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4
這是燕子教案三年級下冊,是優秀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燕子教案三年級下冊第 1 篇
【教學目的】
1、理解并學習象征、烘托、對比的寫作手法。
2、認識海燕的象征意義。
3、培養學生的朗誦能力。
4、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
【教學設想】
1、《海燕》是一首散文詩。作者以象征和對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藝術形象,作品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渴望用戰斗迎來光明前景的熾烈感情。教讀本文,要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使學生進入作品所描繪的暴風雨到來之前,海上風云變幻的壯闊境界,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現那高傲飛翔的海燕形象,進而體會作者的感情。這也是審美教育。因此,以朗讀引起學生理解課文的愿望,又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到流暢的有感情的朗誦課文,按照朗讀、理解、朗誦這樣三個環節,達到教學目的。
2、朗讀課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其中包括教師的示范朗讀(最好是朗誦)、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直至學生能夠流暢、有感情的朗誦課文。能夠朗讀好這首散文詩,也就對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3、課文內容的分析,建立在熟讀課文基礎之上,重點在于對海燕的象征意義的理解。對大海變幻的層次分析,有助于對海燕形象的理解,所以,適當的層次分析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為理解海燕的形象服務。
【教學步驟】
一、介紹作家與作品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散文詩《海燕》。作者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出生在一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10歲就為生活所迫,到處流浪,他當過鞋鋪學徒,輪船雜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嘗盡了人間苦難。他親眼看到俄國的勞動人民在沙皇統治下所遭受的種種壓迫和剝削,這就為他的創作提供了堅實的生活基礎和豐富的題材。1892年9月高爾基發表了他的處女作《馬加爾·楚德拉》,從此,一顆光芒奪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國文壇。1901年他創作了著名的散文詩《海燕之歌》,1901~1905年,他先后寫出了《小市民》、《底層》等劇本。1906年寫成長篇小說《母親》和劇本《敵人》兩部最重要的作品──標志著其創作達到了新的高峰。1913~1916年,完成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的前兩部《童年》和《在人間》,1922~1923年,完成自傳體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學》。
高爾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開始介紹到中國。他的優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財富。
二、簡介文體
《海燕》是一首散文詩。簡言之,散文詩就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它以散文形式表現抒情詩的內容,是散文化了的詩,不分行排列,但具有詩的意境和嚴格的音節、韻律。
三、范讀課文
1、播放朗讀錄音,要求學生認真聽讀:
⑴注意字音。
⑵思考畫面應怎樣切分。
2、說明: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本文的層次,使閱讀向縱深發展。學生基本答出后,順勢劃分一下全文結構,用時不要太多。
層次劃分:
一(1~6節):暴風雨孕育之際海上景象。
二(7~11節):暴風雨迫近之時海上景致。
三(12~16節):暴風雨來臨之前海上景觀。
2、齊讀《海燕》,注意海上圖景的變化和海燕動作神情的發展變化。讀畢,要求學生抓住文中的語句,理解作者所描繪的海上圖景的變化和海燕動作神情的發展變化。教師板書,引導學生思考。
四、研討課文
1、講析第一幅畫面:
指名朗讀,思考:
⑴海上景象怎樣?海燕表現如何?
明確:環境惡劣;海燕矯健、勇猛,藐視惡劣環境,表現了海燕渴望暴風雨到來的快樂心情和英勇無畏的氣概。
⑵其它海鳥表現怎樣?這樣寫有何作用?
