒,何況,賈政因為寶玉沒有和封建官僚賈雨村好好應酬,本來就不高興;喝問之下,見寶玉神經不夠正常,氣更加惹大了。恰恰又在這時,忠順親王府派人來查問名藝人蔣王菡的下落,暴露了寶玉在外結交藝人,在賈政看來是“流蕩”行為;偏巧又碰上賈環乘機進讒,把金釧兒投井的事加以夸大歪曲,說成是寶玉“強*不遂”,在寶玉的“不肖種種”上又加了一條“大逆不道”;這就把賈政“氣得目瞪口呆”“氣得面如金紙”……情節的層層推展,把賈政和寶玉之間所存在的種種矛盾,一齊集中起來、交織起來。賈政兇惡地大叫:“拿寶玉來!”
2.賈政的憂慮
寶玉被賈政的仆人逼著走來。“賈政一見:眼都紅了,也不暇問他……只喝命堵起嘴來,著實打死。”在賈政看來,封建主義的一套“詩書禮教”已在寶玉身上失效,只有毒打才能改變寶玉。表面上看,這場毒打含有金釧兒投井的因素,好像賈政也十分看重這個婢女的人命。其實并非如此。在“打”的過程中,支配著賈政的思想動機是:
眾門客見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奪勸,賈政哪里肯聽,說道:“你們問問他干的勾當可饒不可饒!素日皆是你們這些人把他釀壞了,到這步田地還來解勸。明日釀到他弒君殺父,你們才不勸不成!”
“弒君殺父”,一語道破天機。原來賈政是在擔心寶玉成為封建社會的叛逆者。
3.寶玉的不“悔改”
在賈政的*威緊逼下,寶玉始終沒有求饒,也沒有“悔改”的表示,表現出他不屈服于封建勢力;但是,他也沒有作出正面的反抗。此時的寶玉,雖然是封建貴族家庭的“逆子”,但畢竟是在“溫柔富貴之鄉”長大的,免不了出身階級和時代歷史的局限,狹窄而溫飽的生活,使他還不能沖破榮國府這個封建牢籠。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