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9
這是一支鉛筆的夢想旁批,是優秀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能夠安全的使用鉛筆。
2、知道躲避提醒同伴不安全使用鉛筆的行為。
3、探索、發現生活中鉛筆的多樣性及特征。
4、引發幼兒學習鉛筆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畫紙人手一張。
2、已經削好的鉛筆人手一支。
3、安全光盤。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猜謎語,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老師帶來一件文具,小朋友們猜猜看,是什么呢?”
——身穿花衣裳,個仔細又長,寫字又畫畫,全靠他幫忙。(謎底:鉛筆。)
二、基本部分:
1、帶領幼兒討論,交流如何安全使用鉛筆。
教師出示鉛筆:“鉛筆看上去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用?使用鉛筆時應該注意什么?”
小結:鉛筆細又長,可以幫助我們寫字,畫畫。使用鉛筆時應注意安全。不能拿著鉛筆與同伴打鬧,不用鉛筆時要把鉛筆放入筆筒。
2、引導幼兒講一講鉛筆使用不當帶來的危害,鼓勵幼兒發現同伴的不安全行為。
師:“如果你發現有小朋友把鉛筆含在嘴里,拿鉛筆當玩具,用鉛筆掏耳朵,捅鼻孔等你應該怎么做?(提醒他或告訴老師)”
3、請幼兒觀察圖片并回答圖片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師:“圖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對嗎?如果不對,哪里做錯了?該怎么改正呢?”
三、結束部分:
繪畫活動,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如何安全的使用鉛筆。
以安全使用小鉛筆為命題,讓幼兒用鉛筆在畫紙上自由繪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安全使用鉛筆。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明白用嘴啃鉛筆的害處(鉛中毒),學習正確的握筆方法。
2、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鉛筆、**鉛筆、筆架、紙筆。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今天我要給小朋友介紹如何使用鉛筆。”
(二)關鍵步驟:
1、將鉛筆筆尖朝左水平放在筆架上。
2、取紙置于桌面。
3、左手拿起鉛筆的左端,右手示范正確握筆的動作:大拇指、食指、中指張開,慢慢握在鉛筆適當的位置上。
4、用不同顏*的鉛筆再紙上做圖案。
5、在紙的右下角寫上自己的名字。
6、將物品歸位。
活動延伸:
1、在活動區投放削鉛筆器,并教給孩子正確削鉛筆的方法,讓孩子自己削鉛筆。
2、通過說故事、團討、戲劇表演的方式讓幼兒了解用嘴啃鉛筆的害處(鉛中毒),和從小養成良好坐姿習慣對身體生長發育的重要*。
教案二:怎樣使用鉛筆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的使用鉛筆。
2、讓幼兒知道鉛筆傷人的危害*,在使用鉛筆時應注意安全。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及教學掛圖。
2、鉛筆、圖畫紙。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小朋友,導入活動。
(1)教師: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在做作業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為什么會傷到別的小朋友?
(2)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作業時因為和別的小朋友聊天,注意力轉移,手足舞蹈,一不小心鉛筆尖就戳到別人的手了。
2、幼兒觀看教學掛圖,在情境中引發幼兒的思考。
(1)教師:請小朋友們看一看,圖中的這個小朋友在交給老師作業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鉛筆沒收好,扎傷了別人)
(2)引導幼兒大膽說出來:把作業交給老師的時候,怎樣才能避免扎傷別的小朋友?(可以先將鉛筆收起來,放到文具盒里就不會傷人了)
3、教師發給幼兒圖畫、鉛筆,完成圖中的作業(判斷圖中幼兒行為的對錯)。完成作業后交給老師。
通過交作業的行為,引導幼兒在每次完成作業以后都要將鉛筆收進文具盒,一免尖銳的鉛筆尖上到他人。
4、引導幼兒知道鼻尖傷人的危害*
(1)筆尖過于尖銳,扎到肌膚上很危險,容易被感染。
目標:
1、知道鉛筆盒的用途。
2、探索子*鉛筆換筆芯的方法。
準備:
孩子們準備好書包、鉛筆盒及一些文具等
指導:
●導入活動:
師:“上次我們一起討論了小書包,今天我們一起研究鉛筆盒。現在請你把鉛筆盒拿出來。”
你的鉛筆盒和別人的有什么不一樣嗎?
