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2
這是我是小小講解員綜合實踐教案,是優秀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我是小小講解員綜合實踐教案第 1 篇
活動目標
1、借助自制圖書,在觀察、想象、表演中,培養幼兒觀察畫面的能力,享受閱讀的情趣。
2、調動孩子豐富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間那種互相友愛、互相寬容體諒、分享彼此快樂的純真友情。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重點難點
說話訓練。
活動準備
自制圖書。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
師:“老師自制了一本圖書,這是圖書的封面,看了這個封面你會想到什么?” (封面是一個初升的太陽,還有在站在石堆上啼鳴的大公雞。)
二、這些都是小朋友熟悉的想的
并很喜歡的東西小朋友看了很高興,這時讓小朋友把自己看到的給小朋友說,然后再說你還想到了什么?小朋友很樂意。
三、延伸:
大公雞勤快,起得早,我們應向它學習。學習它勤奮。
教學反思
優秀繪本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圖畫,深受小朋友喜歡。因此,教師往往通過邊深情并茂地講述故事邊適時引導幼兒閱讀圖畫的方法來感受隱藏在圖畫背后的東西,既給以知識技能又調動情感態度,這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我有一下感受
一、適當提問,給幼兒思維的挑戰
提問是集體教學活動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齋滕喜博甚至認為:提問是“教學的生命”,不合理的提問會抑制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降低教學的有效性。孩子們在講到大公雞時還模仿它的叫聲,它飛跑的姿勢。但最后結尾部分顯得輕描淡寫了些,怎樣讓幼兒把體驗到的朋友之間那種互相友愛、互相寬容體諒、分享彼此快樂的純真友情升華,這是值得商榷的。
二、注意傾聽,給幼兒適當的評價
評價是尊重幼兒主體地位、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環節。有效的評價能強化幼兒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喚醒并激發他們的創新欲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要做到有效地傾聽才能展開有效的評價。如幼兒在說話過程中聲音洪亮、說話流利就適時給以表揚,孩子們很開心。
我是小小講解員綜合實踐教案第 2 篇活動目標
1、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重點)
2、懂得尊重環衛工人并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難點)
3、發展身體協調性。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環境創設
環衛工人的圖片、工作錄象等。
活動過程
一、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
(1)出示圖片: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環衛工人經常做什么事呢?我們今天來看看環衛工人都干哪些工作?
(2)觀看錄象:引導幼兒注意環衛工人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工具,經過環衛工人的工作,馬路有什么變化。
二、討論環衛工人的工作與人們生活的聯系。
(1)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環衛工人,他們在干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環衛工人會怎樣?
三、尊重、愛惜環衛工人和他們的勞動成果
(1)環衛工人很辛苦,不管刮風、下雨、下雪都在認真的工作。那么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呢?
(2)看看圖片上的行為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孩子們知道了我們生活的小區、街道等都是有清潔工打掃干凈的,他們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平凡,但卻很偉大。懂得尊重環衛工人并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并學會從整理自己周邊的環境衛生開始來養成個人講衛生的好習慣。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幼兒發言的面很廣,興致很高。
小班社會教案含反思4
活動要求: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飯后、點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2、學會念《洗手》兒歌。
活動準備:一條臟毛巾。
活動過程:
一:用游戲口吻,引起幼兒學習洗手的愿望
老師:今天我聽到毛巾架上有哭的聲音,我走過去一看(舉起臟毛巾)這條毛巾對我說:“有一個小朋友手沒洗干凈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臟了。”
提問:
1、誰在哭?。?/p>
2、毛巾為什么哭?
3、怎樣讓毛巾不哭?
二、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濺到地上。
1、老師邊示范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只手,再搓搓,沖沖沖,沖沖手,沖沖沖,沖干凈,關上龍頭耍三下,一二三。”
2、幼兒先在坐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學念兒歌,老師邊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邊對個別幼兒進行輔導。
3.組織幼兒在水池邊,實地練習一次洗手。
活動反思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洗手環節,只要認真的去觀察、貼近幼兒的生活,就會發現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是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去動腦筋,應該給孩子們創造親自體驗的機會,把教育轉化為幼兒的需要。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礎,要站在孩子的立場,體驗孩子習慣的養成過程。
我是小小講解員綜合實踐教案第 3 篇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車子,了解灑水車的基本構造和用途。
2、通過觀察比較,感知灑水車的特殊功能。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ppt課件:會唱歌的車
活動過程
1.課件演示,講述汽車的名稱。
救護車消防車警車灑水車
2.引導幼兒講述,這些汽車有什么用?
