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7
這是慢性子的裁縫和急性子的顧客課文,是優秀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襯衫、負責”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裁縫和顧客對話的語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的性格特點,養成良好的性格。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襯衫、負責”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裁縫和顧客對話的語氣。
教學難點
體會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的性格特點,養成良好的性格。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裁縫”指以做衣服為職業的人。“慢性子”指性情遲緩的人,而“急性子”則指性情急躁的人。“慢性子”和“急性子”是兩種性情完全相反的人,那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遇在一起會發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走進課文《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一起去看看吧。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生字。重點指導生字中的翹舌音“襯、衫”,后鼻音“性、縫、箱、承”的讀音。
2.學生在文中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性、卷、貨、夸、襯、衫、負、責、藝”時,可以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學習“取、夾”時,可以用動作表演的方法;學習“取”時,還可以用猜謎語的方法。
字謎示例:
聯一半,漢一半,輸密碼,拿一萬。(謎底:取)
形近字歌示例:
卷:遞交入場券,進屋卷珠簾。情節有起伏,眷屬把圓團。
務:一條山路上,動物各自忙。冬眠備糧食,任務很緊張。
襯:山村植樹木,人人來付出。縫衣補襯衫,對圖做裙褲。
衫:地形雖險要,杉樹直且高。彬彬真君子,上衫隨風飄。
負:官員居三品,負責運貢品。任勞又任怨,忠貞無二心。
責:要有責任感,債務定償還。取得好成績,嘖嘖人稱贊。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卷”兩橫上短下長,撇取彎勢。
“貨”上窄下寬,上部兩撇要短。
“夾”兩橫長短下長,點撇對稱,撇捺伸展。
“務”上下重心平穩。
“襯”右邊“寸”字豎鉤內收,頓點略靠上。
“衫”左窄右寬,左右高度要看齊。
“責”上寬下窄,上面三橫應寫緊湊。
“藝”的草字頭的一橫稍微長一點兒。
易錯提示:
“卷”的下部是““,不是”巳“。
“貨”的上部是“化”,不是“代”。
“襯”的左部是“衤”,不是“礻”。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生-性(性格)-姓(姓名)
貝-貨(貨物)-資(資產)-賀(祝賀)
乙-藝(藝術)-億(億萬)-憶(回憶)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理清課文的層次結構。
明確:
第一部分(1~13):寫急性子顧客到慢性子裁縫家,想要做一件棉襖。
第二部分(14~29):寫急性子顧客一再改變做衣服的要求,最后發現慢性子裁縫根本還沒開始裁剪衣服。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明確:
寫了急性子的顧客三番兩次地改變自己的想法,整天毛毛躁躁,而慢性子的裁縫雖然答應得很好,卻遲遲沒有給急性子的顧客裁剪衣服的故事。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是疏通了課文的字詞,并且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這兩個性格截然相反的人之間到底會發生怎樣的趣事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課文。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性格卷發取貨夾襖夸口
服務襯衫負責藝術
2.導入新課。
同學們覺得自己是急性子還是慢性子的人?又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人呢?(學生討論)
其實,這兩種性格各有優缺點。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這篇《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更深入地了解一下這兩種性格的人。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學習第一部分。
(1)課文第1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明確:
交代了發生故事的時間、地點和人物。“冬天”是故事發生的時間,“裁縫店”是故事發生的地點,“顧客”是人物。
(2)從第2自然段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明確:
從第2自然段中顧客對裁縫說的話中,我知道了:
①顧客的要求是做件棉襖;
②他已經跑了三家裁縫店;
③他知道自己性子急;
④他想知道裁縫什么時候能做好衣服。
(3)裁縫為什么要說“我和別的裁縫不一樣,我是個性子最慢的裁縫”呢?
明確:
因為他比較了解急性子顧客的性格特點,知道其不僅性子急,要求多,而且善變。他提前和顧客打好招呼,說自己是慢性子的裁縫,這樣就免得以后和顧客鬧不開心。
(4)裁縫是怎樣挽留顧客的?結果如何?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明確:
因為他知道顧客性子急,所以不管哪個季節拿到棉襖都會穿上,但是如果季節不對,穿上棉襖會被人笑話,所以他一定要“明年冬天”做好棉襖,這是為了顧客著想。而且,棉襖一定會做得美觀大方,令人羨慕,所以顧客動心了,決定把做棉襖的活交給慢性子裁縫。
(5)“那么,您要是在別的季節拿到新棉襖,也不得不由著性子穿上”是一個怎樣的句式?表達的是什么意思?
明確:
此句是雙重否定句,“不得不”是雙重否定詞,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是在別的季節拿到新棉襖,即使季節不合適,也會因為急性子而穿上。
2.學習第二部分。
(1)顧客一共改了幾次主意?結果如何?
明確:
顧客一共改了三次主意。頭兩次裁縫都答應了。只有最后一次顧客想改成春裝,要求接袖子,裁縫沒同意。
(2)想一想:聽裁縫說“還沒開始裁料”時,顧客會說些什么呢?