明確:海鷗在飛竄,十分恐懼;海鴨在呻吟,嚇得掩藏了起來;企鵝非常膽怯,躲藏在懸崖底下。通過對比,突出海燕勇敢搏擊、藐視惡劣環境的英雄氣概,使海燕的形象更鮮明。
2、講析第二幅畫面:
默讀并思考:
⑴海上景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環境更險惡;這樣寫突出斗爭更險惡。
⑵哪些詞語突出了險惡的環境?(動詞、形容詞)海燕較前有何變化?(見板書設計)
3、講析第三幅畫面:
齊讀,思考:
此刻海景有什么變化?海燕表現怎樣?(見板書設計)
五、討論課文中各種事物的象征內容,理解課文中的象征寫法
1、討論課文中各種事物的象征內容:
海燕(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
暴風雨(俄國人民反沙皇專制的斗爭)
大海(俄國廣大的革命群眾)
風、云、雷、電(沙皇的統治勢力)
海鷗、海鴨、企鵝(俄國資產階級中形色色的政客)
說明:海燕、暴風雨、大海的象征意義是讓學生明確的重點;其他事物的象征內容,學生若理解有困難,教師適當給予講解。
2、關于象征寫法:
⑴象征也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易與比喻、擬人混淆。象征是一中表現方法,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則是修辭方法,只表現在具體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征與借喻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但象征是賦予事物一定意義,對托義之物須做細致描寫和刻畫,而借喻是建筑在相似的基礎上,無須描寫有刻畫。
⑵象征的作用:
①把作者要說而不愿直說的托義于物,以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②幫助作家把想說而不能說的話,巧妙地告訴給讀者。
燕子教案三年級下冊第 2 篇一、有一種海鳥,大海賦予它堅硬的翅膀,不屈的靈魂,為搏擊風浪,它高聲呼喚“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吧!”走進課文,感受高爾基給我們帶來的生命之最強音。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介紹
三、誦讀整體感知
這是一首激情澎湃、斗志昂揚的散文詩,朗讀時應讀出激情和斗志。
四、梳理脈絡
課文以暴風雨逐漸逼近為線索,按海面景象的發展變化可以分為幾個場景?
五、品味語言,感悟形象
在這三個場景中,作者多次描寫海燕的英姿和叫喊,畫出描寫海燕的語句,體會其特征。
1、智慧地擷取、組合課文中的詞與句,寫幾句優美深刻的話語,來描述、評說“海燕”的形象。
如勇敢的海燕
對暴風雨充滿渴望的海燕
充滿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的海燕
高傲地、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的海燕
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云、翅膀掠起波浪飛沫的海燕
笑那些烏云,因為歡樂而號叫的海燕
深信烏云遮不住太陽的海燕
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著、高喊著“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的勝利的預言家的海燕
2、不同時期海燕的形象
當暴風雨在醞釀之中時,海燕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
當暴風雨逼近、陰云直壓下來時,海燕深信烏云遮不住太陽
當電閃雷鳴、山呼海嘯,暴風雨即將爆發時,海燕以勝利的預言家的姿態發出戰斗宣言——“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3、海燕形象概括:勇猛執著、樂觀智慧、迎難而上、充滿激情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形象。
4、象征手法:文學創作中的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借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情感。如鴿子象征和平、紅色象征喜慶。
象征能使不容易、不便直接說出的思想情感委婉、含蓄的表達出來。就這篇文章來說,由于特定的歷史時期,雖然俄國革命運動不斷高漲,但沙皇的反動統治還比較強大,人民沒有言論自由,作者采用象征手法含蓄表達自己的觀點、情感。通過這種方法與統治階級進行斗爭,鼓舞人民斗志。
5、襯托手法
一種藝術的表現手法。用側面映襯的形式,使所要表現的事物鮮明地突現出來。
《海燕》的烘托手法有三種形式:
(1)背景映襯,“風”“雷”“云”“電”等反襯了“海燕”的矯健、勇猛、樂觀無畏。
(2) 對比映襯,“海鴨”等形象對比、烘托出了海燕勇敢、執著和不畏強暴。
(3) 側面映襯,如“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燕子教案三年級下冊第 3 篇教學目的
一、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及課文的寫作背景,整體感知課文。
二、理解象征、烘托、對比手法在課文中的運用。
三、品味語言、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
教學設想
反復朗讀,聯系背景理解課文內容,細讀品味精要文段,探究疑難問題,理解課文的寫作技巧及語言特色;聯系生活實際,擬寫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暴風雨”的發言提綱并在班上交流。
課前準備
查閱資料:
1、高爾基。
2、《海燕》寫作的時代背景。
3、關于高爾基《海燕》的其他資料。
4、課件。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了解基本常識,朗讀并整體感知課文。
一、導入
我們讀了巴金《日》、《月》兩篇短文,巴金通過寫“日”、“月”表達了什么情感?(由“日”、“月”這尋常的事物激起的心靈之聲,表達作者為了追求光明不惜犧牲自我的偉大情懷……)
閱讀寫景狀物的散文(散文詩),要“透過文學去捕捉作家們的情感律動,去感受他們心靈的無限風光”。今天,我們把視角投向高爾基的《海燕》,去感受作者在特定歷史時代的激情。
二、課前準備情況檢查及交流。
1、作者。
2、關于《海燕》的寫作背景及其他資料。
3、教師歸結,要求學生整理文學常識并作好筆記。
三、朗讀
1、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記準生字字形;理解生詞在文中的意思。注意重音,停頓和語速。(運用工具書查正字音詞義;與同學初略探討重音,停頓和語速的處理。)
2、指名朗讀。方法:以意思相近的文段分段朗讀,探討重音、停頓、語速的處理。
3、聽錄音帶朗讀。
(1)靜聽感受;
(2)隨錄音朗讀;
(3)模仿朗讀。
方法:指名讀一文段,同學評價后再聽該段錄音(放映相應畫面),讓學生在聽讀、模仿朗讀,相互評價,觀看畫面過程中增強感受,正確朗讀。
4、齊聲朗讀。(掌握好停頓、語速,讀出感情,讀出散文詩之韻味。)
四、探討感知
1、教師引導設疑:聯系課文的寫作背景,指導學生閱讀課首方框內提示的.文字并思考:
(1)作為一種海鳥的海燕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2)你是從方框提示中哪句話看出來的?
