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20
這是三年級語文我不能失信教案,是優(yōu)秀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情分析:
孩子們喜歡聽故事,特別是跟自己年齡相仿的兒童故事,因此,在學生閱讀故事時會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教師可以抓住這個契機并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對孩子們的啟發(fā)教育作用是的。這篇課文淺顯易懂,對話較多,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并分角色朗讀課文,從而更好的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本課生字不多,完全可以隨課文識字。
課前準備:
發(fā)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
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哪位同學訂閱過《兒童時代》?你知道這份兒童刊物的最早創(chuàng)辦者是誰?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利用自己尋找到的資料,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3、讀了課題你想問什么問題?
預設:我是指誰?
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義詞就是-----守信)
那課題中“我不能失信”,說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生字。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爸爸伯伯家宋慶齡媽媽小珍
c.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第一段
1、小朋友,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讀讀第一段,哪個句子讓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yǎng)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
3、這個句子中哪個詞讓你感受到宋慶齡是多么想去的?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指導學生抓住帶點的詞句,如:盼望明白宋慶齡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愛的鴿子。
四、分角色朗讀(2---9)自然段
小朋友,宋慶齡這么想去伯父家,她為什么不去停住了腳步?別人是怎么勸說的?她是怎么說的?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示?
1、四人小組學習(2---9)自然段
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挑三四個小組進行比賽。
4、可引導學生抓住以下重點內容隨機指導朗讀感悟:
如:“父親見慶齡停住了腳步,奇怪地問:‘慶齡,你怎么不走啦?”’讀這句話時,要把父親的疑惑和慈愛表達出來。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
這句話你怎么理解?隨機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如果說宋慶齡在回答爸爸的建議時還只是想到會讓小珍撲空從而對不住小珍的話,那么她在回答媽媽的建議時則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為沒有忘記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現,這種明知故犯的失信,比無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對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個孩子為守信做出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也更說明了宋慶齡人品的高尚。)
5、同學評議,推選優(yōu)勝組。
五、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幾句話寫下來。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六、作業(yè)
1、收集有關誠實守信的格言。
2、閱讀有關名人誠實守信的故事。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侯誠實守信的故事。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要使學生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二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本文作為略讀課文,學習是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就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與人分享閱讀成果,感受閱讀的樂趣,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是本文的重點內容。
2、如何使學生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是學習本文的難點。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尋找、搜集與宋慶齡有關的課外資料。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小組討論、課件演示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談話導入。
1、你能說說“失信”是什么意思嗎?(失去信用)你知道“失信”的反義詞是什么嗎?(守信)這個題目還可以怎樣說?(我要守信)
2、課題質疑:“我”指的是誰呢?是說他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
3、那么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自由讀“資料袋”里的內容。
課件出示宋慶齡的照片,并配有文字。指名讀。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個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拿到一篇文章,我們應該怎么來讀呢?你有好的方法嗎?
出示朗讀要求,學生齊讀:①借助拼音讀課文。②難度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③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糾正字音。同時出示本文生詞及幾個難讀的詞學生認讀:照耀、早餐、疊花籃、解釋、歉意、道歉。
3、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展開探討交流。(出示課件)
a.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提到了哪幾個人?他們之間有著什么樣的聯系?
板書:
爸爸 去↗伯伯家
→宋慶齡 守信 留下等小珍
媽媽 留↘小珍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說故事內容(提示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出示課件)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時間),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決定(留下來)。(人物、事情)
三、自讀自悟。
(一)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慶齡守信?
1、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為能說明宋慶齡守信的語句找出來劃上線,并好好讀一讀畫出來的句子,談談你的理解。
2、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引導學生認識宋慶齡的這種品質是通過什么表現出來,并相機板書:語言、動作、表情。提示:本單元的習作就是寫一個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寫的人也能像宋慶齡這樣特點鮮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寫這個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
A、“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約好了,今天他來我們家,我教她疊花籃。“宋慶齡說。
宋慶齡這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爸爸見慶齡停住了腳步,當時就很好奇,于是他就奇怪地問———,慶齡回答說———)
她當時只是停住了腳步,可見她還是有點猶豫的,是嗎?