幼兒自由交流。
●鉛筆盒里有什么:
交流:你們的鉛筆盒里有什么?都帶齊了嗎?和你的好朋友看看再說。
幼兒個別交流。
討論:你會使用這些文具嗎?怎么用?(個別幼兒示范)。
●探索子*鉛筆
你們都要上小學了,我送你一件禮物,是什么?但是鉛筆的筆芯斷了,你能換一支新的嗎?
幼兒探索方法。
請幼兒講述自己的方法并進行演示。
第3篇:幼兒園大班怎樣使紙落得快科學教案
活動背景
《幼兒園教育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幼兒科學教育應成為引發、支持和引導幼兒主動探究、經歷探究和發現的過程,獲得有關周圍物質世界及其關系的經驗的過程,使幼兒獲得樂學、會學這些可持續發展的長遠教育價值。因此,我在組織大班科學活動“怎樣使紙落得快”時,引導幼兒親歷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較好地實踐了《綱要》的精神。在“怎樣使紙落得快”的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通過讓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使紙變形,進行實踐*作、探索、記錄、交流,最后通過實驗得出如何使紙落得快的結論,讓孩子們在探索、觀察、比較中獲得進步。
一、教學內容
新《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我在選材上考慮了源于生活,緣于興趣?!对鯓邮辜埪涞每臁愤@一課的教學內容源于幼兒的日常生活,緣于幼兒探究的興趣。幼兒幾乎每天都要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紙,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習慣玩紙,通常把紙用來折、畫、撕、裹,卻沒有進一步探索其中的奧妙。結合這一點,我選擇了這個來源于
幼兒生活,又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作為科學活動內容,既是幼兒熟悉的,又基于幼兒的生活經驗,只要動手做了,就會有體驗,有收獲。同時又有挑戰*,因為在實踐的過程中幼兒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而幼兒這種積極參與活動的態度、情感,以及敢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和科學品質正是幼兒終身發展所要具有的。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科學探究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探索成功的樂趣。
2、發展幼兒動手*作能力和反復實踐能力,學會在比較中得出結論。
3、組織幼兒與同伴交流,敢于大膽表達自己科學探索結果和獨特的感受。
4、學會用自己的方法記錄活動過程和結果。
三、教學過程
突出探究,強化實踐?!对鯓邮辜埪涞每臁房茖W活動按“探究――實踐――討論交流----記錄----再探究――再實踐---再討論交流----再記錄----結論”這個流程來組織。教師組織幼兒經歷了三次“探究與實踐”活動:
1、分組探究把紙變成紙團會怎么樣:首先幼兒把同樣的兩張紙,一張揉成紙團一張不變,發現紙團落得快。教師請幼兒進行演示。初次的成功激起了幼兒的好奇心,引發幼兒繼續探究的興趣,出現了活動中的第一個高潮。
2、探究把紙折疊了會怎么樣:到底怎么折疊,教師沒有告訴幼兒,而是讓幼兒自己去探究,去實踐。幼兒在自我探究和反復實踐中發現了,把紙簡單折疊成飛機、帽子等和另一張比較落得快。發現問題:在實踐活動中反映出幼兒間存在動手能力上的差異,有一小部分幼兒一下子找到了好的折疊方法,而大部分的幼兒還要進行反復研究,甚至有的幼兒面露難*。這時教師應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大膽嘗試,讓幼兒相互展示、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第二次實踐活動時,由于幼兒的基礎不同,有的幼兒已經開始探索自己的紙變形后落得快了,有的還沒有改變。因此,教師要打破統一要求,提出分層要求,因人而異,量力而行,使每個幼兒都在第一次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3、探究如何使紙落得更快:幼兒通過探究與實踐讓紙落得快以后,教師沒有滿足于此,而是進一步引導幼兒探究“怎樣使紙落得更快”,又將幼兒的探究活動推向新的高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是鼓勵幼兒通過自己的反復實踐,這樣幼兒又得出了,把一張紙對折、對折、再對折后變成了長方形,和另一張紙比較落得更快;把一張紙用水打濕后紙的重量增加了,和另一張紙比較也落得更快;把一張紙用透明膠貼上其他的重的東西也落得更快……
