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29
這是部編三下池子與河流教學設計,是優秀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池子與河流》是一首寓言詩,通過池子與河流之間的對話,表達了他們對生活、對人生不同的態度。池子享受無憂無慮、清閑自在的生活,認為人世間忙忙碌碌太辛苦、不值得;河流則立志做一條“偉大的河流”,認為人生就應該奔流不息,保持清潔,給人們帶來利益。他們最終的命運截然不同:河流至今長流不斷,而池子卻一年年淤塞,最終完全干掉了。這個寓言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會逐漸磨滅;才能一旦讓懶惰支配,它就一無所為”的道理,教育人們不要貪圖安逸、虛度年華,應當為社會多作貢獻,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整首詩一共10小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1-8小節)是池子與河流的對話,展現了池子與河流不同的人生態度:池子懶惰、貪圖安逸、得過且過;河流則志向遠大,勤奮努力。這部分有些詞語比較難理解,比如“行吟詩人”,指中世紀歐洲封建社會的一種詩人,擅長寫抒情詩和敘事詩;“推究”,推求探究(原因、道理等);“哲理”,關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淤塞”,(水道)被沉積的泥沙堵塞。第二部分(第9、10小節)揭示池子與河流各自最終的命運,河流至今長流不斷,而池子卻年年淤塞,最終完全干枯了。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的教學要求有所不同,指向“粗知文章大意”的教學目標。略讀課文承擔的另一個功能,是遷移運用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讀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本首詩的教學目標是:1.認識“滔、涯”等8個生字。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結合生活實際對池子與河流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
本課是詩歌,一般教學時都要抓住詩歌的特點,以讀為主線,采用多種方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了解人物的不同想法。具體該怎么設計本節課呢?匆忙中我參考了網上現成的教學的設計:一、激趣導入、引入課題。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三、角色朗讀、初識觀點。四、辨析觀點、總結寓意。接著,我又觀看了教學用書里配套的光盤,里面正好有一節《池子與河流》的課例和專家點評,我觀看光盤后,又借鑒了光盤里的導入和板書設計。大致理清頭緒后,我開始做課件。不知不覺間,已經是凌晨一點了。課件制好了,教學設計也整好了,可是,總覺得還缺了點什么。
次日清晨,當我在講臺上站定,開始講課后,我才發現,自己的課件和教學設計參考了太多別人的東西,缺少自己清晰獨特的教學思
教學目標:
1、熟悉淘、涯等9個生字。讀好應這個多音字,區分尊和遵這兩個同音字。
2、理解詩歌表達的意思。分角色朗讀課詩歌。
3、結合生活實際評論辯論:池子與河流的概念,更贊同哪一個?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表達的意思。
教學難點:結合生活實際評論辯論:池子與河流的概念,更贊同哪一個?
教學準備:
教師:匯集視頻,制作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入課題
1、同學們,我們這一單元進修的都是寓言故事,有文言文的寓言故事,也有童話版的寓言故事。知道嗎,寓言故事也可以用詩歌的形式來表達。
2、板書課題。
?。?)知道池子指的是什么嗎?
(2)出示“池子”在詞典中的解析:①水池;②混堂;③舞池;④寺廟中燒香的香池。
?。?)詩歌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呢?讓我們去詩歌中尋找謎底。
二、初讀課文,進修生字
1、借助課后生字表,自由朗讀課文。并標出這首詩歌有若干個小節。
2、結合高低文,想一想本課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池子”一詞的理解有一定難度,日常平凡習慣說“水池”“水池”。為學生出示詞典中的注釋,讓學生結合高低文來準確理解池子的意思,有意識的促使學生育成應用對象書的好習慣,以提高自學能力?!?/p>
3、請九邏輯學生接讀課文,每人一小節。師隨機正音。
預設點:
(1)“應”字正音。出示:應驗、應該。
?。?)“池子”到底指的是什么?引導學生懂得“池子”就是指水池。
?。?)找一找哪幾個小節是池子說的話?哪些是河流說的話?
三、角色朗讀,初識概念
1、分角色朗讀池子與河流的對話。
2、進修池子說的話。
?。?)自由朗讀第1-5小節,想一想:池子要河流拋棄如何的生活?
?。?)池子為什么提議河流拋開原有的生活?
?。?)全班交流。從河流的說話中可以感觸感染到自己很知足如今安逸、清閑、鎮靜的生活。
3、進修河流說的話。
(1)自由朗讀第6、7小節,想一想:河流贊同池子的提議嗎?
?。?)“我是一條偉大的河流,那是因為我遵守著這條規律。”河流遵守的是什么自然規律?
4、池子與河流最后的終局分別是如何的?
四、辨析概念,總結寄意
1、你認為池子與河流誰說的話更有事理?說說來由。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像池子與河流這樣的人嗎?
3、思慮:你從這首詩歌中懂得了什么事理?生活與進修中,我們又該如何做呢?