2、師生互動探討:海燕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作者通過對海燕的贊美,表現了怎樣的情感態度?
歸結板書(字幕顯示)
海燕,一種善于搏擊暴風雨的海鳥。
課文中的海燕,是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于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聯系背景理解、概括)
作者以海燕善于搏擊暴風雨的特點,聯想到敢于迎戰革命暴風雨的無產階級先驅者,以滿懷的戰斗激情,熱烈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熱情歌頌像海燕一樣的革命先驅者的戰斗精神,鄙棄如海鷗、海鴨、企鵝般的怯懦自私者。表現了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
五、練習與研討
1、字音詞義,常識積累,朗讀感受。
2、問題研討
(1)課文標題是《海燕》,作品中為什么還寫到其他幾種海鳥?
(2)如果說“海燕”象征勇猛堅強、樂觀自信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那么課文中其他事物也應該有其各自的象征意義,請列出來與同學探討。
第二課時
學習課文象征、烘托、對批等表現手法,閱讀理解精要文段。
一、上課時“問題研討”交流。(對學生交流發言不作定論,目的是讓學生帶著問題有序地理解課文內容及寫作技巧,在閱讀探討過程中欣賞作品,認識并理解象征、對比等手法。)
二、朗讀感受,思考探討
1、朗讀描寫海燕的句段,觀看海燕在烏云和大海之間穿梭號叫的畫面,加深對海燕這一形象的感受,引出象征意義。
2、朗讀描寫其他海鳥的語段,觀看投影畫面
(1)用文段中的詞句概述這些海鳥在暴風雨來臨之前的種種丑態;
(2)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這些海鳥?
教師小結板書(投影字幕)。
一會翅膀碰著波浪迎戰暴風雨,象征勇猛堅強。
海燕一會箭一般地沖向烏云強,樂觀自信的無產階級叫喊著革命先驅者。
海鷗:呻吟、飛竄、恐懼、掩藏懼怕暴風雨,象征害怕革命會破壞他們安樂窩的形形色。
海鴨:呻吟、嚇壞了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企鵝:躲藏海燕的形象。
3、瀏覽閱讀,探討文中其他事物的象征意義。
教師小結板書(字幕投影)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時人民群眾排山倒海的氣勢。
烏云、狂風:象征黑暗的社會環境等。
暴風雨:象征1905年前夕一觸即發的革命形勢。
4、作者把海燕擺到特定的自然環境中進行描寫,試舉例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學生探討后教師小結;烘托。
象征、烘托、對比等手法的概念及其在文藝創作中的運用(結合本文作引導性闡述,從寫作技巧方面引導學生欣賞。)
三、精要文段閱讀理解。
1、朗讀暴風雨來臨之前大海上驚心動魄的場面描寫的句段,具體說說你對這些描寫的理解。
2、文章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試在課文中找出幾例并分析說明(從表達方式、作品語言方面欣賞。)
教師小結:
1、充滿激情的描繪――間接抒情描寫議論結合,熱情歌頌像海燕一樣勇猛堅強、樂觀自信的無產
2、飽含激情的議論――直接抒情階級革命先驅者的戰斗精神。
四、課文總結:
1、內容:略
2、藝術特色:略
五、拓展延伸
人生,并非只意味著陽光與鮮花,有時也會遇到坎坷,甚至面臨各種各樣的“暴風雨”,試以“面臨生活中的暴風雨我該這樣做”為話題,擬寫一篇發言稿在班上交流。
燕子教案三年級下冊第 4 篇【學習目標】
1、通過朗讀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正確概括海燕的形象特點。
2、能結合時代背景探究作品的象征意義,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
3、能學習本文的寫法,托物寓意。
【教學重點】
感受海燕形象,體味作品的深刻內涵。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的象征意義。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動,短信導入
1、師生互說新年最快樂的事。教師托物寓意,短信祝語:在新的一年里,愿你是無言的大山,愿你是潺潺的溪流,愿你是峭崖上的青松……
教師啟發學生說出寓意:祝愿大家做一個象大山一樣沉穩踏實的人,做一個象溪流一樣快樂活潑的人,做一個象青松一樣頑強執著的人。
2、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二、初讀——讀準讀順
1、教師啟發朗讀。明確朗讀要求:讀準確,讀流利。
2、學生自由誦讀。
3、教師巡回指導。
三、選讀——感受形象
1、感受海燕活動的環境氣氛:
⑴請你讀出描寫海燕所處自然環境(即海面景象)句子,在朗讀中感受海燕活動的環境氣氛。
要求:快速篩選信息,準確、流利。(對上一環節是否讀準讀順的檢測)
⑵學生篩選語句并朗讀。
⑶討論交流,學生朗讀所篩選句子。
⑷你能用一個詞語概括所感受到的海面景象?