學習目標
《我不能失信》的優(yōu)秀教案設計
⒈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⒉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
⒊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學習重點
領悟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
教學難點
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課前準備
搜集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⒈哪位同學訂閱過《兒童時代》?你知道這份兒童刊物的最早創(chuàng)辦者是誰?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利用自己尋找到的資料,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解釋題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感知
⒈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⒉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⒊討論疏解:
⑴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⑵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⑶重點討論、交流內容:
①“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yǎng)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指導學生抓住帶點的詞句,明白宋慶齡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愛的鴿子。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個孩子為守信做出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
②“‘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③“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如果說宋慶齡在回答爸爸的建議時還只是想到會讓小珍撲空從而對不住小珍的話,那么她在回答媽媽的建議時則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為沒有忘記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現,這種明知故犯的失信,比無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對了。也更說明了宋慶齡人品的高尚。)
⑷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分角色朗讀
⒈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⒉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具體指導時要引導學生體會宋慶齡和父母親當時的所思所想,準確讀好每一個關鍵詞語、每一句話的語氣、語調。比如,“父親見慶齡停住了腳步,奇怪地問:‘慶齡,你怎么不走啦?”’讀這句話時,要把父親的疑惑和慈愛表達出來。“伯伯家養(yǎng)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帶點的詞句表明了鴿子的可愛之處,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宋慶齡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的原因,朗讀時既要讀出鴿子的可愛,又要讀出宋慶齡當時的心理活動。)
⒊挑兩個小組進行比賽。
⒋同學評議,推選優(yōu)勝組。
四、討論深化
⒈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
⒉中心:這篇課文通過講述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贊揚了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并教育我們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⒊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讀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⒋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附:參考資料
⒈宋慶齡:(189—1981)海南省文昌縣人,我國杰出的女政治活動家,世界和平運動活動家。早年求學美國。1913年擔任孫中山先生的秘書時,就開始了革命生活。1915年和孫中山先生結婚。在此后的70多年里,宋慶齡始終不渝地致力于中國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業(y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她曾擔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和名譽主席。宋慶齡一直熱情關注青少年和兒童的健康成長,長期主持中國救濟總會、中國紅十字會的工作。宋慶齡反對侵略戰(zhàn)爭,保衛(wèi)世界和平,被國際上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1950年,宋慶齡被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領導成員,1951年,宋慶齡接受“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國際獎金”,將10萬盧布獎金全部捐贈中國福利會作為創(chuàng)辦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之用,1952年被選為亞洲及太平洋區(qū)域和平聯絡委員會主席。1981年5月,中國共產黨中央批準她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⒉宋耀如:(1863—1918)原名宋喬蓀,字耀如。他本姓韓,名教準,由于家境貧寒,年僅12歲就飄洋過海,到美國找舅父謀生,被舅父收為養(yǎng)子,改姓宋,英文名字是查理·瓊斯·宋。宋耀如不甘心于學徒經商的生活,為了獲得求學深造的機會而離家出走。在他人的幫助之下,進入了達勒姆附近的圣三一學院(后改為杜克大學)學習。后來,他又進人萬德比爾特大學神學院學習,于1886年畢業(yè)后被派赴中國上海傳道。過了一段時間,宋耀如辭去了牧師的職務,改營工商業(yè),成了上海第一個進口外國機械的代理商。宋耀如不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他熱愛祖國,不滿晚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渴望獻身革命。一個偶然的機會,宋耀如結識了孫中山,兩人一見傾心,成了莫逆之交。宋耀如不但在經濟上支援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而且?guī)椭鷮O中山秘密印制大量的革命宣傳材料。正像時人所說:“他不斷幫助孫先生推進他的革命事業(yè),對此,簡直是不分晝夜。”
⒊詞語
失信—答應別人的事沒去做,失去信用。
撲空—沒有在目的地找到要找的對象。
解釋—說明含義、原因、理由等。如,解釋詞句,解釋誤會。
歉意—抱歉的意思。
道歉—表示歉意,特指認錯。
守信用—講信用;不失信。
本課的課文屬于選讀課文,所以我一直在想此類課文該如何來上,完全讓學生放手自學,怕學生學不好,不會學,控制不了自已,所以我就做個主持人,管個主持,首先讓學生了解了宋慶齡,然后通過讀導讀有了一個主要問題,然后由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師范讀一遍,接著由學生進行自讀練讀,然后給學生十五分鐘時間邊讀每一段邊寫下自已的體會,之后又給五分鐘要求附近的三個同學互相交流自已的體會,最后十分鐘由我簡單問上幾個主要問題,相當于全班匯報,在匯報時學生討論讀法,然后重點讀部分句子,學完后由學生說一說自已本節(jié)課的收獲。
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能夠理解主要內容,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故事,并能說出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將第一自然段讀得不錯,但對話卻沒有好好處理,學生只是理解和會讀了,不能有感情地體會出人物的心情,表演出來,下次的選讀課文準備再放得開一點,但導得要精。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