《池子與河流》是一首寓言詩,通過池子與河流之間的對話,表達了他們對人生不同的態度,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會逐漸磨滅;才能一旦讓懶惰支配,它就一無所為”的道理,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懂得人生不應該荒廢,應該多為社會做貢獻,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教學本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實施:一、由課題入手,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整首詩共10個小節,由聽范讀課文為始,學生通過初讀課文,圍繞“池子與河流”梳理出課文兩個部分各寫了什么,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二、讀好對話,比較人物的不同想法。本文以人物對話為主,教學中以“讀”為線,采用多種方式朗讀,指導學生在讀文的過程中比較出池子與河流的不同:一是比較池子和河流的做法各有什么不同,池子只“安閑地躺在柔軟的泥土里,像貴婦人躺在鴨絨墊上一樣”“任憑人世間忙忙碌碌,我只在睡夢中推究哲理”,可見池子終日過得清閑安逸,無所事事;而河流則“總是滾滾滔滔”“一會兒背著沉重的貨船、一會兒馱著長串的木筏,還有小劃子啊小船,簡直數也數不完”,可見河流過得忙碌、辛勞。二是比較池子和河流的志向各有什么不同,體會出池子只求得過且過,無憂無慮,貪圖安逸;河流則胸懷大志,奔流不息,給人們帶來利益。三是比較池子和河流的命運各有什么不同,河流至今長流不斷,受到人們尊敬;池子則已完全枯干,被人們遺忘。引導學生在對比中讀懂故事內容。三、聯系生活經驗,發表見解。讀懂故事蘊含的道理,進而延伸到對生活的認識,是學習寓言的要義所在。本課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分析判斷:“池子與河流的觀點,你更贊同哪一種?你在生活中遇到過池子或河流這樣的人嗎?你會對他說些什么?”引導學生在對比池子與河流的觀點后,再將自己的感悟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再分享自己的見解。四、知識點運用——前后引號的用法。學生通過細讀本課第1至8小節里的池子與河流的對話,發現有的小節只使用了前引號,卻沒有使用后引號,通過設疑引起學生的興趣,再通過反復讀,學生們發現1-6小節都是池子的話,7-8小節是河流的話,從而順勢引導得出:一般來說,前后引號要成對使用,但有一種特殊情況,如果連續幾個自然段引用同一個人說的話,則每個自然段開頭都用一個前引號,而除了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末尾用一個后引號,前面自然段的末尾都不用后引號。從而明白,本課中,第1至6節都是池子的話,屬于連續引用,所以第1至5小節都只有前引號,沒有使用后引號,池子的話在第6小節結束,所以該小節使用了后引號。整節課,學生們在對比朗讀中體會到池子與河流不同的人生態度:池子享受無憂無慮、清閑自在的生活,認為人世間忙忙碌碌太辛苦、不值得;河流則立志做一條“偉大的河流”,認為人生就應該奔流不息,保持清潔,給人們帶來利益。他們最終的命運截然不同:河流至今長流不斷,而池子卻一年年淤塞,最終全干掉了;最終懂得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會逐漸磨滅;才能一旦讓懶惰支配,它就一無所為”的道理。
《池子與河流》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故事通過池子與河流的對話,表達了他們對生活、對人生的不同態度。經過張自福主任和老師們的評課,我對這節課有了新的認識。
一、關注目標的扎實度
本節課我設置了兩個目標,第一認識淘、涯等8個生字。第二個是分角色朗讀課文。能結合生活實際對池子與河流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第一個目標,我僅僅讓孩子們把這些生詞讀準、認識,卻沒有落實在字形、字意上。比如“蜿蜒”有些孩子可能不理解字意。第二個目標,分角色朗讀,為了趕時間我僅僅抽查了一組,讀得還不太好。為了整節課的設計,我沒有把這個目標學扎實。孩子們讀不好,怎談他們對寓意的理解?
關注目標的扎實度就是關注差生,關注學生的學習。
二、關注課堂上的生成
教學已有七、八年的時間,卻沒有把學生課堂上的生成當成一回事??傆X得只要能夠順順利利地把我自己的思路講下來,就萬事大吉。殊不知,生成,讓課堂更精彩。《語文新課標》指出:“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一體。”
(1)學會傾聽,發現生成。教師在課堂上要學會傾聽,去獲取來自孩子們的一切信息,這樣才會發現學生制造出來的一個個“意外”,這些“意外”才會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孩子們主動去讀、去思,這一個個“意外”會讓許多精彩不期而至。
(2)巧妙預設,激發生成。我們在備課時,要悉心地鉆研教材,預設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比如:這節課寓言,孩子們是很難理解的。課前我先用勤奮和懶惰的名言做了鋪墊,然后體會第十小節時,我讓孩子們用“不要怎樣要怎樣”這樣就有備而來,那么在課堂上他們就會浮想聯翩,讓老師“驚喜不斷”,這正是身為老師所希望看到的的場景,這才是精彩的課堂。
三、關注語文要素
不知“語文要素”為何物,真為我的無知可笑?;厝ズ笪揖筒榱速Y料。簡單地說,“語文要素”包含的是語文“學什么”和“怎么學”的內容。語文要素應該是與學段學習內容和目標相對應的,但更加具體,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檢測性。我們也可以將每個單元的語文要素理解為本單元重點學習的目標。重視語文要素才是真正的語文課。
總之,這節課我學到了不少東西,為我的成長之路再一次添瓦。時刻對自己說“不懼怕才會成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