明確:
顧客會氣憤地說:“你這個裁縫,明明知道我是一個急性子,你卻一點兒也不著急,居然還沒開始裁剪,你不知道我著急嗎!你這樣拖拖拉拉,我什么時候才能穿上衣服啊!”
3.回顧全文。
(1)裁縫說他是個慢性子裁縫,結合全文內容,說說你對這句話是怎么看待的。
明確:
示例一:我覺得裁縫不是真的慢性子,是因為顧客是個急性子,裁縫說自己是慢性子,是為了能和顧客更好地溝通而使用的權宜之計。
示例二:我覺得裁縫是真的慢性子,盡管他與顧客溝通得特別融洽,但是他做事卻的的確確是個慢性子,你看,顧客已經改了三次主意了,他居然還沒有裁剪布料,這就充分看出他是個慢性子的裁縫。
(2)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明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做事都不能太毛毛躁躁,也不能太慢慢騰騰,應該不急不慢,張弛有度,懂得分寸。
(3)嘗試復述這個故事。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1.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內容。
(1)按要求改寫句子。
①顧客把一卷布料放到桌上。(改成被字句)
②顧客說:“那當然。我可不耐煩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改成轉述句)
③這位顧客歪著頭想了想,不得不承認裁縫說得有道理。(改成肯定句)
明確:
①一卷布料被顧客放到桌上。
②顧客說,那當然,他可不耐煩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③這位顧客歪著頭想了想,承認裁縫說得有道理。
(2)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把你的想法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明確: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應該有條不紊,不能毛毛躁躁。一旦拿定了主意,也不能隨便更改主意,因為做人要講信用,不能朝令夕改。
與別人溝通要講究方法,我覺得裁縫與顧客進行溝通的時候,就非常講究方法,總是站在顧客的角度,幫顧客著想,這樣顧客就很容易接受裁縫的意見了。
2.總結。
有趣的故事,留給我們的不僅是開心的笑聲,還有更多的思考。慢性子的裁縫和急性子的顧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他們就仿佛是我們身邊的人,我們只有培養良好的性格,才會給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方便。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五、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
時間急性子顧客慢性子裁縫
第一天要求做棉襖說明年冬天做好棉祆
第二天要求換成夾襖,秋天穿答應
第三天要求換成短袖,夏天穿點頭同意
又過一天要求接袖子,換成春裝拒絕,因為還沒開始裁料
《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的故事發生在冬天,裁縫店里走來一位顧客對裁縫說:“做一件棉襖。”裁縫說:“明年冬天來取貨吧。”顧客說:“這么慢。”裁縫說:“明年冬天不是正好穿上嗎,”顧客承認裁縫說的對,就走了。第二天,顧客又來了,說:“把棉花拽掉,改成夾襖吧。”裁縫說:“為您服務沒說的。”第三天顧客又來了,說:“再改成襯衫把。”裁縫同意了。第四天顧客又來了,說:“再改成春裝吧,袖子接上去就是了。”裁縫說:“我要對您負責,我不會讓您穿上這樣難看的衣服。”裁縫說:“我不用接袖子也能做出一件裝。”顧客說您真的不用接袖子,”裁縫說:“不用,因為我還沒有開始裁料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定好目標,并朝著目標堅持走下去,不能三心二意,走了一半又要重新走另一條路,最終一無所獲;同時還告訴我們做事絕對不能沒有耐心,如果沒有耐心,什么事也做不成。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充分說明了耐心的重要性。
鼓勵學生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課文內容。課程標準指出:“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理解、體驗”。因此,在課中,我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裁縫和顧客說的語句,通過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演一演等多種方式來體驗。課后拓展設置了如果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再次相遇,鼓勵學生進行續寫。但是對續寫考慮不夠周全,要求不夠明確。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通過神態和語言來表達人物的內心。
本節課讓學生反復自讀、展示讀的內容比較多。在課堂上,我對學生每一次的朗讀做出了鼓勵性的有效評價,不再是空空而談。
教學目標:
1.認識會意字“承””泄”等9個生字,會寫“夾、襯”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襯衫、負責、手藝”等詞語,積累“衣“字旁的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3.了解故事的內容,復述故事。
4.感知想象的趣味性,激發想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的個性特點。
教學難點:
感知故事的趣味性,激發想象的興趣,會復述故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趣
1.同學們喜歡讀什么樣的故事?這節課我們學習的故事名字為“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2.知道“裁縫”是做什么的嗎?顧客呢?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發現和想說的嗎?
3.指導兩讀課題:齊讀課題,請突出人物的性格;齊讀課題,請突出人物的身份。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旨在訓練學生的語感,也是提升學生對題目的多元理解。】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故事的內容。
1.借助注音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
2.思考:故事按什么順序講述了一件關于什么的事情?