3.重點觀察灑水車圖片,了解灑水車的基本構造以及用途。
(1)這是什么車?灑水車是什么樣子的?
(2)請你們仔細看一看,灑水車上有什么東西?它們有什么用?
(3) 灑水車有什么用呢?它在什么情況下工作?
灑水車來的時候會發出什么聲音?
(4) 師帶領幼兒模仿發出灑水車的聲音。
4.小結:灑水車是專給馬路灑水的汽車。
灑水車的車頭和卡車差不多,車身是一個大水箱,里面裝滿了水,水箱的周圍有排水管,水由排水管噴出,把馬路沖洗得很干凈。
5.欣賞兒歌《灑水車》
灑水車,叮咚響。
馬路上,常來往。
噴出股股水花來,干干凈凈又涼爽。
6.師鼓勵幼兒老師一起念兒歌《灑水車》。
7.帶領幼兒開展音樂游戲《灑水車》
游戲玩法
(1)幼兒圍成圓圈站立,教師扮演灑水車司機,教師隨著音樂邊開灑水車邊唱歌,司機雙手做做灑水動作,面向司機的幼兒必須立即躲閃表示避開水,司機自轉灑水,全體幼兒理解返回自己的座位上,游戲可進行2-3次。
(2)變換角色讓幼兒扮演灑水車司機進行游戲。
教學反思:
幼兒對此活動很感興趣,活動時非常的認真并能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在接水時也非常的有持續,就是在拿水壺的時候有點亂全部幼兒一涌而上,顯得有點亂,教師應分組進行拿水壺。在玩灑水車地過程中,幼兒只管自己灑水忘記了老師要求要說一說自己灑出的都是什么圖案,這點教師應在旁指導。不過此活動效果還是挺好的,幼兒對灑水車的游戲充滿了快樂。并且也能簡單的懂得,要愛護環境,體驗到美化環境的快樂。
我是小小講解員綜合實踐教案第 4 篇活動目標
1、使孩子們懂得分享與合作。
2、練習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
3、鍛煉孩子們的注意力和耐心。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使孩子們懂得分享與合作。
2、鍛煉孩子們的注意力和耐心。
難點:活動的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教具:洗澡盆3個,塑料兒童釣魚漁具六套,自制小貓面具12個
獎品:自裁小紅花18朵。
活動過程
一、活動規則:把小朋友分成三組,每組十二人,每次每組上四個人,每人只能釣一次,在十分鐘內看哪組釣的魚最多
二、獎勵制度:一等獎8朵小紅花;二等獎6朵小紅花;三等獎4朵小紅花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向小朋友展示小面具使“這是什么呀?”小朋友“小貓。”
師:小貓愛吃什么?
小朋友:魚
師:我們來玩小貓釣魚游戲好不好?
小朋友:好。
2、教師拿出準備好的教具,告知游戲規則。活動開始后,教師一邊在一旁觀看并注意告知小朋友不能把衣服弄濕,一邊統計各組的釣魚數量。
3、活動結束后評出一,二,三等獎,然后讓小朋友自己找出釣的魚少的原因:有的是因為與同伴爭釣同一個魚而耽擱了時間,有的是因為沒耐心這一個沒釣到又換了另一個而耽擱時間——————
師:怎樣才能釣到更多的魚?
小朋友:不與同伴爭,不來回的換魚——————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孩子們大多玩的很開心,但是仍有兩個小朋友哭鼻子,因為他倆沒有釣到魚??吹剿麄z哭,好幾個小朋友圍上去有的為他們擦眼淚,有的為他們擦鼻涕,還有小朋友掏出了兜里的糖果給他們,得到最多紅花的那組小朋友還要把劃給他們———那會兒我都看的感動了。總之,活動是成功的,孩子們不僅體驗到了動手做游戲的樂趣,懂得了分享與合作的重要性,還懂得了做事要有耐心,不能急。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