2、初步感受海燕形象:
⑴身處這樣險惡的環境,海燕的表現又是怎樣的?請找出描寫海燕的畫面,通過朗讀概括說說海燕的形象。
⑵教師出示示例,學生聽朗讀錄音,感悟通過讀出重音、停頓從而讀出海燕勇敢、自信、樂觀的形象。
⑶學生小組合作,找出另兩幅畫面,朗讀并感受。
⑷班內交流。各小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齊讀、推薦讀等形式)朗讀,學生互評。
⑸學生以“我讀出了這是_____的海燕”說說自己感受到的海燕形象。
3、深入體會海燕精神的可貴:
⑴比較風平浪靜中的海燕圖和暴風雨來臨前的海燕圖,你更欣賞哪一種情景中的海燕形象?為什么?
⑵討論交流,體會越是在險惡的環境中,越能突出海燕勇敢無畏、樂觀、堅定的品格。
⑶請你以“海燕,我想對你說”的形式,表達你的內心感受。
⑷學生暢言,教師評價。
⑸你能否選擇一個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讀出你對海燕的這種感情?
⑹學生有感情地讀。師生互評總結。
四、悟讀——探究寓意
1、通過朗讀,相信你對本文也有了一定的感悟。這篇文章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奏出了一首激動人心的贊歌。可也許大家不會想到,這篇文章竟然屬于“非法”出版物。這是怎么回事?大家一起來看一段背景資料。
2、學生閱讀寫作背景,說出自己對本文主題和寫作意圖的理解。
3、本文具有強烈的革命色彩,其中的種種景物也各有寓意。你能結合時代背景說說你的發現嗎?
4、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五、聽讀──讀出感情
1、理解了本文的象征意義,相信大家再次朗讀一定能讀得更有激情。下面,請先欣賞名家的朗讀錄音。
明確聽讀要求:注意朗讀的語氣語調(停頓、快慢、重音等)和朗讀情感。聽出朗讀的精彩之處,聽出朗讀中的不足之處。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聽讀:或輕聲跟讀,或靜靜聽讀,或邊讀邊做標記。
3、學生交流聽讀感受。
4、優美的文章百讀不厭。滿懷激情的誦讀更能使你充分領略詩文之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挑戰名家,挑戰自我,用善于發現美的心,用滿懷激情的朗讀去感受美,表現美。
5、學生齊讀描寫海燕的一個片段。
6、教師點評總結,寄語學生今后在學習中養成樂讀、善讀的習慣,在讀中理解、感悟、積累,讀出情,讀出美。
六、續寫短信
1、教師殷殷寄語:愿你是暴風雨中的海燕!希望同學們能直面生活的暴風雨,象海燕那樣勇敢、自信、樂觀。
2、學生運用托物寓意的方法向自己的老師、同學等贈寫短信祝語。
七、布置作業
1、結合課文內容,發揮合理想像,寫一段海燕與烏云(或海鷗、海鴨、企鵝,或驚雷、閃電等)之間的對話。要求生動形象,感情鮮明,能恰當地運用神態、動作等描寫方法,表現其心理活動。
2、課外薦讀:鄭振鐸《海燕》;席慕容《燕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