四、活動延伸
活動結束時,教師又將幼兒的探究活動引向生活,讓對此類課題感興趣的幼兒繼續探究,告訴幼兒可以回家后自己嘗試、探索,如果是不同的紙張(厚薄、寬窄)進行比較,怎么才能落得快,把*作過程用自己的方法記錄下來,上幼兒園的時候再進行交流探討,使活動終而不止。
教后感
整個科學教育活動的目標不僅僅是單一的,一些隱*的目標有機地整合在科學活動之中的,教師注重了活動課程的整合*。如:幼兒在用水打濕紙張時,教師“提醒幼兒要注意不玩水,不打濕衣服”,是滲透了健康領域的目標;“善于與同伴交流,敢于說出自己探索的結果和感受”,是滲透語言領域的目標;“積極主動地參與*作活動,感受成功的樂趣,喚起自信心”,則是社會領域的目標。活動中,老師特別注意把促進幼兒科學探究的情感、態度、能力放在首位,鼓勵幼兒全身心地參與科學活動,鼓勵幼兒大膽地嘗試,反復地實踐。當幼兒遇到問題時,老師又激勵幼兒合作探究,集體克服和解決困難。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所以教師對紙張變形后為什么會落得快的知識并沒有作為活動的重點要求,而是變知識傳授為幼兒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變接受學習、機械模仿為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與交流的能力。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能充分尊重幼兒,給幼兒充足的時間實驗,鼓勵他們大膽嘗試,教師邊讓幼兒講解自己的做法,邊讓孩子們在探索、觀察、比較中獲得進步。老師不僅注重孩子們探索這一問題的結果,更重視探究的過程,關注孩子們是否有獨到的見解,能否設法解決問題,能否接納同伴的觀點等等,這中間真正滲透了“做中學”的理念,讓他們從事實中得到反饋,構建新的知識經驗。
【活動目標】
1、能夠安全的使用鉛筆。
2、知道躲避提醒同伴不安全使用鉛筆的行為。
3、探索、發現生活中鉛筆的多樣性及特征。
4、引發幼兒學習鉛筆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畫紙人手一張。
2、已經削好的鉛筆人手一支。
3、安全光盤。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猜謎語,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老師帶來一件文具,小朋友們猜猜看,是什么呢?”
——身穿花衣裳,個仔細又長,寫字又畫畫,全靠他幫忙。(謎底:鉛筆。)
二、基本部分:
1、帶領幼兒討論,交流如何安全使用鉛筆。
教師出示鉛筆:“鉛筆看上去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用?使用鉛筆時應該注意什么?”
小結:鉛筆細又長,可以幫助我們寫字,畫畫。使用鉛筆時應注意安全。不能拿著鉛筆與同伴打鬧,不用鉛筆時要把鉛筆放入筆筒。
2、引導幼兒講一講鉛筆使用不當帶來的危害,鼓勵幼兒發現同伴的不安全行為。
師:“如果你發現有小朋友把鉛筆含在嘴里,拿鉛筆當玩具,用鉛筆掏耳朵,捅鼻孔等你應該怎么做?(提醒他或告訴老師)”
3、請幼兒觀察圖片并回答圖片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師:“圖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對嗎?如果不對,哪里做錯了?該怎么改正呢?”
三、結束部分:
繪畫活動,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如何安全的使用鉛筆。
以安全使用小鉛筆為命題,讓幼兒用鉛筆在畫紙上自由繪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安全使用鉛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