三、交流反饋
1.檢查詞語認讀。
手藝交貨負責短袖服務一卷夾起(注意兩個多音字的正確讀音)
憑著襯衫承認惱怒夸獎歪頭泄氣
2.書寫生字:重點指導“卷”和“衫”,“卷”強調兩橫,“衫”強調衣字旁的正確寫法,規范寫好三撇。
3.交流問題2,相機板書(生成課后的表格)。
【設計意圖:降低了學生概括故事內容的難度,同時梳理出故事的內容結構,為后面的復述做好鋪墊準備。】
你覺得故事有趣嗎?趣在哪里?(從“變”——與“不變”感受體會。)
四、熟讀對話,抓住關鍵詞句做閱讀批注,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設計意圖: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思考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后面的品讀交流做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回顧故事內容:誰能按衣服的變換或時間的變化來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二、品讀對話,感受故事的趣味
(一)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根據關鍵詞及標點的提示,讀出裁縫和顧客的語氣。
(二)指導朗讀,通過神態、動作及標點符號的提示,體會人物性格。
1.交流急性子顧客的急:文中的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了急性子顧客的急?
預設:
(1)請問師傅,您準備讓我什么時候來取衣服——秋天?夏天?春天?……
(三個問號,三個季節讀出一次比一次急切;一個省略號,讓學生想象省略的時間,再次感受急性子的急。)
(2)顧客噌的一下子跳起來:“這么慢啊!”(創設對比句加以體會“顧客站起來”哪種寫法好,為什么?)
(3)不料,這位顧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縫店來,說:“我不做棉襖了!”(“跑”用得好嗎?)
……
4.遷移上面的學法,小組自主交流學習慢性子裁縫的。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體現了學生學些方法的遷移運用,提升了語文的素養,更好地體現了“教是為了不教”的升本理念。】
自學提示:
標點符號的提示語氣、動作、每次的表現等
3.小組分角色朗讀展示,評選優秀小組
4.面對這樣的結果,如果你是那位顧客,你會說些什么呢?
三、學習復述
這個故事多么有趣呀,你能回家后給家長講講嗎?只有會復述了,才能講給家長聽。借助板書練習復述。
(提示:為了突出故事的趣味,可以通過不同的神態或語氣來講述,也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來表現。)
組內練習復述.推選代表全班展示復述,評選優勝小組。
四、課堂小結
借助板書,課堂小結。
四天的時間,顧客的服裝要求接連發生四次變化,多么有意思的創編啊。同學們,大膽發揮你的想象,你也能創編出有趣的故事。
五、拓展閱讀
《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
1.先讓學生看題目展開想象,編一個有趣的故事情節。
【設計意圖:用學生熟知的小動物,加上*的形象,更能激起學生想象表達的欲望。為單元的寫作教學做好鋪墊。】
2.推薦閱讀周銳的童書《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
板書設計:
25.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
第一天做上能穿冬棉襖
第二天沒說的秋夾襖
第三天沒問題夏短袖
第四天沒裁料春長袖
這篇課文講述了急性子顧客讓慢性子裁縫做衣服,結果到最后慢性子裁縫還沒裁剪的事,告訴我們做事情要講究效率,趕緊做完自己該做的事,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干其他事。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專心去做,不能磨磨蹭蹭浪費時間。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1.通過人物對話體會人物的特點。2.感悟故事中蘊含的道理。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在教學中,把學生帶入文本,帶入作者的心靈,為了更好地體會每一個主角的情感,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首先讓學生走進課文中的種種主角,體會每一個主角的思想感情.讓學生重點抓住課文中急性子顧客三次問話的語氣,讓學生們體會當時焦急的心情,而慢性子裁縫不緊不慢,每次都用婉轉的語言另急性子顧客滿意而歸。這樣,漸漸地,孩子們走近了這對性格截然相反的情境之中,把握了讀的感情基調。再透過不一樣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悟語言的感學生從讀中能有所感悟。
2.從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的三次對話入手,讓學生自讀課文的同時,出示圖表,讀完課文,先自己填寫,然后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全班交流時,可找幾組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充分體會兩個人的不同性格特點。
3. 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的過程。讀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方法,這節課我也是十分重視讀的,除此之外,我還運用了多種方法。在文章結尾處安排小練筆,讓學生寫一寫如果不是那位急性子顧客,遇到慢性子裁縫,會發生這樣的故事。學生各有各的想法,效果挺不錯。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的成功之處是:在設計本課時,我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自主發展”的教學思想,深化“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透過自讀感悟、主角對話、演讀體驗、拓展想象等過程,感悟文本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之間真誠的對話。
三、不足之處
整堂課下來,失敗的地方也有很多,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一部分與一部分之間的連接不夠緊密,資料之間的轉換有時感覺有些突兀,也許是我上課時過多地思考了自我,而較少地去思考學生,從而使課堂上師與生的交流、互動不夠完善。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激情導趣,引入課題。接著出示課后圖表,讓學生自讀課文,深入課文內容,填圖表。然后精讀課文,感受語境。教師先進行范讀,并借此創設情景,播放相關音樂,為情感遷移創建有利的情境,在背景音樂的配合下把學生帶入到故事里去。最后拓展想象,完成課后練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